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智变2.0:法律科技的AI赋能与生态重构

書城自編碼: 415173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法律法律實務
作者: 智合研究院,洪祖运,刘启铭,孙麟飞,吴梦璐,邓欢,宋威
國際書號(ISBN): 9787524405658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售價:NT$ 490.0
ACT一学就会:接纳承诺疗法入门指南
《 ACT一学就会:接纳承诺疗法入门指南 》

售價:NT$ 709.0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售價:NT$ 403.0
漫步上海老房子(修订版)
《 漫步上海老房子(修订版) 》

售價:NT$ 296.0
江淮方言精汇
《 江淮方言精汇 》

售價:NT$ 500.0
历史动力学:帝国的兴衰密码
《 历史动力学:帝国的兴衰密码 》

售價:NT$ 500.0
广岛 普利策奖得主首次揭示原子弹爆炸真相 20世纪美国百佳新闻作品TOP1
《 广岛 普利策奖得主首次揭示原子弹爆炸真相 20世纪美国百佳新闻作品TOP1 》

售價:NT$ 296.0
全生命周期动作发展 第7版
《 全生命周期动作发展 第7版 》

售價:NT$ 1265.0

內容簡介:
法律服务行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必然需要在这变革时分发挥出更大动能——处于大发展期的法律科技,则是推动法律服务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法律与数字化手段、法律与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深度融合,会催化更多定制化法律服务产品与服务,加速改造整个法律服务行业的未来业态。对此,法律服务行业已经普遍建立起了对法律科技产业的共识。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盛雷鸣曾提到,如何研究并积极利用新科技引领法律服务模式的创新变化是律师行业面临的主要课题,律所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新发展。他强调,律师有必要研究新兴法律科技产品,并有责任发现其中的问题。这一背景下,如能跳出法律服务行业本身的视角,从产业发展的长期维度认真探求、思考并厘清法律科技当下面临的宏观微观环境、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面临的发展挑战、法律科技领域的供需关系,并由此推导法律科技行业的未来格局,无疑会对未来的法律服务行业起到指导性作用,并助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的进一步提速。法律科技重大的社会价值,在于法律服务的普惠化,这是律师职业受制于成本规律一直无法有效解决的。法律AI的出现,极大了提升了法律普惠的可能,真正能够实现“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關於作者:
洪祖运,知名法律科技公司——智合的创始人、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斯坦福大学法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知识产权方向)、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学士。2014年创立智合,全面负责公司的整体战略规划、定位和管理。社会职务主要包括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律师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律所领导力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此外,还入选了2023年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拔尖、青年项目。
  刘启铭,智合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负责公司投融资和公共事务,拥有多年国际贸易、国际金融投资及企业中高级管理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MBA、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现任上海法律科技协会副理事长。
  孙麟飞,智合研究院研究员,专注于法律服务、法律科技市场研究与观察,曾就职于国内私募基金从事化工新材料领域研究工作,悉尼科技大学金融学硕士。
  吴梦璐,智合旗下“智合AI”产品负责人,从事律师及法律科技行业逾10年,曾就职于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担任资深律师、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资深法务。
  邓欢,智合合伙人,智合AI事业群联席副总裁,具有多年法律科技行业产品经验。主讲“法律人如何用AI实现效率飞跃”“法律人玩转AI”系列课程逾10万 人次观看。智拾网年度优秀讲师,多地律师协会法律AI分享嘉宾,多家律所特邀AI分享嘉宾。
  宋威,智合研究院研究员,专注于法律服务、法律科技市场研究与观察,曾就职于国内咨询公司从事黑色金属领域研究工作,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学硕士。
目錄
· 第一篇 技术篇·
第一章 初识大模型,当人工智能走进现实 003
 一、第四次工业革命 003
 二、AI发展的三次浪潮 005
   (一)第一次AI浪潮:基于逻辑推理,符号主义的兴起 006
   (二)第二次AI浪潮之一:基于统计学习,专家系统的崛起 007
   (三)第二次AI浪潮之二:神经网络的复兴 008
   (四)第三次AI浪潮:基于深度学习 009
   (五)新一代技术:Transformer架构 011
 三、大模型的前生今世 011
 四、大模型是传统AI的进化产物 014
 五、大模型时代的里程碑事件 016
   (一)2023年关键词:“百模大战” 016
   (二)2024年关键词:推理模型 017
   (三)2025年关键词:DeepSeek 020
第二章 细研大模型,智能涌现与应用探索 024
 一、AI普惠时代的奇点时刻 024
 二、大模型加速走入千行百业 026
 三、人人都要学会与AI相处 028
 四、我们仍处于AI的初期 031
 五、小结:大模型的星辰大海是AGI 032
第三章 洞察大模型,AI对法律行业的变革 035
 一、大模型对法律行业的影响 035
 二、律协对生成式AI的态度 036
   (一)密集发声,各律协接连发文提示AI风险 037
   (二)风险警示事出有因:“黑箱” 038
   (三)幻觉与偏见 039
   (四)隐私保护 041
 三、律所对生成式AI的态度 043
   (一)部分律所选择直接抵制 043
   (二)部分律所保持谨慎观望 044
   (三)还有人看到机会 045
 四、法官对生成式AI的态度 046
   (一)美国联邦首席大法官年终报告发布 046
   (二)法院系统将AI化,但人类法官仍不可或缺 048
 五、小结:生成式AI应用的两面性 048
 · 第二篇 趋势篇·
第一章 简本溯源,旧时代的法律科技赛道 053
 一、法律科技的定义 053
 二、法律科技企业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055
 三、如何对法律科技企业进行分类 058
   (一)基于企业的定位 058
   (二)基于产品的功能 059
   (三)基于客户的类型 061
   (四)行业归属国民经济分类 061
 四、国内法律科技行业发展历程 062
   (一)1979~1999年:探索萌芽期 063
   (二)2000~2013年:法律科技1.0时代 063
   (三)2013~2022年:法律科技2.0时代 065
   (四)2023年至今:法律科技3.0时代 068
 五、小结:一个不被看好的赛道 068
   (一)行业的基因桎梏 068
   (二)创新的现实困境 068
第二章 奇点更近,法律科技的大模型时代 070
 一、大模型在法律行业的变革 070
   (一)带来效率变革 070
   (二)重塑能力边界 071
   (三)催生新型模式 071
   (四)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要求 072
 二、从通用大模型到法律大模型 072
   (一)什么是法律大模型 072
   (二)为何需要法律大模型 073
   (三)法律大模型的评估方法 074
 三、不同法律职业,将被大模型如何影响 076
   (一)法律职业的“加拉帕戈斯时刻” 076
   (二)法律人与大模型的“共生之道” 077
 四、法律科技企业,将被大模型如何影响 078
   (一)新进入者快速崛起 078
   (二)传统巨头争相跟进 079
   (三)大模型的竞争,本质是生态之争 080
 五、小结:法律科技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081
第三章 区域观察,领先地区法律科技发展模式 083
 一、海外是如何发展法律科技的 083
   (一)美国经验:庞大市场,活跃创投市场引领 083
   (二)英国经验:政策破冰,成熟市场自发演进 084
   (三)新加坡经验:政府主导,引领法律科技发展 086
 二、我国是怎样发展法律科技的 088
   (一)司法科技先行,法院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088
   (二)区域示范带动,政策加码助力L端应用升温 090
 三、代表性区域分析:上海 091
   (一)“领路子” 091
   (二)“搭台子” 093
   (三)“出点子” 095
   (四)“压担子” 098
 四、小结:法律科技正成为各地竞相布局的战略领域 099
   (一)资讯阶段 100
   (二)参与阶段 100
   (三)实施阶段 100
 · 第三篇 市场篇·
第一章 产业概况与市场容量 105
 一、法律科技产业链结构 105
 二、国内法律科技市场容量 106
   (一)to G潜在市场容量估算 106
   (二)to L潜在市场容量估算 107
   (三)to B潜在市场容量估算 108
   (四)to C潜在市场容量估算 109
第二章 法律科技的细分领域 111
 一、法律大模型 111
   (一)国外法律大模型现状 111
   (二)国内法律大模型现状 114
 二、法律研究“从数据库到AI检索” 127
 三、律所中台“律所数字化” 129
 四、司法科技(在线争议解决) 130
 五、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CLM) 131
 六、市场平台 134
第三章 国内外法律科技投融资概况 139
 一、海外法律科技投融资事件汇总 139
 二、国内法律科技投融资事件汇总 145
第四章 行业市场现状与领先企业梳理 148
 一、全球法律科技行业现状 148
 二、全球法律科技领域上市企业 149
 三、全球法律科技“独角兽” 152
 四、国内领先法律AI公司一览 160
第五章 海外代表性法律科技企业研究 175
 一、Harvey AI 175
   (一)三年融资到D轮 175
   (二)逾百家律所为之付费 176
   (三)“秀肌肉”还是“真有料”? 178
 二、LegalZoom 179
   (一)一年之间,两次大裁员 179
   (二)高层动荡,预期下调 179
   (三)“屡败屡战”之间 179
   (四)危险信号,还是主动求变 182
 三、Hebbia 183
   (一)改变世界的不是技术,而是产品 183
   (二)明星团队 183
   (三)全明星阵容的投资人 184
   (四)最好的点子往往来自最了解业务的人 184
   (五)聚焦所有分析师岗位 185
   (六)聚焦功能还是聚焦行业 187
 四、Steno 188
   (一)由法律科技公司投资的法律科技公司 189
   (二)历史:早期的Steno并不是法律科技公司 189
   (三)发展:涉猎法律金融产品,利润颇丰 190
 五、Luminance 191
   (一)“魔圈”所押注 191
   (二)Luminance公司什么来头 192
   (三)与司力达是老相识 192
   (四)7年长跑,司力达与Luminance的渊源 193
   (五)2次转向,让Luminance比以往更重要 195
 六、EvenUp 196
   (一)法律AI“新王”加冕 196
   (二)灵感来自亲身经历 198
   (三)专注一个工作流程 199
   (四)足够大的市场 199
   (五)更“垂直”的模型 199
   (六)抛去“工具”属性 200
   (七)价值不止“提效” 200
   (八)只为成功的结果付费 201
   (九)AI仅是产品的一部分 202
   (十)法律科技爆发正当时 203
 · 第四篇 应用篇·
第一章 赋能潮起,法律与AI共谋新解 207
 一、AI在律师行业的落地从哪儿开始 207
   (一)“旧”话题,新思路 207
   (二)8万名律师的心声 208
   (三)法律研究被彻底改变 209
   (四)不妨多想一步 210
   (五)优秀律所都懂知识管理 211
   (六)方式滞后是痛点 211
   (七)知识共享将更可行 212
 二、律师行业的AI竞赛,开始有人掉队了 214
   (一)2023~2024年的变化 214
   (二)大所已抢占先手,中小所的阻碍是什么 218
   (三)律所如何为AI做准备 222
 三、第一批拥抱AI的律师,感觉怎么样 223
   (一)最大的价值莫过于“腾出时间” 224
   (二)工作模式的改变 229
 四、法律AI产品那么贵,中小律所怎么办 231
   (一)法律科技只为大律所服务? 232
   (二)法律AI并不是高不可攀 233
   (三)律所和AI都需要进步 235
 五、律协发文:如何向使用AI的律师支付费用 236
   (一)关于第512号意见书 237
   (二)结果才是关键 237
   (三)被低估的价值AI 238
   (四)过时的“类比” 239
   (五)重新定义“合理性” 239
第二章 他山之石,领先律所如何布局 241
 一、高伟绅:引入的AI助手 241
   (一)Copilot,老牌生产力厂商的AI时代初解 241
   (二)高伟绅会怎么“使用”这件工具 243
   (三)想不失优雅地跟风,可以怎么做 244
 二、利特勒:专注,然后不断创新 245
   (一)专注的精义:做出差异,然后做到极致 246
   (二)有时,你得走在客户前边 248
   (三)技术派,但关注人 249
 三、佳利:收购法律科技公司 250
 四、苏利文:开拓AI业务,需要正规军 252
   (一)开拓AI业务,需要正规军 252
   (二)不仅要正规军,还得是多兵种 254
 五、小结:一场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 255
 · 第五篇 展望篇·
第一章 关于“深化律师行业应用” 261
 一、律师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261
   (一)外部环境 261
   (二)内部环境 262
 二、大模型时代,律所如何领先一步 264
第二章 关于“法律科技行业发展” 267
 一、法治建设需要科技赋能 267
 二、行业发展驱动与制约因素 269
   (一)行业驱动因素 269
   (二)行业制约因素 273
內容試閱
序 言
  本书的诞生,源于一个根本性的追问:当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能够通过律师资格考试、生成法律意见书、完成合同审查时,法律人的核心竞争力将向何处迁移?
  过去3年间,我们见证了AI快速从“工具”进化为“协作者”的历程。2022年,Transformer模型架构(一种深度学习模型)催生的GPT-3.5(一种AI大模型)让可对话的大语言模型成为全球焦点;2025年,DeepSeek-R1(一种AI大模型)以开源之姿将推理成本降至原来的1/30,深刻冲击了大模型应用格局,宣告AI普惠时代的真正来临。
  技术迭代的速度远超预期,而法律行业——这个以知识密集与经验壁垒著称的领域——则成为AI落地的前沿试验场。在国外,国际律所普遍选择以自行开发或与第三方合作的形式推动法律AI的应用落地,带动了对技术融合的探索与对AI滥用的反思;在国内,从律师、律所,到律协、司法机关,都在通过各种手段挖掘AI的可用价值——降低门槛、便民利民,等等。曾经零星的行动正在汇成大势。
  在对法律科技发展的长期观察、研究中,在和众多行内行外的专业人士交流过后,我逐渐形成了一个观点:法律科技在当前大势下的使命本质上来说应是推动公平正义和科技向善的实现。
  一方面,我们应当通过科技来更好地实现法律的价值,也就是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也应当反过来用法律赋予科技人文的价值,也就是科技向善。法律引导科技,科技赋能法律,在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大目标下,深度融入本轮技术革命的法律AI必定会成为法治社会建设和法治生态完善重要的推动者。
  我们仍无法断言法律人的明天会怎样,但适应未来需要的法律人,一定得具备在正确场合和恰当时机熟练运用法律科技、法律AI的能力。我们使用法律科技,是为了追求公平正义和科技向善——这种知而为之的决断,才是任何工具都无法替代的,作为“人”的核心竞争力。
  本书是我与智合的同事推出的第二本系统性观察与诠释法律科技行业的图书。2024年问世的《智变:法律科技的大模型时代》是第一本法律科技行业的全景谱图,我们系统梳理了这个行业的历史与发展情况。而今天,《智变2.0:法律科技的AI赋能与生态重构》将目光投向更汹涌、更前沿的浪潮——大模型重构法律生态的“奇点时刻”。
  本书揭示探讨三重真相:
  其一,技术革命的不可逆性。大模型并非昙花一现的概念炒作,而是连接主义学派数十年研究厚积薄发的产物。从符号主义的专家系统到GPT-4的多模态能力,AI已从“规则执行者”蜕变为“知识创造者”。当OpenAI(美国一家人工智能研究公司)的模型在美国律师资格考试中跻身前10%,当DeepSeek-R1的推理能力比肩人类博士,法律人必须直面一个事实:AI不再仅是辅助工具,而是重塑行业生态的“新生产力基座”。这一进程中,算力民主化成为关键变量,《智变:法律科技的大模型时代》中预言的法律科技“长尾市场”正在成为现实。
  其二,行业变革的“双刃剑”效应。法律AI在10倍提升合同审查效率的同时,也让“幻觉风险”与“数据黑箱”如影随形;它既为中小律所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也可能加剧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全球各地律协的警示文件与数百家律所的抵制行动,折射出技术采纳中的伦理困境与制度滞后。本书通过硅谷明星公司Harvey AI的崛起、LegalZoom的市值过山车、中国“无人律所”的基层实践等案例,全景呈现法律科技商业化中的希望与陷阱。
  其三,人机协同的进化路径。当AI能够处理千份文档、生成诉讼策略初稿,法律人的价值将向何处沉淀?答案或许藏匿于“慢思考”的不可替代性中——正如OpenAI的o1模型通过延长推理链条逼近人类逻辑,法律实践中对正义的权衡、对情理的洞察、对价值的判断,仍是AI难以企及的“智慧高地”。
  本书试图揭示一个关键趋势:未来的顶尖法律人,必是善用AI放大专业优势的“增强型智者”,而非与机器竞速的“体力劳动者”。人机边界从未消失,只是向更高维度迁移。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在技术洪流中探索法律行业未来的同行者。当我们谈论AI时,本质上是在追问:如何在机器的效率与人类的温度间守护法律作为“技艺理性”的本质?答案或许不在某个技术节点,而在持续对话、校准与迭代的过程中——正如法律本身始终是一场关于正义的动态实践。
  洪祖运
  2025年5月于上海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