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趣说中国女性
》
售價:NT$
347.0

《
被艺术疗愈的勇气:生活的答案之书
》
售價:NT$
408.0

《
故宫红书:故宫文化百科手册
》
售價:NT$
704.0

《
不被情绪内耗的10种能力
》
售價:NT$
357.0

《
权力意志(全二册。尼采晚年思想结晶;剔除惯性、升华自我的思想利刃)
》
售價:NT$
500.0

《
从领口开始编织的钩针毛衫
》
售價:NT$
301.0

《
日中之光——埃瓦格里乌斯笔下5—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
售價:NT$
500.0

《
唐勾检制研究
》
售價:NT$
296.0
|
編輯推薦: |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作为文化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处于灵魂地位。文化产业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化现象,也不同于一般的经济产业,它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领域,涉及文学、艺术学、学、经济学、传播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领域。因此,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以不同的思维习惯,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结合大量实践案例,来阐述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的创意与策划内容,希望能为文化产业管理的教材建设提供一种极具包容性的参照。
|
內容簡介: |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第2版)》首先介绍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基础理论,包括创意与策划的内涵、文化产业创意理论、文化产业策划理论以及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原则和程序等,在此基础上,分别讲解了不同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内容,主要包括纸质传媒产业创意与策划、网络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出版产业创意与策划、演艺产业创意与策划、影视产业创意与策划、动漫产业创意与策划、短视频产业创意与策划、网络音乐产业创意与策划、广告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会展业创意与策划,最后进行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典型案例解读。每章设置章前引例、思考题和章末案例,部分章、节穿插知识链接和案例链接。本书可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及致力于培养文化产业管理或创意专业技能的相关专业师生使用,也适合企业营销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对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提供课件,请读者扫描封底二维码获取。
|
目錄:
|
目录
第1章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概述
1.1 创意与策划的内涵 3
1.1.1 创意的内涵 3
1.1.2 策划的内涵 4
1.1.3 创意与策划的区别与联系 6
1.2 文化产业创意 6
1.2.1 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创意 7
1.2.2 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创意 7
1.2.3 文化产业创意的特征 8
1.3 文化产业策划 9
1.3.1 文化策划与文化产业策划 9
1.3.2 文化产业策划的类型 10
1.3.3 文化产业策划的特征 11
1.3.4 文化产业策划的功能 12
1.4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原则与程序 13
1.4.1 文化产业创意与文化产业策划的关系 13
1.4.2 文化产业策划的原则 14
1.4.3 文化产业策划的程序 16
思考题 19
章末案例 19
第2章 纸质传媒产业创意与策划
2.1 纸质传媒产业概况 22
2.1.1 中国期刊业 23
2.1.2 中国报业 24
2.2 纸质传媒产业创意与策划概述 26
2.2.1 纸质传媒产业经营 26
2.2.2 纸质传媒产业的优势 27
2.2.3 纸质传媒产业策划的原则 28
2.2.4 纸质传媒产业的创意创新 29
2.3 报业创意与策划 30
2.3.1 报业创意与策划的主要影响因素 30
2.3.2 报业创意与策划的途径 31
2.3.3 报业经营创意与策划 34
2.3.4 报业品牌定位创意与策划 35
2.4 期刊业创意与策划 36
2.4.1 期刊封面创意与策划 37
2.4.2 不同类型期刊创意与策划 39
2.4.3 期刊经营创意与策划 43
2.4.4 期刊管理创意与策划 44
思考题 45
章末案例 45
第3章 网络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
3.1 网络文化产业概述 52
3.1.1 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52
3.1.2 网络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特征 55
3.1.3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57
3.2 网络文化产业创意特点与策划方法 61
3.2.1 网络文化产业创意特点 61
3.2.2 网络文化产业策划方法 62
3.3 网络视频产业创意与策划 65
3.3.1 视频网站与网络视频 65
3.3.2 网络视频产业内容创意与策划 66
3.3.3 网络视频产业营销创意与策划 68
3.4 网络游戏产业创意与策划 70
3.4.1 网络游戏与网络游戏产业 71
3.4.2 网络游戏产业内容创意与策划 72
3.4.3 网络游戏产业营销创意与策划 77
3.5 网络文学产业创意与策划 81
3.5.1 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产业 82
3.5.2 网络文学产业内容创意与策划 84
3.5.3 网络文学产业营销创意与策划 87
思考题 91
章末案例 91
第4章 出版产业创意与策划
4.1 出版产业概述 95
4.1.1 出版的概念与性质 95
4.1.2 中国出版产业发展概况 99
4.2 出版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原则与方法 101
4.2.1 出版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原则 101
4.2.2 出版产业创意与策划的方法 103
4.3 出版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内容 105
4.3.1 选题创意与策划 105
4.3.2 装帧设计创意与策划 106
4.3.3 定价创意与策划 106
4.3.4 营销创意与策划 107
4.4 数字出版产业创意与策划 108
4.4.1 数字出版的概念与发展现状 108
4.4.2 数字出版的特点 109
4.4.3 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09
4.4.4 数字出版产业创意与策划的要点 110
思考题 113
章末案例 113
第5章 演艺产业创意与策划
5.1 演艺产业概述 118
5.1.1 演艺产业的内涵 119
5.1.2 演艺产业的发展模式 119
5.2 演艺产业创意 121
5.2.1 创意理论在演艺产业的应用 121
5.2.2 创意构思 122
5.2.3 剧本创作 122
5.3 演艺产业策划 125
5.3.1 项目定位 125
5.3.2 团队组建 125
5.3.3 预算编制和宣传推广 126
5.3.4 排练与音乐制作 127
5.3.5 演出执行与反馈收集 127
思考题 128
章末案例 129
第6章 影视产业创意与策划
6.1 影视产业概述 132
6.1.1 影视产业的内涵 133
6.1.2 我国影视产业发展概况 133
6.2 影视产业创意特点与策划方法 135
6.2.1 影视产业创意特点 135
6.2.2 影视产业策划方法 137
6.3 电视产业创意与策划 139
6.3.1 电视产业发展现状 140
6.3.2 电视产业内容创意与策划 140
6.3.3 电视产业营销创意与策划 142
6.4 电影产业创意与策划 144
6.4.1 电影与电影产业 145
6.4.2 电影产业内容创意与策划 146
6.4.3 电影产业营销创意与策划 150
思考题 154
章末案例 155
第7章 动漫产业创意与策划
7.1 动漫产业概述 159
7.1.1 动漫产业的特点 159
7.1.2 国际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160
7.1.3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概况 162
7.2 动漫产业创意与策划的特点和原则 163
7.2.1 动漫产业创意与策划的特点 163
7.2.2 动漫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原则 164
7.3 动漫产业发展战略创意与策划 166
7.3.1 动漫产业创意与策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166
7.3.2 动漫产业市场发展战略创意与策划 167
7.4 动漫产业品牌建设创意与策划 170
7.4.1 作品质量 170
7.4.2 内容题材和创意 171
7.4.3 技术载体和平台 171
7.4.4 传播推广策略 171
7.4.5 产业链 172
思考题 173
章末案例 173
第8章 短视频产业创意与策划
8.1 短视频产业概述 178
8.1.1 短视频的概念 178
8.1.2 短视频的主要类型 179
8.1.3 短视频产业发展概况 180
8.2 短视频的优势和劣势 183
8.2.1 短视频的优势 183
8.2.2 短视频的劣势 185
8.3 短视频产业创意与策划策略 187
8.3.1 短视频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原则 187
8.3.2 短视频产业创意与策划的方法 189
思考题 191
章末案例 191
第9章 网络音乐产业创意与策划
9.1 网络音乐产业概述 197
9.1.1 网络音乐发展概况 197
9.1.2 网络音乐的特点 198
9.2 音乐文化创意与策划的内涵 201
9.3 网络音乐产业创意与策划内容 204
思考题 207
章末案例 207
第10章 广告产业创意与策划
10.1 广告创意概述 210
10.1.1 广告创意的概念 210
10.1.2 广告创意的特点 211
10.1.3 广告创意的产生及过程 212
10.2 广告创意与策划的方法 215
10.2.1 广告创意与策划的思维方式 215
10.2.2 广告创意与策划的常用技法 218
10.3 广告创意与策划的原则与策略 224
10.3.1 广告创意与策划的原则 224
10.3.2 广告创意与策划的策略 226
思考题 236
章末案例 237
第11章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
11.1 文化旅游产业概述 242
11.1.1 文化旅游的概念 243
11.1.2 文化旅游的特征 243
11.1.3 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245
11.2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基本理论 247
11.2.1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概念 248
11.2.2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作用 248
11.2.3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性质 249
11.2.4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特征 249
11.2.5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分类 250
11.3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方法 253
11.3.1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思维方法 253
11.3.2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操作方法 254
11.4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原则和流程 257
11.4.1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原则 257
11.4.2 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与策划的流程 259
思考题 260
章末案例 260
第12章 会展业创意与策划
12.1 会展业概述 264
12.1.1 会展的概念 264
12.1.2 中国会展业发展趋势 265
12.2 会展业创意 266
12.2.1 会展业创意的概念 266
12.2.2 会展业创意的原则 266
12.2.3 会展业创意的方法 266
12.3 会展业策划 267
12.3.1 会展业策划的概念 267
12.3.2 会展业策划的特点 268
12.3.3 会展业策划的原则 269
12.3.4 会展业策划的内容 270
12.3.5 会展业策划的方法 272
12.3.6 会展业策划的流程 273
思考题 278
章末案例 278
第13章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典型案例解读
13.1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的文化内涵 282
13.1.1 《舌尖上的中国》的艺术特色 282
13.1.2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之道 283
13.1.3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启示 285
13.2 从《哪吒之魔童闹海》看中国动画的文化回归 286
13.2.1 《哪吒之魔童闹海》剧情介绍 287
13.2.2 《哪吒之魔童闹海》的艺术特色 287
13.2.3 文化回归的产业启示 288
13.2.4 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 289
13.3 快手:社群经济背景下移动短视频应用平台的商业模式 290
13.3.1 快手的发展历程 290
13.3.2 快手的商业模式分析 292
13.3.3 以快手为代表的移动短视频应用平台的发展趋势 293
13.4 “长白天下雪”全媒体营销策划 295
13.4.1 创新创意 295
13.4.2 策划特色 296
13.4.3 营销方式 297
13.4.4 案例启示 298
参考文献 299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从“自信”到“自信自强”的转变,是对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深刻、更高远的时代定位。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突出的异质性特征,它与经济、、文化和生态等诸多方面的关联性较强,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路径。诚然,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重点解决“短缺与过剩并存”这一难题,这就需要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动能升级。在这一背景下,凸显出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在发展文化产业、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人民文化素养、实现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修订坚持系统、实用的原则,在保持原有体系和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了以下几方面调整。首先,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文化消费形式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本次修订对第1版教材中的发展数据进行了更新和完善,选取了更为新颖和经典的案例充实教材内容。其次,删除了“手机媒体产业创意与策划”和“娱乐业创意与策划”两章内容,增加了“演艺产业创意与策划”和“短视频产业创意与策划”两章内容,以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从而提高教材的适用性。最后,对第1版教材中存在的几处错误进行了改正,并对一些章节进行了完善。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作为文化产业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处于灵魂地位。文化产业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化现象,也不同于一般的经济产业,它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领域,涉及文学、艺术学、学、经济学、传播学、管理学、法学、国际关系等学科领域。因此,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尽量以不同的思维习惯,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结合大量实践案例,来阐述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的创意与策划内容,希望能为文化产业管理的教材建设提供一种极具包容性的参照。
本书由袁连升、王元伦担任主编,张育齐、王胜男、王禹心、高雅担任副主编。具体分工:袁连升编写第4章、第9章、第11章、第12章、第13章;王元伦编写第1章、第3章、第6章;张育齐编写第10章;王胜男编写第2章、第7章;王禹心编写第8章;高雅编写第5章;最后由袁连升、王元伦对全书进行修改和总纂。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感谢责任编辑施猛为本书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
编者在编写本书过程中,参阅、引用了大量文献著作和网络资源,在此特向相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由于我们是一支年轻的团队,才疏学浅,加之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敬请读者海涵并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反馈邮箱:shim@tup.tsinghua.edu.cn。
编 者
2025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