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活就是反抗:葛兰西传(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94.0

《
文治天下:宋朝政治文化漫谈
》
售價:NT$
380.0

《
丝与茶:18世纪亚洲商品在斯堪的纳维亚
》
售價:NT$
490.0

《
不可思议的树:一本可触摸的纸上年轮博物馆
》
售價:NT$
429.0

《
中国蝉科图谱
》
售價:NT$
559.0

《
清学沉思录
》
售價:NT$
834.0

《
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亲笔自传)
》
售價:NT$
505.0

《
社会正义谬误: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介绍了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中柽柳种群在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的时空演变规律及生态响应机制。笔者综合运用了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野外监测与模型模拟等多种技术,研究了柽柳种群的空间格局变化及其与环境因素、传粉者之间的互馈作用,并利用柽柳种群空间格局模型分析了柽柳种群在不同外界扰动下的系统弹性阈值,可为湿地保护、生态修复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系统的研究框架、翔实的数据分析、前沿的理论探讨以及实用的修复策略,旨在促进生态保护与恢复领域的知识交流与技术创新。本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可供生态学、湿地保护、环境科学及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科研人员、专家学者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生态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
目錄:
|
第1章概述 001
1.1滨海湿地与柽柳 002
1.1.1滨海湿地的定义及其研究价值 002
1.1.2黄河三角洲地区植被退化情况 002
1.1.3柽柳种群分布及退化现状 004
1.1.4柽柳种群恢复技术研究现状 005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006
1.2.1环境因素-植物反馈作用下植物空间格局及系统稳态效应 006
1.2.2动植物交互作用过程影响下的植物空间格局及系统稳定性 009
1.2.3植物-传粉者交互作用机制研究 012
1.3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014
1.3.1待研究的内容及其价值 014
1.3.2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016
1.4本书研究目标与内容 017
1.4.1研究目标 017
1.4.2研究内容 017
第2章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柽柳种群时空变化特征 019
2.1研究区概况 020
2.1.1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020
2.1.2盐沼湿地水文特征 022
2.1.3盐沼植被空间分布特征 023
2.1.4典型盐沼植物柽柳及其常见传粉者 025
2.2黄河三角洲柽柳种群空间格局历史演变规律 026
2.2.1黄河三角洲历史遥感影像收集与处理 026
2.2.2不同历史时期柽柳种群空间格局 031
2.2.3柽柳种群空间格局历史演变驱动因素 042
2.3环境因素-柽柳反馈作用下柽柳种群空间格局变化规律 042
2.3.1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航测影像采集与处理 043
2.3.2不同空间尺度上柽柳种群分布格局 048
2.3.3柽柳种群空间分布格局驱动机制 051
第3章黄河三角洲环境因素-柽柳-传粉者互馈作用机制 056
3.1样点选择及数据采集 057
3.1.1柽柳种群典型分布区选择 057
3.1.2柽柳花朵挥发物收集 058
3.2环境因素-柽柳-传粉者互馈作用机制研究 061
3.2.1环境因素-柽柳反馈作用机制 061
3.2.2柽柳开花性状及理化特征 066
3.2.3柽柳-传粉者交互作用机制 070
第4章黄河三角洲柽柳-传粉者互作下传粉者空间分布格局 078
4.1传粉者空间分布格局模型结构 079
4.1.1柽柳花朵挥发物扩散模型 079
4.1.2花朵挥发物介导下传粉者觅食模型 082
4.1.3密度制约效应下传粉者移动扩散模型 084
4.2传粉者空间分布格局模型模拟结果及验证 087
4.2.1柽柳花朵挥发物选择及模拟域设置 087
4.2.2柽柳花朵挥发物扩散规律和传粉者觅食成功率 088
4.2.3传粉者和柽柳繁殖力空间分布格局及验证 091
4.3生境破碎化影响下传粉者空间格局响应规律 095
4.3.1生境破碎化对柽柳花朵挥发物扩散的影响 096
4.3.2生境破碎化对传粉者觅食成功率的影响 100
4.3.3生境破碎化对传粉者及柽柳繁殖力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106
第5章环境胁迫与种间关系交互作用下盐沼植被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模型 111
5.1环境因素-传粉者共同作用下的柽柳种群空间格局模型 112
5.1.1柽柳种群空间格局模型结构 113
5.1.2柽柳种群空间格局模型模拟结果及验证 120
5.1.3柽柳种群空间格局模型敏感性分析 129
5.2考虑植物种间互作关系的盐沼植被空间格局模型 130
5.2.1盐沼植被空间格局模型结构 131
5.2.2盐沼植被空间格局模型模拟结果及验证 137
5.2.3盐沼植被空间格局模型敏感性分析 141
第6章黄河三角洲柽柳种群系统弹性分析 144
6.1生态系统弹性响应机制分析 145
6.2环境因素-传粉者共同作用下的柽柳种群系统弹性分析 147
6.2.1柽柳-传粉者交互作用对柽柳种群系统弹性的影响 147
6.2.2柽柳-传粉者交互作用下的盐沼植被系统弹性 151
6.3外界扰动下柽柳种群系统弹性响应和种群动态变化规律 158
6.3.1生境破碎化影响下柽柳种群系统弹性响应规律 158
6.3.2不同保护措施影响下柽柳种群动态变化规律 163
第7章柽柳种群的格局演变机制与保护阈值 174
参考文献 179
|
內容試閱:
|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价值。柽柳(Tamarix chinensis)是我国北方滨海盐沼湿地重要的灌木类盐沼植物,在防风固堤、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群落演替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态功能。近些年来,受到气候变化、围填海活动等自然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共同影响,我国北方滨海湿地柽柳种群出现了破碎化加剧和分布面积减少等退化现象,多重胁迫下滨海盐沼柽柳种群响应的机制理论和模拟方法已成为滨海湿地修复和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深入了解黄河三角洲柽柳种群的生态特性与分布规律,对保护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背景和需求,我们组织撰写了《黄河三角洲柽柳种群格局演变与修复研究》一书,旨在深入探讨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压力下,如何通过调整柽柳种群的空间分布、繁殖策略及与传粉者的相互作用,展现出系统的适应性和恢复力,从而为生态恢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书以黄河三角洲典型盐沼植物柽柳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译、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航测、野外植被调查、野外监测试验、室内分析试验、模型构建与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柽柳种群空间格局变化驱动机制及其稳定性维持机制。本书共分7章,分别围绕柽柳种群时空格局演变、环境柽柳传粉者互馈作用机制、传粉者空间分布格局模型构建、植被空间分布模型构建,以及系统的弹性阈值展开。通过对柽柳种群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揭示了环境因素与柽柳之间的反馈作用机制,并深入探讨了传粉者与柽柳的交互作用,包括花朵挥发物对传粉者觅食成功率的影响、传粉者对植物密度的功能响应以及传粉者的移动扩散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花朵挥发物介导下传粉者密度制约扩散模型,进一步耦合环境胁迫下柽柳种群反馈过程、传粉者密度制约扩散策略影响下柽柳种子生成过程、柽柳种子扩散和个体生长过程,构建了环境因素和传粉者共同作用下的柽柳种群空间格局模型。从非线性复杂系统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外界扰动影响下柽柳种群系统的弹性阈值,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本书的特色在于综合运用了生态学、系统科学和模型模拟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结合遥感技术、景观格局分析技术、分子生态学等科技手段,将环境胁迫与传粉者影响相结合,深入剖析了柽柳种群的生态适应性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通过构建综合模型,本书不仅揭示了柽柳种群在复杂环境下的动态变化规律,还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并为黄河三角洲盐沼湿地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笔者由衷地感谢所有为本书撰写和出版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同仁。向所有参与野外调查、数据分析和文稿讨论的同事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他们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是本书得以完成的关键。同时,感谢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提供宝贵的现场调研机会。感谢各位同行专家和学者对本书的悉心指导以及提出的宝贵建议,他们的指导和建议使本书的内容更加完善、准确。由于本研究涉及的内容广泛,限于时间和精力,仍可能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以便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焦乐
2025年3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