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NT$
403.0

《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售價:NT$
352.0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NT$
199.0

《
现场:细读《史记》
》
售價:NT$
250.0

《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售價:NT$
398.0

《
正史纂修与重建史观:辽金元的视角(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
》
售價:NT$
607.0

《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的质变、世界工厂的建成与海洋霸主地位的确立 陆海书系
》
售價:NT$
434.0

《
汉亡哲思录:儒家思想与东汉三国关系新解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拥抱不完美:重新认识失败的人生哲学》是一本温暖而充满智慧的书。它不仅是写给那些正经历挫折、感到迷茫的人,也写给每一个在人生路上追求真实与成长的普通人。生活中,我们或许会遭遇考试失利、工作不顺、关系破裂或是梦想受挫——而这本书就像深夜的一杯热茶,安静地陪伴你,抚平你情绪的褶皱。
它不同于那些空喊口号的励志故事,也不是让人沉溺于痛苦的抱怨文学。作者莫兰以理性而包容的笔调,将失败从“羞耻”中解放出来,变成一场值得深入对话的经历。他既不回避失败带来的刺痛与失落,也不刻意美化苦难;而是通过真实的生活案例、心理学视角和哲学思考,帮助我们重新理解“失败”的本质:它不是你人生的终点,而是每个人共通的生命经验。
这些故事里没有居高临下的教导,只有平等而真诚的分享。它们告诉你:成功文化常常制造幻觉,仿佛只有赢才值得庆祝,但其实失败才是我们真正的纽带。最重要的是,这本书传递出一种深沉而坚定的安慰:你的价值从不依附于成就。哪怕跌倒,你依然值得被爱——朋友不会离开,家人依然拥抱,而你,也终将学会接纳自己。
如果你正在低谷中,或在顺境里想为未来准备一颗平和的心,这本书会成为一个温柔的港湾
|
內容簡介: |
被朋友圈的成功学压得喘不过气?这里有你喘息的空间。?
在深夜陷入自我怀疑?它帮你找回面对自己的勇气。?
被 “必须成功”的期待逼到崩溃?它来接住你所有撑不住的时刻。?
生活变得支离破碎?它教你把碎片拼出另一番模样。
担心自己无法拥有爱和认可?它让你确信 “我本来就值得”。
现代社会鼓励每个人宣扬自己的成功之处,这反而会让我们感觉自己像个失败者、欺骗者、冒充者。这本书不打算用“一切都会好起来”这种话来敷衍了事,而是想让你放心——对所有人来说,失败都是生而为人不可避免的副产品。
莫兰融合哲学、心理学、历史学和文学,用诙谐的口吻描绘了古往今来的失败“精彩”案例。令人惊讶的是,一些极具天赋的人(比如达·芬奇)也会被视为失败者。生而为人,失败难免——但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之相处。愿这本乐观、幽默、富有洞见的书能为你带来希望与慰藉。
|
關於作者: |
乔·莫兰,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英语和文化历史学教授,著作包括《初学者排队指南:从早餐到睡前的日常生活故事》《扶手椅国度:英国电视前的亲密历史》《萎缩的紫罗兰:羞怯的秘密生活》和《首先你写一个句子》。他还为《卫报》《新政治家》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等报刊撰稿。
|
目錄:
|
1.过往不恋,永不回望:为什么人们无法从失败中获益?
2.不够,不够:为何你觉得自己是个骗子?
3.梦见考试:我们所受的教育是如何给人失败感的?
4.生活是地狱,但至少还有奖励:为什么回报永远都不值得?
5.我们都不是普鲁斯特:失败就像生活一样多彩
6.人性的曲木:或者为什么失败只属于人类?
7.失败的共和国:为什么失败的感觉像回家?
尾注
鸣谢
|
內容試閱:
|
自青铜时代以来,人们就开始通过用金子覆盖英雄和统治者身体的方式来向他们致敬。黄金在用作货币之前很久就被用于装饰人体。它深黄色的阳光一样的光芒,从暗沉的土石和铁匠的炉火中被淬炼出来的样子,一定看起来像魔术一样。
1876年8月,考古学家和冒险家海因里希·施利曼出于直觉,在希腊南部迈锡尼古城的城墙附近开始挖掘。他发现了那儿有很深的竖井,底部是古代战士的坟墓。几年前,他在土耳其西北部的希萨里克发掘了《荷马史诗》里的城市特洛伊。受《荷马史诗》中迈锡尼“盛产黄金”的描述启发,他来到这里继续挖掘。在这些有将近4000年历史的竖井墓穴中,他发现了骷髅和木乃伊,裹尸布是金箔做的,手指上戴着镶着宝石的金戒指,手腕上戴着金手镯。他们的胸膛上挂着金质奖章,上面有花朵、蝴蝶和墨鱼组成的复杂图案。头上戴着金王冠和死亡面具。施利曼认为其中一具尸体是阿伽门农的,就是《伊利亚特》里面黄金加冕的迈锡尼国王。即使英雄已死,古人依旧崇拜和装饰他们。
金牌起源于战争。罗马帝国授予士兵圆扣饰,就是盔甲上佩戴的青铜、银或金质圆片。15世纪初,平民勋章首先由意大利北部的统治者们颁发,样式仿照了带有恺撒头像的硬币,代表了对币上印着的统治者和伟人的崇拜,以复兴古时对于灿烂人类成就的理想追求。法国的路易十四国王颁发了数百枚这样的奖牌,上面的图案是他在战斗中赢得的英勇胜利,作为太阳王闪闪发光,或在天空中指引着战车。
早期,奖牌制作者铸造模具,然后将铁水倒入其中。每个模具仅使用一次,因此奖牌数量很少。然而,随着16世纪50年代压模机的问世,奖章上可以轻松印制各种设计图案,能够制作出更多的奖章。在19世纪,机器切割器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现在,为英勇的士兵、获胜的运动员和杰出的学者颁发的奖牌更多了——这归功于庆祝成功领域的工业革命。
黄金几乎没有什么用途,制作武器显得太重,制作工具又显得太软。我们之所以喜爱黄金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它的稀有性:有史以来开采出的所有黄金只能装满一个大型的大学演讲厅。其次,是它的耐用性:黄金很柔软,但几乎坚不可摧。金是一种不活泼的元素,与空气接触时不会像银或青铜一样失去光泽。黄金稀有和持久的特性使它成为稀有和持久的象征,即永恒的象征。
在瓦格纳的《指环》中,魔戒是由矮人阿尔贝里希用从莱茵河仙女那里偷来的魔金锻造而成,本身没有什么内在价值。使它如此令人渴望,并能赋予其所有者统治世界的权力的,就是每个人都在为它而战。正如成功在成为成功之前必须由大多数人认可一样,黄金也因为它的珍贵性而变得珍贵。
***
错过得奖牌的机会是最糟糕的。排第四名就无法享受得奖的特殊性,甚至还不如排倒数第一那样有别样的吸引力。澳大利亚艺术家特蕾西·莫法特在她的系列摄影作品《第四》中,记录了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第四名的运动员。这个系列本身对莫法特来说就是某种失败。早在三年前,她就收到消息说自己会成为奥运会的官方候选摄影师之一,但奥委会再没有给她打过电话。她最终在电视上观看了比赛。她还要求其他国家的朋友们录制比赛全程并给她寄录像带。她知道摄影机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获胜者身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多地聚焦于失败者。她花了几天的时间观看录像,手指放在暂停按钮上。当她发现位列第四名的运动员时,她就暂停屏幕并拍照。
《第四》包括26张这样的照片,这些有颗粒感的图片印在方形的小幅画布上并涂有清漆,因此看上去就像是绘画一样。每幅图像都捕捉到了对手刚刚完成比赛的刻骨铭心的时刻,他们知道自己得了第四名。照片是彩色的,而背景是单一的绿色的,好像是明亮的失败的力场围绕着他们。输了的长跑运动员举起双手遮住脸。精疲力竭的游泳运动员在镜头后藏着,而奖牌得主咧嘴笑着,手指向看台上的朋友。名落孙山的乌克兰运动员跑到成绩屏前,命运此刻被上面的数字密封住了。柔道选手被对手击倒后在垫子上躺平,而对方正为获得铜牌感到高兴。跑步运动员再没有力量与胜利者握手,只能短暂地触摸一下。另一位运动员则被一只手臂拍了拍以示安慰。
由于莫法特没有列出这些第四名的名字,她显然没想要将他们失败的那一刻永恒定格。但是,它们代表了人类对失败的反应的普世性。第四名们表情是空洞的,视线似乎飘得很遥远。莫法特把这样的脸形容为“一张可怕、美丽、知道了结果的面具,上面写着‘哦,该死!’”这样的时刻他们来不及掉眼泪,情绪上的痛苦刚刚与身体上的痛苦相会合。肺部缺乏氧气,肌肉中充满乳酸,身体向大脑尖叫:“你对我做了什么?我告诉你停下来的时候为什么不停?”当经受痛苦却一无所获的时候,情况就变得更加糟糕。
在竞技运动中,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距很小。电子起跑手枪和激光终点线可以将运动员的成绩精确到几百万分之一秒,在最细微的尺度上划出兴高采烈和凄惨悲伤的边界,而不受观察角度的影响。如果获得了第四名,你不会安慰自己已经是极少数能闯入奥运决赛的优秀运动员之一,或者认为成为奥运选手就意味着能够与古希腊的众神为伍。那又怎样呢?你是个第四名。你还是属于没有得奖的那一类,和其他失败的运动员没什么区别。
排了第四之后,会发生什么是非常清楚的。摄像机只是偶然地抓拍到了你,然后就迅速移至获胜者身上,他们现在身披国旗,胜利地跃在空中,主持人举着麦克风追赶他们,从你身边快速经过,好像你不存在一样。当你飞回家乡时,只能待在机舱里,而获胜者则在舷梯上咬着奖牌接受拍照。你的赞助协议悄悄地被取消了,彩票基金立即枯竭。能量饮料广告代言换了别人。巡回励志演说上,只有金牌获得者才能提供面对失败的建议——因为失败必须始终只能是对体育的比喻,即救赎过程中的一部分。至于你,真正的失败领域的权威,已经消失了。
赢得胜利对于体育来说已经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忘记了它的真正意义:游戏。当我们看到孩子们沉浸在游戏中时,我们本能地知道,他们找到了我们已经失去的生命的秘密。自由主义神学家多萝西·索勒曾被问到该如何向孩子解释幸福。“我不会解释,”她回答说,“我会扔给他一个球,然后让他玩。”同样的冲动也存在于其他动物中,只是为了好玩:鹤像芭蕾舞演员一样击足跳,飞行中的小乌鸦将一根棍子丢了下去,俯冲然后再次抓住它。真正的幸福永远不会来自追求荣誉——因为任何可能赢得的奖赏都会很快地撤退到我们无法回到的过去中。生命来自这样的时刻,我们全神贯注于在这颗地球上活着的感觉,这种时刻是无法复原的,生活中的无价之宝无法被抓住,你只能去体验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