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年面相
》
售價:NT$
296.0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NT$
356.0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
》
售價:NT$
709.0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NT$
765.0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NT$
704.0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755.0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NT$
306.0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1.校园文宝藏作者 如是非迎 温情力作,校园微群像小说,双学霸双向暗恋,影响众多读者人生命运的青春成长物语;
2.校园文白月光。影响无数读者人生命运的青春校园文,催人奋进,很多读者读了这本书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慢热温馨,带众多读者感动于不一样的校园故事;
3.青春·成长·群像。一群高中生,一个有爱的故事;青春与成长同步,友情与欢乐共存。这本书是一本真实描写青春校园微群像小说;
4.细水流长的爱情。“我今天并不只是为了转机,最主要的是——见你。”“我想过很多次……可是还是不想只跟你做同学。”;
5.精美的珍藏版设计封面时空交错,身处国内的姬菲迎与国外的程释共处一片蓝天之下,思念如漫长的航迹线,透过云层,绵延不绝。更具典藏风格的硫酸纸腰封设计,外封硫酸纸腰封 书名烫薄荷金;
新增未公开出版番外《传说》,随书附赠精美海报、学生证、语录贴纸、飞机票;
经典语录:
1、青春岁月的友谊,因为年华美好,感情也格外真挚。
2、她何其有幸,能够认识这么多朋友。即便现在不在同一个校园,不在同一个教室读书,也依然是朋友。
3、物理竞赛就像登山,有人中途放弃,有人登顶后才发现风景不过如此。
|
內容簡介: |
那年的盛夏,因为某个少年的到来,空气似乎变得格外清爽。
他像一阵从山顶而来的清风,吹进了她的生活里,让她不自觉地想去追赶。
自习课上的解惑、知识竞赛中的鼓励……他从一开始,便是令人向往的存在。
纵使相隔千里,他们也将握紧彼此的双手,跨过时差,穿越云层,在晨昏线重合处交换未说尽的思念,共同走向相依的未来。
|
關於作者: |
如是非迎,校园温情派青春小说作家,以温暖的文风、细腻的笔触带领读者重温年少的浅浅爱恋,细水长流的爱情打动无数读者。其作品被读者誉为真实描写校园生活的纯正校园文,代表作有《经年留影》《穿过云层思念的味道》《始弃终乱》等。
|
目錄:
|
目 录
第一章 程释
第二章 你没有入选
第三章 同台竞技
第四章 “试管杀手”
第五章 我们会赢的
第六章 冲动果然是魔鬼
第七章 风好像停了
第八章 98分
第九章 接不到的交给我
第十章 夏日最清凉的瞬间
第十一章 我们一起看
第十二章 此后,再无声息
第十三章 这绝对是一位贵客
第十四章 我回来了
第十五章 比赛加油
第十六章 陌生的号码
第十七章 大洋彼岸的电话
第十八章 青春岁月的友谊
第十九章 思念的味道
第二十章 很久以前就不想这些了
第二十一章 时间和空间
第二十二章 不想只当高中同学
第二十三章 程太太,你好!
第二十四章 一点长进也没有
第二十五章 最美的风景
番外一 过客
番外二 暑假聚会
番外三 留学生活
番外四 那些长久的未来(1)
番外五 那些长久的未来(2)
番外六 那些长久的未来(3)
番外七 Sweet Moments
番外八 那些长久的未来(4)
番外九 光
番外十 传说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程 释
秋天的天空总是静谧而悠远的,蔚蓝透彻的天幕让人忍不住心情大好,连同心底那一份焦灼似乎也隐到了蓝色的天幕后面。
姬菲迎将视线从窗外收回来,继续凝神听讲台上的生物老师讲课。
天花板上的风扇不停地转动着,发出有规律的响声。
新学年的高二,(9)班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老师保持高一的阵容原封不动,其他科目都换了新老师。已经开学两天了,这是本学期第一次生物课,学生们今天才见识到生物老师的“庐山真面目”。
高二开学后,姬菲迎从(4)班转到了(9)班。虽然教室的门牌上只写着“高二(9)班”,但是这个班跟隔壁的高二(8)班是年级“独二无三”的实验班,地位显而易见。
进入Z中就读后,姬菲迎听过这两个班多得足以写成一本书的光辉事迹。这两个班的绝大部分学生是从人才济济的初中部直升上来的,均在全国数理化竞赛中有不俗的成绩,其余人则是通过高一开学的分班考试考进来的。这两个实验班实行半流动制,年级其他班里的学生必须一学年下来每次的成绩都进入年级前八十名,或者有其他特别优异的成绩才有机会进入实验班就读。
年级主任死死地掌握着两个班的“水龙头”,不轻易松手,为的就是贯彻一个宗旨——浓缩的就是精华。
新学期开学后,两个班的人员几乎保持着高一的原有阵容不变,唯一的变化是多了几名从其他班转来的学生。
正是9月,中午的阳光格外绚丽灿烂,洒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姬菲迎和周云琦到食堂吃饭的时候,高峰期已经过去了,用完餐的学生陆陆续续走出食堂。
两个女生坐在食堂的一个角落里一同用餐。
周云琦扒拉了几口饭,一脸的好奇:“听说你这个新班的人都很厉害,都是智商超高的学生,好像都有爱因斯坦的脑袋。”
“你看我的样子像是能发明相对论的人吗?而且,他们要真都是爱因斯坦的话,那就不用来上学了,直接去研究所得了。”姬菲迎也不明白自己上学期期末考试怎么会考得那么好,按周云琦的说法就是积聚了很久的能量终于来了一次彻底的爆发。
她吃了一口饭,补充道:“不过他们不是去研究东西,而是躺在解剖台上被人研究。”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对爱因斯坦脑袋的构造感到好奇。虽然那些人不是正牌的爱因斯坦的脑袋,类正牌也必然会有一群人冲上去。
周云琦笑得前仰后合。
周云琦吃完饭就回宿舍了。姬菲迎在食堂外面的洗手台洗手时,后面有人拍她的肩膀。
她回过头一看,立刻绽开大大的笑颜:“姚家俊!你怎么在这里?”
“我刚吃完饭出来就看到你了。”姚家俊的脸上也挂着轻松愉悦的笑容。
“学生会的其他人呢?”她很少看到姚家俊独自一人,身为学生会主席的他经常跟学生会的其他干部走在一起。
“他们先回办公室了。”姚家俊想跟她说几句话,就没回学生会办公室。
两个人并肩走向教学楼,校园里回荡着广播声,一男一女的声音似乎在讨论一场音乐会的优劣。夏日的气息还未远离,不时有微风穿过校园。中午的阳光灼灼地照耀在校道里,给树木投下幢幢的影子,偶尔有三五成群的学生穿过校道。
姚家俊问:“你刚吃完饭,现在要去哪里?”
“我去阅览室看杂志。”对于她这种没有宿舍可回的学生而言,阅览室无疑是午休时的最佳去处。
姚家俊知道她的习惯,又问:“你在(9)班过得还习惯吗?”他也不禁在心里感慨:有时生活就是这么奇异。才过了一个暑假,她就已经离开了原来的班,从自己和单琳琳的视野里消失。
“马马虎虎。”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去适应环境,从来就没有环境适应人的道理。
姚家俊想了想,说:“你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话可以找我,虽然我不一定帮得上忙。”
姬菲迎笑着点头:“好啊。我先谢谢你了!”
他们两个人走近楼梯口时,从楼道的拐角处转出两个男生。
左边的男生穿着黑色的校服裤子和白色的衬衫,颀长的身躯在九月的骄阳下显得煞是挺拔;右边的男生上身套着一件墨蓝色的T恤。
Z中的校规规定学生进校门及参加升旗仪式时要穿校服,除此之外,对学生的穿着要求相对宽松。很多学生上完体育课会换上自己的衣服,因此夏天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衣服。
穿墨蓝色T恤的男生比穿白衬衫的男生矮了半个头,皮肤呈浅蜜色,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锐利的目光在姬菲迎的身上停顿了两秒便转了过去,跟旁边的男生走下阶梯。
姚家俊瞥了两个人一眼,踏上楼梯后,对身侧的姬菲迎说:“你们班的人。”
顾正宇从高一起就是(9)班的班长,姚家俊出于工作原因自然认识。至于程释,姚家俊虽然从来没有跟他接触过,但也了解甚多,甚至可以说他们这一届的学生是一边听着程释的名字一边上课的。
Z中人才辈出,饶是如此,像程释这种高一就在全国数理化竞赛中跟一帮高二和高三的高手同台竞技且一举夺魁的学生绝对少之又少。
在昨天举行的开学典礼上,程释还顺利地当选Z中本届十佳学生。就连姚家俊也不得不承认,程释这个学生就像天生为竞赛而生的。
姬菲迎一愣过后遗憾地摇头:“是吗?完了,我没仔细看。”
中午的阳光十分刺眼,那两个男生都逆光站着,她没来得及看清他们的样子,只依稀看出大概的轮廓。
姬菲迎觉得自己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但是孤身一人转到高二(9)班读书,只能慢慢地适应。
“那也没什么,这才开学两天,而且以前实验班的位置太偏僻了。”姚家俊也深知缘由。她刚换班级,以后有的是时间去认识新同学。
由于高一教学楼的教室资源紧缺,当时(8)班和(9)班的教室被安排在高二的教学楼里,跟整个高一年级的其他班级隔绝开来,是以年级其他十四个班的学生跟这两个实验班的学生接触得少之又少。
跟他并肩走上二楼后,姬菲迎问起学生会这学期会举办哪些活动。
姚家俊才想起要事,说道:“上学期我竞选主席,你帮了我那么多,我还没好好谢谢你。”上学期他竞选主席那段时间,从前期的宣传准备到后期的演讲稿的最终定稿,她跟单琳琳等几个同学全程出谋划策,帮了自己极大的忙。
姬菲迎迎上他的目光,真挚地说:“我也没做什么呀!而且我觉得你很适合当学生会主席,看到你竞选成功我也很高兴。要是你真的觉得不好意思的话,就请我吃雪糕吧!”
“那好吧。”姚家俊被她诚恳的态度感染,脸上露出微笑。
顾正宇回头望了一眼,见两个人的身影消失在楼梯的拐角,对旁边的程释说了一句:“那个是班里新转来的女生。”
昨天的开学典礼上,顾正宇和姬菲迎是同一批接受表彰的学生,当时姬菲迎跟他前后脚走上主席台,所以他对这个新转来的女生印象非常深刻。顾正宇这两天在登记(9)班的学生信息,每次写姬菲迎的名字时就会想起西周有名的周武王。
见程释没说话,顾正宇补充道:“她叫姬菲迎,这个姓真少见。她数学好像挺好的,还拿过信息学竞赛的一等奖。据说老周上学期就想让她直接转到我们班里了。”周主任简直想把年级里所有的人才都揽进(8)班和(9)班。
其实跟拿各科奖拿到手软的程释做了这么久的同学,顾正宇也觉得信息学竞赛一等奖不算什么,只是对话题主人公的性别比较感兴趣。当时(9)班有两名男生也获得了信息学竞赛二等奖。那时阮承浩对于实验班以外的学生竟然能压过实验班的学生这件事感到很意外。黎墨则点评了一句:“这个女的好猛。”
程释应了一声,长腿跨下楼梯:“先去买你的雪糕。”
两个男生一路走向小卖部。
顾正宇饶有兴致地问道:“不过,刚才那个男的是姚家俊吧?”
“姚家俊?”程释感觉似乎听过这个名字,抬手看了一眼腕表。
他们走进小卖部,顿时觉得凉爽了许多。
“姚家俊是我们学校新一届的学生会主席。上学期的竞选中,于之月不就是输给他了吗?”
上学期,(9)班不少学生都去礼堂看了学生会主席竞选,就是为了支持于之月,结果呼声最高的姚家俊击败诸多角逐者成为Z中新一届学生会主席,于之月则当选为副主席。
程释站在冷柜旁边,用修长的手指轻叩玻璃柜门,问道:“希腊人,你还吃不吃雪糕?”
姬菲迎的家离学校有些远,她基本上每天中午都在学校科技楼的阅览室里看杂志打发时间。
她看完三本杂志后,一看手表,已经快一点五十分了,连忙将杂志放回书架上,走出阅览室,闷热的空气扑面而来。
科技楼前面种了一排树,枝叶繁盛,密密匝匝地伸向天空。一阵凉风吹过,浅紫色的花瓣从上面簌簌地落下来,花瓣又长又卷,掉落在地上。
姬菲迎扶着栏杆看了一会儿,渐渐地觉得空气没有之前那么闷了,随即醒悟过来:糟糕,自己要迟到了!
今天是她转到新班的第二天。
她急忙往教学楼跑去。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楼前的树木也不能看!
下午第一节语文课下课后,班长顾正宇站到讲台上安排每个小组值日的时间和内容。
姬菲迎觉得他依稀是自己跟姚家俊中午看到的两个男生之一,便多看了他两眼。
她坐在座位上只听了几句,就觉得这个班长说话极有条理,每个细节都安排得分毫不差。
新学期的第一周就这样不温不火地进行着,学生们渐渐地从开学的兴奋中恢复过来,学校的教学也逐步走上正轨。
今天上午最后一节课是自习课,不少男生直接把自习课当成了体育课,拿了篮球或足球直接奔向体育馆或操场,还有几个女生嫌教室太吵,拿了书去图书馆或阅览室做作业。
做完数学作业后,姬菲迎拿出化学书老老实实地做化学作业——第三节课是化学课,化学老师布置了一堆作业。
她盯着眼前的化学题,竟然做不下去,思路走到一半就被截断。
对于化学,她向来没法像数学和物理那样学得得心应手,而且转到这个班之后,各门主科的作业的难度大幅度上升,题量也有所增大,像今天的作业题难度就直逼竞赛题水平。
她习惯性地转着笔,目光聚焦在“碳酸钙”三个字上面。
算了,自己再想下去估计要走火入魔了。
姬菲迎叹了一口气,抓起练习册,转过身——坐在她后面的那个眉眼清秀的男生刚好也在做化学作业。
阮承浩见她转过身来,停下笔望着她,表情有些诧异。
姬菲迎举起练习册,迅速地问道:“同学,打扰一下,这两个物质发生反应会生成什么?”
阮承浩低头看了一眼她的练习册:“这个啊,我给你讲吧。”说完,他顺手抓过她的本子,一五一十地开始讲解。
姬菲迎全神贯注地听着,末了,在他“明白了吗?”的询问下点点头:“谢谢!”
阮承浩推过自己的作业本让她看封面上的名字:“我叫阮承浩,不叫‘同学’。”语毕,他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姬菲迎看到他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地写着三个字:阮承浩。
这个人的名字还挺好听的。
阮承浩又说:“我坐在你后面几天了,你竟然连我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姬菲迎心想:要是你坐在我旁边,我肯定会知道你的大名,或者你像班长那样每天到讲台上通知事情,我也绝对会知道你的大名。
虽然她一放学就回家,极少在教室逗留,不过也约略知道他名字的读音——毕竟他在她后面坐了几天。
阮承浩似乎本来就不打算让她说话,自顾自地往下说:“我可是知道你叫什么名字的,你不记住我的名字就对不起我。”
“好,我尽力。”姬菲迎连忙点头。
他再说下去她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这个班的学生都这么能说会道吗?
许婷婷刚好从洗手间回来,见姬菲迎的表情跟平时很不一样,问:“你们在说什么?”
姬菲迎往许婷婷那边凑了凑,低声问:“你们班的人是不是都很能说话?”
她的同桌许婷婷几乎是她了解新班的窗口。
许婷婷看了阮承浩一眼,文静地笑了笑:“只不过你刚好碰到一个活宝,班里也有几个人很不喜欢说话的。”
“谁啊?”
许婷婷坐到座位上,吐出一个名字:“程释。”
“你们在说程释?”阮承浩从后面探过头来。
许婷婷朝他点点头:“嗯,她问我们班的人是不是都像你一样很能说话,我说不是,举了一个反面例子。”
程释。
姬菲迎听过这个名字,而且次数非常多。
她在脑海中搜索着记忆。
他是高一时就拿下全国物理竞赛和数学竞赛一等奖的学生,在学校大会上受过表彰。
初次听到这个名字时她以为是“程式”,当时站在操场上想:这个人的名字也太有数学内涵了,他直接叫方程式得了。直到后来在公告栏上看到竞赛喜报,她才知道他的名字的正确写法。不过她的心里还是觉得“程式”更容易记,听起来也更有数学内涵。
大概每所高中都会有一两个专门为学科竞赛而生的理科尖子生,而这个程释便是Z中的代表人物。
据闻他在高一这一年里多次参加全国或省级的各种数理化竞赛,其中数学、物理都获得了一等奖,化学则得了二等奖。
其实Z中作为全国重点高中,生源也相当优秀,向来不缺各科人才,但是像程释这种理科竞赛全面开花的学生确实极为稀罕,甚至可以称得上前无古人。
高中学科竞赛需要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竞争太过激烈,一般参赛学生获奖的概率很低,往往要到高二或高三才能拿到好的名次,像程释这种刚上高一就获奖的例子并不多,而且竞赛涉及的考点跨度广、难度大,学生参加一科能拿奖已非常不易,这个人则是所有参加了的比赛都拿了奖。
那时在全校的颁奖仪式上,当教导处主任接连宣读程释的获奖喜报时,全校学生无不惊叹,以致这件事在当时的校园里被传颂了很久。
怀着好奇与钦仰之情,姬菲迎问:“程释是哪个人?”
她虽然听过这个牛人的不少事迹,但是还真没见过他的样子。实验班过去一年都在“孤岛”中生存,虽然两个班里有不少名人,但是年级里的很多学生对他们都是只闻其名未识其人。
“就是经常不用上课的那个人。”阮承浩为她解答。
“经常不用上课的人的照片是不是被贴在了公告栏上?”姬菲迎险些朝他翻白眼。
阮承浩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回复有问题:“就是有时跟希腊人——不,跟班长顾正宇走在一起的那个人。顾正宇跟他初中就是同班同学,比较熟。”
晕,这样说了跟没说一样。她又不是班长的粉丝,哪里会知道有时跟班长走在一起的人是哪一个?
最终,姬菲迎无奈地说道:“好,谢谢。改天我研究一下。”
星期二,早上。
数学老师讲完课堂内容后,见时间离下课还有两分钟,从数学书里抽出一张纸,说道:“上星期的数学竞赛第一次选拔考试结果出来了,我们班有十一名同学通过了这次考试。念到名字的同学这个星期四下午两点到一楼的阶梯教室参加第二次选拔考试。顾正宇、程释、曹芝琪、黎墨、姬菲迎……”
姬菲迎很想举手问老师:被念到名字的同学可不可以不去参加选拔考试?
上星期四早上,数学课代表通知下午有一个数学竞赛培训的选拔考试,叫大家中午准备一下。当天下午四点的自习课,数学课代表拿了一摞试卷走进教室,随后考试就开始了。
每个星期四下午两点都是年级的活动课,也是姬菲迎参加的年级计算机小组的培训时间,这星期会继续上星期的活动——成员之间互相比赛编程。
姬菲迎不喜欢这种参加了一半缺席一半的感觉。她跟姚家俊都觉得编程比赛非常有意思,而且前两天听数学课代表说通过竞赛选拔考试的学生是要参加年级的培训班的。
后面传来阮承浩的声音:“下午两点?考完都几点了?”这种考试起码得用两个小时的时间,估计还要占用三点的口语课,而上次考试用的是最后一节自习课的时间,连同放学后一小时的时间也被利用了。
姬菲迎还没想好,左手已经脱离大脑的控制,自发地举了起来。
数学老师当即望向她,问道:“姬菲迎,你有什么问题?”
名字被念到的人是不是一定要去考试?
姬菲迎眼见自己最喜欢的科目的任课老师期待地看着自己,竟然问不出口。
唉,她死就死吧!
“老师,”姬菲迎的声音十分清脆,“我们参加这次考试要不要交报名费?”
全班学生都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数学老师露出一个“你问得正好”的表情,说道:“你们这次不用交报名费。如果进了培训班或者以后要参加比赛,你们就可能要交费了。”
姬菲迎只能装作疑难消除的样子点点头。
“之前第一次考试是我们学校自己出的卷子,题目比较难。接下来这次考试是市里出题,应该不会太难,老师希望刚才被念到名字的同学好好表现。还有其他问题吗?”数学老师环顾全班学生,“没问题的话就下课吧。”
等数学老师一走出教室,阮承浩就忙不迭地问:“姬菲迎,你怎么突然想到问这个?”
“日行一善,我帮其他同学问问而已。”姬菲迎郁闷极了。
阮承浩的同桌曹芝琪打量着姬菲迎的神情,有几分诧异地问:“姬菲迎,你不想参加数学竞赛的选拔吗?”
(9)班有几名学生从高一就开始接受数学竞赛培训,这次的选拔是为了给高三的数学竞赛输送人才,能够参与选拔首先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