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巴格达新版 和平之城 血腥之城 汗青堂丛书055
》
售價:NT$
551.0

《
水之契约
》
售價:NT$
367.0

《
ABB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
售價:NT$
607.0

《
工厂生产计划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售價:NT$
352.0

《
中国画技法与教学研究
》
售價:NT$
337.0

《
生命瞬间 人生风采——晚晴居影集
》
售價:NT$
500.0

《
美国国家地理·环球终极探索 全10册
》
售價:NT$
1520.0

《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
售價:NT$
658.0
|
編輯推薦: |
《爱与自由:小译林国际大奖童书·亲情篇》中的六本书虽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故事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围绕着亲情这个核心主题,呈现了亲情给孩子的支持。
1.大奖作品,这套书不仅内容精彩,还均荣获大奖《妈妈的银行账户》长期作为美国中小学写作课题源,并入选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约读书房”共读书目。《我被爸爸绑架了》获日本路旁之石文学奖、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中文版获文津图书奖。《家里来了大老鼠》是意大利安徒生奖得主代表作。《我家的故事》《我的哥哥吹黑管》是国际安徒生奖荣誉得主代表作,入选探照灯童书榜。《罐头里的小孩》是国际安徒生奖、林格伦奖得主佳作,入选梅子涵《77部儿童文学作品书单》、朱自强《小学生儿童文学阅读书目(300种)》。
2.大师翻译,翻译家任溶溶、南京大学教授张俊翔、专栏作家侯萍等倾情翻译。
3.大咖导读,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张之路,教育学者南桥,特级教师张祖庆等真情导读。
4.精美彩色插画,美好阅读享受:收入国际获奖插画家和新锐插画师精美全彩插图,给孩子更好的阅读体验。同时赠送精美主题笔记本。
|
內容簡介: |
小译林国际大奖童书围绕习惯养成、亲子关系、校园生活、自我成长等学校、家长、孩子关注的话题,以专业眼光遴选荣获纽伯瑞奖、卡内基奖、国际安徒生奖等儿童文学领域重磅奖项的优质经典作品,邀请名家翻译,国内知名童书作家、阅读推广人导读推荐,树立高品位阅读标杆,让孩子们在同龄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收获理解,获得成长“心”力量,在阅读的陪伴下度过成长“敏感期”。
《爱与自由:小译林国际大奖童书·亲情篇》用六本书,以六种笔调,讲述了同一件事:亲情,是我们一生最初与最后的故乡。在《妈妈的银行账户》里,妈妈用从容与智慧在异国他乡为孩子筑起无忧堡垒。《我被爸爸绑架了》用一场寒酸又温暖的逃亡,诠释了“陪伴不在于完美,而在于真心”。《我的哥哥吹黑管》温柔拆解成长中的隔阂与理解。《罐头里的小孩》用幽默的故事外壳包裹“爱与血缘无关”的动人内核;它也让我们学会共担与分享:《我家的故事》里爸爸用行动教会孩子何谓“让他人幸福”,《家里来了大老鼠》更借一只老鼠去照见三代人吵闹却紧密的联结。这些故事为孩子与家长提供了一面镜子——照见亲情最本真的样子:是选择,是付出,也是守护。
|
目錄:
|
《妈妈的银行账户》
《我被爸爸绑架了》
《家里来了大老鼠》
《我家的故事》
《罐头里的小孩》
《我的哥哥吹黑管》
|
內容試閱:
|
看清内心,生活才会美好
张祖庆(特级教师)
来,让我们大胆地畅想一下——
如果你打开一个从远方寄来的包裹,里面不是衣服,不是羽毛球拍,也不是面包卷或一大袋饼干,而是一个小孩——差不多七岁的小孩,活的——你会不会惊讶得张大嘴巴?
如果这个小孩一开口就叫你妈妈,并让你按照说明书把一种促生长的营养溶液浇到他身上,你确定自己能够冷静地完成吗?
如果这个孩子就像海绵一样吸收了所有的溶液,然后变成一个脸颊红润、眼珠亮蓝的漂亮而健康的孩子,并且对你说他会和你一起生活,你还需要送他去上学,你会不会晕过去?
我无法想象你会有什么反应。但可以确定的是,真有这样一个人遇到了这样的奇事。
这个人就是巴尔托洛蒂太太——一个已经独自生活了很久的中年女人。巴尔托洛蒂太太做梦都不会想到竟如此意外地收到一个孩子。
打开包裹时,她吓得身体哆嗦,摇摇晃晃,眼冒金星。要知道,她可不是一个做事有条理且稳重的大人:她经常打扮得花里胡哨,房间也一直乱糟糟的,一冲动就忍不住乱买东西 ;她明明一个人住,却买了一套能供二十四个人使用的茶具……
那么,这个莫名其妙被寄来的孩子是谁?他为什么会被寄来?他有什么特别的……想必你的脑海里一定翻腾着许多问题。
他叫康拉德。
康拉德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他应该算是一个产品,是一家工厂里制造出来的产品。但很明显,他不是普通的产品,他是活的!
工厂生产出来的七岁小孩康拉德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我们来做个选择。
第一个:他愿意穿普通男孩都会穿的灰色长裤和格子衬衫,对人彬彬有礼,从不会有不礼貌的时候。他会主动预习功课,玩益智游戏,学习成绩很好。他懂事又能干,聪明又认真,绝不做自己知道不能做的事情,比如睡前吃一颗奶油巧克力糖。如果被迫吃一颗,他会很不开心,哪怕心里其实很想吃。
另一个:他的口头禅是“傻瓜蛋”,喜欢做各种淘气的事,如在墙上画画,剪掉桌布的漂亮流苏,在地毯上浇水。更离谱的是,他冲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叫“糟老太婆”。
不管你是要做他的家长,还是朋友、同学,你愿意选择哪一个康拉德呢?
毫无疑问,大部分人都愿意选第一个。
其实,这两个都是康拉德本人,他并没有特异功能,正从一种样子努力成为另一种样子。读到这里,你一定笃定地说:“我知道了,这就是一个坏孩子变成好孩子的故事嘛!”
恰恰相反!
康拉德迫不得已地从第一种样子努力变成第二种样子——从“好孩子”变为“坏孩子”!
你会不会再次惊讶得张大嘴巴?
的确,康拉德不是普通孩子,他就是这么特别。他不得不在妈妈巴尔托洛蒂夫人和唯一的好朋友基蒂的帮助下,学习怎么做一个“坏”孩子。
也许你又觉得匪夷所思了——究竟发生了什么,需要让一个好孩子去学习做一个坏孩子呢?
变坏还用费力地学吗?
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康拉德却只有唯一的一个好朋友呢?
为什么妈妈巴尔托洛蒂夫人并不希望变“坏”的康拉德,又重新回到以前的样子?
不穿颜色鲜艳、奇奇怪怪的衣服,不好吗?
不在睡前吃奶油巧克力糖,不好吗?
总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完,不好吗?
认认真真学习,把同学们不好的行为报告给老师,不对吗?
不骂人、不打架,不对吗?
不说粗话、不撒谎,不对吗?
拥有一个七岁孩子所能拥有的最完美的品格,难道不完美吗?
事实就是如此:一个被大人们按照标准定制出来的好孩子康拉德,成绩优异,知识渊博,听老师的话,却总受到大家的攻击和嘲笑。
这个世界怎么了?
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常常被匪夷所思的情节和生动有趣的对话逗得开怀大笑。安静下来时,我的内心深处却为康拉德感到悲哀。康拉德是按照“好孩子”的标准生产出来的,他的顺从、听话、懂事却并没有给他带来丝毫快乐,更谈不上幸福。他常常无所适从,迷茫无助。
我们从人造的康拉德身上是不是发现了很多现实中的、我们自己的影子?
大人们总希望我们做“完美”的孩子,可一个孩子真实的心意却并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我们并不都喜欢格子衬衫和灰色裤子;我们无法为了吃光盘子里的食物而无视饥饱;当别人的拳头挥到脸上时,我们做不到心平气和……
如果这些是“完美”的标准,那我们就只能选择“不完美”,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是流水线上的产品。我们只能在大人的责备和期待中不断学习,努力地去接近“完美”。
其实,世界上并不存在完美的孩子,就如并不存在完美的大人一样。当完美的流水线产品康拉德出现时,还是无法让所有人满意——“呆子”,是让他感到痛苦和迷茫的外号。
想必,你也并不完全喜欢只知对错而不通人情的康拉德吧!基蒂对他的包容和保护,也是因为她知道康拉德的来历。当然,这不是康拉德的问题,因为他只能按照工厂程序员为他设定的出厂程序去“完美”地照做,他实在无法理解自己哪里出了错。罐头里的孩子,已被条条框框抹杀了个性,失去了孩子的天性。
故事有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
康拉德问道:“以后我必须像我先前的那个样子吗?”
大家的回答都是:“绝对不可以!”
我们都希望康拉德能够做回自己。这样,他的人生才有意义。全书以基蒂温柔的安慰结尾:“不要担心,康拉德,我们会好好迎接未来的生活!”
是的,如果我们能看清自己的内心,未来的生活一定会变得美好起来的。
我们,都不是罐头里的小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