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NT$
704.0

《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售價:NT$
500.0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NT$
352.0

《
吃对一日三餐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
售價:NT$
296.0

《
安娜·卡列尼娜 全2册 插图珍藏版
》
售價:NT$
1826.0

《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售價:NT$
356.0

《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售價:NT$
398.0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NT$
332.0
|
編輯推薦: |
1.摩崖石刻学是一门较为专业的“冷门绝学”,本书是对“摩崖石刻”全面而又较为通俗,作者立足本土整理拓片,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关心与兴趣。
2.本书从起源和特点、沿革和分布、文本和形态、拓片和馆藏等方面来研究摩崖石刻,既有石刻内容本身的探讨,也有石刻载体的介绍。
|
內容簡介: |
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个单独类型,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摩崖石刻的研究自古属于金石学的范畴,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领域。摩崖石刻学是以摩崖石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起源、历史发展和现状、文本和形态、与环境的关系、空间布局、学人与代表作、研究方法和思路等的一门学问。本书对摩崖石刻的历史与现状、沿革与分布、文献获取及利用、著录与检索、文本与形态等方面展开初步探讨,是对摩崖石刻研究细化的一个初步尝试。
|
關於作者: |
敖炼,1989年生,湖南岳阳人。主要研究领域为石刻文献,现为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金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独著《湖南摩崖上的中兴气象》,合著《永州摩崖石刻精选》《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主编《湖南金石文献选刊》等;担任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湘南摩崖石刻采集整理综合研究”子项目主持人,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湘文化青年传承学者培育重点项目“湖南摩崖石刻上的宋明理学研究”,以及其他省级课题4项。
|
目錄:
|
序/张京华???
绪 论 摩崖石刻学的建立???
第一章 摩崖石刻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摩崖石刻的起源与特点
第二节?摩崖石刻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摩崖石刻的沿革与分布???
第一节?摩崖石刻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摩崖石刻的空间形态
第三节?摩崖石刻的现存状况
第三章 摩崖石刻文献的获取及利用???
第一节?古代摩崖石刻文献的采集和著录
第二节?摩崖石刻传拓技艺概述
第三节?历代传世旧拓的检索和利用
第四章 摩崖石刻的著录与检索
第一节?摩崖石刻的著录
第二节?摩崖石刻的编目
第三节?摩崖石刻的数字化
第五章 摩崖石刻的文本研究
第一节?摩崖石刻的作者及群体
第二节?摩崖岩洞的主题书写
第三节?摩崖石刻的内容题材
第四节?摩崖石刻的体裁分类
第五节?摩崖石刻文献与传世纸本文献的关系
第六章 摩崖石刻的形态研究
第一节?摩崖石刻的开辟条件
第二节?摩崖石刻的书体文字
第三节?摩崖石刻的刻工和技艺
第四节?摩崖石刻的人文布局
第五节 摩崖景观的保护和开发
后 记
|
內容試閱:
|
摩崖石刻研究自古属于金石学的研究范畴,摩崖石刻作为金石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占据较大的比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与空间,可以单独成为一个研究领域。从金石学到石刻学,体现研究领域朝精细化发展的特点。如果更进一步发展,则可以从金石学、石刻学中独立出来一个领域,即“摩崖石刻学”。
根据历代对摩崖石刻的研究以及摩崖石刻本身的数量,可以对摩崖石刻学进行以下定义:摩崖石刻学是以摩崖石刻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其研究内容包括摩崖石刻的起源、历史发展和现状,摩崖石刻的文本和形态,摩崖石刻与环境的关系,摩崖石刻的时代发展与空间布局,摩崖石刻的学人与代表作,摩崖石刻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金石学肇于汉,盛于宋,中衰于元明,复兴于清,发展迄今,成为一门系统完备的学问。金石碑帖自古一直是传统士大夫的品玩之好,金石学研究自宋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的前沿。碑帖研究既可以是基本的艺术品玩、书法欣赏,也可以是更加高深的古文字之学、考据之学,其意义不言而喻。清代金石学家王昶曾说:“宋欧、赵以来,为金石之学者众矣。非独字画之工,使人临摹把玩而不厌也。迹其囊括包举,靡所不备。凡经史小学,暨于山经、地志、丛书、别集,皆当参稽会萃,核其异同而审其详略,自非辁材末学能与于此。且其文亦多瑰伟怪丽,人世所罕见,前代选家所未备。是以博学君子,咸贵重之。”
早期关于金石的著录,散见于《史记》《水经注》等书中。虽历经魏晋六朝、隋唐演进,但当时对金石的著录很少,且专门的研究者亦少,又无相关专著,还不足以称为一门学问或者学科。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谓:“近世学术多发端于宋人,如金石学,亦宋人所创学术之一。宋人治此学,其于搜集、著录、考订、应用各面,无不用力。不百年间,遂成一种之学问。”“金石之学,创自宋代,不及百年,已达完成之域。原其进步所以如是速者,缘宋自仁宗以后,海内无事,士大夫政事之暇,得以肆力学问。其时哲学、科学、史学、美术,各有相当之进步,士大夫亦各有相当之素养。赏鉴之趣味与研究之趣味,思古之情与求新之念,互相错综。此种精神于当时之代表人物苏(轼)、沈(括)、黄(庭坚)、黄(伯思)诸人著述中,在在可以遇之。其对古金石之兴味,亦如其对书画之兴味,一面赏鉴的,一面研究的也。汉、唐、元、明时人之于古器物,绝不能有宋人之兴味,故宋人于金石书画之学,乃陵跨百代。近世金石之学复兴,然于著录考订皆本宋人成法,而于宋人多方面之兴味,反有所不逮,故虽谓金石学为有宋一代之学,无不可也。”清末民国的学者渐渐形成对金石学历史发展阶段的共识,朱剑心谓:“金石之学,肇于汉,盛于宋,而中衰于元、明。入清以后,百年之间,海内渐定,群治朴学,而斯学乃复兴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