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医药学概论(李绍林)

書城自編碼: 415198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李绍林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484185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售價:NT$ 505.0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

售價:NT$ 469.0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

售價:NT$ 602.0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售價:NT$ 254.0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售價:NT$ 398.0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售價:NT$ 398.0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售價:NT$ 254.0
地图中的战争史.海战篇(世界知名历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口碑之作!)
《 地图中的战争史.海战篇(世界知名历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口碑之作!) 》

售價:NT$ 755.0

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医药类系列教材。作者团队基于**级在线精品课程,融合微课、动画、图片等丰富的数字资源展开编写。上篇介绍中医学基础知识,包括中医的理论核心(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中医认识人体的物质基础,中医诊断、辨证和防治原则;下篇介绍中药学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配伍、采集、炮制与煎药),中药各论(包括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等)主要介绍常用中药的性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本教材可作为职业院校中药类、药学类、药品经营与管理、健康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作为成人教育、医药卫生类职工的培训教材。
關於作者:
李绍林,男,博士,中药学副教授,校级教学名师、专业领军人。任职于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主讲高职《中医药基础》、《中药学》、《中药炮制技术》等课程,主持**在线精品课程1项、主持广东省省级质量工程12项,主持省市科研项目6项,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0余篇;先后参与广东省各类教学能力比赛并获奖5次,作为指导老师,培训学生参加校级、省级、**级中药传统技能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等比赛,并多次获奖。
目錄
上篇 中医理论
绪论
单元一 中医药学发展概述 003
一、中医药学的起源 003
二、中医药学的确立 004
三、中医药学的发展 004
单元二 中医学的医学观 006
一、中医对人体的认识 006
二、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006
三、中医诊治 006
单元三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007
一、整体观念 007
二、辨证论治 008
模块一 阴阳五行学说
单元一 阴阳学说 011
一、阴阳的概念与归类 011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0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015
单元二 五行学说 01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019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021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022
模块二 藏象
单元一 五脏 029
一、概述 029
二、心 029
三、肺 031
四、脾 033
五、肝 035
六、肾 037
单元二 六腑 040
一、胆 040
二、胃 041
三、小肠 041
四、大肠 042
五、膀胱 042
六、三焦 043
单元三 奇恒之腑 044
一、脑 044
二、女子胞 044
单元四 脏腑之间的关系 044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044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049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050
模块三 气血津液
单元一 气 054
一、气的定义 054
二、气的生成 054
三、气的运动 055
四、气的功能 055
五、气的分布和分类 056
单元二 血 056
一、血的定义 056
二、血的生成 057
三、血的功能 057
四、血的运行 058
单元三 津液 058
一、津液的定义 058
二、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058
三、津液的功能 059
单元四 气血津液间的作用 060
一、气血间的作用 060
二、气津液间的作用 060
三、津液血间的作用 061
模块四 病因病机
单元一 病因 065
一、六淫 065
二、疠气 069
三、七情 070
四、饮食失宜 070
五、劳逸过度 071
六、痰饮、瘀血 072
单元二 病机 072
一、发病 072
二、基本病机 073
模块五 四诊
单元一 望诊 078
一、望神 078
二、望色 079
三、望形态 081
四、望舌 082
单元二 闻诊 085
一、听声音 086
二、嗅气味 087
单元三 问诊 088
一、问寒热 088
二、问汗 090
三、问疼痛 091
四、问饮食口味 093
五、问二便 094
六、问睡眠 095
七、问经带 096
单元四 切诊 097
一、脉诊 097
二、按诊 100
模块六 辨证
单元一 八纲辨证 104
一、表里辨证 104
二、寒热辨证 106
三、虚实辨证 107
四、阴阳辨证 108
五、八纲辨证的意义 109
单元二 脏腑辨证 110
一、辨心病证候 110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12
三、脾与胃病辨证 113
四、肝与胆病辨证 114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16
六、脏腑兼病辨证 117
单元三 其他辨证 119
子单元一 气血津液辨证 119
一、气病辨证 119
二、血病辨证 121
三、气血同病辨证 121
四、津液辨证 122
子单元二 六经辨证概要 122
一、太阳病 123
二、阳明病 123
三、少阳病 123
四、太阴病 124
五、少阴病 124
六、厥阴病 124
单元四 卫气营血辨证简介 125
一、卫分证 125
二、气分证 125
三、营分证 125
四、血分证 126
模块七 防治原则
单元一 预防 129
一、未病先防 129
二、既病防变 131
单元二 治则 131
一、正治与反治 132
二、治标与治本 133
三、扶正与祛邪 134
四、调整阴阳 135
五、调和气血 135
六、三因制宜 137

下篇 中药
模块八 中药总论
单元一 中药的产地、采收与储藏 145
一、中药的产地 145
二、中药的采收 146
三、中药的储藏 147
单元二 中药的炮制 149
一、炮制目的 149
二、炮制的方法 150
单元三 中药的性能 153
一、四气 154
二、五味 154
三、升降浮沉 155
四、归经 156
五、毒性 156
单元四 中药的应用 157
一、配伍 157
二、用药禁忌 158
三、剂量 160
四、煎法与服法 161
单元五 中药鉴别基本知识 163
一、性状鉴定 163
二、显微鉴定 165
三、理化鉴定 166
模块九 解表药
单元一 发散风寒药 172
(麻黄、桂枝、荆芥、紫苏叶、羌活、白芷、细辛、辛夷)
单元二 发散风热药 176
(薄荷、牛蒡子、菊花、柴胡、桑叶、粉葛、蔓荆子、蝉蜕)
模块十 清热药
单元一 清热泻火药 185
(石膏、知母、栀子、天花粉、夏枯草)
单元二 清热解毒药 187
(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板蓝根、山豆根、穿心莲、牛黄、蒲公英、紫花地丁)
单元三 清热燥湿药 192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
单元四 清热凉血药 194
(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
单元五 清虚热药 197
(青蒿、地骨皮、银柴胡)
模块十一 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丁香、小茴香、高良姜)
模块十二 祛风湿药
单元一 祛风湿散寒药 210
(独活、威灵仙、蕲蛇、乌梢蛇、徐长卿、川乌、木瓜)
单元二 祛风湿清热药 214
(防己、秦艽、雷公藤)
单元三 祛风湿强筋骨药 216
(桑寄生、五加皮、千年健)
模块十三 芳香化湿药
(广藿香、厚朴、苍术、砂仁)
模块十四 利水渗湿药
单元一 利水消肿药 226
(茯苓、薏苡仁、猪苓、泽泻)
单元二 利尿通淋药 228
(车前子、滑石、木通、海金沙)
单元三 利湿退黄药 230
(茵陈、金钱草)
模块十五 化痰止咳平喘药
单元一 温化寒痰药 236
(半夏、天南星、旋覆花、白芥子、白附子)
单元二 清化热痰药 238
(川贝母、浙贝母、桔梗、瓜蒌、竹茹、胖大海)
单元三 止咳平喘药 241
(苦杏仁、枇杷叶、款冬花、马兜铃、桑白皮、罗汉果)
模块十六 理气药
(陈皮、青皮、化橘红、枳实、木香、香附、佛手、沉香、檀香)
模块十七 活血化瘀药
单元一 活血止痛药 256
(川芎、延胡索、郁金、乳香、没药)
单元二 活血调经药 258
(丹参、红花、西红花、桃仁、益母草、王不留行)
单元三 活血疗伤药 262
(牛膝、骨碎补)
单元四 破血消癥药 263
(莪术、水蛭、斑蝥)
模块十八 止血药
单元一 凉血止血药 268
(小蓟、大蓟、地榆、槐花、白茅根)
单元二 温经止血药 270
(艾叶、炮姜)
单元三 化瘀止血药 271
(三七、茜草、蒲黄、五灵脂)
单元四 收敛止血药 273
(白及、仙鹤草)
模块十九 平肝息风药
单元一 平肝潜阳药 277
(石决明、牡蛎、赭石、罗布麻叶)
单元二 息风止痉药 279
(钩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牛黄、僵蚕)
模块二十 安神药
单元一 重镇安神药 285
(朱砂、磁石、龙骨、珍珠)
单元二 养心安神药 288
(酸枣仁、柏子仁、远志、灵芝、首乌藤、合欢花)
模块二十一 开窍药
(麝香、苏合香、安息香、冰片、石菖蒲、蟾酥)
模块二十二 补益药
单元一 补气药 302
(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红景天、甘草)
单元二 补阳药 307
(鹿茸、巴戟天、淫羊藿、补骨脂、益智、海马、肉苁蓉、冬虫夏草、蛤蚧、菟丝子、沙苑子、杜仲、续断)
单元三 补血药 313
(当归、熟地黄、白芍、制何首乌、阿胶、龙眼肉)
单元四 补阴药 317
(北沙参、麦冬、天冬、百合、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女贞子、桑椹、龟甲)
模块二十三 泻下药
单元一 攻下药 325
(大黄、芒硝、番泻叶)
单元二 润下药 327
(火麻仁、郁李仁)
单元三 峻下逐水药 328
(甘遂、京大戟、商陆、牵牛子、巴豆、芫花)
模块二十四 消食药
(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鸡内金)
模块二十五 收涩药
单元一 止汗药 337
(麻黄根、浮小麦)
单元二 敛肺涩肠药 338
(五味子、五倍子、赤石脂、乌梅、肉豆蔻)
单元三 固精缩尿止带药 341
(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莲子)
模块二十六 驱虫药
(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雷丸)
模块二十七 杀虫止痒药
(雄黄、硫黄、蛇床子、樟脑、炉甘石)
內容試閱
为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以及《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精神,本教材编委组深入推动教学教材改革研究,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战略部署要求贯穿本教材编写全过程,充分体现教材育人功能,并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整合优质资源,积极探索教材的新形态体例,引入行业新技术新方法,丰富数字化教学资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思,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本教材为全国“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中药学专业、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中药学省级教学团队、省一流、一类品牌中药学、中药制药、专业、省级教改《基于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探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及多元考核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改革与实践》等项目的标志性成果。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它不仅是一门医学科学,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生命智慧。本教材旨在为您提供全面而系统的中医药知识,涵盖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上篇讲授中医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医的理论核心(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中医认识人体的物质基础(气、血、津液),中医诊断(四诊)、辨证和防治原则;下篇主要讲授中药学基础知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配伍、采集、炮制与煎药),中药各论(包括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收涩药、补益药)中主要介绍常用代表中药性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中医药的精髓。
在编写过程中,邀请了众多中医药领域的一线教师、临床医师、企业能工巧匠参与,他们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融入到教材中,使其更具实用性和权威性。同时,也注重吸收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行业新技术新方法及信息化手段,配套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部分富媒体资源通过二维码扫码即得,即时查看中药饮片性状特征图谱、中医典故、微课动画,既满足教学需求,又方便学生随扫随学,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借助配套《实用中医药基础》国家级在线课程平台的“全面 优质、动态 静态”立体化资源:微课、动画、VR中药智慧教学、VR中药动态演示、AR中药虚拟仿真、中药调配虚拟仿真、充沛教材数字化资源,虚实交互、岗课赛证融合,环环相扣,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学生兴趣与深入思考,更好地学习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同时本教材注重对学生价值观、职业观的熏陶,树立文化自信、敬畏医药、医者仁心、合理用药、健康至上的敬业精神,进一步落实培养“专业扎实,业务精研,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新时代药学服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致力满足“健康中国”愿景需求。
本教材主要提供给中职、高职中药类、药学类专业使用,以及作为成人教育、医药卫生类职工的培训教材。同样,本教材适用于热爱中医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医药养生、保健、治疗有兴趣的社会大众自学。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最后,感谢您选择这本中医药教材,希望它能为您的学习和成长带来帮助。祝您学习顺利,健康快乐!
编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