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治天下:宋朝政治文化漫谈
》
售價:NT$
380.0

《
丝与茶:18世纪亚洲商品在斯堪的纳维亚
》
售價:NT$
490.0

《
不可思议的树:一本可触摸的纸上年轮博物馆
》
售價:NT$
429.0

《
中国蝉科图谱
》
售價:NT$
559.0

《
清学沉思录
》
售價:NT$
834.0

《
我的前半生(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亲笔自传)
》
售價:NT$
505.0

《
社会正义谬误:机会平等比结果平等更重要
》
售價:NT$
352.0

《
汗青堂丛书152·草原帝国:阿提拉、成吉思汗与帖木儿
》
售價:NT$
765.0
|
內容簡介: |
本报告分为政策规划篇和建设运营篇两个部分。政策规划篇介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4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建设运营篇收录了26家枢纽建设运营单位的经验材料。每个案例保持了体例上的相对统一,包括枢纽概况、经验做法、发展成效和未来展望等部分。同时,在创新做法和运营经验方面又各具特色,具有学习参考和借鉴作用。
|
關於作者: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主要职责是监测研判国内外市场及外贸形势并提出政策建议。承担重要商品总量平衡和宏观调控相关工作。提出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意见并协调落实。拟定粮食、棉花、食糖、化肥等中央储备的规划和总量计划。拟定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协调流通体制改革有关重大问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总部设在北京。联合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政府与企业采购事业的发展,推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完成政府委托交办事项。政府授予联合会外事、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项职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是亚太物流联盟和国际采购联盟的中国代表,并与许多国家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出版的《国家物流枢纽创新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与大家见面了, 这也是第五部同题系列报告。本书收录了2024 年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的26 家运营主体提供的材料, 旨在总结推广枢纽建设运营经验与做法, 展示国家物流枢纽创新精神和时代风貌, 助力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更好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自《国家发展改革委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经贸〔2018〕1886 号) (以下简称《规划》)发布以来, 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发布了6 批、151 个国家物流枢纽年度建设名单, 占规划布局总数约71%, 实现了31 个省(区、市)、5 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这些枢纽持续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提升运营效率, 成为全国物流网络的关键节点、物流活动的组织中心, 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支撑引领产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5 年2 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 在152 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布局建设229 个国家物流枢纽。此次调整优化是有效适应6 年多来经济发展形势, 着眼谋划和推进下一阶段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重要举措, 将更好促进枢纽与重大生产力协调布局, 在更大范围发挥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作用。2024 年10 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第六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将20 个省(自治区、计划单列市) 共计26 个枢纽纳入其中, 《报告》随之进入征稿编辑阶段。这26 个枢纽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强、主导产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适应自身区位条件与资源禀赋的特色发展路径, 值得业界同仁学习交流和参考借鉴。
按照惯例, 在本书开篇之际, 我们尝试对这些枢纽的典型做法和普遍经验做一些归纳梳理, 供大家讨论、借鉴。
(一) 畅通物流通道, 促进枢纽间互联成网
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的网络建设, 是现代物流体系高效运行的基础。各枢纽持续深化业务协同、政策协调和运行协作, 畅通国内、国际干线物流通道, 助力构建高效流通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吉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连接图们、珲春、绥芬河、同江等口岸以及大连港、营口港等港口, 畅通吉林—珲春—俄罗斯、吉林—蒙古—欧洲等国际干线及吉林—大连港、营口港—东南沿海地区等国内干线网络, 形成了覆盖国内、欧洲、西亚的物流通道。佳木斯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对接深圳、广州等国家物流枢纽, 共同构筑了龙粤国家物流枢纽粮食干线物流通道; 与营口、日照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联动, 共同培育了海铁联运通道; 与满洲里、绥芬河—东宁、黑河等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紧密合作, 实现了“借港出海”, 为国际物流合作开辟了新的途径。济南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与济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济南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协同联动, 分工合作、错位发展, 推动规模不足的班列、班车、班机等实现货源互补、集拼成箱, 有效培育增量干线运输需求, 提升了济南干线运输服务及集疏辐射能力。攀枝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通过西部矿产品(钢铁钒钛) 骨干流通走廊、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 以及与昆明—磨憨陆港型(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枢纽间的协同合作, 打造南向出海的战略支点枢纽。
(二) 创新多式联运, 激发降本增效新动能
枢纽持续发挥多式联运组织平台作用, 积极拓展联运方式、优化组织流程、推行“一单制”, 多措并举提升多式联运发展水平, 打通物流运输全链条, 促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厦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强化与陆港、海港的信息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创新空铁、空公、空海等多种国际多式联运组织方式。克孜勒苏(吐尔尕特)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面向中亚、西亚、南欧等地区, 优化中吉乌铁公联运组织流程,逐步实现铁公联运班列常态化开行。遵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 数字提单综合服务, 同时采用“一单制数字提单权利质押 全程物流监控” 的“信用证 进口押汇” 全新模式, 打造“物流 金融” 综合融资方案,助力客户获得融资支持。以澳大利亚至遵义为例, 运输时效可以节约10~15 天, 资金占用和物流综合成本可降低40%。昆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联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与各有关单位共同推进国际运单互认模式, 将云南冷链生鲜产品通过国际客运航线腹舱及国际货运航线“一单到底、空空转运” 模式, 转运至世界各地, 实现次日达, 有力支撑了本地产业发展。日喀则(吉隆) 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桑珠孜片区的公铁联运优势和吉隆跨境物流便利通关条件, 组织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南亚班列,在重庆、成都、兰州等地枢纽集结出发至日喀则(吉隆) 枢纽桑珠孜片区, 转由公路运输至吉隆片区换装出境, 较以往海运方式可节约20 天。
(三) 优化国际服务, 拓展全球价值链空间
各枢纽通过创新模式、推进规则衔接、优化通关流程等特色做法, 提升跨境物流效率与国际服务能力, 积极融入并拓展全球价值链。在模式创新方面, 洛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创新“跨境电商 空港 陆港 邮政港” 模式, 对接洛阳、郑州、西安等陆空资源, 全面拓展洛阳国际邮件业务, 联动郑州国际邮件枢纽口岸, 与多个国家的城市建立进境邮件总包直封关系, 提升洛阳跨境电商的国际化经营能力, 促进跨境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西宁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加强与天津、青岛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合作, 通过设置铁海联运专用通道, 采用“区港联动” 模式, 实现保税政策和港口功能双重叠加, 有效提升商品出口便利化水平, 促进全省盐湖、清洁能源、绿色有机农畜等产业“走出去”。郴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推进“自贸试验区 郴州陆港” 区港联动体制机制创新, 应用进口货物海铁联运全程提单模式, 开展湘粤港“跨境一锁” 快速通关, 有效支撑郴州全面对接粤港澳、联通海内外,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在推进跨境规则衔接方面, 为解决东莞货物到香港中转不畅的问题, 东莞与香港两地政府合作探索, 创建“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 修订跨境航空安检条例, 突破两地海关监管的体制障碍, 在东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开展“湾区快线 跨关航空专线” 模式, 创新跨关境安检前置, 实现香港国际机场报关、集拼、打板、安检等相关功能和服务向东莞延伸, 货物经过空港中心海运后直接上机, 营运成本较传统陆路节省约一半, 货物处理时间节省1/3。在优化通关流程方面, 安庆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持续推进安庆综合保税区和安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融合发展, 通过进口货物“船边直提”, 出口货物“抵港直装”“联动接卸” 等模式创新, 显著提升枢纽口岸通关效率。海口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创新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的物流前置查验模式, 为海关提供分流查验的通关便利条件, 实现“无缝、无感、有效” 通关, 大幅压缩整体通关时间。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研发可适配米轨和标准轨的“可变轨距冷链集装箱”, 实现中越铁路跨境班列时效从72 小时压缩至36 小时; 创新应用“重进重出” “运抵直通” 模式, 实现中越公路单次通关时间从6 小时缩短至1. 5 小时。
(四) 聚焦数智赋能, 引领绿色低碳新变革
在数智化赋能方面, 枢纽通过开发智慧服务平台, 推动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实现业务一体化线上运作。邯郸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以“智慧陆港” 为目标, 研发共享数据中心、调度指挥中心, 搭建七大信息化、智能化平台, 构建便于客户使用的三大载体, 实现车辆到港、作业、出港全流程一体化智慧运营, 仓库提货效率提升了近3 倍。苏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得尔达全链条数字物流系统平台,通过汇聚内外部物流数据, 连接海关、港口、机场、航空公司、快递、船东等多个物流大节点通道, 打通跨境贸易全链路通道的数据壁垒, 实现跨境贸易链路的路径追踪与环节可视。项目上线运行一年来, 已实现累计订阅数据约1. 5 万。南宁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南宁智慧航空物流综合服务平台, 破除了海关、航空公司、企业、机场之间的数据壁垒, 实现海关辅助监管一体化、“一站式” 服务和调度智能化, 为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打造“通关一次检、监管一平台、物流一张单” 的现代航空物流体系提供信息化支撑。此外, 部分枢纽加强应用智慧物流设施设备, 创新物流场景, 探索低空经济等新型发展模式。例如, 武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开通商品市场低空物流基地, 建成无人机起降场10 处, 实现鲜花、高端化妆品“30 分钟同城配送”, 单架无人机日配送量达200 单, 配送成本较公路降低30%。在绿色化转型方面, 枢纽在清洁能源替代、配置绿色设施设备、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开展了丰富的实践。例如, 石家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围绕“清洁能源替代、循环体系重构” 两大方向, 通过光伏发电设施建设、引入电动重卡、建立包装物共享平台、投放可降解材料等方式, 打造“源头减量—过程替代—末端循环” 的全链条减碳模式, 使用光伏发电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1. 2 万吨, 运输环节碳排放强度下降31%,年减少白色污染600 吨, 周边地区PM2. 5 浓度下降6%。
(五) 深化产业融合, 培育枢纽经济增长极
一方面, 枢纽通过延伸服务链条、拓展业务范围, 紧密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打造高效协同的供应链集成服务, 有效赋能实体经济。南通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千亿级家纺产业, 打造面向全球的家纺产业链供应链运作组织中心, 构建集研发设计、智能集配、国际物流、全球采购、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全链条家纺供应链服务体系。广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围绕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等万亿产业集群, 提供“一站式” 供应链集成服务, 助力制造业打造高效响应、柔性智能、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体系, 推动产业集聚升级。三明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服务三钢集团等工业企业, 提供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服务, 依托枢纽内企业的业务网点, 实现跨区域资源调配, 形成“物流 商流 资金流” 一体化平台, 有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另一方面, 枢纽通过集聚要素, 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枢纽经济。阜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聚焦阜阳绿色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等特色产业,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集聚, 其中太和片区通过搭建会展、保健品、电子商务、中药材、医疗器械等多个供应链平台, 形成“买全国、卖全国” 的“太和模式”, 入驻企业536 家。桂林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大力发展国际文创旅游商品流通产业, 打造桂林国际旅游商品交易市场, 辐射全国20 多个省(区、市) 以及东南亚和美国等地,年交易额超百亿元; 打造覆盖桂湘黔粤66 个市县逾5000 万人口的跨省区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 农产品年度交易量超过1200 万吨。以上是对2024 年国家物流枢纽经验做法的粗略归纳, 不足以全面展现各枢纽发展特色, 还请读者朋友仔细阅读本书, 亲自领略各枢纽创新风采。《报告》的顺利出版,得益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的顶层谋划, 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和枢纽承载城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得益于2024 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运营单位领导和撰稿人提供稿件; 得益于专家姜超峰、张晓东、宫之光的专业指导,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师生的加工修改, 以及中国财富出版社各位编辑的审校加工。在此, 对上述为《报告》倾注智慧和汗水的单位和个人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 《报告》难免有不足之处, 恳请各位读者朋友不吝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