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土地发展权与中国的空间治理
》
售價:NT$
638.0

《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售價:NT$
924.0

《
俄国史译丛——先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知识界
》
售價:NT$
539.0

《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售價:NT$
449.0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NT$
653.0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NT$
1219.0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NT$
281.0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近几十年来学界对宋朝的研究可谓相当丰富和成熟,涉及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文风俗等方面,研究论著卷帙浩繁,但对于宋朝灾害史的研究寥寥无几。本书以南宋一朝临安发生的各类灾害为研究中心,分章阐述水灾、潮灾、旱灾、疫病、火灾、蝗灾、饥荒、地震等的典型案例、成灾原因、对策措施等,是一部体例完备、逻辑清晰、文字精简的极好的个案研究。本书稿结构谨严,环环相扣,文笔优美,文字精炼。书稿的两位作者都是从事气象工作的高级工程师,对灾害的研究专业且到位。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南宋临安所发生的灾害为研究重点,分10章阐述水灾、潮灾、旱灾、疫病、火灾、蝗灾、饥荒、地震等的典型案例、成灾原因、对策措施等,对南宋杭州灾害的成因进行历史与科学视野下的剖析;探求南宋人应对灾害的思想理念、制度成果和技术经验;挖掘整理受灾害影响下的杭州社会文化风俗变迁,试图全景式地展示南宋时期自然灾害律动与杭州城市发展交互。
|
關於作者: |
张立峰,1979年生,高级工程师,就职于杭州市气象局,从事宋代气象历史文化研究。著有《阴晴雨雪五千年》《品宋:雨润江南风倦客》。
贾燕,1984年生,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从事天气预报、决策气象研究。主持或骨干参与厅局级及以上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软件著作权3项,荣获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
|
目錄:
|
序言…………………………………………………………………徐规
前言
第一章 研究史料和方法原则
第一节 古都杭州
第二节 研究所涉时空范围
一、行政区域
二、时间纪年
第三节 所用史料
一、史书编撰的一般情况
二、史书编撰的一些问题
三、南宋时期灾异史料的总体情况
四、南宋时期灾异史料的主要来源情况
五、其他参考史料说明
第四节 灾异史料的可靠性分析
第五节 灾异史料校订及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水灾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典型案例
一、可怕的山洪
二、洪水溢西湖
三、超长连阴雨
四、城墙倒塌
第三节 水灾成因分析
一、大面积围田
二、植被破坏与水土流失
三、对水利工作重视程度不足
第四节 救灾举措与防御措施
一、雨水奏报制度
二、灾害救助
三、灾害祈祷
四、兴修水利
五、植树造林
第五节 影响
一、祭祀祈晴之异事
二、杭州捍江兵
第三章 潮灾
第一节 概况
一、潮灾的出现频率、时间分布及朔望规律
二、潮灾灾情分析
第二节 特大潮灾案例
第三节 成因分析
一、钱塘江河口及杭州湾岸线变迁
二、海平面上升对潮灾的影响
三、气象条件对潮灾的影响
第四节 影响潮灾的社会因素
第四节 对策与治理
一、宋人对潮汐的认识与研究
二、钱塘江防御潮灾的工程性措施
三、加强对钱塘江渡口的管理
第五节 影响
一、观潮与“弄潮”风俗
二、潮神与伍公庙
第四章 旱灾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典型案例
一、罕见的大范围连旱
二、超长时间的干旱
三、典型的春夏秋连旱
第三节 干旱与旱灾影响
一、干旱与灾异群发
二、干旱与高温热浪和饮水匮乏
三、干旱与蝗灾
四、干旱与疫病
五、干旱与火灾
六、干旱与漕运
七、干旱与卤侵入
四、对策与措施
一、旱情奏报
二、祈雨
三、兴修水利
四、陈旉的蓄水防旱思想
五、干旱与水井
第五章 异常冷暖事件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异常暖事件
一、酷暑
二、暖冬
三、少雪或无雪
四、暖春
五、少霜
第三节 异常冷事件
一、冷冬
二、春寒
三、凉夏
四、冻雨
五、一次前期异常暖的寒潮天气过程
第四节 异常冷暖事件的救助举措
一、应对酷暑
二、冬季救寒
三、蠲僦舍钱
四、提供避寒场所
五、御寒装备
第六章 瘟疫
第一节 概况
一、疫病种类分析
二、鼠疫传播的可能性分析
第二节 成因分析
一、气候异常诱发疫病流行
二、疫病流行的其他诱因
三、水网密布的地表环境利于疫病产生
四、人口密度增加推高疫病传播风险
五、频繁的人口流动影响疫病的流行
六、水环境污染易导致疾病流行
七、迷信陋习等民间习俗影响疫病的遏止
第三节 处置与防范措施
一、疫病流行的救治措施
二、设置救济保障体系
三、预防疾疫
第四节 影响
一、推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二、影响驱疫避邪的习俗观念
三、促进卫生习惯的养成
四、影响和改变社会风俗
第七章 火灾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典型火灾案例
第三节 火灾成因分析
第四节 防火救火措施
一、从严处理火灾肇事者
二、将防火作为官员考核指标
三、实行严格的灯火管制
四、改善建筑防火条件
五、加强救火队伍建设
六、统一指挥城市救火
七、设置望火楼观察预警火情
八、制备先进的救火器具
九、广设水池以便取水灭火
十、制定正确的扑救策略
第五节 火灾的后续处置
第六节 火灾的习俗影响
第八章 蝗灾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典型案例
一、绍兴三十二年的大蝗灾
二、淳熙九年的连续蝗灾
三、嘉定八年的大蝗灾
第三节 成因分析
一、气象条件的影响
二、种植结构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救灾与防范举措
一、对蝗虫的认识
二、治蝗与扑蝗
第五节 影响
第九章 饥荒
第一节 概况
一、饥荒的季节性
第二节 典型案例
一、南宋初年的饥荒
二、淳熙八年的饥荒
三、嘉熙四年的大饥荒
第三节 成因分析
一、水旱灾害的影响
二、粮食产区歉收的影响
三、漕运不济
四、灾荒人口与贫困人口增长
五、遏籴与惜售
六、赋税沉重
第四节 救灾举措
一、报灾检灾制度
二、仓储制度
三、救灾举措
第五节 影响
一、官员考核
二、shou部荒政专著
三、朱熹的救荒思想
第十章 地震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杭州地震史料整理与分析
一、记载发生地为杭州的地震史料
二、未记载发生地的地震史料
三、南宋杭州部分存疑地震史料的讨论
第三节 杭州地震的烈度等级及地震灾害
一、对地震烈度等级的初步估计
二、破坏性地震致灾案例分析
第四节 地震的善后处置
第五节 宋人对地震的观察与认识
一、对地震前兆现象的观察和记载
二、对地震成因的朴素认识
第十一章 其他灾害
第一节 特异天象
第二节 沙尘
第三节 强对流天气
一、概况
二、典型个案
三、影响
四、认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