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亡哲思录:儒家思想与东汉三国关系新解
》
售價:NT$
500.0

《
汉字东渡:日本汉字趣味谈
》
售價:NT$
398.0

《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售價:NT$
505.0

《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
售價:NT$
469.0

《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
售價:NT$
602.0

《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售價:NT$
254.0

《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售價:NT$
398.0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作者慕课平台主持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灵疗愈”的配套使用书籍,是其长期研究工作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内容具有学术前沿性,符合当下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与文化需求。阅读本书,一方面可以让读者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建立起生命化的连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获得幸福的能力。
|
內容簡介: |
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与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焦虑、抑郁成为人们的普遍性情绪。如何调适这些消极情绪?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安顿心灵的丰富资源,这些资源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类似西方宗教和心理治疗在精神安顿方面的作用。
本书借鉴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资源中所包含的心灵疗愈价值进行阐发,从人们普遍存在的现实困惑出发,依次探讨获得平等感、平和感自由感、自适感、满足感、美妙感、和谐感的方法,从而帮助读者朋友升维认知体系、升华人生境界、增进身心能量、提升幸福指数。
|
關於作者: |
王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阐释学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广东省国学学会会长,庄子研究专家。浙江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博士后,美国爱荷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获评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南国书香节优秀阅读推广人、惠妍卓越教学奖。著有《得道的幸福——庄子审美体验研究》《一个别处的世界——梭罗瓦尔登湖畔的生命实验》。主讲课程“中国文化”及慕课“中国传统文化与心灵疗愈”获评省级一流课程。
|
目錄:
|
引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疗愈价值
一、中国古代有心理医生吗
二、本书的主人公是谁
三、如何超越成功学和内卷
第一章 平等感的获得
一、弱者如何自救
二、如何从低价值中解脱出来
三、如何活出被尊重的人生
四、何为“道”
五、何为“得道”
第二章 平和感的获得
一、如何应对生命挫折
二、如何缓解压力
三、如何克服死亡恐惧
四、如何处理健康与工作的冲突
五、如何扩大自己的心量
六、如何面对事与愿违
第三章 自由感的获得
一、如何掌控自己的心情
二、如何知行合一
三、如何应对别人的冒犯
四、如何在自我和他人之间做好平衡
五、如何获得学习的内驱力
第四章 自适感的获得
一、要乐先苦真的幸福吗
二、平凡可以快乐吗
三、该坚持自己的选择吗
四、如何从普通的事业中获得成就感
五、如何消解容貌焦虑
第五章 满足感的获得
一、何为幸福
二、如何获得幸福
三、如何与欲望相处
四、欲望需要根除吗
五、生命减法与生命加法孰优孰劣
第六章 美妙感的获得
一、何为人生最大的快乐
二、如何提高对美好的感知力
三、如何感受田园之美
四、如何领悟自然之美
五、如何领悟宇宙奥妙
六、如何感受茶之美
第七章 和谐感的获得
一、强者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二、为何要谦逊
三、犯了过错如何应对
四、如何以最小阻力的方式前行
五、如何提高爱人的能力
六、行善会快乐吗
主要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难以满足他人的期待、难以在学习和工作中获得价值感、疲于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生的意义感到迷茫、欲望与能力不相匹配、对美好的事物缺乏感知力、难以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是不是行色匆匆的我们所感受到的日常性沮丧?
生活从未饶过任何一个人。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的艰难时刻,在某些时候处于人生的寒夜、情绪的低谷。落在一个人一生中的雪,我们不能全部看见。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生命中孤独地过冬。我们的人生,大抵就像一幅刺绣,正面呈现的是平整亮丽,背后则布满了芜杂错乱的针脚。
通常,当我们沮丧的时候,都会向现代西方心理学求助,找寻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但事实上,中国古代的许多思想家就是天然的心理医生。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着大量疗愈心灵的药方,有治悲观厌世的、有治事业挫败的、有治身不由己的、有治为情所伤的、有治欲望煎熬的、有治贪生怕死的,从古到今,庇护了许许多多破碎的心灵。
以人类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却有着悠久的前世,中国哲学思想与宗教思想是心理学的重要源头,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著名心理学史家乔治·布雷特(George Brett)和约瑟夫·墨菲(Joseph Murphy)等都曾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在中国。”创建分析心理学派的卡尔·荣格(Carl Jung)将中国文化作为其分析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阿基米德点”,并认为这一源自中国的阿基米德点“足以动摇西方人生观”。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说:“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著名学者刘笑敢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美国的华人常说,中国人不需要找心理医生,因为中国人有老庄。”是的,多读老庄,能让我们自得其乐。南怀瑾先生曾把道家比作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意思是说,如果我们的心灵生病了,想不开了,都可以去道家那里抓服药吃。李白、白居易、苏轼、谢灵运等鼎鼎大名的文人都是这家药店的常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