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DK拆解科技大百科
》
售價:NT$
653.0

《
逆龄之路(减龄10岁的变美魔法书,女性全身抗衰指南)
》
售價:NT$
347.0

《
厚土无疆:古代中国的今生与来世
》
售價:NT$
449.0

《
画龙西方传世影像里的中国形象1500-1949
》
售價:NT$
806.0

《
似锦
》
售價:NT$
383.0

《
首饰之美: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NT$
806.0

《
旧庙新神:晚清变局中的孔庙从祀(论衡系列)
》
售價:NT$
296.0

《
道心惟微: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战略文化与历史启示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亲爱的女儿》以私语式书信体展开代际深度对话,直抵成长之痛,不居高,不回避,而是痛汝所痛,喜汝所喜。共情是对话的基础,在人性和情感的维度上,从前的童年与今天的童年共鸣,他人的生命景观皆与己有关。于是,作家将母性关怀升华为普世性成长指引,读之,温暖亲切,令人沉思,并得到安抚和力量。
——冰心奖评委会特邀推荐人 李红叶
|
內容簡介: |
《亲爱的孩子》是阮梅创作的一部书信体儿童文学作品。全书由17篇书信体散文组成,作者以母亲的身份,用细腻、温婉的笔触,探讨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惑,如学习压力、友情、爱情、面对挫折、适应社会等。
书中不仅有对女儿的深情嘱托,也蕴含了对所有青少年的关怀与引导。作者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切身感悟,用幽默而诗意的语言,将原本充满苦难的岁月赋予了温暖和力量。这部作品不仅是写给女孩的成长指南,也适合男孩、家长和教师阅读,是一本兼具思想深度和文学美感的佳作。
|
關於作者: |
阮梅,喜欢音乐与美术,发表文学作品四百多万字。
出版有《左宗棠》(青少年插图版)、《一个女孩朝前走》、《向着光亮成长》、《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汶川记忆:中国少年儿童生命成长启示录》、《像芦花那样奔跑》等文学作品十六部。
获中国好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儿童文学金近奖、北京文学奖、湖南省和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
|
目錄:
|
从哇哇大哭开始
空心的竹子会唱歌
少年的战争
随缘的友情最美
嘘!不要说出来
别人的错
船没了,走着去
最大的敌人
你的后花园
爱情是什么
抱恙而生
遇见理想,真好
富贵是这样炼成的
你不是只身前行
生命的姿势
每个人都有心理伤痕
做个棉质女孩
|
內容試閱:
|
从哇哇大哭开始
亲爱的孩子:
我记得你生命起始的第一声啼哭。
多么的不容易——你绕过一条窄的暗的路,冲破母体的束缚,像一轮太阳,喷薄欲出。你选择以啼哭向我宣布,你来了。
接下来的数月,你不断以啼哭向我表达所有想表达、却不能以言语表达的诉求。而我,在走过最初的茫然无措之后,开始懂得从你的哭声中分辨你想要的所有。
那些如稚鸟般呢喃的哼哼唧唧,诉说的是漫长十月里母女同体相依的唇齿情怀。昂扬的哭,是你由心的歌唱,对于这些,忙碌的我会一笑而过;焦躁、急迫的哭,是你已经饥了渴了,或是尿坏被子了,这时,我会放下手头的事,把你喂了洗了哄了一一料理妥当,给你一个热热的脸贴,返身做我那些永远做不完的琐碎事。
只有当你怏怏的哭声持续地响起时,才会让我完全丢了手里的鸡毛蒜皮事,开始久久的担忧和不眠的长夜。当然,你醒来的时候,体内的高温已趋正常,我的手臂已经成为你停泊过一夜的港湾。
孩子,咿呀学语前,你以啼哭缩短与父母怀抱的距离,哪怕是将入睡眠,也以啼哭唤得催眠曲的陪伴。大了些,再大些,哭泣,才渐渐成为你与同伴、与学校、甚至与我不平等博弈时的伎俩。
就像当初的我。
大约五六岁吧,我比同龄人上学得更早。
那个冬天真冷,有雪和冰。风一吹,我出门前还热乎乎的脸和脖子,就硬邦邦、冰凉凉起来,像一把铁刀片贴上面在不停地刮呀刮的。几步路后,腿脚不听使唤,摔倒了。
正想着爬起来呢,忽觉脸上痒痒的,像有一条小虫子在爬,我顺手一摸,呀,手指上黏黏的,一看,有血。是风刮的吧?我怀疑。同路的小胖子指着倒在地上的我开始怪叫:出血了,出血了,小梅子摔出血啦!
接下来,两个同学往我家疯跑,几个路人停下来,围在我身边问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可血却越抓越多,抓到我十个手指头都有,奇怪的是,头脸都不痛。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血的奔涌,只是脸上的一个冻伤被擦破了皮而已。可在那时,看着满手惊心的血,我感到了害怕,怕了便扯开嗓门哭。
在我声嘶力竭的哭喊里,头和脖子,不知什么时候被围上了一条暖暖的大围巾。
母亲赶到时,我依然躺在雪地上哇哇大哭。
我的哭,不只是为脸上的血,还因为这个冬天,太冷。
那么小的年岁,那个不想上学的小女孩,狡赖地利用脸上毫无痛感的伤口,骗得了路人的心痛,以肆虐的哭泣成功地逃避了一次上学的艰难。
那天夜里,我睡梦里笑醒。
是呀,一次不去上学,算得了什么?在这个雪地里做一回好哭的小公主,又有什么不可以?
这个雪天,我学会了以哭声示弱,以眼泪,与上学博弈。
细细想来,给予我这份哭泣的勇气的,是路人。那个雪天,那些朝我围拢过来的人,那慈爱、和暖的眼神如缕缕热流,随着他们的步子向我涌来,这份从未有过的来自于陌生人的温暖,覆盖了我身上所有的冷。
也就是从那一次起,我知道了,小女孩摔倒后不必马上爬起来。冷了,可以哭,以啼哭示弱,是小女孩的权利。
再大些,逼迫我哭泣的,是那些乡下贪玩好斗的狗。
小时候上学,最怕什么?怕狗。那时的乡村,狗特别多,多到只要有人家的地方,都得提心吊胆走。
狗也像人,喜欢结伴逛。有时候它们会聚在一起追你,缠着你不放,跳起来比人还高,令你防不胜防。上学的路必须自己一步步走,可上学的路上狗最多。同学多时还好说,我可走中间,可一个人走的时候,我就没辙了。
没辙了也要走呀,我对各类狗的执意追咬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拼了命地哭——
不是嘤嘤而哭,而是那种突然从胸腔里爆发出的惊悚恸哭。
哪怕再凶狠的狗,一般情况下,只要听到我的哭声,都会将它追赶的步伐打住,有的狗甚至像受到了很大惊吓似的,调头就跑。
你看,连动物,也懂得相让于啼哭的孩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