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裘锡圭学术文集(全六卷)
》
售價:NT$
4998.0

《
从马可波罗到马戛尔尼:十三世纪以降的欧亚世界
》
售價:NT$
347.0

《
抗日战争时期中英借款交涉研究
》
售價:NT$
403.0

《
大学问·中国城市史研究系列 茶馆 天津工人 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 亦官亦商(套装共4册)
》
售價:NT$
1805.0

《
索恩丛书·信仰与权力:阿拉伯世界的裂变与重生
》
售價:NT$
658.0

《
哲学之旅(第8版):一种互动性探究(最新完整版,2025中国-东盟影响力图书)
》
售價:NT$
764.0

《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售價:NT$
347.0

《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让孩子爱上阅读,为孩子打下一生的精神底色!
一、科学分级,贴合孩子成长认知
专业研发团队历经20余年专业积累,基于《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研发。
6大分级标准:孩子身心发展特点、阅读内容、阅读量、阅读方法、阅读策略、阅读能力,难度梯度科学上升。
6大维度科学分级,从桥梁书到文字书,从短篇到长篇,难度循序渐进,符合孩子认知发展,帮助孩子提升阅读能力!
二、合理的书目配置,母语学习更高效
低年级经典读物与国内名家原创并重,中高年级故事书与科普书兼顾,每个年级书目配置更合理。多重书目组合,多角度提升语文素养。按顺序阅读,循序渐进,让母语学习更高效!
低年级(1-2年级):经典童话、民间故事,培养阅读兴趣
包含《小巴掌童话》《成语故事》等推荐书目
中年级(3-4年级):神话传说、人文通识,拓宽知识视野
涵盖《安徒生童话》《万花筒》等经典作品
高年级(5-6年级):文学名著、历史故事,提升思辨能力
包含《城南旧事》《海底两万里》等精选书目
每学期12本,涵盖文学、科普、传统文化,阅读营养更均衡。
三、童趣设计,让孩子爱上阅读
每个年级书目都拥有
|
內容簡介: |
根据《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研制,为四年级孩子精选的12本儿童文学以及人文通识,阅读量超130万字。有《绿野仙踪》《黑骏马》等世界经典,也有《我的妈妈是精灵》《童话》等名家原创,帮助四年级孩子实现通过阅读来学习。
|
關於作者: |
亲近母语 策划
中文分级阅读领导品牌,《亲近母语中文分级阅读标准》研制者,著名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研究机构,致力于为0 ~ 15岁儿童及其家庭、学校提供高品质的中文分级阅读图书、数字产品以及中文分级阅读解决方案等。先后研发出版“日有所诵”“新母语”“小步乐读”“文言日诵”等系列品牌图书。
|
目錄:
|
01 《绿野仙踪》
02《我的妈妈是精灵》
03《雪地寻踪》
04《纳尼亚传奇 狮子、女巫和魔衣橱》
05《有意思的中国画》
06《万花筒》
07《小鹿斑比》
08《童话》
09《屋内环游记》
10《丛林之书》
11《中国古代人物故事》
12《黑骏马》
|
內容試閱:
|
《绿野仙踪》
多萝西和她的亨利叔叔、艾姆婶婶一起,生活在堪萨斯大草原上。叔叔是个农夫,他们的房子很小,建房子的木头是用马车从好远的地方运来的。四面墙壁,加上屋顶和地板,构成了一间屋子。屋子里面有一个看上去锈迹斑斑的炉灶、一个碗柜、一张桌子、三四把椅子,还有两张床,亨利叔叔和艾姆婶婶的大床在一个墙角,多萝西的小床在另一个墙角。没有顶楼,也没有大地窖——只有地上挖出的一个小洞,叫作龙卷风地窖,每当那种威力无比、摧毁一路所有房屋的大旋风刮来的时候,全家人就躲到地窖里去。屋子中央的地上有个活板门,有一架梯子通向下面那个黑乎乎的小洞。
多萝西站在门口,朝四下张望,周围什么也没有,只有一望无际的灰色大草原。无论往哪个方向看,平坦的旷野都一直延伸到天际,不见一棵树、一座房屋。太阳把犁过的土地烤成了焦灰色,地面裂开一道道细纹。草也不绿了,太阳把高高的茅草尖烤得焦枯,所以看上去到处都是一片灰色。房子是以前刷过漆的,但太阳把油漆晒得起了皮,雨水把剥落的油漆冲走了,现在这房子也跟周围所有的东西一样 灰蒙蒙的,暗淡无光。
艾姆婶婶刚来这里的时候,是个年轻漂亮的新媳妇儿。太阳和大风把她也改变了,夺去了她眼睛里的光芒,使眼睛变得灰暗、严肃;还夺去了她面颊和嘴唇上的红润,使它们也变成了灰色。她现在又瘦弱又憔悴,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孤儿多萝西刚来到她身边时,艾姆婶婶被这小女孩的笑声吓坏了,每次多萝西那欢快的声音传到她耳朵里,她总会惊叫起来,用手捂住胸口。如今她仍然会惊异地打量着这个小女孩,不明白多萝西怎么就能发现好笑的事情。
亨利叔叔从来不笑。他从早到晚辛苦地干活,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欢乐。他整个人也是灰色的,从那把长胡子到粗糙的大靴子。他总是板着脸,看上去怪严厉的,也很少说话。
是托托给多萝西带来了欢笑,使她没有像周围的其他东西一样变成灰色。托托不是灰色的,它是一只小黑狗,长着一身绸缎般的长毛,在滑稽的小鼻子两边,一对小黑眼睛闪烁着快乐的光芒。托托整天玩耍,多萝西陪它玩儿,并且从心底里喜欢它。
不过,她们今天没有玩儿。亨利叔叔坐在门槛上,焦虑地望着天空,天空比往常更灰暗了。多萝西抱着托托站在门口,也朝天空望去。艾姆婶婶在洗盘子。
从远远的北方传来一阵低沉的、哨音般的风声,亨利叔叔和多萝西看见长长的茅草在风暴来临前像波浪一样翻滚起伏。这时空中又从南面传来一声尖厉的呼啸,他们转眼一看,只见那个方向的茅草也朝这边起伏翻滚。
《有意思的中国画》
一提到绘画史,我们很容易就联想起很多西方绘画大师和他们的代表作,比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凡·高的《向日葵》《星夜》等等,那一幅幅经典画面仿佛就在我们眼前。但如果提到中国绘画史,很多读者可能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有些画家的名字我们好像经常听到过,但却记不清他画过什么;有些画好像看过,却想不起来具体的细节。很多读者对中国名画的了解,似乎只停留在知道《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画作的名字上,但要问画中具体有什么,却又不知从何答起……
我们去博物馆看展览的时候,遇到长长的卷轴,隔着玻璃远远看去,既看不太清楚,也不知从何看起。于是,中国画中那些原本生动有趣的画面、美丽的细节、精彩的故事和灵动的笔触,对普通读者来说,始终陌生又神秘:“这么长的图卷里画的是什么呢?” “人物画里的人为何有大有小?”“花鸟画里怎么还有平平常常的萝卜白菜?”“山水画里的人为什么都那么小?”……
在这本书中,我会通过放大名画的细节,与读者一起重新欣赏中国绘画的原典,寻找每位画家的与众不同之处,一起来探索中国绘画千年传承的一些小秘密。从中国绘画史上有名有姓并有画作流传的第一人——1600 多年前的“画祖”顾恺之开始,欣赏他的“春蚕吐丝”,轻盈舒缓;再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画圣”吴道子,欣赏他的“吴带当风”,飘飘欲仙……我还将一一解答:山水画里的人为什么那么小?画中的桌案为什么是近小远大的“反透视”?南唐画院竟是后主李煜的情报机构?“画龙点睛”“脍炙人口”等又是怎样从绘画故事变成了汉语成语?
我还将从原原本本的绘画经典中,观摩、分析、挖掘大师画作中千年传承的经典样式,寻找中国绘画的“源代码”。希望每位读者都可以从中找到感知美、表达美的图像密码。中国绘画汲取了漫长历史的养料,又浸润了中华儿女的生活与表达方式,成为中华民族的美学基因,甚至是整个东方文明的背景符号。欢迎读者和我一起进入这个神秘而恢宏的艺术世界,让我们在由线条、花木、峭壁、孤舟等编织的绘画艺术中,重回浪漫娴静的传统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