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休息革命:战胜过度工作的倦怠

書城自編碼: 415214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作者: [美]阿曼达·米勒·利特尔约翰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90266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长城砖系列: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文化研究
《 长城砖系列: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文化研究 》

售價:NT$ 398.0
跟着TED学科学:人工智能
《 跟着TED学科学:人工智能 》

售價:NT$ 255.0
宝石之书
《 宝石之书 》

售價:NT$ 806.0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

售價:NT$ 439.0
非暴力沟通·人性化医护(比起药物,连结人心的沟通更具治愈生命的力量)
《 非暴力沟通·人性化医护(比起药物,连结人心的沟通更具治愈生命的力量) 》

售價:NT$ 265.0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 关注AI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 关注AI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售價:NT$ 551.0
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篇
《 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篇 》

售價:NT$ 1173.0
成为作家(畅销全球90余年,新手写作必读指南)
《 成为作家(畅销全球90余年,新手写作必读指南) 》

售價:NT$ 301.0

編輯推薦:
在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重新导航,重新定义你的雄心,并在倦怠之外找回自己的节奏。在一个将“高产”视为成功标志的文化里,很多专业人士已濒临崩溃——他们被迫(有时是不自觉的,有时则是心知肚明的)持续工作、持续产出、持续攀登更高峰,却常常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在本书中,高管教练兼个人品牌导师阿曼达·米勒·利特尔约翰向读者展示:如何在经历倦怠后完成自我修复,又如何在残酷的职场竞争中不丢掉自我地前行。基于作者多年辅导高成就者的实战经验,本书深入探讨了:? 当代人疲惫不堪的根源;? 个人成就、社会规训与系统性壁垒如何联手“围剿”我们的休息;? 如何借自我探索,定制专属于你的抗倦怠方案;? 在成就与自我照护、身心健康之间找到平衡;? 完美主义与冒名顶替综合征如何为倦怠提供温床;? 如何夺回你的时间、心智、雄心及更多;? 高成就者如何借鉴自然界的节律,用一套休息框架打破倦怠循环。兼具创意、处方与洞见,本书为你重塑工作与休息方式提供所需的一切。它不仅深度剖析倦怠成因,更是所有想摆脱工作成瘾,同时仍在事业与人生中攀登高峰者的之作。
內容簡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我们因过度工作而导致的职业倦怠问题,并提供了一套系统且实用的解决方案。作者指出,在以生产力为成功标志的文化中,许多人在无意识或公开的压力下,以不可持续的速度追求成就,却牺牲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本书还探讨了职业倦怠的根源,并提出了消除职业倦怠的方法,帮助我们重新掌控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生活。此外,本书还为我们介绍了如何借助自然的休息框架打破倦怠循环,实现成就与身心健康的平衡。这是一本为每一个渴望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渴望摆脱工作狂倾向,同时在工作、商业和生活中取得巨大成就的职场人士精心撰写的之作。
關於作者:
阿曼达·米勒·利特尔约翰(Amanda Miller Littlejohn)当“倦怠”成为时代流行病,阿曼达·米勒·利特尔约翰以近二十年全球高管教练与品牌战略顾问的身份,率先提出并实践“休息革命”(Visible Rest Method),被硅谷和华尔街的高成就者称为“倦怠终结者”。她是 2024—2025年度罗莎琳·卡特心理健康研究员,以跨界视角深入追踪高成就中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危机,文章见诸《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福布斯》等权威媒体。
目錄
前言 写给疲惫一代的觉醒之书序言 一个倦怠者的自白第一章 机械思维:工业时代的认知革命第二章 自动驾驶式过度工作:自动进入拼命工作状态第三章 要事后置:搁置该置顶的事务第四章 那些被我们屡屡忽视的冬歇季第五章 崩溃边缘:当倦怠达到临界点第六章 觉醒和转变:思维重塑、身心调频、要务置顶第七章 现代新瘟疫:职业倦怠的全球蔓延史第八章 心田轮耕法:取心之所向,建人生景观第九章 重拾真我:消解生命不能承受之耗第十章 野心的分寸感:找到最舒展的职业姿态第十一章 效能升级:从时间奴隶到能量主宰第十二章 场域赋能:休憩空间的重启与调谐第十三章 重建联结:建一个社群,赢一生盟友第十四章 破局职业倦怠:从组织支持到自我赋能后记 拒绝“永续绽放”致谢
內容試閱
写给疲惫一代的觉醒之书我们正身处一场“休息革命”的浪潮之中。新冠疫情如同一记当头棒喝,惊醒了我们对工作的认知。美国人终于意识到:我们早已精疲力竭,现代职场文化难以为继,过度工作竟成为全民“信仰”。我们共同目睹了日常生活的荒诞:当人生优先级完全错位时,改变刻不容缓。人们开始直面那些灵魂拷问,有人甚至主动简化生活,只为给自己的挚爱、爱好和人生腾出一片喘息的空间。曾几何时,雇主们纷纷响应员工诉求,通过推行员工健康计划和包容性举措,切实回应了职场人对福祉优先的呼吁,真正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当写字楼陷入沉寂,远程办公(这一曾经的非主流模式)竟成为大多数职场人的生存常态。而事实证明,这一模式确实可行。如今,当越来越多的雇主试图挣脱后疫情时代的束缚时,我们已然站在了工作范式转型的临界点。这场疫情为无数职场人提供了重塑工作范式的珍贵契机。变革之窗或许正在收窄,但尚未完全合拢。我们仍可奋力推进,坚守这份来之不易的进步成果。当下正是掀起“休息革命”、彻底转变工作方式的关键时刻,而本书正是我从“变革前线”发回的深度纪实。许多人终将明白,加倍努力工作换来的回报,终究抵不过付出的代价。那些曾以咬牙硬撑为荣的人,如今也开始反思:这真的值得骄傲吗?在一场全球疫情之后,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祖辈和父辈对“勤奋”的执念。那不过是时代的残影,而非职场圣经。我并非深谙休息之道的专家,但我的身份早已为我添加了诸多“专家”头衔:作为在美国南方长大的黑人女性,我被迫成为过劳主义专家;作为被社会规训的女性,我堪称完美主义专家;而作为养育三个孩子的母亲,我更是一个疲惫成瘾、过度透支、分身乏术的专家。有一点我必须坦诚相告:我并非执业医师,也不是心理治疗师。除非你恰巧是地球上那些白衣工作者中的一员,否则你也同样不具备专业资质。我们人类的生命轨迹或许惊人地相似,你定能从我亲历的种种际遇中,以及在本书娓娓道来的故事里寻得共情。为了确保本书的科学性,我走访了众多专家学者,但请允许我郑重声明:在身心健康这个领域,我的建议并不完全具备专业效力。现在免责声明已经说完,接下来不妨说说我的专长所在。我擅长从纷繁中窥见规律,于混沌里提炼模式。此外,我生性敏感细腻,总能觉察到身边最微妙的变化。比如某个清晨,我突然察觉林间的鸟鸣比上周稀疏了许多,便立刻与孩子们分享这个发现:“你们说,那些消失的鸟儿都飞往了何方?”正是这份与生俱来的敏感,加上我个人的经历和持续的记日记习惯,常能让我触及那些我们共同经历却难以名状的情感脉络。我坚持记日记已有大半生,这种日常实践,辅以敏锐的观察力与捕捉环境微妙变化的本领,确实使我拥有撰写本书的独特视角。和大多数人一样,我逐渐察觉到一个普遍现象,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解封初期,在社交媒体的推送中,在妈妈们的闲谈中,它无处不在。突然之间,所有人都在暂停工作、休长假、退出社交媒体,舍弃了那些曾经认为必须腾出时间去做的事。疫情让我们看清了自己生活的局促,原来我们早已没有喘息的空间。起初这像是一时反常:先是有人退出社交媒体,接着有人辞职,然后是雄心消退,甚至有人降低收入目标。而同样的模式,也正在我身上上演。我在疫情期间诞下第三个孩子,彼时自己几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孩子都满半岁了,我的母亲才第一次来看她的小外孙女。犹记得前两次我生产时,母亲总是早早守候在产房外,她是继我丈夫之后,第二个将新生儿拥入怀中的人。然而,随着第三个孩子的到来,让我开始直面生命的叩问:如此拼命究竟为何?这一切有何意义?我又在向孩子们传递怎样的价值观?职业倦怠不是传说,我正在亲身经历。原以为极限永在前方,蓦然回首却已身在极限的边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