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说新质生产力2:智能制造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
日本公司法(第四版)
》
售價:NT$
913.0

《
故宫叙事:百年守宝传奇
》
售價:NT$
403.0

《
女性,战争与回忆 了解中国女性地位蜕变史
》
售價:NT$
347.0

《
失落世界的幻境:博物馆里的古生物复原艺术
》
售價:NT$
857.0

《
明仕录(真实还原明代精致生活)
》
售價:NT$
1015.0

《
文心雕龙义证(全四册)
》
售價:NT$
1622.0

《
国史大纲(上下册)(简体字版)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女性写作”概念提出者论女性写作
埃莱娜?西苏是“女性写作/阴性书写”(écriture féminine)概念的提出者,也是继波伏瓦之后,法国女性主义领域的“三杰”之一。《阁楼上的疯女人》的作者评价道,“西苏与其他法国当代女性主义者极具说服力地阐述了父权语言中的等级对立”。
★震撼人心的诗化语言,相互映照的六篇文字
本书收录的六篇文章中有西苏自己的观点输出,也有对不同类型的小说、画作的评论,读者可以对照阅读,建立起对西苏定义下的“女性写作”的整体认识。西苏的文字一向以激情、诗化、充满哲思著称,本书由曾经翻译过《隐痛》的南京大学博士焦君怡老师翻译,完美还原了西苏的诗化语言。
★可二次展开的特殊护封,再平面(out.o studio)工作室设计
可二次展开的特殊护封,使用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单光牛皮纸印制,以隐藏在白色表面下的蔚蓝,象征了写作世界的浩瀚,由再平面(out.o studio)工作室设计。
|
內容簡介: |
《我该如何写作》汇集了西苏从1975年到1984年写作的关于“女性写作”的六篇文章,论及西苏在博士论文中研究的乔伊斯、她钟爱的巴西作家李斯佩克朵、日本画家葛饰北斋。“我以女性的身份写作,这造成了什么区别?”无论是在写作还是在工作中,西苏始终在探索一个肯定这种区别存在的空间。
|
關於作者: |
埃莱娜·西苏,作家、剧作家、文学批评家,于1937年生于阿尔及利亚,母亲是从德国逃出的流亡者。她是詹姆斯·乔伊斯的研究者、欧洲女性主义研究的代表人物,参与了巴黎第八大学的创办,并于1974年在这里设立了女性问题研究中心,是全球最早的几个女性问题研究中心之一。
译者
焦君怡,南京大学文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国文学。译有《导体》《隐痛》《布列塔尼歌谣》等。
|
目錄:
|
1 投身写作(1976)
85 对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的两篇解读
89 性别过错:我在哪里享欲 (1976)
123 享乐的约束/原则或迷失的悖论(1983)
145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的方法(1979)
179 坦克雷德在继续(1983)
217 最后的画作或上帝的肖像(1983)
|
內容試閱:
|
起初,我曾爱过。我爱的是生而为人的感觉。不是人的集合,不是作为整体的人,不是被赋予了名字、被划定范围的人。而是一些征象。一些使我震撼、将我点燃,让我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很多个瞬间。这些闪亮的瞬间向我扑面而来:看呀! 我周身燃起了火。而后,征象退去。消失。与此同时,我已燃烧、耗尽了自己。在我身上发生的一切,如此强烈,从一具人类身体当中释放出的,是美:那是一张脸,上面镌刻着、留存着所有的奥秘。站在它的面前,我感受到另一个世界,我无法进入的世界,那里漫无边际。它的目光压迫着我,禁止我进入。我留在外面,如动物一般四处窥视。升腾的欲望在寻找它的归宿。我便是这种欲望。我便是问题本身。所谓问题的奇特命运在于:寻找、探索到答案,将使它平息、消弭。相反,赋予它生机,使它获得提升,使它始终得以存在的是感受到答案如此迫近,又如此遥远,在世界的某个地方。一旦穿过那扇门,就会看到一副面孔,它承诺给予答案,为了寻找这个答案,人们继续前行,不眠不休,出于爱,我们不允许自己放弃,不允许自己随波逐流,不允许自己死去。然而,一旦问题遇到了它的答案,那将会发生怎样的不幸呀! 那意味着一切的终结!
我爱过这张脸,这抹微笑。这副面孔占据了我的白天和夜晚。它的微笑使我敬畏,使我心醉。乃至恐惧。伴随着它的震颤,世界被建造、被照亮、被毁灭。这不是一种隐喻。面孔、空间、结构。在孕育着我、承载着我生命的地方,我见过这张脸,我曾阅读过、注视过它,并迷失其中。这张脸有多少副面孔? 不止一副。三副,四副,永远是独特的,永远不止一副。
我读懂了这张脸意味着什么。每一个征象指示出一条新的路径。沿着这些路,能靠近事物的意义。这张脸向我耳语,它对我说话,也让我说话,去破译周遭所有的名字,所有呼唤它、轻抚它、显现它的名字。它使事情变得可见、可辨,它似乎很清楚,即使光芒散去,它所照亮的事物也不会消失,它曾触及的事物也仍将存在,它们不会停止存在,不会停止闪耀,不会再次隐没在名字背后。
自从我开始生活,我便记住了这一切,痛苦不曾消失,我曾颤抖不已,我害怕分离,恐惧死亡。我在劳作中看见了死亡,我猜到了它的善妒,它的恒久,它拒绝放过任何鲜活的气息。自从我睁开双眼开始注视,我便看到了伤痛、瘫痪、扭曲、屠杀。我发现这张脸注定也会死亡,我必须每时每刻用力在虚空中将它夺回。我不爱将要消失的事物,对我来说,爱并非注定死亡。不。我曾爱过。我曾恐惧。我仍然恐惧。因为恐惧,我更加深爱,我让所有的生命力量警觉起来,我用灵魂和语言武装爱,防止死亡获胜。爱:让生命延续。一切有了名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