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新中式服装设计、制板与裁剪
》
售價:NT$
449.0

《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
》
售價:NT$
1010.0

《
十九日极夜.完结篇
》
售價:NT$
281.0

《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售價:NT$
500.0

《
囚笼之家
》
售價:NT$
305.0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NT$
653.0

《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著名画家汤兆基所编的一本历代牡丹画名家作品汇编,所涉历代106位画家,多为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如五代时期的黄筌、赵昌,南宋至元代的钱选,明代的陈淳、徐渭,直至当代,均配备画家小传和对应的绘画作品,风格各异,变化无穷,反映了千年以来花鸟画的形成、发展和技法演变。本书图文并茂,便于读者对各个画家产生直观、感性的了解,将牡丹或水墨淋漓,或淡雅疏朗,或工丽写实,或泼墨泼彩等各种风貌一览无余,同时也可体会到中国绘画的巨大魅力。
|
關於作者: |
汤兆基,1942年生,浙江湖州人。师承白蕉、钱君匋、申石伽等大家,擅长诗、书、画、篆刻,有艺兼“三绝”“四全”之称。左手执刀篆刻,又称“铁笔左篆”。长期从事牡丹文化研究与创作,首提牡丹学,被誉为“汤牡丹”。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出版《紫墨映金》《花径如梦》《铁笔左篆》《大画牡丹》《中国画牡丹技法》《汤兆基作品集》《篆刻自学与欣赏》《朱迹追梦》等二十余种。上海市政协第七、第八、第九届常委,政协科教文卫体副主任;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市人大侨宗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西泠印社社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上海市政协书画院艺委会委员。
|
內容試閱:
|
序/邓伟志
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汤兆基先生《中国画牡丹百家》终于将出版了,可喜可贺。
雍容华贵的牡丹被誉为国花,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画牡丹在中国诗词助力下自唐代起一直盛行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汤兆基先生数十年来专心致志绘画牡丹,学习研究历代牡丹诗词,从而对中国画牡丹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有诸多独到的见解,于是也就有了“汤牡丹”的美誉,所编著的《中国画牡丹百家》体现了这方面的造诣。
《中国画牡丹百家》内容翔实,书中收集了自唐代至今历代中国画牡丹大家一百余人,多为开宗立派的代表人物,如五代时期的黄筌、赵昌,南宋至元代的钱选,明代的陈淳、徐渭,直至当代。此书对每个画家所处的不同的朝代,不同生活的背景,不同的表现技法结合具体作品进行探微颐奥,穷理尽性,有的“以墨为格”,注重“墨骨”“略施丹粉而已”,有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以写胸中逸气”,有的“凡春天之花,伏天之叶,秋后之老干,仿佛别有所会因成此图”,有的则“写生先敛浮气,待意思静专,然后落笔,方能洗脱尘俗,发新趣也”。总之,同是画牡丹却见到千姿百态,这就是中国画牡丹的奇妙之处。从技法层面而言,对中国画牡丹所采用的白描、淡彩、工笔、点厾、小写意、大写意等表现技法的形成进行探源,进行十分完整的疏理。《中国画牡丹百家》的出版,正是传承中国画牡丹文脉的一项重要举措。
汤兆基先生热爱牡丹文化不是偶然的,因为他长期生活在上海这江南牡丹文化发祥地。上海建县前一百多年,今天的法华镇路地区便有“小洛阳”之称。北宋亡后,不少洛阳的花农来到了这里种牡丹谋生。四百多年前明末山水画大家董其昌对牡丹也情有独钟,不但自己家中栽种,还将亲手种植的“粉妆楼”送给他的同窗好友并题写了“瑞旭堂”匾。清末海派中国画形成,虚谷、蒲华、任伯年、吴昌硕开拓创新,被尊为“清末四大家”,他们都以善画牡丹著称,引领了一个时代的风范。近代画坛又出现了画牡丹名家张大壮、陆抑非、江寒汀和唐云“四大花旦”。可贵的是,他都曾接受过这几位大家的启蒙。
唐代李白《清平调三首》在咏美人与咏名花的“名花倾国”的人花双咏,李正封的“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咏牡丹,刘禹锡又写下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诗句,其所反映的牡丹文化的内涵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高度对应,都直接影响了中国画牡丹的创作。画是无声的诗,诗是无影的画,汤兆基曾对我说道,中国画牡丹就是笔尖下的中国。我很赞同他这一说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