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龙西方传世影像里的中国形象1500-1949
》
售價:NT$
806.0

《
似锦
》
售價:NT$
383.0

《
首饰之美: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NT$
806.0

《
旧庙新神:晚清变局中的孔庙从祀(论衡系列)
》
售價:NT$
296.0

《
道心惟微: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战略文化与历史启示
》
售價:NT$
500.0

《
重写灵魂:多重人格与记忆科学(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556.0

《
新伦巴第街:美联储如何成为最后交易商
》
售價:NT$
296.0

《
思考致富4:自我推销术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本书为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彩印刷,图文并茂,理论讲解与实践案例分析相结合,深入浅出,易于学生掌握;全书各章均以二维码形式置入配套课件方便教师教学及学生自学。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当下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中的设计色彩为主要内容,从应用型教育的要求出发,强调教学的实践应用性,全书内容凝结了作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充分展现了一流院校一流专业的教学场景和教学方法,精炼理论基础,将应用型知识点融入设计实训项目,精选不同专业方向的代表性、经典作为进行赏析,全面提升学生的眼界和实践能力。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最近几年的教学发展趋势,对内容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更换了相关案例,尤其是在思政融入、新形态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增补工作。
|
關於作者: |
张歌明 1982 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讲课程有“视觉表现”“设计色彩””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插图设计”等,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中的’复杂性”问题研究””视觉语言与视觉表现研究”。出版专著及教材有《有意复杂--艺术中的复杂性问题研究》《视觉表现》《设计色彩》《装饰图案设计原理与训练》等。在《装饰》《美术观察》《艺术与科学》《中国美术馆》等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其中文章《模糊与清晰--艺术盲点永恒》获得北京市文联第五届文艺批评二等奖,插图、封面设计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
|
目錄:
|
第一章理解色彩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光线、色彩、眼睛
1.都是光的作用
2.多亏有了三棱镜
3.康斯太勃尔的功缋
4.眼睛的主观性
5.光源不同则基调不同
第二节 色调、对比、和谐
1.色调第一
2.学会使用色环
3.明度和纯度
4.同类色的调和相对容易
5.对比色的调和更加困难
6.共同进退的原则
7.所谓“高级灰”
第二章掌握色彩训练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写生、概括、拍照
1.写生为本
2.描绘重要,概括更重要
3.学会利用照相机
第二节 调式、意图、象征
1.从调式入手
2.从主题或故事入手
3.从象征意义入手
第三节 画境、心境、意境
1.色彩的画境
2.用心情改变色彩
3.有意而为的意境
第三章从历史的演进中看色彩的应用和变迁
第一节 简单、丰富、单纯
1.原始艺术的魅力
2.衷心感谢印象派
3.回归单纯
第二节 情结、心理、累积
1.无法忽视的象征
2.中国人的色彩情结
3.民间艺术的色彩启示
第三节 平面、服装、工业和环境设计
1.醒目的平面表现
2.色彩优雅的服装
3.富于质感的工业产品
4.色彩在环境中流动
|
內容試閱:
|
撰写《设计色彩》最初的想法是把色彩课教学的理念和训练方法整理出来,除了总结教学之外,更希望能把多年以来积累的优秀作业展示出来,把教学的成果特别是学生们努力的成果呈现在读者面前。教材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讲述色彩反射和形成的基本原理,色彩组织和搭配的一般原则;其次介绍色彩训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题目要求、设置目的、开型数量、时间限定等;最后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色彩的演进和变化,以及在设计中色彩使用的特点和要求。其中,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色彩理论和色彩应用,尽量简明易读、逻辑清楚,第二部分训练方法和优秀作业是教材编写的重点,力求选择最好的作业把主题和形式的关系贴切地表达出来,本次再版更换了全部作业,同时增加了“同学画像”和
“视觉盛宴”两个主题的作业,加上其他主题,新的作业案例两百余张。在教学中,通常把色彩写生作为学习色彩的第一个阶段,面对真实的静物、场面、风景或者人物,写生的重点是把看到的色彩充分表现出来,旨在感受色彩的微妙和丰富,了解颜料的性能、掌握调配色彩的技巧和方法。学习色彩的第二个阶段是设计色彩阶段,重点是理解和认识色彩搭配的基本原理,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和安排色彩,训练如何将思想意图与色彩传达互相对应和吻合起来。无论对于绘画还是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色彩课都是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这就如同感性和理性之间的相互依存,写生设计也应相互支撑、两条腿并行。
如果说素描的优势是用归纳的方法表现自然图像的统一,那么色彩的魅力则在于更加充分地展示出生活的丰富和多姿,素描的单纯是以削弱色彩的丰富性为代价,而色彩的回归则强化了直觉的丰富和敏锐,眼睛无需被束缚,你可以尽情地将看到的一切收纳在画面里,在恣意挥洒色彩的同时也将情绪和感受融入作品中。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新的征程,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画家和设计师都应该认识到在新理念、新科技、新方法不断涌现的今天,只有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尽情感受,才能用最美丽、最和谐的色彩将所见、所闻和所想真切和充分地描绘出来。
本教材除了引用诸多古今中外先贤、色彩大师的作品之外,为了提高教材的参考性和说服力,结合教学的进程,引用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同学在设计色彩课上的作业,在此向所有提供作业的同学致以最深切和真诚的谢意!希望他们在看到自己的作品时,能够回忆起在学校度过的美好时光,重温设计色彩课上的纠结与快乐。
第一节 光线、色彩、眼睛
1.都是光的作用
第一章
理解色彩设计的
基本原则
光之于我们的视觉,就如同水之于我们的生命。人类之所以能够看到色彩是因为有光的存在,物体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也是因为它们对光的吸收与反射有所不同,当光线照射在物体之上时,不同的材料、肌理和质地对于光的反映都有所不同,一部分光被吸收了,而另一部分光却被反射了出来,我们能够看到的正是那部分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显示的不同的色彩,即所谓光与色的视觉效应(图1-1)。当太阳西下、夜幕降临时,色彩缤纷的物体就已经归于一统,都被灰黑色笼罩,甚至伸手不见五指。毫不夸张地说,生活的丰富美好、缤纷多样绝对有赖于色彩的存在,早晨醒来,每当我们看到从窗外扑洒进来的阳光,那斑斓的色彩就会引发我们对于一天的憧憬和对于未来的遐想……连落日的余晖也能带来神秘、丰富的色彩效果(图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