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售價:NT$
254.0

《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售價:NT$
398.0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售價:NT$
398.0

《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售價:NT$
254.0

《
地图中的战争史.海战篇(世界知名历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口碑之作!)
》
售價:NT$
755.0

《
预见6G
》
售價:NT$
449.0

《
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
》
售價:NT$
449.0

《
地图中的战争史.陆战篇(一本书看透军事地图对500余年来近现代世界的塑造)
》
售價:NT$
857.0
|
內容簡介: |
《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二版)是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化工原理”的配套教材,主要介绍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过程计算、典型设备及过程强化,强调基本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突出工程观点和过程强化方法。全书共10 章,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介绍与流体流动和传热相关的单元操作,包括绪论、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机械分离与流态化、传热过程与换热器、蒸发;下册主要介绍与传质相关的单元操作,包括蒸馏、气体吸收、液-液萃取、干燥、其他分离过程。本书配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典型设备结构及原理动画、思政案例微视频,以及拓展学习内容,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自主学习。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化工、石油、材料、生物、制药、轻工、食品、环境等专业本科生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化工及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關於作者: |
王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大连理工大学第六届教学名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从教三十余年,为化工及化工相关专业本科生主讲《化工原理》、《化工原理实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和《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近三年年均理论授课学时176,实践授课学时72。主编化工原理系列教材5部,1部获得辽宁省教材建设奖,3部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教材类)一等奖。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化工实验大赛,获得全国特等奖。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1
1.1 化学工程与单元操作 1
1.2 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与地位 2
1.3 化工原理的研究方法 3
1.4 化工原理中常用的四个基本关系 3
1.5 单位制及单位换算 4
第2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 7
2.1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及流体的黏度 7
2.1.1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7
2.1.2 压力和剪应力 8
2.1.3 牛顿黏性定律及流体的黏度 9
2.1.4 理想流体与实际流体 10
2.1.5 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 10
2.2 流体流动计算基础 11
2.2.1 流体的特征 11
2.2.2 流场的描述 11
2.2.3 控制体 12
2.2.4 流体计算的两个假设 12
2.2.5 稳态流动与非稳态流动 13
2.2.6 流体的流量与流速 13
2.3 流体衡算方程 15
2.3.1 连续性方程 15
2.3.2 静力学方程 16
2.3.3 理想流体的伯努利方程 22
2.3.4 实际流体的机械能衡算 25
2.4 流体流动阻力及其计算 28
2.4.1 流体的流动类型 28
2.4.2 流体在圆管内的流动分析 31
2.4.3 量纲分析法 35
2.4.4 流体流动阻力的计算 37
2.5 流动边界层的概念 47
2.5.1 边界层的形成 47
2.5.2 边界层的发展 48
2.5.3 边界层的分离 50
2.6 管路计算 50
2.6.1 简单管路计算 51
2.6.2 复杂管路计算 54
2.7 流速和流量的测量 56
2.7.1 测速管 56
2.7.2 孔板流量计 58
2.7.3 文氏管流量计 61
2.7.4 转子流量计 62
2.8 流体输送设备 65
2.8.1 离心泵 65
2.8.2 容积式泵 86
2.8.3 旋涡泵 90
2.8.4 气体输送设备 90
2.9 流体输送过程的节能措施 101
习题 101
本章符号说明 109
第3章 机械分离与流态化 110
3.1 概述 110
3.2 颗粒及颗粒床层的几何特性 111
3.2.1 颗粒的几何特性 111
3.2.2 混合颗粒群的几何特性 112
3.2.3 颗粒床层的几何特性 113
3.3 沉降 114
3.3.1 流体绕过颗粒的流动 114
3.3.2 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 117
3.3.3 重力沉降 117
3.3.4 重力沉降设备 121
3.3.5 离心沉降 124
3.3.6 离心沉降设备 125
3.4 过滤 130
3.4.1 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 131
3.4.2 过滤过程的物料衡算 132
3.4.3 过滤基本方程式 132
3.4.4 过滤过程的计算 134
3.4.5 滤饼的洗涤 137
3.4.6 过滤设备 137
3.4.7 离心过滤 145
3.4.8 过滤过程的节能与强化 147
3.5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流动及流态化 148
3.5.1 流体通过固定床的流动 148
3.5.2 固体流态化 151
习题 160
本章符号说明 162
第4章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164
4.1 传热过程概述 164
4.1.1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164
4.1.2 间壁式传热过程的传热速率方程 165
4.1.3 热量衡算方程 167
4.2 导热 167
4.2.1 导热的基本概念 167
4.2.2 傅里叶定律和热导率 169
4.2.3 导热微分方程式 172
4.2.4 无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 175
4.3 对流传热 183
4.3.1 热边界层 183
4.3.2 对流传热的传热速率 185
4.3.3 对流传热的研究方法 186
4.3.4 对流传热过程的量纲分析 187
4.3.5 无相变化的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192
4.3.6 有相变化的对流表面传热系数 208
4.4 热辐射 221
4.4.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221
4.4.2 黑体辐射基本定律 223
4.4.3 实际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 226
4.4.4 两固体壁面间的热辐射 229
4.4.5 气体的热辐射 232
4.4.6 复合传热和设备的热损失 235
4.5 换热器及其传热速率 238
4.5.1 间壁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239
4.5.2 换热器的传热速率 247
4.5.3 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 256
4.5.4 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 262
4.5.5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型 268
习题 279
本章符号说明 282
第5章 蒸发 284
5.1 概述 3 3 3284
5.1.1 蒸发及其分类 284
5.1.2 蒸发操作的特点 285
5.2 单效蒸发 285
5.2.1 单效蒸发流程 285
5.2.2 单效蒸发的计算 286
5.3 多效蒸发 292
5.3.1 多效蒸发原理 292
5.3.2 多效蒸发流程 292
5.3.3 多效蒸发的计算 294
5.3.4 多效蒸发与单效蒸发的对比分析 299
5.4 蒸发设备 302
5.4.1 循环型蒸发器 302
5.4.2 单程型蒸发器 304
5.4.3 直接接触传热蒸发器 306
5.4.4 蒸发设备的附属装置 307
5.4.5 蒸发器的性能比较与选型 308
5.5 蒸发过程的节能措施 309
5.5.1 额外蒸汽的引出 309
5.5.2 热泵蒸发 310
5.5.3 冷凝水的闪蒸 310
5.5.4 多级多效闪蒸 310
5.6 蒸发过程的设计 311
5.7 蒸发过程和设备的强化与展望 312
习题 312
本章符号说明 313
附录 315
附录1 化工常用单位及其符号 315
附录2 一些物理量在三种单位制中的单位和量纲 315
附录3 常用单位的换算 315
附录4 某些气体的重要物理性质 317
附录5 某些液体的重要物理性质 318
附录6 干空气的物理性质(101.33kPa) 319
附录7 水的物理性质 320
附录8 饱和水蒸气表(以温度为准) 321
附录9 饱和水蒸气表(以用kPa为单位的压力为准) 323
附录10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黏度 325
附录11 某些气体和蒸气的热导率 325
附录12 某些固体材料的热导率 327
附录13 液体的黏度和密度 328
附录14 101.3kPa压力下气体的黏度 331
附录15 液体的比定压热容 332
附录16 101.3kPa压力下气体的比定压热容 333
附录17 汽化热 334
附录18 液体的表面张力 335
附录19 某些有机液体的相对密度(液体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 337
附录20 壁面污垢的热阻(污垢系数) 338
附录21 管子规格 339
附录22 离心泵规格 342
附录23 离心通风机规格 347
附录24 换热器 349
习题参考答案 356
参考文献 358
|
內容試閱:
|
前言
《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二版)为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化工原理”的配套教材,在2016年出版的第一版基础上,修订升级为新形态教材。本次修订在注重单元操作过程强化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化和可视化教学手段,结合新工科人才培养和新时代课程思政育人要求编写。
本书力争将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并重,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工艺计算、典型设备为主线,适当补充在跨学科、新能源、“双碳”等方面的应用,注重各单元操作的过程强化方法。内容循序渐进,使学生掌握化工原理的基础知识和工程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建立节能减排的工程观念和工程责任。
本书配有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典型设备结构及原理动画、思政案例微视频,以及拓展学习内容,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自主学习。
全书共10章,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介绍与流体流动和传热相关的单元操作,包括绪论、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机械分离与流态化、传热过程与换热器、蒸发。上册主编王瑶、贺高红,参加编写的有贺高红、焉晓明(第1章),潘艳秋、俞路(第2章),姜晓滨、阮雪华(第3章),吴雪梅、张宁(第4章),董宏光、郑文姬(第5章)。下册主要介绍与传质相关的单元操作,包括蒸馏、气体吸收、液-液萃取、干燥、其他分离过程。下册主编潘艳秋、吴雪梅,参加编写的有王瑶、陈婉婷(第6章),贺高红、张文君(第7章),肖武、张秀娟(第8章),张磊、张晓鹏(第9章),李祥村、姜晓滨(第10章)。
本书凝结了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长期教学和科研积累的成果,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教研室全体教师的无私帮助和支持,同时还参考了国内外的许多优秀教材,配套的动画素材由东方仿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25年1月
第一版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内容包括化工过程典型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过程及设备的设计与操作分析,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及相近、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并重的特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借鉴了国内外同类教材的长处,并结合编者们多年的化工原理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教材介绍了化工过程中主要的单元操作,各章按照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过程计算、过程强化和过程典型设备的主线编写,重点介绍过程的设计计算。在编写过程中,力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工程观点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及过程强化的方法。书中标* 部分为拓展学习内容。
本教材包括10章,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介绍与流体流动和传热有关的单元操作,包括绪论、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机械分离与流态化、传热过程与换热器、蒸发。上册主编大连理工大学王瑶、贺高红,参加编写的有贺高红、焉晓明(第1章),潘艳秋、俞路(第2章),姜晓滨、阮雪华(第3章),吴雪梅、张宁、郑文姬(第4章),董宏光(第5章)。下册介绍与质量传递有关的单元操作,包括蒸馏、气体吸收、液-液萃取、干燥和其他分离过程。下册主编大连理工大学潘艳秋、吴雪梅,参加编写的有王瑶(第6章),贺高红、肖武、张文君(第7章),肖武、张秀娟(第8章),韩志忠(第9章),李祥村、姜晓滨(第10章)。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的全体同事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16年7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