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师胜任力研究 光明文丛

書城自編碼: 415213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白易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488475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售價:NT$ 301.0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NT$ 305.0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NT$ 305.0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售價:NT$ 347.0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售價:NT$ 551.0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售價:NT$ 875.0
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
《 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 》

售價:NT$ 814.0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售價:NT$ 1089.0

內容簡介:
本书以学科思维培养为目标,以地理学科为例系统深入地剖析教师教学中的学科素养和学科思维教学的内涵,进而构建包括知识素养、思维水平、思政教学、持续改进等多个维度和胜任特征构成的教师胜任力理论模型。本书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不同学科思维模式的共性有哪些?不同学科各自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解决问题时要重点关注哪些做法?本书将定性、定量的方法结合对学科思维培养进行实例研究,分析教师胜任力要素和指标体系,有助于充实教师成长理论体系。此外,通过对教师胜任力的评价机制进行研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也能为更多的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提供帮助和参考。
關於作者:
白易,武汉大学博士,现为贵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省级教学名师。研究方向为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发展。主持省级金课《土地法学》1门,主持《“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教师教学胜任力评价机制及提升对策研究》《“三全育人”视域下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关键点与创新点实践研究》等市厅级以上项目6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表论文12篇。
目錄
前 言
第一章 理论基础
一、现代思维科学体系
(一)现代思维科学体系的提出
(二)现代思维科学体系的层次结构和特点
(三)现代思维科学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二、胜任力理论
(一)素质冰山模型
(二)胜任力理论的内涵及构建步骤
(三)胜任力理论在教师成长发展中的具体运用
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一)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二)加涅有关学习结果的分类
(三)马扎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四、认知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三)新兴的神经建构主义和联结主义模型
五、学习理论
(一)学习理论的发展历程
(二)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
(三)学习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六、本章小结
(一)现代思维科学体系概述
(二)胜任力理论
(三)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四)认知发展理论
(五)学习理论
第二章 学科思维培养的内涵
一、学科思维的形成与特点
(一)学科思维的分类
(二)学科思维的形成
(三)学科思维的特点
二、学科思维的培养策略和教学方法
(一)学科思维的培养策略
(二)学科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
三、学科思维培养的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
(一)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培养自我反思与批判性思维
(二)学科思维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三)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反馈系统
四、学科思维培养的挑战与展望
(一)学科思维培养的挑战与对策
(二)学科思维培养的未来展望
五、本章小结
(一)学科思维的内涵
(二)学科思维的形成与特点
(三)学科思维的培养策略和教学方法
(四)学科思维培养的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
(五)学科思维培养的挑战与展望
第三章 教师胜任力的内涵
一、教师胜任力的构成要素
(一)专业知识素养
(二)教学技能
(三)个人特质
(四)专业态度
(五)技术应用能力
二、教师胜任力的测评与测量
(一)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二)评估工具与方法:360度反馈、教学录像分析等
(三)标准化测试与非标准化评估的结合
(四)评估结果的解释与运用
三、教师胜任力的培养与提升
(一)教师胜任力的培养方法
(二)教师胜任力的提升路径
四、面向未来的教师胜任力发展
(一)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师胜任力发展的需求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人工智能与教育技术融合下的新技能需求
(四)终身学习体系中的教师自我更新与发展
五、本章小结
(一)教师胜任力的构成要素
(二)教师胜任力的测评与测量
(三)教师胜任力的培养与提升
(四)面向未来的教师胜任力发展
第四章 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一、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师胜任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科思维培养深度与广度存在不足
(二)教师自身学科思维存在局限性
(三)学科思维教学资源与评估机制尚待改进
二、学科思维培养与教师胜任力的内在联系
(一)学科思维与教师胜任力相辅相成
(二)学科思维培养与教学目标设定要深入融合
(三)教学设计能力是学科思维培养的核心技能
(四)教学引导能力是学科思维培养的具体落实
(五)学科思维培养和课程思政能力紧密相连
三、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成要素
(一)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师专业知识素养
(二)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师教学技能
(三)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四)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师个人特质
(五)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师专业态度
(六)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师技术应用能力
四、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师胜任力的评价机制
(一)评价主体
(二)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方法
(四)评价制度保障
五、本章小结
(一)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师胜任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学科思维培养与教师胜任力的内在联系
(三)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成要素
(四)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师胜任力模型的评价机制
第五章 案例研究与实践探索
一、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学目标设定
(一)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学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二)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学目标设定的方式
(三)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学目标设定案例
二、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学设计分析
(一)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
(二)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三)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四)教学设计在学科思维培养中的应用
三、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课堂引导能力
(一)课前准备
(二)前课回顾与新课导入
(三)新课讲授
(四)学科前沿与拓展延伸
(五)巩固提高与启发思考
(六)课堂引导能力的提升策略
四、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课程思政能力
(一)课程思政内涵
(二)课程思政实践
(三)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策略
五、学科思维培养视域下的教学反思与课程评价
(一)教学反思
(二)课程评价
六、教师胜任力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一)评价步骤
(二)评价原理
(三)评价结果
七、本章小结
第六章 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
一、政策支持
(一)顶层设计,明确方向
(二)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
(三)完善评价机制,强化结果应用
(四)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动力
二、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二)经费保障
(三)师资保障
三、社会与学校协同机制
(一)社会参与,形成合力
(二)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拓展校外教育资源
(三)开展联合培训与研修活动
(四)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估
四、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与主要发现
(一)学科思维培养与教师胜任力的内在关联
(二)教师学科思维培养胜任力的现状与挑战
(三)提升教师学科思维培养胜任力的策略与路径
二、研究的局限性与后续展望
(一)深化教师胜任力理论研究
(二)拓展实证研究范围和方法
(三)关注学科思维培养的实践应用
(四)关注教师学科思维培养的长期效果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