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
雪
》
售價:NT$
352.0

《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售價:NT$
653.0

《
财政与国家治理
》
售價:NT$
755.0

《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售價:NT$
449.0

《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售價:NT$
1418.0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一本极具启发性的哲学著作,它通过语言分析的方法,为我们揭示了自身意识与自身规定的深层含义。
图根特哈特在这本书中深入探讨了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人类的精神世界。
|
內容簡介: |
《自身意识与自身规定:语言分析的解释》(1979)一书是图根特哈特的代表作,被公认为当代哲学中“自身意识理论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诉诸海德堡学派、维特根斯坦、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米德和黑格尔等思想资源,借助语言分析的方法,全面梳理了传统自身意识理论的问题及其困境。该书清晰地展现了近代以来欧陆哲学最基本问题的框架和讨论核心,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全然不同于传统的方案。其“自身规定”概念可被看作实践层面的“自身意识”理论方面的极具原创性和突破性的贡献,对于当代的伦理思考极具启发性。
|
關於作者: |
恩斯特·图根特哈特(Ernst Tugendhat, 1930—2023),当代德国语言分析哲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自我中心性与神秘主义——一项人类学研究》《自身意识与自身规定》等多部重要的现象学著作。
译者简介:
张伟(张任之),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现象学、伦理学和欧陆哲学。出版中文著作3部,德文、英文著作3部,另有译著、编著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谢裕伟,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学士、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古典哲学和德国现象学。著有德文专著1部,在《哲学研究》《世界哲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和译文多篇,曾获“熊伟青年学术奖”。
|
目錄:
|
前言
第一讲 引言Ⅰ:初步地预先澄清
第二讲 引言Ⅱ:阐述问题和课程计划
第三讲 僵局中的传统自身意识理论
第四讲 从我降格到“我”
第五讲 维特根斯坦Ⅰ:私人语言的不可能性
第六讲 维特根斯坦Ⅱ:飞出蝇瓶的方法
第七讲 向自身规定问题的过渡:弗洛伊德、黑格尔、克尔凯郭尔
第八讲 海德格尔论自身对自身之行事Ⅰ:径路
第九讲 海德格尔论自身对自身之行事Ⅱ:展开
第十讲 海德格尔论自身对自身之行事Ⅲ:自身选择
第十一讲 米德Ⅰ:符号的互相作用
第十二讲 米德Ⅱ:自身
第十三讲 以黑格尔结束Ⅰ
第十四讲 以黑格尔结束Ⅱ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术语索引
译后记
|
內容試閱:
|
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义利于文化积累。为此,我们从1981年着手分辑刊行。限于目前印制能力,每年刊行五十种。今后在积累单本著作的基础上将陆续汇印。由于采用原纸型,译文未能重新校订,体例也不完全统一,凡是原来译本可用的序跋,都一仍其旧,个别序跋予以订正或删除。
在我的《语言分析哲学导引讲座》(1976年)一书中,讲座形式[的使用]实际上只是一种文学的虚构。相反,在1974年和1975年冬季学期,我确实在海德堡做了眼下这个讲座,每次两小时,共14次。当然,文本被大幅修订,一些部分(尤其是第七至十二讲)全部被重写了。
《语言分析哲学导引讲座》体现了这样一种尝试,即在形式的基础学科意义上勾画哲学的语言分析概念的尝试。其论点在于,诸如存在论这样一门基础学科的传统观念只是首次在形式语义学的观念中才成其自身。然而,这样一种对哲学之理解的边界不能被忽视。我将“语言分析哲学的方法论概念”与这个语言分析的基础学科的系统方案区别开来,这个方法论概念仅仅意味着:诸概念只能通过指明相应语词的使用规则而被澄清。这个语言分析的方法论概念提出一个要求,它超出形式语义学的受限的方案,而涉及所有那些如惯常那样被定义的哲学方案,只是它假定了,哲学必须要去处理概念的澄清。语言分析的方法就此而言是唯一真正的哲学方法,这一理解也包含着这个论点:这个方法也是解释迄今所有哲学的唯一适恰的方法。在眼前沟本书中,以传统哲学的一个问题域--它似乎远离语言分析--为示例,这个论点将接受检验。我希望(当然只是一个希望)我可以成功地表明,建设性的语言分析的批评的意义和可能性是如此地有说服力,以使读者将解释的不足归咎于作者,而不是方法本身。
恩斯特·图根特哈特
于施塔恩贝格
1979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