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绿皮书(2024)

書城自編碼: 414995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計算機/網絡项目管理 IT人文
作者: 方增泉,祁雪晶,元英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588067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画龙西方传世影像里的中国形象1500-1949
《 画龙西方传世影像里的中国形象1500-1949 》

售價:NT$ 806.0
似锦
《 似锦 》

售價:NT$ 383.0
首饰之美: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首饰之美: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NT$ 806.0
旧庙新神:晚清变局中的孔庙从祀(论衡系列)
《 旧庙新神:晚清变局中的孔庙从祀(论衡系列) 》

售價:NT$ 296.0
道心惟微: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战略文化与历史启示
《 道心惟微: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战略文化与历史启示 》

售價:NT$ 500.0
重写灵魂:多重人格与记忆科学(共域世界史)
《 重写灵魂:多重人格与记忆科学(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556.0
新伦巴第街:美联储如何成为最后交易商
《 新伦巴第街:美联储如何成为最后交易商 》

售價:NT$ 296.0
思考致富4:自我推销术
《 思考致富4:自我推销术 》

售價:NT$ 245.0

編輯推薦:
本书深度探讨了青少年数字素养提升和网络环境治理等议题,为助力青少年数字素养教育,共建清朗文明的网络环境提供了智慧解决方案和治理实践经验。
內容簡介: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青少年数字素养”课题组研究成果。全书通过文献梳理和前测考察,将影响青少年数字素养的因素划分为个人属性、家庭属性和学校属性三种类型,将青少年数字素养分为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能力、网络印象管理能力、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能力、网络价值认知与行为能力。
關於作者:
方增泉,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与传媒、党的建设、教师教育。
祁雪晶,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教育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与传媒。
元英,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目錄
导言1
文献综述3
一、网络素养概念辨析3
二、网络素养维度划分4
第一章 网络素养测量框架6
一、上网注意力管理6
二、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11
三、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16
四、网络印象管理19
五、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26
六、网络价值认知和行为31
第二章 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37
一、研究方法37
二、样本构成37
三、信效度检验38
四、总体得分情况42
五、回归模型43
六、个人属性影响因素分析44
七、家庭属性影响因素分析46
八、学校属性影响因素分析48
第三章 个人、家庭、学校等属性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影响分析49
一、个人属性对六个维度的影响分析49
二、家庭属性对六个维度的影响分析52
三、学校属性对六个维度的影响分析54
四、网络成瘾对六个维度的影响分析6
五、心理韧性对六个维度的影响分析56
六、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57
第四章 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和优化路径60
一、“赋权”“赋能”“赋义”是青少年网络素养的核心理念60
二、实施青少年网络素养个人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着力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和体验式实践平台61
三、实施青少年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计划,赋能家长的网络素养能力提升65
四、构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生态系统,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67
五、政府完善法制、监管与社会保障制度,为青少年创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70
六、互联网平台形成行业自律与行业规范,落实主体责任71
七、集结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促进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构建多方协同机制73
附录1北京市青少年网络素养现状分析报告76
一、总体状况76
二、个人、家庭、学校等属性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影响分析83
三、个人、家庭、学校属性对六个维度各项指标的影响分析91
四、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和优化路径198
附录2大学生网络素养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213
绪论213
一、选题背景 213
二、选题意义214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215
四、理论框架 222
五、研究方法 226
第1章 大学生网络素养与网络成瘾基本情况238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基本情况238
二、大学生网络威瘾基本情况239
三、个人、家庭和学校因素对大学生网络威瘾倾向的影响240
四、研究小结 242
第2章 大学生网络素养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244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相关性分析244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各维度与网络威瘾倾向之间的回归分析245
三、上网时长的调节作用分析248
四、研究小结 250
第3章 认知行为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讨论251
一、大学生网络威瘾的症状表现252
二、大学生网络威瘾的认知行为理论分析254
第4章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路径259
一、个人路径 259
二、家庭路径261
三、学校路径262
四、社会路径264
第5章 结论与展望266
一、研究结论266
二、研究局限268
三、未来展望268
参考文献 270
內容試閱
提升公民网络素养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现实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未成年人是“数字原住民”的组成部分,网络已经深度融入他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他们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影响着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随着网络日益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素养促进也成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任务。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调查研究,课题组首创了青少年 Sea-ism 网络素养框架,将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六大模块进行调研。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素养平均得分为3.63分(满分5分),略高于及格线,有待进一步提升。相比2020年的3.54分、2022年的3.56分,分别增长了0.09分、0.07分,这说明一方面青少年作为“数字原住民”,对新媒体、新技术具有自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对青少年网络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和环境进一步优化。回归模型显示,个人属性中的性别、年级、户口、地区、每天的平均上网时长,家庭属性中的青少年的父亲学历、家庭收入、与父母讨论网络内容频率和与父母亲密程度,学校因素中的青少年在网络技能、素养类课程中的收获、与同学讨论网络内容的频率,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显著影响。通过中介分析,发现上网时间、心理韧性等均对网络素养(自变量)和网络成瘾(因变量)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基于青少年网络素养的量化研究成果,结合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现实语境和社会土壤,针对青少年的网络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这一议题,我们认为“赋权”“赋能”和“赋义”是网络素养培育的核心理念。结合2022年4月发布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贯彻落实,提出具体建议措施:(一)实施青少年网络素养个人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着力建设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和体验式实践平台;(二)实施青少年家庭网络素养教育计划,赋能家网络素养的提升;(三)构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生态系统,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四)政府完善法制、监管与社会保护制度,为青少年创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五)互联网平台形成行业自律与行业规范,承担起主体责任;(六)集结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促进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升,构建多方协同联动机制。更开放的、更有建设性的网络素养培育体系必将助力未成年人的成长发展,使其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成长为数字时代的合格公民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第一章
网络素养测量框架
基于认知行为理论和调查研究,课题组首创了青少年Sea-ism网络素养框架,将青少年网络素养分为六大模块进行调研: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与目标定位( Online attention management),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能力(Ability to search and utilize network information ),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 network information ),网络印象管理能力(Ability of network impression management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Ability of network security ),网络价值认知和行为(Ability of Internet morality)。该模型共15个指标,通过60个题项进行测量。
一、上网注意力管理(一)注意力
神经认知学家Jean-Philippe Lachaux在《注意力:专注的科学与训练》一书中指出:“注意,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①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注意”是“意识以清晰而迅速的形式,在多种可能性中选取一个物体或一系列想法的过程”°。在《注意力市场:如何吸引数字时代受众》一书中,韦伯斯特把注意力简单定义为:“对某条特定信息的精神集中,当各种信息进入我们的意识范围,我们关注其中特定的一条,然后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注意力的概念超越了控制、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而把目标直指传播效果。与此类似,詹姆斯认为定焦、集中和意识是注意的关键因素。这种“集中”出现在人们潜意识中的搜索和决策阶段之间。
在搜索阶段,我们会对从周围环境中摄人的大量知觉进行筛选。在决策阶段,我们决定是否对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信息采取行动。但与“知觉”不同的是,注意力是有目标的、具体的。
在注意力的分类上,韦伯斯特将注意力分为六种类型,两两一组互为对应。(有意的/无意的、厌恶引起的/喜爱引起的、被动的/主动的)但对个体来说,代表注意力的不同类型互不排斥。Jean-Philippe Lachaux则将注意分为“选择性注意”“执行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这种分类凸显了注意的先后有别,因此,扬·劳威因斯认为“注意”是一种有偏差的现象o。与注意力密切相关的还有“正念”这一概念,乔·卡巴金创造了这一概念用以指代对注意和觉察能力的培养。有关“正念”的研究显示,对成年人来说,正念训练显示出对与执行功能相关的大脑重要区域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冲动控制和决策、理解他人、学习和记忆、情绪调节以及与自己身体的连接感。而对儿童来说,正念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教育领域研究工作者们正在将正念技能的培养引入国内外的K-12教育体系之中。
(二)注意力管理
在数字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浸润在信息海洋之中。媒介信息卷帙浩繁,切割、侵占了人们的注意力。正如尤查·本科勒所言:“网络环境中仅存的首要稀缺资源是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因此,注意力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早在20世纪70年代,诺贝尔奖得主赫伯特·西蒙就指出:“信息的富裕造成注意力的匮乏,因此我们需要在丰富的信息源中有效配置注意力。”韦伯斯特在《注意力管理》一书中也提到:“注意是一种稀少而珍贵的资源,不可能在同一时刻面面俱到,我们必须学会合理地分配注意,成为注意的主人。”注意力管理在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商业管理、市场营销领域成为热门的议题。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探索了注意力形成的内在生理机制,注意力管理的科学方法与训练手段,如为注意力研究和注意力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法论。达文波特的注意力经济学认为,可以利用“注意力选择器”对目标对象进行测量,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得出数量更多、更有效的获得注意力的方法,在科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开展针对注意力的管理。
目前,注意力研究总体上分为两类,一些研究者们在微观层面上,透过个体媒体用户的视角观察世界,关注个体如何应对信息轰炸;另一些研究者则将注意力视为宏观现象,研究因媒体而聚集或分化的群体,关注公众注意力本身产生的经济或社会意义。除此之外,注意力的建构也基于不同层次。韦伯斯特在《注意力市场:如何吸引数字时代受众》一书中指出,注意力构建的一个普遍模式是“效果层级”。从认知层次(意识或习惯),到情感层次(喜欢或者需求),再到行为层次。本书所研究的“上网注意力”是微观层面的注意力,指个体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注意力分配与管理,并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次设置了相关测量题项。
(三)注意力网络
Posner 从解剖学和功能方面定义了注意力网络模型,根据这个模型,人类的注意力的组成部分涉及警觉注意力、执行注意力以及定向注意力三个不同的维度。警觉注意力表明机体处在一种随时都在进行自我防护和自我检视的状态,这样的预警机制可以随时对上层生物结构所发出的刺激信号做出有效的应对;执行注意力的定义为化解不同的认知反应之间的冲突;定向注意力通过空间提示线索让注意力集中,被试者可以在转动或不转动眼球的情况下将注意力进行集中。
(四)网络使用与自我管理
美国马茨(Marts)学院的爱德华·吉·奥基夫(Edward.J.Ockofe)教授在其《自我管理与方法》一书中认为:“自我管理不是我们创造出的使我们自己适合进入的一个模子。它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一个选择,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关于我们将如何管理我们的动机、我们的时间、我们的学习习惯、我们的人际关系以及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的一种选择。”也是“关于我们将如何引导我们的情绪、行为和认识处在我们所希望状态的一种决策”。我国学者方卫渤和肖培在其《管理自己》一书中认为:“自我管理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为实现个人目标,有效地调动自身能动性,规划和控制自己的行动,训练和发展自己的思维,完善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开发、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的完整活动的过程。”
对上网行为的自我管理能力,即对自身上网行为的自律,包括上网时间的自我管理、信息选择的自我管理、网络表现的自我管理。它将有助于约束上网行为,减少行为偏差,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自我管理能力是网络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荣姗姗认为,坚持客观上规范、约束上网行为,用“自我管理”的方法来增加行为自律能力,是培养良好上网习惯、减少网络沉迷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必须具备的网络素养。
国内学者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对青少年的网络使用及自我管理进行了研究。在网络使用与自我管理研究中,唐静在《移动社交网络与青少年自我控制的关系研究》中论述了网络在自觉性、坚持性、计划性、冲动抑制和自我延迟满足这五个维度对青少年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王传芬在《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及对策分析一以德州市为例》中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学生的网络行为现状,总结出了青少年在网络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目的不明确、依赖严重、缺乏网络诚信等。在家庭方面,蒋敏慧等通过问卷调查,论述了家庭教育方式与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关系°。关于学生社会网络生活管理研究,主要是立法方面(如网络游戏、网络欺凌和网络犯罪),以及青少年网络素养培养的研究。
多项实证研究表明,青少年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网络自我管理能力。一项针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调查指出,大学生处于离开父母监管而尚待找到有效自我管理方法的过渡期,很多人甚至还没意识到网络自控力的重要性,网络行为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差。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育途径探讨》通过测量“上网时间”来考量大学生对网络接触行为的自我管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素养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学生“玩电脑游戏的频率”“时长”“目的”以及“对‘反沉迷网络’控制系统的评价”,来测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