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药用基础化学(上册)第三版

書城自編碼: 415111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陈任宏、董会钰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481795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营救里斯本丸
《 营救里斯本丸 》

售價:NT$ 308.0
鸟瞰最美国保全书(刷边版)
《 鸟瞰最美国保全书(刷边版) 》

售價:NT$ 5489.0
上海市民生活记忆
《 上海市民生活记忆 》

售價:NT$ 374.0
分肥游戏:古代中国权力分配规则
《 分肥游戏:古代中国权力分配规则 》

售價:NT$ 329.0
结构 Structures(埃隆马斯克推荐读物之一,经典又实用的结构力学普及读物)
《 结构 Structures(埃隆马斯克推荐读物之一,经典又实用的结构力学普及读物) 》

售價:NT$ 435.0
影响世界的十八个定律:破解万物运行规律人类,如何用公式定义世界?
《 影响世界的十八个定律:破解万物运行规律人类,如何用公式定义世界? 》

售價:NT$ 305.0
道教大辞典·道教百科全书(通识版本+飞机盒): 附赠32张海报:神仙谱系大全x1、道教宗派与法术全鉴x1、时间线上的道教史x1
《 道教大辞典·道教百科全书(通识版本+飞机盒): 附赠32张海报:神仙谱系大全x1、道教宗派与法术全鉴x1、时间线上的道教史x1 》

售價:NT$ 1520.0
伦理学与生活(第11版)
《 伦理学与生活(第11版) 》

售價:NT$ 551.0

內容簡介:
《药用基础化学(上册)》(第三版)主要为无机及分析化学内容,包括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和共价键、元素及其化合物、配位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分散系、电解质溶液等化学基础知识及应用。同时,介绍定量分析法的步骤及误差、偏差的表示方法,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计算,以及电化学分析法、光谱法和色谱法与药学及药品类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及应用。以化学、仪器分析法为主线,重点介绍了四大化学平衡及相应滴定分析法(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精选27个实训项目供选用,体现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原则,以专业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实训项目为载体,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为方便教学,本书配套有动画、微课、视频、图片及电子课件等数字化资源,可以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也可以通过学银在线获取。本书是“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供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药学类、中药学类、药品制造类、生物制药类专业师生使用,同时,可作为医学、护理、检验、化工、生物、食品和化妆品等相关专业教学用书。
目錄
模块Ⅰ化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化学研究对象002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002
二、化学发展历史的回顾004
三、化学与药学的关系006
重点小结008
目标检测009
第二章物质结构010
第一节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011
一、原子的组成011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012
三、元素周期系021
第二节分子结构和共价键027
一、共价键027
二、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031
重点小结033
目标检测034
第三章元素及其化合物036
第一节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037
一、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元素通性037
二、碱金属及碱土金属重要化合物039
第二节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042
一、卤素及其化合物042
二、氧族元素及其化合物046
三、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050
四、碳族元素及其化合物054
第三节常见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057
一、过渡元素的通性058
二、铬、锰及其重要化合物060
三、铁、钴、镍及其重要化合物063
四、铜、银、锌、汞及其重要化合物064
第四节其他常见药用元素及其化合物067
一、硒元素及其化合物067
二、锗元素及其化合物068
三、钼元素及其化合物068
重点小结068
目标检测069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072
一、配合物的概念073
二、配合物的组成073
三、配合物的命名075
重点小结077
目标检测077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080
一、氧化还原反应080
二、原电池和电极电势082
三、电极电势及其应用085
重点小结086
目标检测086
第六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089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090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090
二、反应级数092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093
第二节化学平衡095
一、可逆反应095
二、化学平衡常数096
三、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097
四、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098
重点小结099
目标检测099
第七章分散系102
第一节分散系102
一、分散系的概念102
二、分散系的分类103
第二节溶液103
一、溶液的组成和表示方法104
二、溶液的配制和稀释105
第三节稀溶液的依数性106
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106
二、溶液的沸点升高108
三、溶液的凝固点降低109
四、溶液的渗透压110
第四节胶体溶液112
一、溶胶112
二、高分子溶液115
重点小结117
目标检测118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120
第一节弱电解质溶液120
一、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121
二、弱电解质的解离度121
三、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121
第二节酸碱质子理论122
一、酸碱的质子概念122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123
三、酸碱的强度124
第三节缓冲溶液126
一、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和组成126
二、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127
三、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129
重点小结132
目标检测132

模块Ⅱ化学分析法基础知识
第九章定量分析法概述136
第一节定量分析法的步骤137
一、定量分析法简介137
二、定量分析的步骤137
第二节定量分析的误差139
一、误差与准确度139
二、偏差与精密度141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143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43
第三节有效数字及其应用144
一、有效数字144
二、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145
重点小结145
目标检测146
第十章滴定分析法概述148
第一节滴定分析法基本原理149
一、滴定分析法简介149
二、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149
三、滴定分析法的分类和滴定方式149
第二节标准溶液的配制151
一、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151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151
第三节滴定分析计算153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153
二、滴定分析计算实例154
重点小结156
目标检测156
第十一章酸碱滴定法159
第一节酸碱质子传递平衡160
一、一元弱酸弱碱质子传递平衡160
二、多元弱酸弱碱质子传递平衡160
第二节酸碱滴定法162
一、酸碱指示剂162
二、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164
三、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69
四、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170
第三节非水酸碱滴定法172
一、非水溶剂的分类和性质172
二、非水酸碱滴定法的类型及应用175
重点小结176
目标检测177
第十二章配位滴定法180
第一节配位解离平衡180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181
二、EDTA的配位解离平衡182
三、影响配位解离平衡的因素184
第二节配位滴定法190
一、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190
二、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193
三、配位滴定法的应用实例193
重点小结195
目标检测196
第十三章氧化还原滴定法199
第一节氧化还原平衡200
一、能斯特方程200
二、影响氧化还原平衡的因素200
第二节氧化还原滴定法201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201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04
三、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实例207
重点小结208
目标检测209
第十四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212
第一节沉淀溶解平衡212
一、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212
二、溶度积规则214
三、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214
第二节沉淀滴定法217
一、银量法的基本原理217
二、银量法的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与标定220
三、沉淀滴定法的应用实例221
第三节重量分析法221
一、挥发法222
二、萃取法222
三、沉淀法222
重点小结223
目标检测224

模块Ⅲ仪器分析法基础知识
第十五章电化学分析法228
一、电化学分析法概述228
二、直接电位法231
三、电位滴定法232
四、永停滴定法233
重点小结234
目标检测235
第十六章光谱法237
第一节光谱法概述237
一、电磁辐射特征及电磁波谱238
二、光谱法分类239
三、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239
第二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40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240
二、紫外-可见吸收曲线241
三、光的吸收定律和标准工作曲线241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及类型243
五、分析条件的选择246
六、定性和定量分析及纯度检查247
第三节红外光谱法简介249
一、红外光谱法概述250
二、红外光谱法的基本原理251
重点小结253
目标检测254
第十七章色谱法257
第一节色谱法概述257
一、色谱法的产生257
二、色谱法的分类258
三、色谱图及常用术语259
四、色谱法基本理论261
五、色谱法的定性和定量分析264
第二节薄层色谱法266
一、分离原理266
二、吸附剂266
三、展开剂267
四、操作方法267
五、定性和定量分析269
第三节气相色谱法272
一、气相色谱仪基本构造272
二、气相色谱的固定相273
三、气相色谱检测器275
四、色谱条件的选择277
第四节高效液相色谱法279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构造279
二、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284
重点小结286
目标检测287

模块Ⅳ实训项目
项目一化学基本技能实训291
实训一化学实训基础知识291
实训二粗食盐的提纯与质量检验313
实训三缓冲溶液的配制及缓冲作用315
实训四酸碱滴定练习317
实训五直接称量法练习318
实训六减量称量法练习321
实训七溶液配制322
项目二化学分析技能实训324
实训八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24
实训九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25
实训十药用硼砂的含量测定327
实训十一硫酸锌的含量测定328
实训十二水的总硬度的测定329
实训十三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30
实训十四消毒液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测定332
实训十五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和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334
实训十六银量法测定生理盐水中氯化钠的含量335
项目三仪器分析技能实训338
实训十七饮用水和药用葡萄糖pH的测定338
实训十八对氨基苯磺酸钠的含量测定340
实训十九维生素B12注射液的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342
项目四综合技能实训344
实训二十混合碱的含量测定344
实训二十一食醋中总酸的含量测定346
实训二十二乙酰水杨酸的含量测定347
项目五技能大赛和考证349
实训二十三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49
实训二十四硫酸镍试样中镍含量的测定350
实训二十五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和铁的含量测定351
实训二十六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353
实训二十七硫酸亚铁铵的制备与质量评价355

附录359
一、一些常见化合物的分子量359
二、一些常见质子酸碱的解离常数359
三、常见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360
四、常见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360
五、常见电极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361
六、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分析检验赛项(高职组)实践操作考核评分细则361
目标检测部分参考答案365
参考文献372
元素周期表373
內容試閱
前言
《药用基础化学(上册)》2013年初版,2019年再版,为国家级职业教育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微知库)配套教材,以及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配套教材,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一等奖,2023年被评为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本书出版十多年来,深受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使用单位师生的广泛好评。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浸润,铸魂育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紧跟产业,丰富教材内容,示范引领,强化职业教育教材新形态、数字化教材建设,特组织本书的修订编写工作。
本书仍保留了第二版教材的基本框架,以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岗课赛证创”融合一体化新形态为根本要求,以打造一套具有现代职业教育特色的产教融合优质教材为建设目标。第三版教材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对接专业,理念新颖 本书修订依据高等职业教育药学及药品类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将职业岗位要求、课程内容、竞赛标准、创新创业要求融为一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标准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体现工作过程导向和“学生主体”的职教理念,注重基础及应用,以实训项目为载体,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岗课赛证创”融通 本书修订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和课程标准,以“岗课赛证创”融通重组课程内容,构建“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四大进阶式课程体系,“基础内容+实践操作”为教材主要内容,“技能大赛+创新创业”为拓展应用内容,构建与药学及药品类专业课程对接的药用基础化学教学内容,理论知识模块化,实训内容项目化。同时,新增了动画、微课、视频等与教材配套的数字化资源,教学资源丰富,极大满足了教学需要。
3模块构建,注重实践 本书内容包括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分析法基础知识、仪器分析法基础知识、实训项目四大教学模块;教材设置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案例导入(融入思政元素)、拓展阅读、课堂互动、重点小结和目标检测等栏目,增加若干客观题(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和思考题,新增实训项目,夯实基础,强化应用。
4铸魂育人,素质为本 教材顶层设计突出“以生为本,服务专业”,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是对课程标准的基本遵循,强调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有机统一。以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明确了学生的知识要求,以“能和会”做什么,明确了学生的能力要求,教材融入思政元素,结合化学史、名人事迹、传统文化知识等内容介绍,要求学生养成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注重过程分析能力、情感价值观、职业操守、安全意识、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明确了学生的职业素质目标,由此实现化学课程思政功能和课程目标的融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家国情怀,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树立奋发向上、刻苦学习、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5新增实训项目,彰显职教特色 实训项目设计贯穿了健康、安全、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突出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职业教育特色,本书为学生学习药物分析、药品检验技术、药理学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构建了专业工作过程(药物的合成、分离提纯、物理常数测定、定量和定性分析等)所需的基础知识、实训技能,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以突出实用与技能为原则,本书新增6个实训项目,同时融入技能大赛实训内容,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团队协作的合作精神。
6书网互动,丰富资源 完善数字化资源建设,创新教材的表现形式。国家职业教育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微知库)及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积累了许多供教学使用的动画、微课、视频等“互联网 平台”数字化资源。本书编者原创的动画、微课、视频等数字化资源112个(含更新及增加52个),以二维码形式植入书中,丰富了本书配套的数字化资源;同时,化学工业出版社强大的云平台,以及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视频等数字化资源。这不仅创新了教材的表现形式,也强化了师生线上和线下的教学互动方式,体现了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趋势。
7校企合作,优化团队 紧跟产业,创新教材内容,吸收行业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和新方法,校企合作共同编写教材。全国多所药学及药品类职业院校中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主持国家、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骨干教师参与修订,同时,还从医院、制药企业遴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补充到编者队伍中来。增强教材的实用性、时效性,适应科技进步的要求。
本书可供全国职业教育药学、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生物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和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教学使用,同时,可作为基础化学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
本书修订由陈任宏负责统稿,广东药科大学潘育方教授负责审稿。编写(按章节顺序排列)具体分工为陈任宏(第一章),伍伟杰(第二、七章,实训二~四),叶斌(第三章),吴丽(第四、五章),利健文(第六章),代甜甜(第八章),蔡自由(第九章),董会钰(第十章,实训十一、十二),孙兰凤(第十一章),陈晓靓(第十二章),冯伟(第十三、十五章,实训十三~十六),崔英(第十四章),梁芳慧(第十六章,实训十九),张威(第十七章),李广霞(实训一),黄勇红(实训五、六、八、九),唐耿秋(实训七、二十一),黄琳琳(实训十、二十五),黄艳萍(实训十七、十八),黄秋妹(实训二十、二十二),王如意(实训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
本书微课、视频等数字化资源创作除了编者外,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的陈柳生、李永冲、石晓,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的吴娜怡郁、张晓春等也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此特表感谢!
鉴于编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及编写水平有限,难免出现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斧正。
编者
2025年1月


第一版前言
《药用基础化学》(上册)编写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文件精神,汲取了建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药物制剂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药用化学基础项目以及精品课程经验,总结兄弟院校多年化学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实践与研究的成果,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本书根据高职高专药学及药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行业为依托,专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按照“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原则编写,突破传统化学体系,重整、优化课程内容,构建与专业相对接的药用基础化学知识及能力模块。本书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1本书供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和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教学使用,同时,作为基础化学精品课程的配套教材。体现“适应性、职业性、实用性”特色,教材内容包含药学及药品类专业学生必需的基础化学知识及能力,服务专业课教学,为学生更好学习药物制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天然药物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奠定基础,并能贴近生产、检验、药品养护和销售流通实际。
2本书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体现“工学结合”特色,以实践为载体,基础知识及能力应用为核心,实训项目为主线,突出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现代职业教育特色。根据药学及药品类专业的应用性精选实践教学内容,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充分体现基础知识及技能应用技术的一体化。
3本书突破传统化学课程体系,重构基础化学课程内容,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进行优化、融合,构建了与专业课内容相对接的化学基础知识模块。化学基础知识模块重点介绍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分析技术基础模块重点介绍四大化学平衡及其滴定法;仪器分析技术基础模块重点介绍光谱法、色谱法。这样,既能避免重复、交叉,增强教材内容的连贯、衔接,又能减少专业课对基础课课时的挤压,降低篇幅。
4本书按照需用为准、实用为先原则,减少理论分析,降低难度,每个章节内容的引入均采用相关药物或以与医学、药学相关化合物的化学现象及应用为实例。例如,化学分析技术基础和仪器分析技术基础模块的应用实例以药物为分析对象,强调基础化学在医学、药学领域及专业中的适用性、应用性。
5本书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任务驱动)—知识内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为实践实训项目教学奠定基础)—课堂互动(知识应用)—知识链接或阅读与提高(介绍知识、趣闻)—学习积累—目标检测—实训项目(以项目导向)”采用项目及知识模块编写,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有较强的可教性和可读性。
6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基础,适当降低起点,文字叙述力求简明、具体,尽量使用图示和表格表达有关内容,避免冗长的论述,做到浅显易懂。在适当章节,简单介绍化合物的来源、发现历史、作用等趣闻逸事,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方便教学,本书还配有电子课件。
本书由陈任宏、董会钰、潘育方主编,陈任宏、潘育方负责全书统稿,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陈任宏编写第一章;伍伟杰编写第二、四章,实训项目四、五、六;叶斌编写第三章;孙兰凤编写第五、九章;利健文编写第六章;蔡自由编写第七章;董会钰编写第八、十章,实训项目十二、十三、十四;邹春阳编写第十一、十三章,实训项目十五、十六;崔英编写第十二章;梁芳慧编写第十四章,实训项目十九、二十;张威编写第十五章;许小青编写实训项目一;鲍真真编写实训项目二;鲁正熹编写实训项目三;黄勇红编写实训项目七、八、九、十;潘育方编写实训项目十一;黄艳萍编写实训项目十七、十八。
鉴于编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及学术水平有限,加之编写时间仓促,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1月


第二版前言
《药用基础化学(上册)》修订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药学及药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从注重基础、降低教材理论难度、加强应用性和实用性出发,以实训项目为载体,突出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本书第一版自2013年出版以来,得到全国若干所高等职业院校师生的普遍好评,2014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教材一等奖。为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十三五”规划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等指导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高等职业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特组织本教材的修订编写工作。第二版教材修订编写仍保留第一版基本框架,具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1职业特色 第二版教材修订编写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突破传统化学学科体系,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优化、整合,重构基础化学课程内容。例如,第二篇 化学分析法,将酸碱质子传递平衡、配位解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等化学平衡与四大滴定分析法进行有机融合、优化,避免内容重复和交叉;删减或简化理论内容,例如,将“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命名;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移至第一篇 化学基础知识中介绍,分解难点,突出重点。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注重基础及应用,为药所用,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力求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检验、储存养护、流通和销售等实际工作,更符合药学及药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2药学特色 根据药学及药品类专业特点,充分体现基础化学在专业中的应用,知识、技能与专业课程内容对接,体例与药学及药品类专业内容紧密结合。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加大实训内容的比例,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理论实践一体化,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岗位适应性。
3编写特色 根据药学及药品类专业的实用性精选实践教学内容,理论围绕实践内容展开,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基础理论与分析技术的一体化。创新编写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模块编写教材,按“学习目标(知识)、技能(能力)要求(任务驱动)、知识内容(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为实践项目教学奠定基础)、课堂互动(知识应用)、拓展阅读(结构、机理阅读拓展及应用,较深奥理论知识的介绍、应用及趣闻逸事)、重点小结、目标检测、实训项目(项目导向)”等格式模块编写。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实现“理实一体化”。
4可教特色 本次修订教材按照传统化学课学时数删减30%编写,教材内容难易适中。配套多媒体PPT电子课件、书网互动测试,便于师生教与学。
5可读特色 设计生动活泼、栏目新颖,通过栏目增加教材的信息量。例如,“课堂互动”有利于师生教学互动;“拓展阅读”便于学生了解知识背景和应用,以及专业发展的新知识和信息;“重点小结”便于自学,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目标检测”在于加强训练,使教、学、做一体化。
本书第9次印刷有机融入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奋发向上、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
本教材供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中药学、中药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化学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和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教学使用,同时,可作为基础化学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本教材修订由陈任宏、冯伟负责统稿,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陈任宏编写第一章;伍伟杰编写第二、七章,实训项目二~四;叶斌编写第三章;吴丽编写第四、五章;利健文编写第六章;孙兰凤编写第八、十一章;蔡自由编写第九章;董会钰编写第十、十二章,实训项目十~十二;冯伟编写第十三、十五章,实训项目十三、十四、十六、十七;崔英编写第十四章;梁芳慧编写第十六章,实训项目二十一;张威编写第十七章;李广霞编写实训项目一;黄勇红编写实训项目五~八;黄琳琳编写实训项目九、十五;黄艳萍编写实训项目十八、十九;王如意编写实训项目二十。
鉴于编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及编写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会出现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斧正。
编者
2019年12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