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靖难的烽烟》明朝史 靖难之役 朱棣

書城自編碼: 414948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江左辰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5115302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0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国学的天空(国学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经典之作)
《 国学的天空(国学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经典之作) 》

售價:NT$ 347.0
超人类进化:从仿生到人工智能
《 超人类进化:从仿生到人工智能 》

售價:NT$ 403.0
九型人格:人人都应该学习的自我认知课
《 九型人格:人人都应该学习的自我认知课 》

售價:NT$ 332.0
中年面相
《 中年面相 》

售價:NT$ 296.0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NT$ 356.0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 》

售價:NT$ 709.0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NT$ 765.0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NT$ 704.0

編輯推薦:
当建文帝的削藩利刃悬于头顶,蛰伏北疆二十载的燕王终于亮出锋芒。
作者以刀光剑影为纸,以权谋韬略为墨,绘就了从戍边藩王到永乐大帝,朱棣如何在血火淬炼中缔造帝王伟业。
那些隐忍潜伏的寂寞时光、惊险突围的生死时刻、扭转乾坤的战略选择,让数百年后的我们仍能触摸历史的心跳。
內容簡介: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器重的四子朱棣,自幼随父征战沙场,十一岁封燕王镇守北疆。他在苦寒之地开垦屯田、整肃边防,将燕地打造成铁血要塞。建文元年,当建文帝的削藩诏书如雪片般飞来,这位经历漠北风沙磨砺的燕王,选择用刀剑回应儒生的笔墨。燕王以八百亲兵起事,却在四载烽烟间鲸吞半壁江山,最终踏着南京城头的血色残阳,在奉天殿登基为永乐大帝。这场被史家争论百年的“靖难”,终究让大明王朝在烈火与争议中涅槃重生!
關於作者:
江左辰,男,本名李丰,作家、编剧。辽宁大学历史系硕士,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有《唐时明月宋时关》《李斯:谋国谋身的千古一相》《晏子:机智幽默的东方名相》《九王夺嫡》等。
目錄
序 言 · 001
第一章  生于乱世,志存高远
一、生于乱世的朱棣 · 001
二、在凤阳磨砺中成长 · 011
三、就藩机会的到来 · 018
四、锋芒初露 · 024
第二章  皇储之争,燕王回京
一、立储风波 · 038
二、朱允炆的纠结 · 045
三、敏感的遗诏 · 048
四、燕王奔丧被阻 · 050
第三章  削藩风云,暗潮涌动
一、削藩筹划 · 057
二、叔侄过招 · 064
三、燕王装病 · 071
四、顺应天命 · 077
第四章  “清君侧”之名,燕王起兵
一、高压前奏 · 086
二、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 091
三、燕王奉天靖难 · 097
四、出兵怀来 · 103
五、反间计 · 109
第五章  朝廷动怒,壮大自己
一、大梦初醒的建文帝 · 116
二、月夜奇袭 · 123
三、真定之战 · 129
四、临阵换帅 · 135
第六章  燕王发威,攻城略地
一、李景隆挂帅 · 140
二、再施离间计 · 146
三、借兵大宁 · 150
四、郑村坝战役 · 155
第七章  用兵诡道,如有天助
一、攻打大同 · 163
二、白沟河大捷 · 168
三、朱棣的大败 · 174
四、天意的大风 · 179
第八章  转战拉锯
一、忠勇之士 · 184
二、围攻济南城 · 189
三、偷袭沧州 · 195
四、兵临东昌,大败而归 · 200
第九章  数次鏖战,有惊无险
一、夹河战盛庸 · 208
二、化险为夷 · 212
三、藁城之战 · 217
四、朱棣战胜之上书 · 222
五、使节交锋 · 230
第十章  改变战略,疾驱京师
一、挑拨离间 · 235
二、诸将劝进 · 242
三、誓师南征,一路奋进 · 247
四、守正出奇,疑兵不断 · 253
五、孤军烧粮 · 261
第十一章  兵临长江,入主南京
一、燕军内部的分歧 · 268
二、灵璧决战 · 272
三、借道失败,绕道长驱 · 277
四、强渡长江,成王败寇 · 286
五、劝进大戏,坐拥天下 · 295
参考文献 · 302
后 记 · 305
內容試閱
说起靖难之战,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永乐大帝朱棣。朱棣统治中国22年,事迹繁多,功绩满满,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牵扯他夺位登基的靖难之役,且他也对这段历史讳莫如深。当时的史家也不敢妄作评价。不过,4年的战争不是保持沉默就可以磨灭的,4年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血染沙场,又有多少人在这南征北战中绝望杀戮,即便没有文字,仅仅依靠“4年战争”这几个字就可以说明一切。
说起朱棣夺位就会联想到阴谋,但是靖难之战无关阴谋,主打的就是沙场征战,所以朱棣的天下是自己一刀一刀打下来的,这样说更加贴切。历史总会以它自己的方式讲述最底层的真相。
这其中的真相就是,朱元璋统治时期想让朱家的江山延续千秋万代,于是他想出了封藩为王,藩屏帝室。朱元璋对每一个儿子都是用心培养,想着培养的是后来要辅佐帝室的藩王。但是,他没有想到事与愿违,他培养起来的藩王竟成为帝室担心的对立分裂力量,更没想到后来儿子会威胁孙子的帝位。或许到后来他也意识到了,但是已经没有时间管理了。所以朱元璋一死,朱允炆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首先动手削藩,藩王们的权力和生命都受到了威胁,自然会有反抗,尤其湘王阖宫自焚之后,燕王朱棣作为藩王之首更是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所以在退无可退的情况下,朱棣带着自己的八百府兵起兵北平,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
“清君侧”只是一个好听的借口,站在藩王的角度,维护藩王的利益,但是说白了不过是一场叔侄间的皇权之争。自古皇家无小事,叔侄战了4年,就是大明朝举国之战。说到这里,不禁感慨,这鲜血横流的4年,这叔侄二人可曾想过天下苍生在他们转动的战争绞杀盘上何等悲惨!所以,靖难之战中谁赢谁输与老百姓无关,甚至和朝中的官员都无关,只不过是朱允炆走了朱棣来,横竖都是朱家的江山。朱元璋绝对没想到朱家江山的延续最终还是要通过战争。
靖难之战,从头到尾就是在作战,这一战打了4年。4年中朱棣从装病求生到起兵征战、以少胜多,再到运筹帷幄、争取胜利。尤其他败仗之后不气馁,每每鼓励士气再战,体现了他对兵法的娴熟运用,也让人感到朱棣不仅是一位战神,更是一位对人心洞悉得很透彻的强者,是一位把政治、战争和人与人的情谊糅杂在一起,娴熟应用的强者,甚至让笔者觉得4年战争打下来,朱棣的王者形象已经确立。
总之,朱棣是通过自己的能力打下了江山,他举边陲之力战举国之力,以少胜多。试想朱元璋如果能够感知,应该是支持朱棣的,毕竟后来的朱棣在帝位统治中国22年,成就了自己一代名帝的形象。

第四章 “清君侧”之名,燕王起兵
一、高压前奏
朱棣在儿子回北平之后,心是放下了,可是自己这里还在紧张准备中。他一边在府中秘密准备起事,一边抓住一切机会笼络能共事的可信之人。他在北平地区的文武官员中仔细地观察,拉拢女真人中可以信任的有能力的人,为了和女真人建立坚固的关系,他纳了女真酋长阿哈出的女儿为妾。
除此之外,他还将一批女真的宦官笼络在自己的身边,这些宦官英勇善战,后来在靖难之役中表现得非常勇猛,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刘通和刘顺。这两个是兄弟,刘通负责为朱棣探查情报,刘顺从一开始就被朱棣当作军人培养,朱棣把刘顺留在军中,一方面是为自己所用,一方面也是为了做人质,牵制刘通,让刘通忠于自己。兄弟两人在靖难之役中表现突出。
在建文元年(1399)三月的时候,陈瑛被建文帝派到北平出任按察使,朱棣就试图结交陈瑛,没想到陈瑛欣然接受了朱棣赠送的金钱,结果陈瑛的事情很快被人告发,被捉回南京,后来贬到广西。陈瑛对建文帝恨之入骨。
时间紧张而压迫地推进到了六月。燕山护卫百户倪谅上书告发朱棣部下的两个官校,这两人一个叫于谅,一个叫周锋,倪谅上告这两人为朱棣招募勇士,参与燕王府密谋,要对朝廷图谋不轨。建文帝命人将这两人抓捕到南京,经过严刑审讯,两人就招供了自己知道的内容。但是两人也不过是下级军官,所知道的内容也不过是被倪谅告密的内容,其他更高层次的消息一无所知,又加上他们本来也是佩服燕王的,所以至死也没有说出去太多的信息。两个人白白丢了性命,这个事情一发生,朱允炆更是怀疑朱棣。
建文帝命谢贵和张昺在王城外布兵,密切监视燕王。燕王觉得此时起兵还不成熟,就又装病。前面说了,燕王的病根在身没有治愈,所以他装病装得很像,他会发疯狂奔于大街上,胡言乱语,狂叫不止,形状荒诞不经。有时躺在地上,熟睡不醒;有时甚至整天昏睡。就算是谢贵怀疑,试探他,在他面前杀他的随从,从他面前经过不下马,羞辱他,他也没感觉、没反应,北平人都在传说燕王朱棣被建文帝给逼疯了,尤其北平老百姓对建文帝这么不惜骨肉亲情都有了意见。
尽管如此,谢贵等人还是没有放下警惕,于是朱棣继续装病,朱能和张玉为燕王朱棣担心,也为他们心中的大业担心,觉得这样下去就成了案板上的鱼肉。朱棣便安慰他们忍着,说这时没有把柄被朝廷抓住,那就必须忍着,争取时间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
北平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来燕王府假装探望燕王,就是想要一探虚实,看看燕王到底是真病还是假病。可是燕王这个病装得很真,六月天气非常热,燕王居然围着火炉,披着棉被,嘴里还喊着冷,当他看到谢贵等人时,就勉强支起虚弱的身子,拄着拐杖在屋子里走了几步,颤颤巍巍的,面色青黄,给人一种病入膏肓的感觉,而且说话词不达意,疯疯癫癫。谢贵两个人就断定燕王是真的疯了,把看到的情况上报给了建文帝,建文帝才相信了。其实朱棣也是真生病了,常年驻守北方,受风寒俱深,在夏天这样做正好也除除寒湿。
但是燕王瞒过了别人,却瞒不过内鬼。不管他怎么装,都没有瞒过府中长史葛诚的眼睛,葛诚他藏在暗处,偷偷观察燕王,他从燕王的举动中判断出,燕王是在装疯卖傻,他就跟在谢贵和张昺身后,行到秘密无人处,告诉他们燕王没有病。可是这两人也有些怀疑,他们不是很相信葛诚的话,于是葛诚又写信密奏给建文帝。
其实建文帝已经给北平和燕王府安插了很多内线,只是迟迟不动手,他也是一边监视着燕王朱棣,一边准备动手,又不敢轻举妄动,于是他们两方面就这样僵持了起来。
那建文帝到底在惧怕什么呢?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朱棣在北平这么多年了,北平的居民和百姓对朱棣非常认可,朱棣很得当地人的民心。据说在街道上,一个老太太看到醉酒的兵士在磨刀,老太太就问士兵:“你磨刀干什么?”士兵因为喝醉了酒就泄露了秘密,说道磨刀杀燕王府的人。
老太太一听,心想燕王在我们北平,可是好王,对百姓好,可不能让杀了,于是就跑到燕王府报告。朱棣当然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很有警惕心。 但是这个事情说明当地的老百姓非常拥护燕王朱棣,如果真的打起来,北平的老百姓肯定是向着燕王的。
燕王朱棣还在加紧准备,准备不充分,他不敢动手,朝廷虽然在王府四周布了兵,但是因为社会舆论和当地军民的关系,他们也观望着,不敢轻易对燕王动手。朝廷就这样控制着燕王府,还是不放心他,有一天,燕王派他的护卫邓允赴京办事,建文帝就听了齐泰的建议,把邓允给抓了起来,严刑拷问下说出了燕王府的真实情况,并且说出了燕王就要举兵谋反的事情,说的是一五一十、有根有据。建文帝听了之后,才切实相信燕王这样做真的是要谋反了。于是建文帝发出密令,派人速去北平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又密令张昺、谢贵抓捕燕王。
建文帝朱允炆同时还密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去逮捕燕王,都指挥使,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军区司令,让这样的厉害人物去捉朱棣,应该是手到擒来。再说还有张昺和谢贵领命一起逮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于是建文帝、齐泰、高子澄坐在南京城,等着人把朱棣押捕回京。
这时候,负责去抓朱棣的将军名为张信,他是如何做的呢?张信其实并没有执行命令。
这张信的父亲是朱元璋旧部,祖籍临淮,官至指挥佥事,类似于当今副军长级别,张信算是官二代,武将,他父亲死后,承袭了父亲的职位,做了北平指挥佥事,后来立功,被加官晋爵升为都指挥使,相当于今天的省军区司令,他曾是燕王旧部。朱允炆一上位,得知张信善筹谋,文武双全,就又把他派遣到北平都司去做都指挥使,可以说是上任没几天,就接到了朱允炆的密令,让他和张昺、谢贵一起监督朱棣,候机逮捕朱棣,直到朱允炆最后时刻下令,捉拿朱棣。
张信是一个比较佩服朱棣的人,接到朱允炆的圣旨之后,张信就不愿意对朱棣动手,可是不动手就是违抗圣命,会被抄家治罪。张信回到家里之后,心情焦虑烦躁,坐卧不安,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他的母亲看到他焦虑不安的样子,就关切地问他发生什么事儿了。
张信长叹一口气说道:“母亲,朝廷下了圣旨,要我去捉拿燕王朱棣全家,儿子于心不忍,燕王是先皇最优秀的儿子,他镇守北疆,既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陛下削藩不分好坏,对燕王实在不公,燕王可是没有犯过错误的藩王。可是我要是不去逮捕燕王,朝廷的圣旨又难违,这让我很为难,一时不知该怎么做。”
张信的母亲觉得事情很奇怪,就问张信:“朝廷知道你是燕王旧部,为什么还要派你去捉拿燕王?”
张信沉思一番说道:“朝廷此番作为,应该是想拿燕王考验儿子,说到底还是对儿子有所怀疑。”
张母就说:“儿啊,这个事情你可要想清楚了,为娘的话,你记住,此事做不得。民间四处传说燕王是真命天子,太祖在世的时候,燕王就是太祖最爱的儿子,太祖和燕王都对咱家有恩,你此刻要是选择不清楚,可是要给张家招灭门之祸的。”
听了老母亲的话,张信更是举棋不定,正当他思考的时候,建文帝等不到张信在北平动手的消息,就又派了人来催促张信,并且说张信要是无故拖延,坏了国家大事,就要严惩他全家。
张信被这话一激,再想起母亲的话,又把建文帝和朱棣在心底下做了个详细的比较,结合自己听到的、见到的以及北平的现实,张信把心一横,内心的天平就偏向了朱棣。
可是,当张信急匆匆地去求见燕王的时候,却被燕王以生病拒绝。
张信一直见不到燕王,心里万分着急,就乔装成女眷坐了妇人的轿子,混进了燕王府。
张信直接去见燕王,燕王躲不掉,只好继续装病在床,他以为张信是来监探自己的,所以他装病装得很认真,不敢露出一丝马脚。
张信跪在地上大喊拜见燕王千岁,燕王却疯疯癫癫地问张信是谁,自己不认识,还叫张信来烤火。并且把被子盖在自己头上。
张信跪在地上大喊:“燕王不信臣,但是臣信燕王,燕王若是真的病了,心里没有想法,那就随臣进京由朝廷处置。若是燕王没有病,不甘心束手就擒,就不要隐瞒臣,臣张信誓死追随燕王。”
张信说着话,拿出了身上的圣旨,递在朱棣面前。
朱棣看着圣旨,听着张信对自己称臣,明白张信是值得信任的,就下床跪在地上,感谢张信救了自己和全家。
张信也赶忙跪地,他扶起燕王朱棣,再次表示忠心要永远跟随燕王。
朱棣站直了,顷刻间一脸浩然正气,英姿焕发,浑身都是骁勇善战的气息。他说道:“当今万岁听信谄媚邪佞小人的谗言,陷害我等至亲骨肉,颠覆祖训,误国害民,令人心寒,本王想要起兵清君侧以正朝纲,如今得将军相助,此大事必能成功。”
事情至此,两人成了自己人,朱棣带张信进密室,和姚广孝等亲信一起商议起兵大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