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逆龄之路(减龄10岁的变美魔法书,女性全身抗衰指南)
》
售價:NT$
347.0

《
厚土无疆:古代中国的今生与来世
》
售價:NT$
449.0

《
画龙西方传世影像里的中国形象1500-1949
》
售價:NT$
806.0

《
似锦
》
售價:NT$
383.0

《
首饰之美: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NT$
806.0

《
旧庙新神:晚清变局中的孔庙从祀(论衡系列)
》
售價:NT$
296.0

《
道心惟微: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战略文化与历史启示
》
售價:NT$
500.0

《
重写灵魂:多重人格与记忆科学(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556.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反映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尤其是课程领域研究范式转换的代表作,它以批判性与生成性为核心,挑战了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注重控制、理性和逻辑的现代课程论范式。在书中,多位当代著名的课程学者开展了对课程本质,对课程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深度对话,探索了重塑课程愿景的必要性并呈现了建构课程愿景的多种可能性。面对复杂、多变、充斥着不确定性的全球化时代,书中倡导的注重生态性和关联性、注重具身性和生成性、强调文化对话与共生,以及唤醒灵性和精神性的课程愿景,对当代课程工作者富有积极的启发意义,鼓励课程工作者不断拓展课程的想象空间,开拓新的课程实践路径。
|
內容簡介: |
20世纪中后期,西方课程领域出现了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向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转换的重要趋势。本书是反映这一重要趋势的力作。在书中,多位当代著名的课程学者,如多尔、高夫、派纳、鲍尔斯、彻里霍尔姆斯等借用多种学科资源,采用了“多声部合唱”的方式,对现代课程理论进行了深入批评,提出了后现代主义课程建构的多重愿景。本书自2004年引进出版以来,已成为我国学者研究西方课程研究范式转换的重要参考著作之一,特别是多尔关于“课程是在跑道上跑,是复杂系统,是宇宙观,是会话,是共同体”的观点对我国学者产生了广泛影响。修订版对原译文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提升了译文质量。
|
關於作者: |
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 E. Doll,Jr.),曾任教于小学和中学,后任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等多所高校,并被聘为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成功地将混沌学与复杂理论引入课程研究领域,创建了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混沌学与复杂理论”特别兴趣小组,并创办了《复杂理论》杂志。他最重要的著作是《后现代课程观》《混沌、复杂性、课程与文化:一场对话》。
诺尔·高夫(Noel Gough),先后任教于堪培拉大学、迪肯大学、乐卓博大学,并担任加拿大、南非和英国多所大学访问学者。他是乐卓博大学卓越户外与环境教育中心首任主任、教育学院副院长。是《跨国课程探究》(Transnational Curriculum Inquiry)创刊主编,和12份国际期刊编委会成员。曾任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协会主席。著有或主编7本专著,发表了150余篇文章。
|
目錄:
|
前言
导论一 表达课程愿景 /诺尔·高夫
导论二 幽灵与课程 /小威廉姆·E. 多尔
关于多尔的观点 /温迪·布鲁萨尔
第一章 生态式理解
问题: 隐喻的重要性
面向文化和生态的课程理解 /C. A. 鲍尔斯
关于鲍尔斯的观点 /埃伦·威克沙姆
第二章 死亡与危机
问题: 哀悼变成了课程
课程之死 /德博拉·布里茨曼
罗伯特·穆齐尔和欧洲文化在美国的危机 /威廉·F. 派纳
关于布里茨曼和派纳的观点 /佩姬·R. 麦康奈尔
第三章 下一步怎么办?
问题: 读解课程愿景
课程幽灵和愿景——以及该怎么办? /克莱奥·H. 彻里霍尔姆斯
关于彻里霍尔姆斯的观点 /埃伦·威克沙姆
第四章 杜威的山羊
问题: 不同的写作风格
闲话(杜威的)课程领域的山羊:回望存在于过去的未来 /彼得·科尔 帕翠莎·奥瑞利
关于科尔和奥瑞利的观点 /佩姬·R. 麦康奈尔
第五章 有机中心课程
问题: 情境化逻辑
有机课程的逻辑基础:杜威的逻辑和复杂科学 /珍·弗利纳
关于弗利纳的观点 /卡伦·E. 沙利文
第六章 全球化的长臂
问题: 我们是谁眼里的“他者”?
全球化的长臂:课程的跨国构想 /诺尔·高夫
关于高夫的观点 /约翰·斯图尔特
第七章 概念重构的课程
问题: 身体的语言
概念重构经验理论的必要性 /凯瑟琳·凯森 唐纳德·奥利弗
关于凯森和奥利弗的观点 /珍妮丝·帕德希尔
第八章 商业化学校
问题: 学校反斗城
美国学校的商业化转型 /亚历克思·莫纳
关于莫纳的观点 /帕翠克·托马逊
第九章 课程旅程
问题: 旅行者的故事
课程:穿越复杂性、共同体、对话和高潮的旅程 /玛丽·伊丽莎白·莫里奥·莫尔
关于莫尔的观点 /卡罗尔·威廉姆斯
第十章 全视愿景
问题: 布莱克之光映照下的课程
神之所视,全视愿景:课程与战车的传统 /莫莉·奎恩
关于奎恩的观点 / 德波拉·J. 戴维丝
第十一章 过去、现在和未来
问题: 课程动态学
幽灵般的课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课程愿景 /约翰·圣朱利安
关于圣朱利安的观点 /克瑞斯汀·凯特
第十二章 谈谈幽灵……
问题: 解构眼睛/ 我中心
谈谈幽灵…… /唐纳·楚特
关于楚特的观点 /布赖恩·凯斯漠 尼科勒·盖尔利
第十三章 异乡人的呼唤
问题: 后人类精神
异乡人的呼唤:德韦恩·许布纳作为精神旅程的课程愿景 /王红宇
关于王红宇的观点 /唐娜·波尔谢–费乐
再版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