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命悬昆阳城》汉朝史 昆阳之战 刘秀

書城自編碼: 414942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江左辰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5115159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0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NT$ 1219.0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NT$ 281.0
意大利读画记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NT$ 347.0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NT$ 454.0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雾越邸暴雪谜案:全2册(綾辻行人作品) 》

售價:NT$ 658.0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NT$ 403.0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以远见超越未见:当今时代的教育、文化与未来 》

售價:NT$ 305.0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NT$ 301.0

編輯推薦:
九千残兵死守孤城,十三铁骑突出重围。
天降陨石、兽军入侵……更多史书未载的细节在本书中呈现。
翻开这一页,看刘秀如何血战昆阳,一举劈开东汉王朝的第一道曙光。
內容簡介:
公元23年,王莽新朝倾四十万大军压境昆阳,欲剿灭汉室起义。面对悬殊兵力,智勇双全的刘秀命九千将士死守孤城,亲率十二骑趁夜突围求援。王莽绝不会想到:那个从南阳走出的布衣青年,正用剑尖挑起一场王朝的葬礼。天时骤变,陨石坠营,兽军压境,昆阳城头烽火连天。刘秀率军内外合击,终以少胜多。此战不仅击溃新朝根基,更让刘秀名震天下。从尸山血海中走出的青年,收河北、平群雄,终成光武中兴之业。本书以严谨考据与壮阔笔触,重现这场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神话,揭开东汉王朝崛起的血色黎明。
關於作者:
江左辰,男,本名李丰,作家、编剧。辽宁大学历史系硕士,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有《唐时明月宋时关》《李斯:谋国谋身的千古一相》《晏子:机智幽默的东方名相》《九王夺嫡》等。
目錄
序 言 · 001
第一章  乱世出英雄
一、刘秀在乱世中成长 · 001
二、年轻刘秀求学长安 · 006
三、静观天下时局变化 · 014
第二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王莽失政,义军四起 · 022
二、先打出好名声 · 030
三、刘秀起兵 · 038
四、联合绿林军 · 046
第三章  运筹帷幄,初露锋芒
一、智取湖阳 · 058
二、王莽震惊,派兵镇压 · 065
三、小长安聚之战 · 073
四、死守棘阳议战略 · 079
五、合兵一处做抗争 · 087
第四章  更始政权初立一、刘成为联军统帅 · 095
二、育阳大捷 · 101
三、密谋更始 · 107
四、纷争立刘玄 · 114
五、刘玄称帝 · 120
第五章  昆阳之战
一、兵不血刃克昆阳 · 127
二、大兵压境,刘秀献策 · 134
三、刘秀突围寻外援 · 141
四、昆阳大战 · 149
第六章  绝地反击
一、攻陷宛城 · 159
二、刘秀借兵归来 · 167
三、援救昆阳 · 174
四、昆阳决战大捷 · 180
五、功高遭人妒 · 187
第七章  内部争权,杀机四伏一、奸计图谋除刘 · 194
二、韬光养晦,刘秀隐忍求存 · 200
三、王莽政权的覆亡 · 208
四、迁都洛阳 · 219
五、赤眉军与更始的决裂 · 226

第八章  出巡河北,积蓄力量
一、一路北上自谋发展 · 237
二、王郎假借刘子舆之名起兵 · 249
三、身陷河北逃亡路 · 265
四、聚义共商天下事 · 276
第九章  四处征战,拥兵称帝
一、联姻壮大实力 · 287
二、金戈铁马扩地盘 · 301
三、统一河北 · 310
四、登基为帝 · 319
参考文献 · 333
后 记 · 335
內容試閱
提到刘秀,众所周知,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东汉的开国之君,也是汉朝的延续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秀在组织和领导农民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削平封建割据势力、安定社会秩序、建立和巩固封建统一国家等方面功勋卓著,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人物。
刘秀出生时,西汉王朝已经接近末期。身为汉景帝后代长沙王刘发的血脉,刘秀的父亲刘钦在家族谱系中位列刘邦的八世子孙。尽管这个身份听起来尊贵,但因受到“推恩令”的影响,刘钦最终只担任了济阳县令,生活并不富裕,甚至有时陷入贫困。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刘秀的成长之路虽平凡,却充满智慧与务实。他读书、耕种,不仅继承了民间文化中的宽厚与智慧,还培养了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力。他的政治智慧和抱负逐渐显现,同时保持着过于谦虚的本性,这种性格使他在历史上并不张扬。
新朝末年,王莽的统治给社会各阶层带来了深重的伤害。刘秀,这位在太学表现出色的学生,因时局的动荡不得不与兄长们一同辍学。当各地因不堪新朝的压迫而纷纷起义,整个天下都怀念汉朝的统治时,刘秀的哥哥刘,这位同样流淌着大汉血脉的青年,毅然决然地挑起了推翻王莽新朝的大旗,提出了“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响亮口号。
相比之下,刘秀显得更为谨慎。但在哥哥的感召和李通、李轶等人的支持下,他也秘密策划起兵,开始与哥哥并肩作战。经过一系列战役的洗礼,刘秀兄弟的威名日盛,刘更是成为了众人瞩目的主角,在这当中刘秀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刘秀的个性似乎存在着双重性。平日里,他行事低调、谨慎小心,展现出温文尔雅的一面。然而,在关键时刻,他又展现出足智多谋、杀伐果断的一面,表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例如,在历史上著名的昆阳之战中,他巧妙运用战术,造就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地皇四年(23)爆发的昆阳之战,成为王莽政权与更始政权起义军之间的关键对决。更始政权的军队由绿林军和刘的汉军组成,与人数众多、装备精良的王莽新军相比,更始军显得势单力薄、兵甲不整。在昆阳被新军围攻之际,刘的主力部队正忙于进攻宛城,昆阳守军士气低落。在这紧要关头,刘秀挺身而出,以三千骑兵为先锋,英勇冲杀敌阵,最终大破数十万新莽军,实现了惊天逆转的壮举。
昆阳之战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更是决定未来中原王朝国运与兴衰的关键战役。刘秀在这场战役中的英勇表现使他一战成名,成为天下瞩目的英雄。这场战役不仅是玄汉击败新莽的转折点,也为起义军最终推翻王莽的统治奠定了坚实基础。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顾炎武曾盛赞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卓越表现:“一战摧大敌,顿使海宇平。”高度评价了这场战役及其领导者刘秀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昆阳大捷后,刘秀与刘虽然因胜利而名震天下,但并未因此实现他们复兴汉朝的梦想。刘,作为汉军的首领,因勇猛刚烈而在更始政权的内部斗争中不幸遭到绿林军的杀害。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刘秀被迫孤身面对权力的暗流涌动,压制复仇的怒火。他深知,为了保全自己和维护起义军的稳定,他必须克制内心的悲痛和愤怒,装出平静自若的样子。
在这段艰难时期,刘秀不仅成功地保护了自己,还稳定了起义军的局势,赢得了更始帝的信任。这种克制和隐忍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久后,他获得了前往河北发展的机会,虽然起始条件并不优越,身边只有少数追随者,且未得到足够的军事和物资支持,但这对刘秀来说却如同龙归大海,为他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
在河北,刘秀迅速拉起了一支队伍,通过兼并群雄和统一河北,他的势力迅速壮大。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他便拥兵称帝,建立了新的大汉政权,这一朝代史称“东汉”。
刘秀的故事不仅是一段英勇传奇,更是一部展现智慧、克制与坚韧的历史长卷。在本书中,通过历史细节的妙处展现出了一个具体清晰并且伟大的刘秀形象,值得您品读!

第五章 昆阳之战
三、刘秀突围寻外援
王常听着刘秀的话外之音,看着他的眼色,忽然就明白了过来,便说道:“就依刘将军的话,王常将带着大家死守昆阳城,等待援军的到来!”
听了王常的话,刘秀环视面前的诸位将军,朗声说道:“既然诸位将军都愿意死守昆阳,就请协同成国上公一起坚守。守住昆阳,将是奇功一件。刘秀愿意独自突围,前去调兵。诸位保重,来日相会昆阳城,一起庆祝胜利!”刘秀说完,大步往外走。
“刘将军且慢!”刘秀身后有人大喊。
刘秀回头一看,是王霸在喊自己,王霸说道:“刘将军不畏生死,临危不乱,元伯佩服,元伯愿意跟随将军一起突围,为昆阳求得援军!”
王霸的话音刚落,议事厅内呼应声又响起。
“末将愿往!”
“末将也愿往!”
一时间站出十二人,分别是骠骑大将军宋佻,偏将军邓晨、任光等人,就连刚吃了败仗的李轶也愿意一同前去。
刘秀看着面前的十二名勇士,感慨地说道:“若我汉军将士都像诸位一样,王邑、王寻能拿我汉军如何?来,现在我们大家商量一下如何突围,如何坚守。”
十三名勇士坐在一起,商讨突围的办法,李轶因为已经打了遭遇战,他心有余悸地说道:“巨无霸和兽军凶猛无敌,我们要避开它们。最好等到晚上,我们趁着夜色出去。”诸将点头同意。
刘秀却说道:“李将军所言有理,可以避开巨无霸和猛兽军,可我们不能等到晚上,这一会儿,新莽军没有攻城,是因为他们人多,还没有形成合围,他们正忙着安营扎寨,我们只有抓住时机,趁他们立足未稳无暇顾及几个出城之人,才有可能突出重围!”
其他诸将和十二位勇士纷纷点头,同意刘秀的观点。
刘秀先对王常抱拳说道:“昆阳城就拜托给上公了!”
话毕,刘秀对十二位勇士说道:“出发!”
十三人披挂整齐,手持兵刃,牵着战马来到南城门。王常率诸将互道珍重。
王常内心感慨,对刘秀说道:“《汉官仪》中曰:欲令国家盛大,社稷常存,故称太常。汉室恢复,刘将军得封太常偏将军,虽然官位低,但却应了社稷昌盛之运,将军今日举动,莫非也是天意?”
刘秀听了王常的话,很是感动地说道:“借上公之言,我等今日必突围成功,搬来援军,打败新莽军。开城门,我等去了!”
王常走到城门口,亲自打开城门,刘秀等十三人翻身上马,刘秀一马当先,冲出城门,其余人跟在他的后面,冲向南门外的新莽军。
南城门外,新莽军士兵们由于长途跋涉,刚到昆阳城外就显得疲惫不堪,饥肠辘辘。有些士兵没有分配到休息营帐,只能三三两两地坐在地上,有的忙着埋锅造饭,有的则在生火。整个新莽军营地显得杂乱无章,毫无军纪可言。
就在这种混乱的时刻,刘秀率领的十三人突然冲出昆阳城的城门,迅速冲向新莽军。他们的出现让新莽军士兵们措手不及,一时间惊慌失措。直到有人高喊:“敌人来袭!”才使得新莽军士兵们意识到敌军的到来。
但是话还没有喊完,就被刘秀一刀劈成了两半。刘秀十三人策骑冲入,就像是十三只猛虎,杀进了新莽军宿营地。而新莽军没想到居然有人敢闯营,所以还没有反应过来,刘秀十三人已经骑着马冲了过去。
刘秀和他的十三名勇士继续向前冲锋,这次他们遭遇了已经有所准备的新莽军。新莽军士兵们手持刀枪,试图阻拦和围截刘秀他们。然而,刘秀毫不畏惧,他骑着马冲在最前面,挥舞着大刀横扫敌军。只要敌人沾上他的刀刃,便立刻倒地身亡;碰上他的刀锋,便身受重伤。新莽军在刘秀的勇猛攻击下纷纷倒下,战场上血流成河。
邓晨紧随刘秀之后,他的大砍刀上下飞舞,寒光闪闪,每一次挥刀都伴随着新莽军士兵的惨叫声。其他人也跟在刘秀和邓晨的后面拼命冲杀,他们的勇猛和决心让新莽军无法抵挡。
转眼间,刘秀等十三名勇士已经杀到了新莽军的营地中间。
军营中一片混乱,喊杀声震耳欲聋,连北门都能清晰地听到。王邑和王寻两人身处中军大营,原本打算好好休息一夜,以缓解随军劳累。然而,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睡下,就被严尤急匆匆的禀报声惊醒。
“禀大司徒大司空,南城门有汉军闯营,来势汹汹!”严尤的声音充满了紧张与焦虑。
王邑和王寻闻言立刻坐起身来,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们原本以为昆阳城已经被重重包围,汉军插翅难逃,没想到竟然会有汉军如此大胆,敢在夜间闯营。
“可知是何人领兵?”王邑沉声问道。
“回禀大司徒,暂时还不清楚。但汉军来势汹汹,我军士兵已经死伤不少。”严尤回答道。
王邑问:“敌方闯营,有多少人马?”
严尤回答:“不多,有十三骑!”
王邑听了严尤的话,看也不看严尤,冷笑说道:“我大军数十万,军营座座连接,就十三个人,还能闯出去吗?南门各营地就地截杀便好,其他营地不得擅自行动。”
严尤一听王邑的话,紧张地说道:“大人,这十三骑非常勇猛,他们肯定想闯出去搬援兵,大人可不能放他们过去。”
王邑一听生气了,说严尤道:“该怎样做,还要你来指教本公吗?”
王寻也冷笑说道:“就区区十三个闯营去逃命的叛贼,有什么可怕的,严将军是打了败仗丢了胆子吗?”
严尤因被王邑和王寻的轻视和侮辱而感到愤怒和失望,他选择沉默不语,退到一旁。
南门地段,新莽军营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人声嘈杂,马匹嘶鸣,与喊杀声交织成一片。新莽军前拦后追,如潮水一般涌杀向刘秀等人。
刘秀犹如血人一般,全身染满了鲜血,但他没有丝毫停下来的意思,只是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武器砍杀着敌人。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酷,仿佛要将所有的敌人都斩尽杀绝。
王霸和任光紧紧跟在刘秀的身后,为他断后,确保他能够一路向前冲锋。他们三人配合默契,一路杀得新莽军鬼哭狼嚎,血流成河。
新莽军士兵们看着刘秀等十三人如同看见了杀神一般,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敬畏。他们不敢上前去拦截拼杀,只能大声地喊着,脚底下却往后退去。
刘秀等十三人越杀越勇,情形犹如刘秀猜测的那样,只是部分人拦截,其他的人在忙着安营扎寨,根本没把他们放眼里,而眼前奉命拦截的,也因为怕死而后退。刘秀远望四周,看到快要冲出敌营了,就大声喊道:“兄弟们,往一起靠拢,我们就要杀出去了!”
其他十二人闻听,精神为之一振,斗志昂扬地靠拢,一起奋勇杀向敌营边上。而敌营中因为只有一些士卒,根本无力拦截这突围的十三位勇士,所以刘秀等人,硬是冲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打马而去。
趁着夜色成功突围的刘秀等人毫不停歇地向前奔跑。直到确认后面没有追兵,刘秀才勒住马缰,疲惫不堪地喘息着。这时,他才感到腿上传来阵阵剧痛,伸手一摸,竟然插着一支箭矢。刘秀咬紧牙关,毅然拔出了箭矢,随后做了简单的包扎。
其余十二名勇士也或多或少地受了伤,但他们没有抱怨,只有庆幸。大家互相问候,互相包扎伤口,感慨万分。能够在如此激烈的战斗中全身而退,无一人丧命,这确实堪称奇迹。
刘秀对伤痕累累、精疲力竭的同伴们说道:“所幸我们都已冲出来,救人如救火,我们不能再耽搁了,现在我们立刻去定陵搬救兵。”
十二位勇士齐声答应,又重新上马,打马飞奔向定陵。
在宛城之下,刘率领汉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城战。他深知昆阳城已被新莽军重重包围,但他对刘秀和王常的信任坚定无比,相信他们一定会拼死拖住敌军。因此,刘决心以更加凶猛的攻势为昆阳城解围。
他指挥汉军不断发动猛攻,使得宛城的守将们疲惫不堪,兵力逐渐不支。同时,宛城内的粮食储备也日益减少,守军们的士气开始低落。刘看在眼里,心中明白只要继续加大攻势,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大司马朱鲔匆匆赶到刘的帐前。他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王邑和王寻已经率领大军包围了昆阳城
朱鲔对刘说道:“大司徒,宛城久攻不下,若昆阳被破,我们将腹背受敌,还请大司徒撤兵增援昆阳!”
此时唯恐腹背受敌的不只朱鲔,护军朱禧和校尉阴识也是这个想法,两人见朱鲔建议,便也跟着劝说道:“昆阳城中八九千兄弟被围,恐有不测,宛城既然攻不下来,我们为何不分兵援救昆阳,我们救下昆阳,说不定破敌有望。”他们俩说到了兄弟二字,其实就是提醒刘,刘秀在昆阳城中,为了刘秀,也应该支援昆阳。
但是,刘听了他们的话,一点都不为所动,只是对朱鲔说道:“大司马不必多虑,昆阳被围的事情我已经考虑清楚,有廷尉大将军王常和太常偏将军刘秀死守昆阳,王邑和王寻一时半会儿拿昆阳无法,而宛城却必将在旦夕攻下。我们早一天攻下宛城,就多一份破敌希望,如果我们此时放弃宛城,前功尽弃,我们到时将无立足之地,被新莽军所灭也是很快的事!请大司马回本部,刘某这里还要继续攻城。”
朱鲔被拒,恼怒说道:“大司徒,你把王常和刘秀当成神人了吗?如今围攻昆阳的有百万大军,昆阳城中守军不过八九千人,他们凭什么能守住昆阳?现在军中人心惶惶,就怕百万大军灭了昆阳之后再来攻打我们,腹背受敌你难道想不到吗?你怎么可以睁着眼睛说瞎话?”
刘本在攻城,被干扰,也是生气大怒:“大司马,我才是军中主帅,你这样指手画脚,不合规矩!”
朱鲔想到自己的方阵把持了更始帝,却也不怕刘,于是他冷笑一声,说道:“哼,大司徒,你虽然号令全军,是军中统帅,可是你如果把大家往死路上带,我等也可以不听命!不去增援昆阳也行,那朱某要带上新市兵转回山中逃命去了!”
刘一看朱鲔在危急关头又要自私逃走,气得拍桌子道:“朱鲔,大战期间,你擅自离岗,已经犯了军纪,若你再胡言乱语,乱我军心,就别怪本帅对你军法处置!”
朱鲔看着刘对自己咆哮,生气却又无话可说,环顾左右,朱祐和阴识正怒目瞪着自己,他才明白此时自己身边连个保护的人都没有,心里便害怕刘趁此机会借军法处置了自己,但是他又觉得自己是大司马,于是他端着架子,不知所措地站着。
正在此时,刘的帅帐外有声音传道:“圣旨到!大司徒刘接旨!”
随着话音刘玄身边的黄门来到帐中。
刘慌忙跪下接旨,刘玄的圣旨不外乎命令刘撤宛城之兵去救昆阳。
刘恭敬地说道:“臣接旨!”
刘迟疑地接过圣旨,脸色难看。这时候,朱鲔可得意了,他说道:“大司徒,这下该分兵援助昆阳了吧!”
刘站起身,气愤地说道:“刘某是接旨,不是遵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刘说着话,给朱祐和阴识发令让他们率各部继续大力进攻宛城,一定要打得宛城胆战心惊,以求快速破城。不遵号令者,军法处置。
朱祐和阴识接令。
阴识有些不理解,问刘:“大司徒,你不指挥攻城了?”
刘瞪一眼阴识,阴识不敢再问,忙去执行命令。
朱祐手拿令箭,走到朱鲔面前:“大司马,快回你的指挥所攻城,否则,别怪我到时军法伺候!”
朱鲔气得挥袖而去。
不一会儿,宛城下,汉军又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刘对刘玄的黄门说道:“公公,请带刘某去见陛下!”
黄门也是目睹了刘接旨不遵旨的过程,正愁没法回去说,便赶紧应了,这样也免了自己回去挨骂。
此时的更始帝也没有个固定的城池作为自己的皇城,本来他有个行宫,可是,汉军主力来攻宛城,他怕自己没人保护,就随军到了宛城,此时在后山安全处扎了个营帐,就打算攻下宛城,定都此处。
刘不一会儿就到了更始帝的营帐,黄门侍郎进去传报,刘玄便传刘进见,刘见刘玄愁容满面,就问他为何发愁。
刘玄说是为昆阳发愁,他担心昆阳不保,汉军腹背受敌,自己性命不保,刘玄又问刘不去支援昆阳,找自己何事。
刘看着懦弱的刘玄,满心悲哀,目前,虽说汉室已恢复,但是所立刘玄根本无力复兴高祖之业。可是刘此时也不能多想,毕竟正在攻打宛城之际。
刘行礼说道:“臣是因为接到陛下的旨意,来见陛下。臣以为,当下之急并不是援助昆阳,而是攻下宛城,只有把宛城攻下,我们才能够分兵援助昆阳,只有宛城攻下,我们才有据点,才有机会打败新莽军,昆阳城中,现有王常和文叔,他们一定会死守昆阳,拖住王邑大军,帮我们争取打破宛城的时间,所以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全力进攻宛城。”
刘玄听得连连摇头,说道:“大司徒,王邑围昆阳用的是百万大军,文叔和王常怎么拖得住,他们八九千人,怎么和王邑的百万大军对抗?更何况宛城打了这么久,也打不下来,我们又何必在这里耗费兵力,朕的意思是立刻援兵昆阳!”
刘一点都不把刘玄的话放在心上,他耐心地解释:“陛下不可,宛城旦夕可破,已没有什么力道。但是我们现在如果去支援昆阳,宛城的岑彭一定会在背后偷袭我们,到时候我们也是腹背受敌,怎么跟王莽的大军打仗。倒不如把宛城攻下,没了后顾之忧再援昆阳。这样陛下在宛城也安全!”
此时的更始帝刘玄根本听不进去刘的话,他气愤地说道:“刘,你敢不听朕的旨意!”
刘看着更始帝,目光坚定霸气,他说道:“陛下说得没错,臣今日就是不能遵旨,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攻宛城的将士,一刻不停地在攻宛城,就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不能拿将士们的命不当命!”
刘玄自小就怯乎刘,此时虽然做了皇帝,但是当刘直视他,且不依不饶地坚持自己的观点时,刘玄又胆怯了,他低声说道:“那就依你吧!”
刘一听高兴地给刘玄磕了头,感谢刘玄对自己的包容和宽宥,然后就告辞往宛城而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