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售價:NT$
454.0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NT$
449.0

《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售價:NT$
500.0

《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售價:NT$
301.0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NT$
305.0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NT$
305.0

《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周云杰、刘润、秦朔、忻榕、陈威如、孙来春等大咖推荐!
★海尔,华为,阿里巴巴,京东,星巴克,万科,华硕,拜耳,招商银行……都在学
★超预期,才复购!服务何以动人心?创造独一无二的专属体验!把每一刻服务,做成顾客的独家记忆!
★全书分为三大部分: 1.好服务的十大原则 2.如何持续创造好服务 3.好服务的50个案例
★胖东来、海底捞、西贝、亚朵、KEEP……等50家企业的服务“切片”,激活你的增长灵感。
|
內容簡介: |
产品或服务的成功,不仅是靠“规模化”和“标准化”更重要的是那份让用户记住的独特价值。
好服务,不在于简单地学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服务基因”,从中创造出专属的体验。
本书用三篇内容讲述了从探索“服务基因”到实现好服务的过程:
第一篇,用十大原则,找准你的服务定位。
第二篇,借助 CB1模型,寻找服务创新的突破点。
第三篇,展示 50 个精选案例,点亮你的灵感。
好服务不靠“复制”,而靠“创造”。那些能深入人心的服务,能帮助你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节奏,穿越周期,生生不息。
|
關於作者: |
黄蔚
上海桥中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全球服务设计联盟(SDN)上海主席
曾开办实业,该实业被世界 500 强的行业头部公司全资收购。
出版了“服务设计”系列图书,其中《服务设计驱动的革命》登上中国知网“经济学高被引图书Top1%(2019-2023)”榜单,成为清华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复旦大学等高校设计学院、商学院的推荐阅读书。
担任上海市女企业家协会理事、同济大学校友会理事、南京理工大学校友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委员会顾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导师。曾为皇家艺术学院、帕森斯设计学院伊利诺伊理工大学、丹麦设计学院等学府授课。
多项国际设计奖项的评委,全球服务设计共创节发起人,中国服务设计领航人才培养计划发起人。BCG 全球最具创新力 50 强榜单中,有近半数企业选择了桥中作为创新合作伙伴,桥中团队持续用原创的 CBI模型,为华为、万物梁行、海尔、和睦家医疗等伙伴破解难题,影响亿万人。
|
目錄:
|
赞 誉前 言第一篇 好服务的十大原则原则一:好服务,理解用户习惯 / 3原则二:好服务,管理用户预期 / 13原则三:好服务,容易触达用户 / 23原则四:好服务,包容多元用户 / 34原则五:好服务,清晰传递价值 / 42原则六:好服务,保持服务一致 / 54原则七:好服务,把握服务节奏 / 66原则八:好服务,把事落到实处 / 78原则九:好服务,鼓励人人有责 / 88原则十:好服务,适当使用减法 / 98总结 / 112第二篇 寻找创新突破点:CBI模型C—customer insight,用户洞察 / 123B—brand experience,品牌体验 / 139I—internal process,组织变革 / 153“凯西姐”帮你玩转CBI模型 / 164第三篇 50个好服务案例好服务案例库玩法指南 / 172案例1:航旅纵横用Emoji连接飞行体验,化解邻座难题 / 176案例2:盒马鲜生用色彩标识新鲜度,明确服务承诺 / 178案例3:喜茶咖啡因亮起“红绿灯”,用户选择不犹豫 / 180案例4:小罐茶颠覆传统售卖方式,让价值一目了然 / 182案例5:西贝莜面村时间的“对赌”,让等待变得可掌控 / 184案例6:Too Good To Go一袋“惊喜”,化解食物浪费的难题 / 186案例7:始祖鸟保姆级售后服务,让旧衣“焕”新衣 / 188案例8:PullTagTM从混乱到高效,分诊标签让救援快如闪电 / 190案例9:海底捞演唱会结束后的神秘大巴车,实现快乐双向奔赴 / 192案例10:上海博物馆奇“喵”夜 ,与爱宠一起开启博物馆之旅 / 194案例11:Jellycat沉浸式“过家家”,玩偶治愈“不开心” / 196案例12:亚朵酒店酒店里的购物体验,打造品牌的第二增长曲线 / 198案例13:蔚来汽车随叫随到的“移动车间”,让出行更安心 / 200案例14:玉佛禅寺从传统到温暖,宠物友好让寺庙焕发新魅力 / 202案例15:Keep从门外汉到健身达人,定制计划让运动轻松上手 / 204案例16:肯德基美食快车道,全球轻松取餐 / 206案例17:卡塔尔航空AI奇遇之旅,让每位旅客做自己的主角 / 208案例18:腾讯地图夏日“吃瓜神器”,一场地图上的双向奔赴 / 210案例19:GXG入住即可“换装”,差旅衣物不再愁 / 212案例20:超级猩猩随走随练,让健身如点餐般轻松 / 214案例21:Station of Being公交车站化身“避风港”,让等车成为一种享受 / 216案例22:联合利华洗衣习惯大转变,只需一喷,旧衣变新衣 / 218案例23:TOMS让买鞋这件小事,成为善意的延展 / 220案例24:极飞科技无人机服务进农田,打药如打车般便捷 / 222案例25:江南布衣精心布局深度会员体系,半年吸金5.7亿元 / 224案例26:万科知道用户卡在哪儿,“小白”也能变专家 / 226案例27:饿了么无障碍沟通平台,助力听障骑手融入职场 / 228案例28:宜家无文字说明书,冲破语言障碍,通行全世界 / 230案例29:DogHouse酒店沉浸式精酿体验,让你从睁眼喝到闭眼 / 232案例30:Warby Parker线上线下无缝衔接,重塑眼镜购物体验 / 234案例31:林里一杯茶一只鸭,“丑鸭”文化搅热茶饮市场 / 236案例32:人民药房“快慢分流”新动线设计,购药体验全面升级 / 238案例33:Oma’s Pop-Up用食物搭起两代人的桥梁,让独居老人不再孤独 / 240案例34:Freitag货运自行车租赁服务,重新定义城市生活 / 242案例35:詹姆斯酒店墨镜租赁服务带来便利体验 / 244案例36:ROG(玩家国度)信仰加持,开机仪式点燃电竞激情 / 246案例37:茶颜悦色拆分排队流程,改善排队体验 / 248案例38:胖东来让顾客的建议,一天就变成行动 / 250案例39:海尔Leader从听用户的“劝”,到与用户共创 / 252案例40:闲鱼AI小帮手,让个人卖家“轻松上阵” / 254案例41:脑白金跨界“养生咖啡”撩动年轻人 / 256案例42:优衣库从糟心到“丝滑”,自助结账让你爱上买单 / 258案例43:多邻国用游戏“骗”你上进,语言学习也能“上瘾” / 260案例44:美国航空轮椅“门到门”无缝体验,赶飞机不再有压力 / 262案例45:Catit全方位专业指导,美食餐厅教你“出片” / 264案例46:爱护宁 让服务“看得见”,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 266案例47:Float For Good让存款不只是存款,每一分钱都发挥公益价值 / 268案例48:大兴机场简化每一步,让登机体验“零负担” / 270案例49:飞利浦Lumea降低尝试门槛,打消用户购买顾虑 / 272案例50:Musgrave家长VIP时间,解放带娃父母,刷新购物体验 / 274附录 50个启发性思考题 / 276后记 / 280致谢 / 283
|
內容試閱:
|
前 言揭开好服务的秘密我和“开巴”的故事我是这本书的作者黄蔚。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我自己,那就是—爱喝酒的服务设计师。说起我最爱的酒,那肯定是比利时的精酿啤酒。可是想在国内喝上一口好精酿,可以说非常难。因此,我总爱开玩笑说,要是能在公司楼下开个酒吧,再在公司地板上挖个洞,接个大吸管直通楼下,随时都能喝上两口,那该多惬意啊。没想到,2008年,这个玩笑变成了现实。我和我那位同样爱酒、懂酒的老公一拍即合,开了一家以我们儿子的名字命名的酒吧—“开巴”,专门供应来自世界各地的手工精酿啤酒。刚开业那会儿,真是挑战重重。精酿啤酒口味小众,价格还偏贵,国内市场很少有人知道,精酿文化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而且相较红酒和白酒,精酿啤酒的保质期短,对存储和设备的要求高得多,库存管理也让人头疼。更别提和供应商谈判困难,运营管理难度大,再加上国内酒吧行业竞争激烈,周围的竞争对手个个都爱打价格战。尽管困难重重,“开巴”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和坚持,越做越红火。慢慢地,我们不仅吸引了大批忠实顾客,甚至还带动了一批精酿文化的爱好者,每开一家店,都能做到门庭若市,很多餐饮同行都直呼意外。“开巴”逐渐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精酿啤酒酒吧品牌之一。没想到,连啤酒界的巨头百威英博都盯上了我们,最终以高价收购了“开巴”,这也成了百威英博在中国精酿行业的第一笔战略收购。很多朋友曾经都问过我:“‘开巴’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在我的上一本畅销书《服务设计》中,我详细讲述了我们经营“开巴”的点点滴滴,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在我看来,“开巴”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我曾经创办副业的故事,更是一次关于服务设计的demo(原型)尝试。很多读者朋友也好奇,“开巴”被收购后怎么样了?别急,这背后的故事,我细细道来。这次收购不是单纯的“大鱼吃小鱼”,百威英博的确有心想把“开巴”培育成一个中国本土精酿标杆品牌。它不仅保留了我们的原班人马,还请来了国际顶尖的设计团队,甚至还找来了纪录片导演,试图把“开巴”的故事打造成中国精酿的“名片”,并推向国际舞台。这些愿景,看起来美好又充满希望。但现实并不像电视剧那般会随着剧本发展。随着“开巴”融入大厂体系,那些独一无二的“好服务”慢慢被稀释了。这里所指的好服务,绝非传统服务表层的礼仪规范(如微笑露出八颗牙、鞠躬90度等),而是深入企业商业底层逻辑的战略性构建,如空间体验场景、产品定位、运营文化等。这些企业骨子里的“服务基因”,才是现代商业竞争中的高阶竞争力,是决定企业生死的软实力。空间设计标准化了,原来灵活多变的空间布局,变成了统一的沙发卡座。曾经,“开巴”里所有的椅子都可以叠起来堆放,整个酒吧可以随时“变身”。几百人的大型狂欢派对、几十人的团建聚会,甚至三五好友的小聚,这些需求都可以随时满足。更特别的是,有人甚至会选择在“开巴”求婚或者举行婚礼。这里不但是一个喝酒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承载故事、创造记忆的自由空间。然而,改造后的“开巴”,几乎所有的座位都变成了统一的沙发卡座,虽然整齐有序,但失去了原有的灵活性和可能性,更像是酒吧界中的星巴克,虽然看起来专业统一,但原来的那个“味道”不在了。这种标准化的改变,不仅体现在空间上,也渗透到了运营管理中。过去,“开巴”的店长拥有极大的自主权,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决策,店内的顾客遇到任何问题,店长都能提供及时而贴心的服务。而被收购后,店长们私下抱怨道:“换一个灯泡都要走两周的审批流程。”烦琐的流程不仅限制了店长的创造力,也削弱了他们与顾客之间的互动。面对问题时,店长变成了被流程束缚的“执行者”,这种转变,直接影响了顾客的体验。更大的变化,发生在“开巴”的核心上。曾经,“开巴”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的百余种手工精酿啤酒,其中有60多种来自比利时,可以说是每一位精酿啤酒爱好者的天堂。然而,被收购后,“开巴”的啤酒种类锐减到20多种,且以百威系产品为主。当然,我可以理解这种策略背后的商业逻辑:百威英博作为啤酒界的巨头,收购“开巴”这样的精酿酒吧,本身就是为了扩大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它肯定倾向于推广自己的产品,而不是继续销售“开巴”原本引进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手工精酿啤酒。这样做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百威英博的品牌资源和市场渠道,实现品牌整合与市场推广。但这种策略的后果显而易见。一方面,那些习惯于在“开巴”探索新奇口味的啤酒达人,开始感到失望;另一方面,“开巴”原本以“全球精选”著称的品牌特色,也逐渐被削弱。对很多老顾客来说,这样的“开巴”已经不再是他们熟悉的地方了。后来,“开巴”的门店数量的确翻了一倍,似乎证明了某种“成功”。然而,表面的扩张并没有带来内在的成长,缺乏灵魂的服务很难持续吸引忠实用户。最终,很多门店还是走向了关门的命运。“开巴”的很多老朋友曾经给我发信息说:“可惜了,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种感觉了。”这话让我百感交集。那些改变并不是刻意要把“开巴”搞砸,但确实在无形中夺走了“开巴”原来的魅力和竞争力。服务或产品的成功,不仅是靠“规模化”和“标准化”,更重要的是那份让用户记住的独特价值—也就是服务基因。一旦这些独特的价值被稀释,即使拥有再多的门店、再大的规模,也难以重新打动人心。创造属于自己的好服务这本《好服务》不只是我对“开巴”故事的反思,更是献给每一个关心服务本质的人的一次提醒:好服务的核心,不在于外在流程和规范的堆砌,而在于企业骨子里的文化、价值观和运营哲学。当一家企业的服务基因被外界的标准化流程所稀释,或者被追逐短期利益的策略所扭曲时,这家企业的灵魂也会渐渐消失。曾经的“开巴”因为灵活、个性化的服务而吸引了无数精酿啤酒爱好者,但在规模化的进程中,那些原本被人记住的细节模糊了,品牌的独特魅力也随之黯淡。这不仅是“开巴”的遗憾,也是许多企业在追求快速扩张时面临的共同挑战—在扩张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效率和规模化,但如果失去了品牌最初的服务基因,用户最终还是会流失。好服务,不在于简单地学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找到自己的“服务基因”,从中创造出专属的体验。好服务基因模型展示了从定义服务特质到创造美好服务的三个步骤(见图0-1)。第一步:了解好服务有哪些原则,诊断现有的服务体验,选择和定义适合自己企业的显性服务基因和隐性服务基因。第二步:知道我的用户要什么,我的企业文化能支撑什么样的服务,探寻企业自身服务基因中的优势和缺陷。第三步:创造与众不同,且与企业服务基因一脉相承的服务,将自身服务基因的优势最大化。图0-1 好服务基因模型这三步看似简单,但要真正走好这三步,企业需要深刻理解用户需求和自身特性。接下来我将通过三个篇章,即分析好服务的十大原则、拆解服务创新的方法论、展示好服务的实践案例,带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好服务基因密码”,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第一篇,用十大原则,找准你的服务定位我分析了全球好服务案例,以及我和上海桥中设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桥中)团队多年来的真实体验和客户合作经验,总结出好服务的十大原则,帮助企业诊断现有服务体验,识别自身的显性服务基因(用户能直接感知的亮点)和隐性服务基因(支撑服务质量的基础保障)。同时,我研发了企业服务基因类型库,将企业划分为五种类型,帮助企业基于品牌定位和用户需求,选择适合的服务风格,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第二篇,借助CBI模型,寻找服务创新的突破点本篇深入拆解CBI模型(customer insight用户洞察、brand experience 品牌体验、internal process 组织变革),这也是我们引入国际先进的思维框架,并在长期的本土化实践中不断打磨,最终沉淀出的一套适用于中国市场的服务设计方法论,可以帮助企业在“发现用户需求”到“优化服务落地”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拆解自己的服务现状。我还提供了智能伙伴—“凯西姐”AI智能体,帮助你一起探寻服务的薄弱点和突破点,找到最需要优化的方向。第三篇,展示50个精选案例,点亮你的灵感我精选了50个实打实的好服务案例,每个案例都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创新故事,提供可落地的实践经验。我还准备了一份好服务案例库玩法指南,无论是个人独立思考,还是团队协作共创,都能借助这些案例激发灵感,提炼符合自身需求的创新方案,让你的服务价值最大化。与其盲目跟风,不如从自身出发,找到并强化属于自己的服务基因。毕竟,好的服务不靠复制,而是靠创造。那些能深入人心的服务,背后往往有着强大的内核支撑,而这种内核,就像企业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它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生生不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