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八闽教育名家文选·近现代卷(二)(八闽教育名家系列丛书)

書城自編碼: 415163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中小學教輔教育理论/教师用书
作者: 涂怀京 陈明霞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75802086
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5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道心惟微: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战略文化与历史启示
《 道心惟微: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战略文化与历史启示 》

售價:NT$ 500.0
重写灵魂:多重人格与记忆科学(共域世界史)
《 重写灵魂:多重人格与记忆科学(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556.0
新伦巴第街:美联储如何成为最后交易商
《 新伦巴第街:美联储如何成为最后交易商 》

售價:NT$ 296.0
权力与财富 晚清时期的金融博弈(以金融视角重构晚清史,揭开晚清金融体系背后的权谋暗战)
《 权力与财富 晚清时期的金融博弈(以金融视角重构晚清史,揭开晚清金融体系背后的权谋暗战) 》

售價:NT$ 367.0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修订译本
《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修订译本 》

售價:NT$ 367.0
微海幻境:神秘海洋生物微观之旅
《 微海幻境:神秘海洋生物微观之旅 》

售價:NT$ 1015.0
企鹅海盗史
《 企鹅海盗史 》

售價:NT$ 454.0
镰仓幕府与外来冲击:蒙古袭来与日本历史的转型
《 镰仓幕府与外来冲击:蒙古袭来与日本历史的转型 》

售價:NT$ 500.0

內容簡介:
本书为八闽教育名家丛书文选系列之近现代卷(二)。本书选编了邓萃英、郑贞文、欧元怀、周淑安、林语堂、陈芝美、王世静、陈淑圭、郑天挺、朱谦芝、黄世明、萨本栋等福建近现代名人的代表性教育论述。编写上以“导读 论著”的形式呈现,“题解”部分对名家本人及选文做了简要介绍与分析,然后呈现各位名家的选文,可为地方区域教育研究提供文献基础,也可帮助读者了解福建教育史上丰富多彩的教育理论、实践,助力发展和繁荣教育科学。
關於作者:
丛书主编:
黄仁贤,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福建师范大学严复研究所副所长等。
本书主编:
涂怀京,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访学研究员,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出版《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制史》、《中国教育活动通史(第8卷)》、《闽北教育史》等学术专著多部,主持或参与部、省级教育课题多项,在《安徽史学》《教育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数十篇专业论文,多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陈明霞,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劳动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福建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福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劳动教育与美育,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与参与国家、省部级等各类教育教学科研、课改项目多项。专著《近代福建教会学校教育研究》曾获得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编《福建省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手册》,参编《教育名著评介(中国卷)》。
目錄
邓萃英
“教育宗旨”果可存在乎
教育与社会
现代教育思潮与教育行政方针
日本最近教育界之状况——记邓芝园萃英在江苏省教育会之谈话.
美国教育之过去现在及未来
改革女学制度议
改革学制问题——邓芝园先生在第一师范为省垣各校教职员讲演辞
邓校长就职演说词
北京师范大学开校感言

郑贞文
科学教育的意义
中国化学史的一瞥
对于福建教育之意见
闽教十年总序

欧元怀
对于学校体育之意见
中国职业教育的出路
训育是教育的中心
师资训练的根本方针

周淑安
声乐问题的随感录
儿童与音乐
中小学唱歌教师之责任
我的声乐教学经验

林语堂
读书的艺术——光华大学演讲
古书有毒辩
学风与教育——大夏大学演讲稿
读书阶级的吃饭问题
中学生的出路问题.
谈牛津

陈芝美
英华书院
游美中职业指导的闻见概述
尤溪古田两县民训视导报告

王世静
永远刻着我的印象中——纪念程前校长奖学金基金募捐启动上的演讲
本院三十年度开学式训词
福建省妇女工作报告
本学院开学日动员大会开幕词

陈淑圭
校庆纪念感言
华南女子学院对于识字教育的服务
典型的教师
妇女服务部的宗旨与目标

郑天挺
史料学教学的初步体会
怎样学习历史
谈谈历史系教学改革

朱谦之
反抗考试的宣言
大同共产主义的教育院(节选)
文化教育发端(节选)

黄世明
我国幼稚教育的新动向
儿童音乐的教学
现行幼稚园课程的批判和建议

萨本栋
办土木工程系
勖勉同学词
陈嘉庚先生莅汀欢迎词
谈厦门大学近况
开学词
內容試閱
丛书总序
刘海峰
在福建这片被武夷云雾与东海涛声滋养的土地上,文明之脉绵长,教育之树常青。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八闽大地的历史星空,那些在中国教育史上璀璨的名字便如星辰般浮现——从闽中走向全国的理学大师朱熹,到近代教育救国的先驱严复,八闽大地教育名家群星闪耀,彪炳史册。
我在1996年出版的《福建教育史》一书的绪论中,曾概括出福建教育史上七个独具特色的方面:其一为朱熹讲学与福建书院的兴盛,其二是宋明两代成为科举大省,其三是台湾士人参加福建乡试,其四是福建船政学堂为全国洋务学堂的先导,其五为教会办学的首要省份之一,其六为华侨办学的典型省份,其七为东南沿海抗战时坚持办学的代表省份。福建教育史上不仅有许多独具特色的方面,而且出现过许多教育名家,其中有不少在全国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长溪(今属福建福安)人薛令之考中进士,成为破福建科举天荒的开闽进士。中唐以后,经历过李椅、常衮等人的几次兴学活动,参加科举者明显增加,林藻、欧阳詹等人相继登第,福建从被视为“闽人未知学”逐渐变为每年考上进士比肩中原的地区。宋代福建教育和科举特别兴盛,《宋史·地理志》将“多向学,喜讲诵,好为文辞,登科第者尤多”列为福建的重要特点。宋代进士总数有4万名左右,福建进士人数有7000人左右,为全国第一,且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在两宋118名状元中,福建人占20名,也为全国之冠。北宋太平老人《袖中锦·天下第一》在罗列当时全国的工艺及农、林、牧、渔著名产品之后,将“福建出秀才”的社会现象也列为天下第一。因此,宋代有“龙门一半在闽川”的说法。
从宋代到清代,福建的著名人物和教育家多数是进士出身。尤其是朱熹,不仅是南宋集理学之大成的思想家、哲学家,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院教育家,对元明清教育和科举考试有重要影响。朱熹所作《四书章句集注》和朱熹及其门人所注“五经”在元代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教材,这也是明代福建士人在科场中占有优势因而中进士者较多的一个原因。朱熹一生大部分时间在福建讲学论道,将儒家伦理注入八闽文脉。“海滨邹鲁”虽然是不少沿海地区喜用的美称,但用来形容八闽大地的确名副其实。
近代以后,作为东南沿海省份,福建是较早接触西学的省份之一。1902年出版的《急悃斋新科闱墨选本》序说:“八闽之地,古称蛮荒,今乃文化过乎中原。以此邦人士多留寓海外,其智慧开通者早也。”严复将“物竞天择”的现代性焦虑转化为教育救国的紧迫感,陈嘉庚抱持“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倾资办学,许多八闽教育名家领风气之先,在全国有重大影响。他们或以思想照亮混沌,或以实践开辟新途,共同构筑了福建教育的精神谱系。
教育是文明延续的津梁,是强国建设的基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教育承担着培养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八闽教育名家身上体现的教育精神和文化理念,是福建地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教育思想如闽江之水,既有源头活水的清澈,又有海纳百川的包容;他们的教育实践如土楼之基,既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厚土,又指向现代文明的苍穹。2023年,福建教育出版社便告诉我在策划一套“八闽教育名家系列丛书”,当时我就认为很有意义。丛书是对福建教育史优秀传统的致敬与梳理,更是对福建未来教育发展的启迪与期许。
本丛书所收录的教育名家,皆为福建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或实践家,我与当代八闽教育名家中的高时良、陈本铭、潘懋元、孙培青等先生还有过不少交往,印象深刻。于今黄仁贤教授主编的这套“八闽教育名家系列丛书”已经完稿,丛书不仅记录教育名家的历史,收录他们的代表性论著,更试图搭建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丛书的出版将吸引更多学者关注八闽教育历史与文化,从历史纵深中理解教育的本质和教育家精神,并从中汲取教育经验与智慧,为当今的教育改革实践提供历史资源和思想资源。
八闽大地,名家辈出。丛书面世,可喜可贺。是为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