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售價:NT$
408.0

《
建制者与外来者:社区问题的一项社会学考察(《文明的进程》作者埃利亚斯,群际关系研究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332.0

《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售價:NT$
500.0

《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售價:NT$
760.0

《
江南器物志
》
售價:NT$
403.0

《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售價:NT$
458.0

《
与贝聿铭同行
》
售價:NT$
602.0

《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售價:NT$
179.0
|
內容簡介: |
本书贯穿了国家治理问题导向的基本逻辑,厘清了国家治理概念的生成、国家治理制度体系的建构、实践形式等问题;以此引入深层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础层面,使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制度扎根于国家性质的底层逻辑,突出了国家性质决定国家治理的主体、治理方式、目标取向等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俄国化和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构、国家治理的初步探索中挖潜国家治理思想资源和实践智慧;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构建一种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比较视野;在分析西方国家治理的理论与问题中建立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比较体系。这就彰显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治理制度思想资源中国化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制度的特色、本质、实践路径的独特性。着力于中国特色的民主集中制的形成、发展逻辑和当代基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协商治理的深入分析,凸显了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制度路径。
|
關於作者: |
池忠军,哲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l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
目錄:
|
导论 国家治理问题的致思路径
一 西方治理理论的意识形态解蔽
二 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研究边界
三 国家治理的理论创新阐释逻辑
第一章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生成逻辑
一 国家治理的源起语境
(一)基于文本的国家治理叙事
(二)国家治理的认识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解释途径
二 基于国家制度建构的国家治理概念生成逻辑
(一)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形成逻辑
(二)国家制度发展的历史辩证法与国家治理概念
三 国家治理制度运行的辩证法
(一)中国特色的国家制度建构逻辑
(二)国家治理制度的辩证运动
第二章 西方治理理论评析:澄清国家治理概念的误解
一 西方治理理论源流
(一)制度经济学途径的公司治理理论
(二)国际政治领域的治理理论
二 “里根—撒切尔主义”政府改革路向:新公共管理与治理
(一)新公共管理的技术主义
(二)公共治理:新公共管理的纠偏
三 新公共管理的治理失败论与重构图景
(一)自组织治理理论
(二)西方左翼的治理指向
四 西方治理理论是民族国家重塑公共行政的一种指向
(一)西方国家在寻找解困福利国家的方法
(二)西方公共行政重塑运动的理论基础
五 重塑公共行政的治理困境
(一)政党意识形态与公共治理概念工具
(二)民族国家的治理路径之差别
(三)公共行政重塑与反官僚制的困境
六 治理失败的反思与再构
(一)公共行政民主化的方案
(二)“第三条道路”的社会民主重构
(三)理性官僚制的回归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理论源泉
一 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逻辑
二 国家制度的历史形态
(一)国家形态及其性质
(二)国家制度及其历史演进
三 国家治理与国家制度的逻辑关系
(一)基于社会形态理论的国家治理的一般特征
(二)资本主义国家治理的本性
四 社会主义国家建构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向
第四章 关于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创建的可能论
一 特殊的东方社会主义议题:马克思与俄国民粹派“跨越”论的分歧
(一)俄国民粹派的农民社会主义构想
(二)马克思对“农民社会主义”的否决
二 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
(一)恩格斯否决了俄国民粹派的社会主义构想
(二)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与国家建构思想
三 普列汉诺夫、列宁对俄国民粹派的批判
第五章 列宁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构路径
一 列宁主义国家建构思想的源起
(一)列宁主义与国家建构思想的初步探索
(二)以农民为主的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二 列宁国家建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俄国化
(一)列宁主义的重要维度之一:超越民粹主义
(二)列宁主义重要维度之二:俄国特殊的农民资本主义理论
三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构的实践道路
(一)俄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布尔什维克的诞生
(二)“四位一体”的政党纲领
(三)列宁的不断革命理论
四 列宁的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探索:“不断革命”的辩证法
(一)社会主义苏维埃制度的初步确认
(二)构建工农民主专政的苏维埃
(三)工农联盟的苏维埃国家制度
五 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创建:苏维埃
第六章 民主集中制的重大价值:建党与建国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组织制度的艰难探索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制思想与实践
(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集中制与认同的集中制
二 列宁创建民主集中制的跋涉
(一)从集中制到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转换
(二)民主集中制的理论意义
(三)列宁的“不断革命论”与民主集中制对党塑造的功能
三 列宁式民主集中制的确立
(一)两种“民主集中制”的论争
(二)以民主集中制塑造工人革命家
四 国家治理制度与民主集中制
(一)苏维埃制度的创建与治理:未定论的民主集中制
(二)苏维埃民主集中制的迟到与崩溃:以宪法为维度
第七章 民主集中制中国化:治国理政的制度探索
一 民主集中制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路径
(一)作为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中国化版本
(二)民主集中制理论成熟:基层政权建设与党的领导双重逻辑的统一
二 民主集中制的实践诠释学
(一)民主集中制的解释学困境及其解构
(二)两种不同的反思逻辑
三 中国特色的民主集中制创新:治国理政的根本制度形式
(一)民主集中制的理论释义
(二)民主集中制的重大理论创新
第八章 中国特色的善治制度化路径
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属性
(一)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二)人民民主与群众路线、协商民主的内在逻辑
二 协商治理:善治的追寻
(一)良法、善治与善制
(二)善制与协商治理
三 治理主体能力提升的制度化
(一)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