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年面相
》
售價:NT$
296.0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NT$
356.0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
》
售價:NT$
709.0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NT$
765.0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NT$
704.0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755.0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NT$
306.0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健康中国·你我同行”科普读物的又一力作。心脏,是生命的引擎,却常被忙碌的生活所忽视,本书通俗易懂,娓娓道来,正是一本献给现代人的心血管健康指南。本书以**医学知识为根基,深入浅出地拆解心血管疾病的成因与预防策略,从血压管理、血脂调控到科学饮食、运动处方,全方位解码“护心密码”。
|
內容簡介: |
本册核心科普知识共包括十三章,每章都围绕心血管健康的不同方面展开,第一章心血管疾病症状和急救识别侧重指导大众辨识相关疾病症状、掌握急救措施;第一章到第十章介绍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心脏病、肺栓塞和血栓性疾病、瓣膜病、大动脉和外周动脉疾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贴近生活且实用的疾病防治知识与误区;最后两章从心血管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和康复及心血管相关疾病入手,传达维护心血管健康相关知识。
|
關於作者: |
国家卫生健康委所属司局,负责组织开展卫生健康宣传、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承担卫生健康科学普及、新闻和信息发布工作。
|
目錄:
|
危险识别和急救
胸口不舒服,要考虑心脏有问题/2
心慌,就是患了心脏病吗/5
腿部肿胀,该看哪个科/7
有些晕厥很危险/11
心肺复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14
AED,是傻瓜“救命神器”/19
健康知识小擂台/23
高血压:无声的杀手
血压反映“生命河流”质量/26
血压有点高,就应防微杜渐/31
血压降下来了,可以停药吗/35
吃得咸,升血压/37
在家测血压,比在医院准/39
血压很难降,要查原因/43
健康知识小擂台/46
治疗斑块,应抓胆固醇
血脂化验单,该怎么看/48
甘油三酯高,是心血管疾病帮凶/51
为什么要重视“坏胆固醇”/53
发现斑块,该怎么办/56
胆固醇高,该怎么降/60
“坏胆固醇”特别高,要警惕/63
健康知识小擂台/67
冠心病:猝死元凶
心肌缺血,就是冠心病吗/70
冠心病,就是治疗狭窄吗/74
胸痛怀疑心肌梗死,该怎么办/77
如何“看到”冠状动脉/82
心绞痛,一定会痛吗/85
冠状动脉有狭窄,就要放支架吗/90
哪些人应该选择搭桥/94
别生气,警惕“心碎”/98
做了支架或搭桥,冠心病就治愈了吗/100
健康知识小擂台/103
心衰是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心衰,是没救了吗/106
心衰用药,要用“新四联”/108
防心衰,应“治未病”/111
晚期心衰怎么选,人工心脏还是移植心脏/113
健康知识小擂台/117
血管相关疾病:识别和治疗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120
病在腿上,险在心上/122
主动脉夹层,很凶险/124
主动脉瘤,是肿瘤吗/129
“蚯蚓”腿,何时该手术/132
健康知识小擂台/137
心律失常:解码心脏的异常跳动
早搏,有危险吗/140
得了房颤,最怕“栓”/143
有房颤,谁该“消融”/148
心动过速,危险吗/152
心率慢,就该装起搏器/155
ICD:防猝死神器/160
心源性猝死,怎么防/164
健康知识小擂台/168
心脏变形,要查原因
心肌变厚,或埋隐患/170
心脏变大,要查原因/173
饮酒伤心脏/176
健康知识小擂台/181
静脉血栓栓塞和肺血管疾病:
小事中藏隐患
久坐不动,小心长血栓/184
肺动脉高压,不是高血压/188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会伤心脏/192
健康知识小擂台/197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显身手
先天性心脏病,能预防吗/200
产检发现宝宝先天性心脏病,要留还是流/203
先天性心脏病,都要手术吗/205
心脏“大门”破损,可微创修补/209
二尖瓣关不上,该怎么办/213
发现卵圆孔未闭,都要封堵吗/216
健康知识小擂台/222
心脏相关疾病:联动危机
心肾不分家/224
有些脑梗死,源于心脏病/227
糖尿病和心脏病是“兄弟”/230
健康知识小擂台/234
心脏病预防和康复
心脏病,能预防吗/236
心脏病风险,可以算出来/239
心脏康复,为何很重要/241
运动是良药/245
有氧运动有益心脏/248
力量训练不可或缺/254
有些胸闷,为何要看心理科/258
睡不好,心脏受影响/260
心脏不喜欢胖/263
健康饮食,健康心脏/266
吸烟伤心脏/270
虚弱,是一种病/274
打打太极拳,做做八段锦/277
健康知识小擂台/281
|
內容試閱:
|
医学作为一门动态演进的学科,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Sydney Burwell 曾警示:“我们现在教的知识,十年后约有一半是错的。”这一论断在心血管领域尤为凸显—全球心血管相关学术论文已超百万篇,诊疗指南每5 年左右全面更新,新理念、新药和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然而,医学科普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滞后,市售书籍多基于陈旧理念,难以反映医学预测和预防的核心价值,公众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管理忽视,心肌梗死早期识别等常识认知模糊,导致一些患者因缺乏急救知识错失黄金救治窗口,或因忽视长期管理导致病情反复。
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在城乡居民总死亡率中仍居首位,而80%的心肌梗死可通过早期预防避免。在此背景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组织编写“健康中国·你我同行”科普读物心血管分册,打破专业壁垒,以通俗语言传递科学理念,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我们在编写本书时,希望在医学技术加速发展与公众健康需求之间搭建沟通桥梁,实现四个目标。
首先,前移健康管理关口,强化预防优先理念。医学模式已从“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先”,本书将这一理念贯穿始终。根据个人年龄、身体指标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测一个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情况。医生已经能够开出预防“处方”—改变生活方式或应用药物,可以延缓或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预防也能大幅降低医疗费用。其次,破除“唯技术论”误区,重塑防治平衡观。目前有部分医生沉迷技术革新,有些患者过度依赖手术,但多数心血管病“可防、可治,但不可根治”。例如,冠心病患者即使接受支架植入,仍需终身管理与血脂、血压和血糖有关的危险因素,否则仍有可能复发。
然后,应对心血管急症的关键,是普及急救常识,打通生命救援“最后一公里”。心肌梗死不仅会导致心肌坏死、心力衰竭,更可能因恶性心律失常引发猝死。但我国七成心源性猝死发生在院外。因此,剧烈胸痛、怀疑心肌梗死时,应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不要存侥幸心理。
最后,公众也要知晓,一些新技术正让很多重症患者从绝境突围到生命重塑。比如,对于不能耐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重度主动脉瓣疾病患者,采用“不开胸”的置换术可明显提高生存率,显著缩短康复周期,尤其适合高龄、合并症多的患者;终末期心衰患者死亡率高,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而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磁悬浮人工心脏,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临床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本书以心血管健康为主线,融入科学性、人文性与实用性,构建“预测—预防—治疗—康复”闭环,收录多个真实案例,贴近大众认知,打破专业壁垒,强调“技术选择需因人而异”,展现医学的温度。
希望读者通过本书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是先进医疗技术的馈赠,更是自身长期经营的结果。医学的终极目标,不是治愈所有疾病,而是让更多人免于疾病的威胁。愿这本书成为一把钥匙,帮助读者打开主动健康的大门,在医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守住生命的底线,拥抱健康的无限可能。
胡盛寿
2025 年5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