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营造法原》解读
》
售價:NT$
857.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全新正版彩图全解舌诊辩证图谱图解中医舌诊基础理论手诊面诊罗大伦书舌诊诊断教程中医看舌苔调理书中医养生
》
售價:NT$
296.0

《
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
》
售價:NT$
449.0

《
善战:孙子兵法中的高维博弈(只要存在竞争与较量,就有“论战胜负”的思维博弈)
》
售價:NT$
398.0

《
丁元公绘水浒人物图
》
售價:NT$
1673.0

《
傅佩荣讲易经
》
售價:NT$
1010.0

《
历史的镜子
》
售價:NT$
286.0

《
我们还是香格里拉的囚徒吗:藏学、国学与语文学(二)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 如果你每天至少咒骂世界一次,那你一定要读读这两本书
★ 《是谁把世界糟蹋成这样》让你看清今天的游戏规则,《始于极限》熨平你皱巴巴的心
★上野千鹤子为声援年轻人的希望之作:在沿袭父辈活法已经无法获得幸福的时代,如何开拓属于自己的活法?
★日本读者强烈共鸣:书名简直就是我每天的呐喊!被上野老师那些拳拳到肉的话语狠狠敲醒!能让你拒绝向人生妥协的书!
|
內容簡介: |
《是谁把世界糟蹋成这样》用社会学知识和案例数据解释“努力就有回报”为什么是陷阱。工作、婚姻、教育、暮年,人生每个阶段都潜藏着各种谎言和陷阱,本书拆解世界的游戏规则,将斗争的技术、识别伪装的方法倾囊相授,和你一起探讨:在沿袭父辈活法已经无法获得幸福的时代,如何开拓属于自己的活法?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千鹤子与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她们相差35岁,走过了迥异的人生。在长达一年的通信中,她们围绕恋爱与性、婚姻、工作、独立、男人等话题,把话语的利剑刺向对方,也刺向了自己。
|
關於作者: |
上野千鹤子
1948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非营利性组织Women’s Action Network(WAN)理事长。日本女性主义理论及运动的领/袖人物。著有《始于极限》《从提问到输出》《厌女》《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等。
曹逸冰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资/深日语译者。译有两百多部日语文学、文艺作品。
|
內容試閱:
|
序章
东大演讲三年后:贺词的本意
今时今日,我们生活在一个“不能安心当个弱者的社会”。无论是丢了工作,生活困窘,还是婚后遭遇家暴,被丈夫轰出家门,人们都不敢轻易向外界求助。
发生在你身上的一切,都起因于你自己做的决定,没人能替你负责。所以只能听天由命,独自承受,又岂能求助于他人——拜二十一世纪初的政客所赐,“自我决定、自我负责”这八个字日渐深入人心,将本已一筹莫展的人逼得走投无路。
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生怕在竞争中败下阵来,没空去关心别人。有所作为的人认定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发奋拼搏的结果,而没能取得成就的人往往会责备自己不够努力。
问题是,人生轨迹真的可以靠努力改写吗?你就没有受过不公平的对待和没处说理的委屈吗?那时的你是不是无力反抗,只得忍气吞声?你就没遇到过想努力却使不上劲,甚至筋疲力尽的情况吗?
我从年轻时就不断直面社会的不公,反复质问“是谁把世界糟蹋成了这样”。因为不如意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抬头望去,只见高处尽是些老头子,黑压压的一片。于是我朝他们扔了一块又一块石头,真真正正的石头。奈何世界并没有因此有所改变。
女性不幸的原因在于社会结构
我以主妇学者的身份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这里的“主妇学者”指的并不是“一边当主妇一边做研究的人”,而是将“主妇”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怎么就选了这么个研究方向?因为我的母亲就是一位不幸的全职主妇,一天到晚看丈夫的脸色行事。“主妇究竟是什么?她们是干什么的?”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我便一头栽进了这个深奥的问题。
最让我惊愕的是,我的父母居然是自由恋爱。在那个相亲结婚才是主流的年代,他们是恋爱结婚,夫妻关系却着实称不上融洽。
“夫为妻纲”“把老子放在第一位”……父权制下的婚姻就是这样一套系统,我的父母正是这种模式的写照。母亲常说自己“挑男人的眼光很差”,可我十多岁仔细观察过父母后就得出结论——“妈妈,哪怕换一个老公,你也不会幸福的。”
因为我意识到,母亲的不幸并不是选错男人造成的,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结构。细想起来,我的父母并不是性格特别糟糕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走上研究的道路后,我便深挖这个课题,用十年写就了《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岩波书店,1990/岩波现代文库,2009/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通过这本书,我揭示了将女性置于不利地位的结构性机制。
过去三十年里,女性的生活方式日趋多样。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都行,可以做全职工作,也可以兼职打工。但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低收入单身女性显著增多。她们并不是不够努力,也不是在人生路上走岔了。只怪我们生活在一个稍不留神就会陷入贫困的危险社会。
在这本书里,我将女性的一生分为工作、婚姻、教育和暮年四个阶段,分析每个阶段会发生什么,这些事会对女性的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以及未来的走向。
为什么必须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竞争本身真的是必要的吗?为什么大家有苦难言?为什么比男性更优秀的女性没有容身之处?婚是非结不可吗?没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幸的吗?为什么衰老令人如此焦虑?
让我们一起思考这些问题吧。
改写不会改变的世界
“反正这个世界是不会改变的”——我无数次听到这种心如死灰的感言。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我们已经实现了一些微小的改变。比如,女性主义浪潮为性骚扰和家暴受害者夯实了发声的土壤。照护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广大市民奔走呼吁的结果。
希望把社会交到下一代年轻人手里的时候,他们不至于再问“是谁把世界糟蹋成了这样”。我为此奋斗许久,却还是没能实现天翻地覆的改变。我的力量实在是太渺小了。
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常有成年人对本地高中生高呼“福岛的未来就靠你们了”。我却在心里嘀咕:“当初明明是你们把福岛的自然和社区破坏得一塌糊涂,哪还有脸跟孩子们说这种话?”把“福岛”替换成“日本”也是一样。把世界糟蹋成这样的成年人,有什么资格叮嘱孩子“日本的未来就靠你们了,加把劲啊”?
无论置身于怎样的窘境,人都必须顽强地活下去。所以想逃的人尽管逃就是了,不一定非得留在日本。逃到天涯海角都没关系,只要能好好活下去就行。
可有些人是想逃却逃不掉。还有人主动选择坚守与回归。你们的力量或许微小,却仍有可能改变这个世界,给后人留下一个稍微像样一点的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