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漫步上海老房子(修订版)
》
售價:NT$
296.0

《
江淮方言精汇
》
售價:NT$
500.0

《
历史动力学:帝国的兴衰密码
》
售價:NT$
500.0

《
广岛 普利策奖得主首次揭示原子弹爆炸真相 20世纪美国百佳新闻作品TOP1
》
售價:NT$
296.0

《
全生命周期动作发展 第7版
》
售價:NT$
1265.0

《
广西常用动物类中药
》
售價:NT$
500.0

《
清末民初的“问题”与“主义”
》
售價:NT$
485.0

《
新中式服装设计、制板与裁剪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关于火星移民的思想实验,脑洞大开的宇宙饕餮之旅
两位风趣幽默的食品科学家围绕火星生存展开头脑风暴——
当我们像《火星救援》中的马克·沃特尼一样被困火星时,除了土豆,还能吃什么?
科幻想象 科学实证:为80亿地球人提供未来食物的新菜单
用细胞农业技术制作奶酪和冰激凌
用地热能种植的植物制药
用蓝藻菌培育温室和垂直农场
用3D打印技术实现鱼肉、鸡肉自由
……
著名科普、科幻作家推荐的人文科普力作
《从一到无穷大》《赶往火星》译者阳曦最新译作,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倾情作序,科幻作家刘阳郑重推荐
|
內容簡介: |
关于火星移民的思想实验,脑洞大开的宇宙饕餮之旅
为90亿地球人提供未来食物的新菜单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尹传红 倾情作序;科幻作家刘阳 郑重推荐
两位风趣幽默的食品科学家围绕火星生存展开头脑风暴——
当我们像《火星救援》中的马克·沃特尼一样被困火星时,除了土豆,还能吃什么?
本书通过有趣的科学假设,串联起诸多食品科学领域的前沿科技,包括食品微生物科技、细胞农业、转基因技术、人造肉、科技大棚、数字农场……为火星社区和80亿地球人提供未来食物的新菜单!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丽诺尔·纽曼(Lenore Newman,1973—),文化地理学家,加拿大科学作家和传播者奖得主,菲沙河谷大学地理与环境学副教授、食品和农业研究所主任,主要从事饮食地理学方向的研究。
埃文·弗雷泽(Evan D. G. Fraser),魁北克大学地理学教授,阿雷尔食品研究所主任,特鲁多基金会研究员,加拿大皇家地理学会研究员。
【译者简介】
阳曦,专注科普作品翻译与科幻文学创作。《环球科学》等杂志长期合作译者。曾获科技部“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已出版译作《赶往火星》《从一到无穷大》《让火箭起飞的女孩》等。
|
目錄:
|
目 录
推荐序 登陆火星的宇航员必须成为农民001
引言 火星奇点001
船难点001
马粪问题013
PART1 红色地平线
第一章 抵达021
第二章 基地030
雅各布二二的挑战030
蓝绿藻颂歌035
了解顶层那三英寸040
种植微生物047
第三章 小即是美052
纳米的奇妙世界 052
火星生物铸造厂059
PART2 红色伊甸
第四章 亲生命性067
巨花魔芋067
暴君的黄瓜071
要有光074
黄金,钻石和水果078
盒子里的夏天088
玻璃城堡096
空山新雨后098
第五章 草2.0 102
绿地102
冰岛的熔岩荒原108
草的问题113
破解光合作用119
火星思考方式124
PART3 红肉
第六章 我不敢相信,那竟然不是奶牛133
茶歇和峡湾给火星规划者带来灵感133
大卫、巨人和瑞典乳业138
鲜味和风土142
一份牛奶,抓住那头奶牛!148
用火星技术拯救地球152
新前线154
......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 登陆火星的宇航员必须成为农民
对于地球上的人们来说,火星无疑是一颗充满神奇魅力的行星。夜半时分,每当它在黄道星座里升上天穹的时候,其表面那淡红色的光辉总是格外地引人注目;而且,它与地球也极为相似:上面既有极冠和稀薄的大气层,又有肆虐的风暴和随季节变化的图像。所以,早前人们揣测它是一个有生灵的世界,并非毫无道理。
作为太阳系的第四颗行星,这颗红色的星球从古到今一直牵引着人类的视线。可以说,没有一颗行星能够赢得比火星更多的关注,没有一颗行星能够像火星那样激发人们丰富的联想,并且在人类文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事实上,也正是有关火星的种种新奇美妙的幻想,以及了解地球以外世界的渴望,拉近了科学和大众的距离,并激励那些太空时代的先驱者们,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和思考,进而打开了一条通向新世界的道路。
而此刻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火星晚餐:改变地球未来的农业技术》,书名挺别致,科幻味十足。它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把火星探索与地球生活关联起来,为我们打开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新视野,获得了重新审视农业本质的机会。
两位作者丽诺尔·纽曼和埃文·弗雷泽均系加拿大的食品科学家,还自称“都是狂热的科幻迷”,喜欢逃避现实的感觉,也欣赏优秀的科幻作品提供探索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式。这就有意思了。
两位科学家写书的创想,萌发于五年前因疫情而被隔离的时段。此前,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穿梭于世界各地,研究全球食品体系。新冠肺炎肆虐伊始,他们憋在家里,连厕纸都买不到之时,猛然感觉,所有的其他国度都远得像是在火星;同时意识到,只要发挥想象力,就有一个地方还能让他们研究全球食品体系:不妨做一个思想实验,琢磨一下该怎么在火星上活下去。
就在那个时刻,他们决定“去”火星,至少在精神上要做这样一次“旅行”,还想到了届时会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迫切需要给出答案的问题:登上火星后,晚餐该吃什么?往大里说,最早的火星社区必须做什么才能生存下去?在通过Zoom视频电话探讨相关事项、执行想象中的“任务”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开始相信,火星社区将能够成功地养活自己,并且在此过程中会发展出大量关联技术,推动留在地球上的人形成农业和食品生产的新范式。
......
第十章 火星舞厅
刷红基地镇
2021年,新冠疫情继续蔓延,随着多次的中断和重启,生活慢慢开始转变。加拿大的疫苗接种率意味着我们可以给自己多一点点自由(但埃文依然每天上午10:30坚持查看公共卫生简报,只为徒劳地“了解最新数据”)。丽诺尔开始重新去餐厅外食,去海滩野餐。她和卡佳甚至回了一趟蒙特利尔(Montreal)会朋友,观察各种不同的健康礼仪。但生活中还是缺了很多元素,包括丽诺尔最爱的活动之一:去舞厅跳舞。
就这样,在一个闷热的夏夜,丽诺尔一边从鞋里抖出海滩上的沙子,一边给埃文发了条信息:
“基地镇的夜生活会是什么样?对任何社区来说,休闲娱乐都是很关键的要素,火星也不例外。一个女孩没法光靠网飞活着。”
“的确如此,”埃文回复,“除了地球化改造要用到的必需品外,太空中和火星上肯定还得有别的东西!”他发了个可爱的耸肩表情,这是他专门存起来给丽诺尔看的:ˉ\\_(ツ)_/ˉ。
如果丽诺尔搬去火星,那么按照她的设想,她的工作应该是维持自动化水果生产系统的运行。白天,她会监控种在隧道里、沐浴在LED光照下的草莓和蓝莓。她的团队会努力完善更微型的牛油果植株。她想象,几个火星月以后,他们会实现突破,可以在同样的空间里再多放几层种牛油果的架子。监控柑橘产量也是丽诺尔的工作内容(在她的白日梦里),她甚至在脑子里做了份笔记,好向农业主管(这是基地镇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汇报授粉昆虫健康项目的进展。
埃文也开始尽情发挥想象力。现在,他很可能在搞堆肥和回收利用设施。他在基地镇的“梦之队”负责维持有机系统的运行。他们的工作内容包括优化回收、分类装置,维持堆肥槽恒温,用余热驱动发电机,确保营养维持最佳状态。他会打电话给丽诺尔,接收没用完的富含碳的有机物,把它们和富含氮的污泥(从人类聚居地收集的)混合起来,确保经过理想校准的过程能产出纤维性堆肥和营养密集的液体能供丽诺尔的培植隧道重新使用。
但在白班结束后,我们将停止工作。地球上人人都像是每周7天24小时连轴转,但火星上不一样,我们非常不鼓励基地镇居民在规定的时间以外继续工作。火星上的生活会很艰难,对整个社区来说,过度消耗昂贵且危险。允许人们筋疲力尽,是只有地球人才承担得起的奢侈。
所以我们开始想象,基地镇的夜生活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与地球上真实的自己明显不同的是,未来火星版本的丽诺尔和埃文会在下班时关掉平板电脑,和接班的同事简单交接,然后飞奔回家准备过夜生活。我们想象,我们俩,加上我们各自伴侣卡佳和克里斯汀,可能会像老朋友一样共进晚餐。埃文还梦想着会去一家仿爱尔兰酒吧,重拾自己最久远的爱好之一:用木质长笛吹奏爱尔兰音乐。丽诺尔、卡佳会和克里斯汀一起去跳舞,让埃文去摆弄他的小玩意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