新書推薦:

《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售價:NT$
500.0

《
性格解码:解锁你的职业天赋(第6版)
》
售價:NT$
449.0

《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售價:NT$
305.0

《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售價:NT$
316.0

《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售價:NT$
301.0

《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售價:NT$
490.0

《
ACT一学就会:接纳承诺疗法入门指南
》
售價:NT$
709.0

《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中国历史地理领域的前沿成果,是结合文献与实地考察的一次重要尝试。知名史学家蓝勇,毕四十年蜀道研究之功,利用大量独家资料,挑战了古籍和既有研究中的诸多结论,进一步厘清了四川对外交流通道的历史细节。书中含有大量珍贵照片和作者团队绘制的历史地图,是珍贵的历史研究材料。
|
內容簡介: |
《蜀道:四川盆地历史交通地理·第一卷 四川盆地北部交通路线》为五卷本《蜀道》的第一卷,包含序论及对川陕和川甘交通路线的研究。作者以实地考察中发现的乡土历史记忆实地山川形胜、地上文物以及考古资料为支撑,对历史文献进行校证尝试构建古道考古学新范式,助力中国历史交通地理学科独立性与科学性的加强。本书内容全面、详尽,展现出扎实的史学意识、前沿的理论视野和充沛的人文关怀,不仅对于研究川渝古代水陆交通及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更从历史人文的角度出发,为促进中华民族文化根脉延续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
|
關於作者: |
蓝勇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中国饮食史、中国环境史、西南地方史的研究。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史学会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组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项目多项。出版《中国历史地理》《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水润华夏大长江》《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史学田野考察方法》《重庆历史地图集》《中国川菜史》等著作2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50多篇,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中华食学“随园奖”等。
|
目錄:
|
绪 论/ 1
一、中国历史交通地理研究的回顾/ 2
(一)含蓄低调中的卓越:近七十年中国历史交通地理研究的简要回顾 / 2
(二)舍弃之中彰显自我:中国历史交通地理学科独立性与科学性的加强 / 16
二、近七十年来蜀道研究的得失与我们的科学情怀/ 21
三、“蜀道”话语与历史交通地理研究的延伸 / 31
四、四川盆地古代交通路线发展概述 / 36
五、四川盆地古代交通路线择线规律总结/ 43(一)沿河筑路 / 43(二)回曲走脊 / 47(三)取直越岭 / 48(四)横岭越垭 / 50(五)陡险盘旋 / 51(六)绝险设栈 / 52
第一章 四川盆地北部主要交通路线 / 57
第一节 川陕西线(石牛道·金牛道·剑阁道·南栈道·四川官路·四川北路) / 59
一、金牛道的起源与早期路线走向和取用 / 59
二、唐宋金牛道的路线与取用考证 / 67
三、元代金牛道的路线走向变迁考证 / 130
四、明代金牛道主线东移的路线与原因探索 / 135
(一)明代四川北路驿站、铺递详考 / 137
(二)明清金牛道南段东线路线走向的局部变迁 / 215
(三)明代金牛道主线东移的“阆中引力”因素分析 / 237
五、明清金牛道的驿传铺递设置与历史记忆 / 240六、明清时期金牛道的维护修建与线性文化遗产 / 422
第二节 嘉陵故道(嘉陵道·故道·陈仓道·青泥道·散关道·北水路附陇东支线)/ 433
一、嘉陵故道的早期取用与修治 / 433
二、唐代嘉陵故道的路线与取用 / 438
三、宋代嘉陵故道的路线与取用 / 455
四、元明清时期嘉陵故道的站点与嘉陵江上游航运 / 471
第三节 川陕中线(米仓道·大竹路·巴岭路)/ 491
一、米仓道的开通与唐宋主线路线走向考证 / 491
二、历史上米仓古道主线路线站点考述 / 504
第四节 川陕东线(洋万涪道·洋渠道·荔枝道)/ 578
一、唐宋洋巴道交通网络与唐代荔枝道 / 578
二、明清时期荔枝旧道的路线站点考证 / 583
(一)荔枝道滚龙坡入四川盆地路线 / 584
(二)荔枝道九元关入四川盆地路线 / 603
(三)荔枝道达县至涪陵段路线 / 626
第五节 景谷道(阴平正道·白水道)/ 657
第六节 阴平邪径(青塘岭道)/ 680
第二章 四川盆地北部次要交通路线/ 719
第一节 任河道(大竹河道)/ 721
第二节 洋壁道 / 739
第三节 汉壁道 / 756
第四节 小江通道 / 775
第五节 汤溪河道 / 790
附一 《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原序 / 798
附二 《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原前言 / 801
出版后记 “驴行”田野考察:我们用岁月和生命去复原古道 / 803
古道示意图
1 唐宋金牛道示意图 / 807
2 唐宋金牛道示意图(南郑—剑门关) / 808
3 唐宋金牛道示意图(剑门关—成都) / 809
4 元代金牛道示意图 / 810
5 明清以来金牛道示意图 / 811
6 明清以来金牛道北段示意图(广元—宁强) / 812
7 明清以来金牛道北段示意图(宁强—汉中) / 813
8 明清以来金牛道南段东线示意图(成都—阆中) / 814
9 明清以来金牛道南段东线示意图(阆中—广元) / 815
10 明清以来金牛道南段西线总体示意图 / 816
11 明清以来金牛道南段西线示意图(成都—绵阳) / 817
12 明清以来金牛道南段西线示意图(绵阳—广元) / 818
13 明清以来金牛道南段西线示意图(成都—德阳) / 819
14 明清以来金牛道南段西线示意图(德阳—梓潼) / 820
15 明清以来金牛道南段西线示意图(梓潼—剑州驿) / 821
16 明清以来金牛道南段西线示意图(剑州驿—高庙铺) / 822
17 明清以来金牛道南段西线示意图(高庙铺—广元) / 823
18 清至民国时期剑门关附近交通示意图 / 824
19 明清以来金牛道局部变迁示意图(中江县西段) / 825
20 明清以来金牛道局部变迁示意图(阆中县南段) / 826
21 明清以来金牛道局部变迁示意图(阆中—广元) / 827
22 明清以来金牛道局部变迁示意图(高庙—昭化) / 828
23 剑阆道示意图 / 829
24 嘉陵故道示意图 / 830
25 嘉陵故道局部示意图 / 831
26 元代嘉陵故道示意图 / 832
27 明清以来嘉陵故道示意图 / 833
28 米仓道交通网络示意图 / 834
29 米仓道主线及支线示意图(汉中—上两河口) / 835
30 米仓道主线及支线示意图(上两河口—巴中) / 836
31 米仓道主线局部示意图(小坝—关坝) / 837
32 明清以来荔枝道示意图 / 838
33 明清以来荔枝道北段示意图(西乡—滚龙坡—达县) / 839
34 明清以来荔枝道北段示意图(镇巴—九元关—达县) / 840
35 明清以来荔枝道南段示意图 / 841
36 明清以来阴平正道示意图 / 842
37 明清以来阴平邪径示意图 / 843
38 明清以来阴平邪径北段示意图(青溪—文县、碧口) / 844
39 明清以来阴平邪径南段示意图(江油—青溪) / 845
40 明清以来任河道示意图 / 846
41 明清以来洋壁道示意图 / 847
42 明清以来汉壁道示意图 / 848
43 明清以来小江通道示意图 / 849
44 明清以来汤溪河道示意图 / 8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