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NT$
352.0

《
吃对一日三餐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
售價:NT$
296.0

《
安娜·卡列尼娜 全2册 插图珍藏版
》
售價:NT$
1826.0

《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售價:NT$
356.0

《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售價:NT$
398.0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NT$
332.0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售價:NT$
204.0

《
好风景
》
售價:NT$
218.0
|
編輯推薦: |
★名刊精选,名家经典,匠心译作
“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是“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投入大量心血创办的刊物,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为孩子打造的科学图画书月刊,富有开创意义。50多年来,一直到今天,《科学之友》每月都会出版一册绘本新作,经久不衰,已出版600多册绘本,陪伴了几代孩子成长,这在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日本知名作家五味太郎、堀川理万子等精心创作,儿童文学作家彭懿倾情翻译。
★观察生活,巧用材料,学习常识
把旧报纸变成建筑,把小树叶做成乐器,用可爱的袜子和衣架学习平衡……让孩子学会就地取材,勤俭节约,智慧生活。
互动学习设计,游戏化启蒙,用报纸、豆荚等日常材料设计实验,凸显“科学就在身边”。
多元的自然和生活主题,让孩子在大自然和生活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趣味游戏,动手动脑,启发思维
用生活中的趣味游戏串联起全领域的科学启蒙,链接生活场景,降低理解门槛,满足孩子全方位探索欲。
鼓励孩子吹叶哨、卷报纸、动手捏豆荚、认识恐龙的尾巴、寻找万物的中心……在游戏中探索生活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注重孩子的感知和
|
內容簡介: |
系列介绍:
“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系列”是“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策划的一套科学绘本月刊,是有50多年历史的经典科普品牌,适合3岁以上儿童阅读。本系列旨在为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带来“观察”“认知”“思考”和“探索”的乐趣,书中注重的不是对植物、动物、科学现象进行知识的罗列,而是注重故事性。从孩子才会留意、发现的生活小问题出发,讲述科学的惊喜和奇观,让科学变成一件无比快乐和有趣的事情。
“生活真好玩”以生活中的小游戏为主,包括《奇妙的中心》《吹叶哨》《噼啪噼啪的野豌豆种子》《恐龙的尾巴》《用三角形建房子》《我看不见自己》6册。书中有对中心概念的探讨,有吹叶哨的趣味游戏,有对野豌豆种子传播的细微观察,有对恐龙尾巴功能的深入研究…… 都是用身边触手可得的东西来进行的生活小游戏,带领孩子们观察植物、动手建造、思考自我,回归天然的快乐。
单册介绍:
《吹叶哨》 [日]井上大成 著, [日]中田彩郁 绘
《吹叶哨》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系列中的一册。院子里传来清脆的声音,妈妈正拿着一片叶子,这是叶哨的响声。妈妈说她小时候学过吹叶哨,“我”也好想学。身边很多植物的叶子和茎可以制作叶哨。选一片叶子,把叶子卷成小管子的形状,太软或太长的叶子,发不出好听的声音;老叶或硬叶,容易破裂。制作好叶哨,用手指捏扁一端,试试能不能吹响。这本书介绍了如何利用身边的植物玩吹叶哨的游戏,引导孩子们动手实践,在大自然中找到乐趣。
《用三角形建房子》 [日]堀川理万子 著
《用三角形建房子》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系列中的一册,适合3-6岁孩子。取一张报纸,将它卷成圆棒状,然后用透明胶带固定。接着,将三根圆棒的末端用透明胶带连接起来,一个漂亮的三角形完成了。利用这种三角形,可以搭建出各种有趣的房子模型。将四个三角形连起来,搭建出四面体结构,这是一座金字塔形状的房子。将八个三角形组合起来,能建造出马戏团帐篷般的房子。将十个三角形组合起来,建造出胶囊形状的房子。很多个三角形连接起来,还能建造出星星形状的房子。这是一本引导孩子探索几何形状和创意建筑的手工书,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利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创造出独特的建筑模型。
《噼啪噼啪的野豌豆种子》 [日]高柳芳惠 著, [日]大桥庆子 绘
《噼啪噼啪的野豌豆种子》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系列中的一册。野豌豆是一种到处可见的杂草。六月的晴天,我们会听到草丛中传来的啪嗒声,那是野豌豆豆荚爆裂、弹射出种子的声音。仔细观察,会发现许多圆圆的种子掉落在地上。摘下成熟的豆荚,用手指捏住,发出啪的一声,种子一粒接一粒地弹出来。弹出来的种子,掉到土壤里。下雨天,吸足雨水的豆荚是笔直的,不管我们怎么挤压,都不会弹出种子。原来,野豌豆种子可以在晴天进行弹射传播。本书展示了野豌豆的生长和种子传播过程,激发孩子们对自然观察和科学探究的兴趣。
《恐龙的尾巴》 [日]大岛英太郎 著
《恐龙的尾巴》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系列中的一册,适合3-6岁孩子。地球上曾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恐龙,研究恐龙化石,我们可以推测出恐龙尾巴的形状和功能。梁龙的尾巴像细长的鞭子,当受到威胁时,它会挥动灵活的尾巴进行防御。棘龙的尾巴像船桨,帮助它在水中捕捉鱼儿时快速游动。头部和下颚都很发达的暴龙,依靠粗壮的尾巴来保持身体平衡。这本书通过对恐龙尾巴形状及其用途的探讨,引导孩子思考生物进化与环境适应之间的关系,激发他们对古生物学的好奇心。
《奇妙的中心》 [日]池内了 著,[日]东海林巨树 绘
《奇妙的中心》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系列中的一册。蜗牛壳的螺旋线围绕着中心旋转,花朵围绕中心绽放。闹钟、汽车轮胎、风车、水车也有中心。衣架两端分别挂着一只袜子,中心在衣架的中间位置;如果挂三只袜子,中心会发生变化。球体的表面没有中心,内部却有固定的点作为中心。这本书引发孩子思考“中心”的概念,探索它在几何、物理、宇宙和社会群体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我看不见自己》 [日]五味太郎 著
《我看不见自己》是“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生活真好玩”系列中的一册,适合3-6岁孩子。如果没有镜子或别的工具,我看不见自己的脸部和背部。作者五味太郎用小男孩想看见自己的故事,讲述孩子如何认识自我和看待他人的哲学问题,书中的思考温暖又发人深省,希望读完这本书的孩子,能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识,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为他人着想。
|
關於作者: |
[日]五味太郎,1945年出生,日本桑泽设计研究所工业设计系毕业,后专职创作童书,成为日本畅销童书作家之一。已出版400多本图画书,曾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博洛尼亚国际绘本原画展奖等多项奖项,作品有《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小牛的春天》《如果是你会怎么办》《两个我》《神奇的纽扣》等。
[日]大岛英太郎,出生于日本栃木县,现居栃木县小山市。绘本作家。大岛英太郎很喜欢生活在远古时期的恐龙,创作了多部以恐龙为主题的童书。作品有《恐龙究竟有多大》《我们身边的鸟类图鉴》《变成鸟的恐龙》《探索脑科学:恐龙的感官》等。
[日]堀川理万子,196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系。除了每年举办绘画作品的个人画展外,还广泛活跃在团体展、出版等领域。著有图画书《和自己说你好》《叫一声吧》《阿酱的生日》《熊宝宝的冬天节日》《狐狸的溜冰鞋》《宫泽贤治小森林童话:水仙月四日》等。
[日]中田彩郁,1983年出生,毕业于东京造型大学,主修动画。活跃于动画、电视剧、商业广告、插图、图画书等领域。动画作品《时时刻刻》入选安纳西国际动画节、广岛国际动画节、第16届日本媒体艺术节。
[日]高柳芳惠,出生于栃木县。以“儿童、图画书、自然”为主题在图书馆和小学校园开展活动,同时在校园指导亲子观察花草等,并将自己多年动植物生态研究观察的成果创作成儿童科普读物和图画书出版。著作有《我的科学研究:冬天里的蝴蝶》《橡子之穴的秘密》《叶子面具》《黄昏的散步》《蝉蜕》《植物吹泡泡》等。《我的科学研究:冬天里的蝴蝶》获得了第47届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
[日]大桥庆子,1981年出生于日本岐阜县,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插画家、绘本作家。主要作品有《森林里的洞穴》《天空之上 海洋之下》《第一次做家务》《月亮的秘密》《巨大的嘎嚓嘎嚓声》等。
[日]池内了,1944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天体物理学家,研究宇宙及星系演化。京都大学研究生院理学部研究科物理系理学博士,现为大阪大学物理系教授。著有《下课无聊读科普系列:时间是什么》《生命的繁衍》等。“爸爸给我讲宇宙史”系列(全4册)获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JR奖和日本科学读物奖,《科学的思考方式与学习方法》获讲谈社出版文化奖科学出版奖。
[日]东海林巨树,日本插画师,出生于1980年,现居东京都。2004年毕业于和光大学表现学部艺术学科。2014年起成为自由职业者,从事杂志、书籍、广告等多个领域的插图工作。绘本作品有《奇妙的中心》。
[日]井上大成,1962年出生,博士毕业于千叶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生院。就职于日本森林综合研究所多摩森林科学园,研究昆虫的生态和多样性,并担任公众科普活动“科学与儿童”项目讲师。作品有《一起来捉虫》《蝴蝶的斑纹》《昆虫世界》等。
彭懿,文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昆虫专业。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学者,著有《世界图画书阅读与经典》《图画书应该这样读》等理论专著,《不要和青蛙跳绳》《萤火虫女孩》《驯鹿人的孩子》《我用32个屁打败了睡魔怪》等原创图画书。翻译过大量日本经典童书,译作有《安房直子幻想小说》、岩村和朗“14只老鼠”、林明子《第一次上街买东西》科学绘本译作有:“小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系列”“科学之友经典图画书系列”、松冈达英《雨蛙老师的趣味自然课》、得田之久《昆虫运动会》、馆野鸿“科学绘本”系列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