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售價:NT$
857.0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NT$
704.0

《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售價:NT$
539.0

《
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
》
售價:NT$
1034.0

《
阿非利加征服者:比拿破仑更伟大的西庇阿
》
售價:NT$
325.0

《
营救里斯本丸
》
售價:NT$
308.0

《
鸟瞰最美国保全书(刷边版)
》
售價:NT$
5489.0

《
上海市民生活记忆
》
售價:NT$
374.0
|
編輯推薦: |
★ 日本amazon 4.4高分,超过《厌女》,引发读者共鸣“这书名简直就是我每天的呐喊” ★ 是谁把世界糟蹋成这样!
——老了以后怎么办?
——只能犯些不会伤害别人的轻罪,进监狱养老了。
·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愤怒之书!那些无处宣泄的愤怒,这一次一吐为快!
·向今天的世界发问: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被设计成了一场大逃杀?
★ 一本书让你看清今天的游戏规则:到底是我不够努力,还是系统出了问题?
工作/婚姻/教育/暮年,讲清每个阶段潜藏的“努力就有回报”的陷阱。
★ 在沿袭父辈活法已经无法获得幸福的时代,如何开拓自己的活法?
-复盘「已实现的变革」「待改变的困境」「应守护的价值」
-来自上野千鹤子奋斗一生的中肯建议:认清什么不该做;要生存就要当专才;认真面对身边方圆三米内的每一个疑问;学会吵架;将邪气化作能量;市场是自己开拓的
|
內容簡介: |
课堂上,上野千鹤子以社会学家的身份讲述生活在现代社会的艰难,学生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即将迈入的未来是一片漆黑”。
工作、婚姻、教育、暮年,人生每个阶段都潜藏着名曰“努力就有回报”的陷阱。有所作为的人认定一切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失败的人往往自责是自己不够努力。但是,人生轨迹真的可以靠努力改写吗?
上野千鹤子用手术刀般犀利的逻辑和语言,拆解世界的游戏规则,将斗争的技术、识别伪装的方法倾囊相授,和你一起探讨:在沿袭父辈活法已经无法获得幸福的时代,如何开拓属于自己的活法?
|
關於作者: |
上野千鹤子
1948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非营利性组织Women’s Action Network(WAN)理事长。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及运动的领/袖人物。著有《始于极限》《从提问到输出》《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等。
曹逸冰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资/深日语译者。译有两百多部日语文学、文艺作品。
|
目錄:
|
序章
Part1 工作
Part2 婚姻
Part3 教育
Part4 暮年
尾声 女性主义的未来
|
內容試閱:
|
序章 东大演讲三年后:贺词的本意
今时今日,我们生活在一个“不能安心当个弱者的社会”。无论是丢了工作,生活困窘,还是婚后遭遇家暴,被丈夫轰出家门,人们都不敢轻易向外界求助。
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都起因于你自己做的决定,没人能替你负责。所以只能听天由命,独自承受,又岂能求助于他人——拜二十一世纪初的政客所赐,“自我决定、自我负责”这八个字日渐深入人心,将本已一筹莫展的人逼得走投无路。
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生怕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没空去关心别人。有所作为的人认定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发奋拼搏的结果,而没能取得成就的人往往会责备自己不够努力。
问题是,人生轨迹真的可以靠努力改写吗?你就没有受过不公平的对待和没处说理的委屈吗?那时的你是不是无力反抗,只得忍气吞声?你就没遇到过想努力却使不上劲,甚至筋疲力尽的情况吗?
我从年轻时就不断直面社会的不公,反复质问“是谁把世界糟蹋成了这样”。因为不如意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抬头望去,只见高处尽是些老头子,黑压压的一片。于是我朝他们扔了一块又一块石头,真真正正的石头。奈何世界并没有因此有所改变。
女性不幸的原因在于社会结构
我以主妇学者的身份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里的“主妇学者”指的并不是“一边当主妇一边做研究的人”,而是将“主妇”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怎么就选了这么个研究方向?因为我的母亲就是一位不幸的全职主妇,一天到晚看丈夫的脸色行事。“主妇究竟是什么?她们是干什么的?”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我便一头栽进了这个深奥的问题。
最让我惊愕的是,我的父母居然是自由恋爱。在那个相亲结婚才是主流的年代,他们是恋爱结婚,夫妻关系却着实称不上融洽。
“夫为妻纲”“把老子放在第一位”……父权制下的婚姻就是这样一套系统,我的父母正是这种模式的写照。母亲常说自己“挑男人的眼光很差”,可我十多岁仔细观察过父母后就得出结论——“妈妈,哪怕换一个老公,你也不会幸福的。”
因为我意识到,母亲的不幸并不是选错男人造成的,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结构。细想起来,我的父母并不是性格特别糟糕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走上研究的道路后,我便深挖这个课题,用十年写就了《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岩波书店,1990/岩波现代文库,2009/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通过这本书,我揭示了将女性置于不利地位的结构性机制。
过去三十年里,女性的生活方式日趋多样。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都行,可以做全职工作,也可以兼职打工。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低收入单身女性显著增多。她们并不是不够努力,也不是在人生路上走岔了。只怪我们生活在一个稍不留神就会陷入贫困的危险社会。
在这本书里,我将女性的一生分为工作、婚姻、教育和暮年四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会发生什么,这些事会对女性的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以及未来的走向。
为什么必须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竞争本身真的是必要的吗?为什么大家有苦难言?为什么比男性更优秀的女性没有容身之处?婚是非结不可吗?没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幸的吗?为什么衰老令人如此焦虑?
让我们一起思考这些问题吧。
改写不会改变的世界
“反正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我无数次听到这种心如死灰的感言。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些微小的改变。比如,女性主义浪潮为性骚扰和家暴受害者夯实了发声的土壤。照护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广大市民奔走呼吁的结果。
希望把社会交到下一代年轻人手里的时候,他们不至于再问“是谁把世界糟蹋成了这样”。我为此奋斗许久,却还是没能实现天翻地覆的改变。我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
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常有成年人对本地高中生高呼“福岛的未来就靠你们了”。我却在心里嘀咕:“当初明明是你们把福岛的自然和社区破坏得一塌糊涂,哪还有脸跟孩子们说这种话?”把“福岛”替换成“日本”也是一样。把世界糟蹋成这样的成年人,有什么资格叮嘱孩子“日本的未来就靠你们了,加把劲啊”?
无论置身于怎样的窘境,人都必须顽强地活下去。所以想逃的人尽管逃就是了,不一定非得留在日本。逃到天涯海角都没关系,只要能好好活下去就行。
可有些人是想逃却逃不掉。还有人主动选择坚守与回归。你们的力量或许微小,却仍有可能改变这个世界,给后人留下一个稍微像样一点的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