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问红文丛(第一辑)

書城自編碼: 415071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张建智
國際書號(ISBN): 9787537871372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失控的孤独
《 失控的孤独 》

售價:NT$ 286.0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售價:NT$ 408.0
建制者与外来者:社区问题的一项社会学考察(《文明的进程》作者埃利亚斯,群际关系研究的经典之作)
《 建制者与外来者:社区问题的一项社会学考察(《文明的进程》作者埃利亚斯,群际关系研究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332.0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售價:NT$ 500.0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售價:NT$ 760.0
江南器物志
《 江南器物志 》

售價:NT$ 403.0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售價:NT$ 458.0
与贝聿铭同行
《 与贝聿铭同行 》

售價:NT$ 602.0

編輯推薦:
《问红文丛(第一辑)》以《红楼梦》为纽带,汇集学术巨匠的经典论述与当代学者的创新视角,从版本考据、诗词互文、海外传播等多元维度,为读者呈现一场红学研究的盛宴。无论是学术研究者还是红楼爱好者,都能从中获得深刻启发。
《问红文丛(第一辑)》不仅是一部红学研究的力作,更是一部中华文化传承的佳作。后四辑聚焦人物追忆、家族文化、法律思想等多元主题,展现了中华人文历史的深厚底蕴与跨领域学术的深度交融,值得细细品味。
內容簡介:
《问红文丛(第一辑)》分大家经典、红楼特写、解梦书馆、故人旧事、书韵流长、书缘序语、走向世界等七辑。前三辑主要以《红楼梦》为脉络,呈现了学术性、人文性与文化性的深度融合,堪称红学研究的多元盛宴。框架设计严谨,既涵盖俞平伯、冯其庸等学界泰斗的经典论述,传承红学文脉;又融入钟叔河、周实等学者鲜活的文化切片,从版本考据、诗词互文、海外传播、中医药细节等角度切入,拓展了红学研究的维度。后四辑主要辑录人物追忆、古籍考析、家族文化及法律思想等多元主题,聚焦中华人文历史传承,兼具文化深度与跨领域学术视角。
關於作者:
张建智,传记作家、文史学者,多年来对民国历史、《易经》与经营文化、中医学等有长期研究。近十多年来,对红学与中国狱神庙的研究,填补了红学研究的空白,深得红学界人士好评。著有《张静江传》《王世襄传》《儒侠金庸传》《中国神秘的狱神庙》《<易经>与经营之道》《红楼半亩地》《伤寒名方解析》《绝版诗话》《嘉业南浔》《诗魂旧梦录》《墨耕雅趣》《乌镇》等四十余种,主编随笔散文集十余种。
目錄
大家经典
索隐与自传说闲评/俞平伯 / 003

红楼特写
聚焦经典,走向高峰/孙伟科 / 029
点点滴滴谈红楼/钟叔河 / 017

解梦书馆
雪芹心事纳兰知/周 实 / 023
不止曹雪芹/吴藕汀 / 030
镜读红楼/西 桦 / 048
230年前,《红楼梦》为何从乍浦港走出国门/金中 / 058
选叙《红楼梦》自制丸散二则/ 钟 锬 / 064
妙玉的个杯/谷 雨 / 070
《循本溯原[源] ——脂本校字摭议》读后/詹 健 / 079

故人旧事
我的母亲/冯其庸 / 089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李宗浩 / 104
来访只为两故人/慎志浩 / 120
天外飞来的稀客/资耀华 / 127

书韵流长
《梦溪笔谈》里的中医药知识/ 张金鸿 / 135
我所亲阅的中华瑰宝宋版《王右丞文集》/子 然 / 138
诗意盎然的“云半间”/ 温永东 / 145
谈五千年前的吃、住、穿/ 钱 宗 / 152

书缘序语
一份出色的家族史答卷/ 章开沅 / 161
让历史为更多人所喜爱/葛剑雄 / 166
一份迟到的答卷/ 张晓宇 / 170

走向世界
沈家本法律思想叙谈/王 道 / 181
內容試閱
又见《问红》/张建智
《红楼梦》人人爱读,但你说谁读懂了它,就很难说,且作者着意描绘了空茫无边的宇宙和纷繁的人间世界,在互动中人事变幻得无穷。知堂老人早故世了,如借用他的一句话:“再说旧书有什么地方不好?”他还有一篇文章说,读后使其心灵有“一种真实的躁动骚扰了我那年轻而平静的心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而《红楼梦》一问世,它的读者千千万,读后也会使心灵躁动起来的,我想。
曹雪芹架构神话,从超现实进入写实,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结合,形成了两个世界。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又转向书中描绘的真实人间,出现了贾母、王熙凤、宝玉、黛玉、宝钗、贾政、王夫人等。围绕这部书,有好几百个人物,读者读得兴趣盎然,也会掉到那故事中去。
在中国神话中,有女娲炼石补天。当她感觉天塌了个大窟窿,地陷下去了,女娲就炼石补天,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巧的是,只剩下一块石头,被遗落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最早的《石头记》便是从这神话写起。白先勇先生说:“大荒山、无稽崖,都是曹雪芹造出来的。”“青埂”即“情根”,“情”还不够,还加个“根”字。
的确,《红楼梦》中的人名、地名、物名……曹雪芹做书时是有意蕴的,要仔细读才能体会。它不像那时已有的《三国演义》,说些历史人物,有着个历史大纲,但说书人上台后,自说自话,只要听众喜欢,可任意发挥开去。《水浒传》虽以江湖草莽为骨,然总有史实出处。
《红楼梦》于抄本时代,第一本甲戌本(1754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出现在民间,以后慢慢出现了12本,如己卯本(1759 年)、庚辰本(1760 年),之后有了戚本、程甲本(1791年),因底本亦为脂抄本,共12种。在众多版本中,带有脂砚斋、畸笏叟等人评语的手抄本是80 回本,简称“脂本”;另120回全本,最先由程伟元与高鹗整理,后印刻成书,世称“程高本”。第一版成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即程甲本,翌年改版重印程乙本。程甲本一经问世,广为流传,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不同,印刷技术的不同,直至1927年,胡适用新式标点标注、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印行程乙本,才取代程甲本成为大众的读本,终以《红楼梦》名之,有着更广泛的传播。
此书至今争议还很大。红学大家俞平伯就说:“开卷第一回作者自云‘将真事隐去’欲求索之,反其道而行之,此逆入也。欲将往事‘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遂旁及曹氏一家以实之,此顺流也。……即摒弃自传之说,而考证之功用故自若也。……新索隐派亦当应用此成绩,决不能并百二十回一起而追索之,其中当有所区别,所谓桥是桥,路是路也。昔《石头记索隐》以金陵十二钗影射士大夫,虽有巧思,终无实际。……故以虚为主,而实从之;以实为宾,而虚运之。此种分寸,必须掌握,若颠倒虚实,喧宾夺主,化灵活为板滞,变微婉以质直,又不几成黑漆断纹琴耶。前者所以有意会之说也。以意会之,各种说法皆得观其会通而解颜一笑,否则动成罣碍,引起争论,盖两失之,而《红楼梦》之为红楼故自若也。”
所以说从《石头记》《情僧录》至《红楼梦》,真要读懂它,需花点工夫,但读多了,也可能放不下,单是大观园的那些人、那些事就让读者的心灵追忆不已。
而我编此书,却是另一种红楼读本,其意是让读者在读到“名家谈红”外,还联系起红楼外的一些随笔,如书札、日记、回忆录、书评、诗词、写作艺术等,可让读者多读一些好文章,以能更好地扩展人们的思维空间,去读那部永远可以读、永远读不完的《红楼梦》。也可使读者反思,加以评论甚而质疑,把“文化遗产加以整理区别,可以选择利用”。这便是编此书的旨意。
《红楼梦》产生的气场,依旧环绕着我们,其意蕴深厚丰美,清新芬芳,永远令人陶醉,一阕史诗,千古绝唱。
写于2024 年11 月27 日晚,半亩书屋

点点滴滴谈红楼/钟叔河

一、李鸿章办洋务,练海陆军,还去过欧美各国,有些诗的题材也是曾国藩所不能有的,如《寄越南王》《伦敦火车道中》《荷兰海口》《随醇邸巡海》《南苑海淀阅操》之类。《寄越南王》末联写自己的态度是“垂老伏波犹矍铄,五溪南去不胜情”,表现的大国沙文主义虽然并不对,但汉奸帽子总戴不上。又如《南苑海淀阅操》中一联云:“破阵兰陵盖世雄,赋诗横槊两难工。”和行伍出身的老帅诗词一比,也可以看出做过翰林公的“丞相”毕竟不同。
英国诗人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年—1827年,比李鸿章早生66年) 说,没有男女之间的情爱,便没有诗。咱们中国自《国风》《楚辞》至唐诗宋词,亦莫不如此,只有曾国
藩集似是例外。鸿章集中则有《七夕咏牛女》等篇,其《江上曲》应该说是一首较好的情诗:
春尽怨流水,花娇怜晓寒。
握手不忍别,况复行路难。
赠我连环玉,报君同心结。
同心不同住,江涛为呜咽。
思君若春潮,昼夜来无时。
潮来借雨添,君来待风吹。
江草碧如带,江树绿如油。
心随樯燕去,拍水双双浮。
在李鸿章的《遗集》中,还有八首题为《追悼侍姬冬梅》的绝句,诗多不具录。在19世纪以前,中国士大夫纳妾狎妓属于常事。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连贾政于王夫人之外,也还有一个赵姨娘、一个周姨娘。精通东西方文化的辜鸿铭,甚至说中国人之召妓,如西洋人之求爱;中国人之娶妻,如西洋人之宿娼。故赠校书、悼亡姬是中国爱情诗的正宗,杨玉环、李香君、小凤仙是中国爱情戏的主角。李国杰将他祖父大人“追悼侍姬”的诗收入《遗集》,自无不妥。不过由曾门四大弟子之一所编的《李文忠公全集》不收诗文,是不是与此多少有关?
曾国藩也置过姬妾,第一个妾买来一年多便死了,却没有在他的诗作中留下任何痕迹。最有意思的是,他讨小老婆,却说是为了挠痒痒。咸丰十一年十月十四日与澄弟书云:癣疾如常,夜间彻晓不寐,手不停爬,人多劝买一妾代为爬搔。
此其所以为“文正”欤?李鸿章“忝为门生长”,在这个方面,却比他的老师差远了。
《曾文正公家书》和《家训》,倒是校方指定去图书室借阅的。我不喜欢其中的反复叮咛和教训,而对于那些娓娓叙述的琐屑事,如写字怎样发笔、棺材怎样加漆、怎样种菜种竹子、怎样造坟挖地洞,倒还觉得有趣,有点像看《红楼梦》的样子。
二、文学创作也是一样,曹操写“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陶渊明写“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何曾收入五铢半两?曹雪芹“著书黄叶村”,维持生活还得靠扎风筝卖,何曾有单位给他发工资?如果他们成了“职业作家”,下笔时便得看汉献帝、刘寄奴、爱新觉罗·弘历的脸色,又怎能有《短歌行》《归田园居》和《红楼梦》?
三、我出生在读书人家,家里有一些书,自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当然读得懂读不懂是另一问题。我这一生不看书的时候很少,书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东西。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我,前四件不可或缺,茶不太喝,酱醋不要也无妨,“柴米油盐”的后面加一个“书”字就行。在“文革”中红卫兵烧书,我说《红楼梦》和《史记》这些书为什么烧掉,以后可能难得再印。但我仍未放弃读书,而是觉得更应该读书,一面读书, 一面用心思考。
四、哭尽花魂与鸟魂,风刀霜剑杀春温,石兄一把辛酸泪,不为区区儿女情。人间自是有情痴,地老天荒几首诗,欲报伤心无泪答,眼枯肠断已多时。女娲无术补情天,自刳心肝忏绮年,了却身前身后事,长沙旧梦已如烟。
四十年前坐牢时,偶得重读《红楼》,夜不成寐,成诗若干首,多已失忆,张君为寄《问红》杂志,引起回想,遂将还记得的几首写以付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