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首饰之美: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NT$
806.0

《
旧庙新神:晚清变局中的孔庙从祀(论衡系列)
》
售價:NT$
296.0

《
道心惟微: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战略文化与历史启示
》
售價:NT$
500.0

《
重写灵魂:多重人格与记忆科学(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556.0

《
新伦巴第街:美联储如何成为最后交易商
》
售價:NT$
296.0

《
权力与财富 晚清时期的金融博弈(以金融视角重构晚清史,揭开晚清金融体系背后的权谋暗战)
》
售價:NT$
367.0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修订译本
》
售價:NT$
367.0

《
微海幻境:神秘海洋生物微观之旅
》
售價:NT$
1015.0
|
內容簡介: |
《光伏逆变器谐振机理及抑制策略》以光伏逆变器谐振抑制技术为核心,面向光伏并网发电的工程应用实践,围绕光伏逆变器谐振机理、抑制策略、环流控制等方面内容,研究光伏逆变器系统结构及数学模型、谐振机理及有源阻尼策略、延时和相位补偿策略、并联系统环流及抑制方法、功率解耦及无功均分控制,以及谐波混合控制方法等理论和技术问题,形成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光伏微电网控制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也有较多的实践应用,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中许多内容是研究团队多年科研工作的成果与总结。
|
目錄:
|
目录前言第1章 绪论 11.1 光伏逆变器谐振抑制背景及意义 11.1.1 光伏逆变器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2 光伏逆变器谐振抑制技术背景及意义 31.2 光伏逆变器谐振机理及谐振抑制策略研究现状 31.2.1 光伏逆变器谐振机理研究现状 31.2.2 光伏逆变器谐振抑制策略研究现状 51.2.3 并网逆变器相位补偿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71.2.4 光伏并网逆变器导纳重塑策略研究现状 101.2.5 光伏并联逆变器环流抑制策略研究现状 111.3 本章小结 14第2章 光伏逆变器系统结构及数学建模 152.1 弱电网特性概述 152.2 LCL型逆变器系统数学拓扑结构及建模 162.2.1 LCL型并网逆变器主电路拓扑 162.2.2 LCL型并网逆变器有源阻尼及电流控制器选取 172.2.3 LCL型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 212.2.4 LCL滤波器参数设计 222.3 组串式LLCL型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及建模 232.3.1 LLCL型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 232.3.2 组串式LLCL型光伏逆变器数学模型 272.3.3 组串式LLCL型光伏逆变器参数设计 342.4 本章小结 38第3章 基于阻抗和频率特性LCL型光伏逆变器谐振机理 393.1 基于阻抗分析和频率特性光伏逆变器集群谐振机理 393.1.1 基于阻抗分析法的谐振机理分析 393.1.2 基于频率特性的光伏逆变器集群谐振机理分析 433.2 并网逆变器阻抗交互谐振机理 463.2.1 逆变器输出阻抗与感性电网阻抗单交互谐振机理 463.2.2 逆变器输出阻抗与传输线阻抗多交互谐振机理 493.3 本章小结 51第4章 基于导纳分块叠加的LLCL型光伏逆变器谐振机理 534.1 LLCL型光伏单逆变器谐振机理 534.2 基于导纳分块叠加的LLCL型光伏多逆变器谐振机理 554.2.1 LLCL型逆变器自身谐振机理 554.2.2 LLCL型逆变器集群谐振机理 584.2.3 LLCL型逆变器并网谐振机理 604.2.4 LLCL型逆变器双维度导纳谐振机理稳定判据 624.2.5 仿真验证 634.3 本章小结 69第5章 光伏并网逆变器集群谐振有源阻尼抑制方法 705.1 传统阻尼谐振抑制方法 705.1.1 无源阻尼谐振抑制方法 705.1.2 有源阻尼谐振抑制方法 725.2 基于改进型有源阻尼谐振抑制方法 755.2.1 改进型有源阻尼环设计 755.2.2 改进型有源阻尼电流回路控制方法 775.2.3 改进型有源阻尼稳定性分析 795.3 基于有源谐波电导的双电流闭环谐振抑制方法 805.3.1 电流控制环节设计 815.3.2 双电流闭环有源阻尼方法 825.3.3 有源谐波电导谐振抑制方法 845.4 仿真分析 875.4.1 改进型有源阻尼稳定性分析 885.4.2 基于有源谐波电导的双电流闭环方法仿真验证 925.5 本章小结 94第6章 弱电网下组串式光伏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 966.1 基于负虚拟电容的组串式光伏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 966.1.1 并网逆变器系统谐振分析 966.1.2 基于负虚拟电容的谐振抑制分析 1026.1.3 小结 1106.2 基于自适应陷波器的组串式光伏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 1106.2.1 传统组串式光伏逆变器谐振抑制方法 1106.2.2 基于自适应陷波器的谐振抑制方法 1136.2.3 小结 122第7章 组串式LLCL型光伏逆变器全局高频谐振抑制策略 1237.1 LLCL型光伏逆变器无源阻尼谐振抑制策略 1237.2 基于复合阻尼的LLCL型光伏逆变器全局高频谐振抑制策略 1267.2.1 PCC电压高频谐振前馈抑制策略 1277.2.2 电容电流高频谐振反馈抑制策略 1297.2.3 并网RC高频谐振抑制策略 1327.2.4 仿真验证 1347.3 本章小结 141第8章 弱电网下LCL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多谐振控制策略 1428.1 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多谐振前馈与电流估计控制策略 1428.1.1 电网阻抗对比例前馈控制的影响 1428.1.2 多谐振前馈电流估计的控制策略 1458.1.3 小结 1548.2 弱电网下并网逆变器多谐振前馈的相位补偿控制策略 1548.2.1 控制延迟对基于多谐振前馈控制的系统影响 1548.2.2 基于多谐振前馈控制的超前相位补偿控制策略 1568.2.3 小结 164第9章 三相组串型光伏逆变器谐振分层抑制策略 1659.1 基于混合阻尼的光伏逆变器谐振分层抑制策略 1659.1.1 三相组串型光伏逆变器并网系统谐振分析 1659.1.2 基于混合阻尼的谐振分层抑制策略 1719.1.3 小结 1829.2 基于虚拟阻抗的光伏逆变器谐振分层抑制策略 1849.2.1 基于混合阻尼的谐振分层抑制策略的局限性 1849.2.2 基于虚拟阻抗的谐振分层抑制策略 1869.2.3 小结 197第10章 LCL光伏并网逆变器谐振相位补偿控制策略 19810.1 并网逆变器单交互谐振超前相位补偿控制策略 19810.1.1 电网电压前馈控制输出阻抗分析 19810.1.2 基于电网电压比例前馈的超前相位补偿控制策略 20210.1.3 仿真验证 20510.1.4 小结 20710.2 并网逆变器多交互谐振协调相位补偿控制策略 20810.2.1 准比例谐振控制研究及参数设计 20810.2.2 基于准比例谐振的协调相位补偿控制策略 21310.2.3 仿真验证 21810.2.4 小结 221第11章 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延时和相位补偿策略 22211.1 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延时补偿策略 22211.1.1 数字控制延时对有效阻尼区的影响 22211.1.2 拓宽并网逆变器有效阻尼区的延时补偿策略 22511.1.3 延时补偿后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23211.1.4 仿真与实验验证 23311.1.5 小结 23811.2 弱电网下LCL型并网逆变器导纳相位补偿策略 23811.2.1 延时补偿策略的局限性 23811.2.2 并网逆变器输出导纳简化模型及无源性分析 23911.2.3 增强并网逆变器无源性的输出导纳相位补偿策略 24511.2.4 仿真验证 25011.2.5 小结 255第12章 微网并联逆变器环流的下垂抑制策略 25612.1 基于可调节虚拟阻抗的环流抑制策略 25612.1.1 光伏并联逆变器系统环流分析 25612.1.2 传统下垂控制与光伏并联逆变器功率特性分析 25912.1.3 可调节虚拟阻抗策略 26112.1.4 仿真与实验分析 26812.1.5 小结 27412.2 基于自适应下垂控制的环流抑制策略 27412.2.1 基于可调节虚拟阻抗的环流抑制策略的局限性 27412.2.2 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27512.2.3 仿真与实验分析 28112.2.4 小结 284第13章 微网逆变器的功率解耦及无功均分控制策略 28513.1 基于虚拟复阻抗的功率解耦控制策略 28513.1.1 虚拟阻抗法原理 28513.1.2 引入虚拟复阻抗后系统阻抗特性 28713.1.3 基于虚拟复阻抗的功率解耦控制策略 28913.1.4 仿真分析 29213.1.5 小结 29513.2 基于自适应虚拟复阻抗的无功均分控制策略 29613.2.1 提高无功均分精度的自适应虚拟阻抗控制策略 29613.2.2 基于自适应虚拟复阻抗无功均分精度分析 30213.2.3 仿真分析 30513.2.4 小结 308参考文献 3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