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化学与环境(陈莎)第四版

書城自編碼: 415204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陈莎、任仁、于志辉、李素梅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484727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NT$ 449.0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售價:NT$ 398.0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NT$ 1265.0
房地产的逻辑
《 房地产的逻辑 》

售價:NT$ 352.0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售價:NT$ 449.0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售價:NT$ 250.0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398.0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NT$ 403.0

內容簡介:
化学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化学作为环境科学的基石,贯穿污染物产生、治理、生态修复及可持续发展的全过程。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众多化学污染事件警示我们,在大规模生产消费品的过程中,必须妥善使用、回收和处理含有毒性、对人体和生态环境有潜在危害的原料、半成品、产品和废物。化学不仅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更通过绿色工艺、循环策略及交叉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支撑,凸显“分子水平认知—工程技术转化—系统治理应用”的逻辑闭环。《化学与环境》(第四版)致力于呈现学科交叉和前沿,引入化学和环境领域的一些新概念,介绍新近发生的事件、当前与环境相关的热点话题以及其产生、治理与源头控制的化学基础知识理论。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将对化学的基本知识以及环境中与化学相关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深刻认识到这两个一级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全书共分十一章,前三章为化学的基础理论,重点介绍化学平衡原理、电化学和物质结构知识;第四章和第五章以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和背景物质为对象,以元素周期表中的族为线索,介绍环境中存在的主要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第六章至第十一章介绍各类与化学有关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的基本知识,包括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食品污染、日常生活污染、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国的环境保护。
目錄
绪论 1
第一节 化学的发展 1
第二节 环境与生态平衡 5
第三节 化学与环境 12
习题 13
第一章 化学基本原理 14
第一节 化学热力学基础 14
第二节 化学平衡原理 20
第三节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6
第四节 配位平衡 34
第五节 沉淀-溶解平衡 36
第六节 有机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41
习题 54
第二章 电化学基础 58
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58
第二节 电极电势及其应用 60
第三节 化学电源 67
第四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74
第五节 电动汽车与电化学 77
习题 78
第三章 物质结构 81
第一节 原子结构 81
第二节 分子结构 93
第三节 固体结构 104
习题 109
第四章 无机污染物 111
第一节 金属无机污染物 111
第二节 含碳、硅的无机污染物 116
第三节 含氮、砷的无机污染物 119
第四节 含氧、硫、硒的无机污染物 121
第五节 含氟、溴的无机污染物 123
习题 125
第五章 有机污染物 126
第一节 金属有机污染物 126
第二节 烃污染物 128
第三节 含氮、磷的有机污染物 130
第四节 含氧、硫的有机污染物 136
第五节 含卤素的有机污染物 138
第六节 天然产物污染物 142
第七节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144
习题 147
第六章 大气污染与防治 149
第一节 大气化学基础 149
第二节 光化学烟雾 156
第三节 煤烟型污染 159
第四节 大气复合型污染 160
第五节 酸雨与臭氧层损耗 172
第六节 全球气候变化 179
第七节 大气污染防治 183
习题 195
第七章 水污染与防治 197
第一节 水化学基础 198
第二节 水体富营养化 205
第三节 水体中有毒元素污染 207
第四节 水体复合型污染 210
第五节 水污染防治 214
习题 220
第八章 土壤污染与防治 221
第一节 土壤化学基础 221
第二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 223
第三节 农药污染 227
第四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 231
第五节 肥料的污染 232
第六节 荒漠化和沙化 233
第七节 土壤污染防治 235
习题 236
第九章 食品污染 237
第一节 食品添加剂污染 237
第二节 食品霉变污染 246
第三节 食品加工污染 246
第四节 环境激素污染 249
第五节 食品污染的预防 251
习题 252
第十章 日常生活污染 254
第一节 居室环境污染 254
第二节 生活用品污染 257
第三节 白色污染和废旧家用电器污染 262
第四节 不良生活习惯危害 265
习题 267
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国的环境保护 269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 269
第二节 循环经济 272
第三节 清洁生产 275
第四节 碳达峰与碳中和 278
第五节 美丽中国建设 283
习题 287
附录 288
附录一 一些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 288
附录二 一些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98.15K) 288
附录三 溶度积常数(298.15K) 289
附录四 标准电极电势 290
附录五 常用单位换算和物理常数 291
附录六 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292
附录七 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295
附录八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 296
参考文献 297
內容試閱
前言
《化学与环境》(第一版)于2004年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化学与环境》(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化学与环境》(第三版)是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重点支持项目。
《化学与环境》(第四版)是北京工业大学教材建设重点支持项目和北京工业大学“三全育人”教师团队重点培育项目。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所以在第四版中我们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出发,夯实其化学基础,突出解决当下环境问题,进行了多个章节的修订。在绪论的第二节环境与生态平衡增加了环境和环境质量与环境容量等基本概念,在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中增加了全球气候变化和新型污染物的内容。第一章化学基本原理增加了第六节有机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第二章电化学基础中增加了第五节电动汽车与电化学的内容。原第八章大气污染与防治增加了第一节大气化学基础和第四节大气复合型污染。原第九章水污染与防治增加了第一节水化学基础和第四节水体复合型污染。原第十三章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的环境保护增加了第四节碳达峰与碳中和以及第五节美丽中国建设。正文和附录中的数据也根据最新的化学数据和国家标准进行了部分更新。
同时,整体章节编号也做了相应调整,原第五章无机污染物更改为第四章,原第八章更改为第六章,原第九章更改为第七章,原第十三章更改为第十一章。另外,删去了第四章有机化学反应与高分子材料和第七章环境中的胶体物质,其中部分内容分别并入第一章第六节、第六章第一节和第七章第一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第三版中有一些错误和应该修改之处,在第四版中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版修订工作的具体分工为:陈莎、李寒冰(绪论),李素梅(第一章),李寒冰(第二章),于志辉、李素梅(第三章),陈莎(第四章),任仁、李寒冰(第五章),周颖、李素梅(第六章),周颖、李素梅(第七章),陈莎、李素梅(第八章),陈莎(第九章),于志辉、李素梅(第十章),陈莎、李寒冰(第十一章)。全书由陈莎统一修改定稿。
本书第四版的修订出版得到北京工业大学教材建设项目重点支持项目资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25年3月

第一版前言
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环境污染问题正在日益显著,人们也正在认识周围世界中某些微妙的相互作用,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化学反应。许多大规模的化学污染事件提醒人们:大规模地生产消费品,必须妥善地处置有潜在危险的原料和半成品。本书内容力求体现现代观点,引入化学和环境科学中的一些新概念,介绍一些新发生的事件和与环境有关的热点话题,使读者对化学最基本的内容以及环境科学中与化学有关的内容有总括的了解,并认识到这两门一级学科之间如何交叉和融合。
全书共分十五章,前三章为化学的基础理论,重点介绍化学平衡原理、电化学和物质结构知识;第四、第八、第十二章介绍几个化学分支学科的知识——有机化学反应与高分子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生命与化学;第五章至第七章以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和背景物质为对象,以元素周期表中的族为线索,介绍环境中的无机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和胶体物质的基本知识;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章介绍各类与化学有关的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的基本知识,包括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土壤污染与防治、食品污染、日常生活污染、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国的环境保护。
《普通化学》是高等学校对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实施化学教育的基础课程,近年来,各种对《普通化学》课程进行改革的方案蜂起。另外,在高等学校中要求开设《环境保护》课程的呼声渐高,人们深感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之必要。本书把《普通化学》与《环境保护》这两门课程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注意与现行中学化学内容合理衔接。对于传统普通化学课程中的元素、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部分,本书集中关注环境中的污染物和某些背景物质,但编排线索又以周期表中的族来排列,既不同于传统的普通化学教材,又区别于一般的环境化学教材。在各类污染与防治部分,本书主要选取由化学污染物造成的污染与防治,突出环境科学中与化学有关的内容,在这方面,又有别于一般的环境保护教材。本书注意编入最新的化学概念(超分子化学、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等)和环境科学概念(二英、环境激素、绿色化学等),讨论新近发生的污染事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比利时污染鸡事件、斯德哥尔摩公约、毒品等),使本书具有时代的特征、新世纪的特点。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任仁(绪论、第五、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五章)、张敦信(第四、第六、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章)、于志辉(第一、第二章、附录)、陈莎(第三、第八、第十二章),全书由任仁统一修改定稿。
衷心感谢北京工业大学出版基金对本书的资助。
对于这样一门新的课程、新的教材,难以做到成熟和完善,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01年10月31日

第二版前言
《化学与环境》一书于2002年3月出版,至今已经两次印刷,印数超过了一万册。我们对第一版进行修订。现将第二版与第一版的区别说明如下。
编者调整了章节内容的安排,使其更加合理。将第一版中的第十二章生命与化学改名为生命科学基础,并移至第二版中的第五章。将第一版中的第八章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改名为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并移至第二版中的第六章。这样,第二版中的前六章以化学内容为主,后九章以环境内容为主,脉络更加清晰,层次更加分明。另外,对化学基本原理、电化学、物质结构、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与防治、日常生活污染等章的名称或内容也作了一些调整。
在第二版中,我们对部分内容进行更新,例如,我们采用最新的化学数据和国家标准;在联系实际的部分,收入最新发生的事件,编入最新的事实和数字。在有机污染物这一章,增加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节,在日常生活污染一章,增加了白色污染与废弃电子产品污染一节。
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第一版中有一些错误和应该修改之处,在第二版中,我们进行了全面修订。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任仁(绪论、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五章)、张敦信(第四、第八、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章)、于志辉(第一、第二章、附录)、陈莎(第三、第五、第六章),全书由任仁统一修改定稿。
编者的同事王道教授对本书第一、第二章的内容提出很多修改意见,谨表示感谢。
本书第二版的出版得到北京工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2005年面上项目35号)资助。
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05年7月

第三版前言
《化学与环境》(第一版)于2004年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化学与环境》(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从2006年秋开始,我们在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课程中全面使用这本教材,效果很好。至今已经印刷5次,印数超过12000册。
《化学与环境》(第三版)列入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重点支持项目。在第三版中,我们在第十五章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的环境保护中增加了“循环经济”和“低碳”两节内容。新增加的内容还有:第三章物质结构中的钻穿效应、键级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第四章有机化学反应和高分子材料中自由基的基本概念、新型高分子材料,第六章有机污染物中斯德哥尔摩公约第四、五次缔约方大会新增的十种POPs,第七章环境中的胶体物质中的PM2.5,第八章大气污染与防治中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HJ 633—2012)》,第十章土壤污染与防治中我国的重金属污染防治、荒漠化与沙化,第十一章食品污染中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现状、三聚氰胺奶制品污染事件、台湾省的塑化剂事件,第十二章日常生活污染中塑料制品的身份符号,第十三章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的环境保护中的节能减排。限于篇幅,这一版删去了前两版中生命科学基础和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两章。
我们对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新,例如,采用最新的化学数据和国家标准;在联系实际的部分,收入最新发生的事件,如“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编入最新的事实和数字。
在六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第二版中有一些错误和应该修改之处,在第三版中进行了全面修订。
参加这一版修订工作的有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任仁(绪论、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三章)、于志辉(第一、第二、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章、附录)、陈莎(第三、第四、第六章),全书由任仁统一修改定稿。
本书第三版的修订出版得到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项目重点支持项目资助,也得到北京工业大学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敬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12年3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