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售價:NT$
875.0

《
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
》
售價:NT$
814.0

《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售價:NT$
1089.0

《
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
》
售價:NT$
329.0

《
台湾四百年:精装珍藏版
》
售價:NT$
299.0

《
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
》
售價:NT$
660.0

《
中国官箴
》
售價:NT$
529.0

《
纽约四百年:为冒险而生的移民之城
》
售價:NT$
539.0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规律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配套齐全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冲压模设计工作过程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方式编写。本书共有五个任务,即垫圈冲压加工方法选择、托板冲裁工艺设计、托板冲裁模设计、支架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多孔杯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其中,冲裁工序是弯曲、拉深等工序的基础,涵盖广泛的冲压知识,所以编排为两个任务来实施。本书的特色是,在每个冲压制件模具设计任务实施过程中,即托板冲裁模设计、支架弯曲模设计、多孔杯拉深模设计,都采用UG NX软件进行设计流程讲解,集冲压工艺理论和软件模具设计实践于一体,以顺应现代企业对模具人才具备数字化设计能力的要求。本书所选内容是经过多年课堂教学反馈、思索,最终凝练出来的,实用性较强,深受学生欢迎。为便于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选择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www.cmpedu.com网站,注册、免费下载。另外,本书对重点与难点内容嵌入了二维码,扫码可观看视频资源,为实现课堂一体化教学创造了条件。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机械类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用书,或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
目錄:
|
前言二维码索引任务一垫圈冲压加工方法选择1任务目标1任务描述1基础知识1一、冲压的概念1二、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应用3三、冲压工序的分类3四、冲压材料6五、冲压成形设备13任务实施19思考与练习19任务二托板冲裁工艺设计21任务目标21任务描述21基础知识21一、概述21二、冲裁变形过程分析22三、冲裁变形时板料变形区应力状态分析23四、冲裁件断面的四个特征区24五、冲裁件断面质量及其影响因素25六、冲裁间隙28七、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31八、冲裁力与压力中心35九、排样设计40十、送料步距与条料宽度的计算43十一、排样图45十二、冲裁工艺设计46十三、冲压工艺文件的编制50任务实施51思考与练习56任务三托板冲裁模设计59任务目标59任务描述59基础知识59一、冲裁模的结构59二、冲裁模的分类59三、单工序冲裁模的典型结构60四、多工序冲裁模的典型结构68五、模具零件74六、工作零件的结构与设计75七、定位零件的结构与设计82八、卸料与出件零件的结构与设计89九、模架的结构95十、冲裁模零件的材料99任务实施101思考与练习113任务四支架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117任务目标117任务描述117基础知识117一、弯曲变形分析118二、弯曲变形时的应力、应变状态分析120三、弯曲件的质量分析121四、弯曲时的回弹123五、弯曲时的偏移129六、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129七、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的计算131八、弯曲力的计算133九、弯曲件的工序安排134十、弯曲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的确定135十一、弯曲模的典型结构137任务实施147思考与练习162任务五多孔杯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165任务目标165任务描述165基础知识165一、概述165二、拉深变形原理166三、拉深件质量控制170四、拉深工艺参数的计算172五、筒形件以后各次拉深的特点及方法189六、拉深力与压边力的计算191七、拉深模的结构193八、拉深模工作部分的结构及尺寸201任务实施205思考与练习217附录220参考文献221
|
內容試閱:
|
机工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本书以企业生产的典型案例为任务载体,参照任务实施工作过程,采用“任务目标—任务描述—基础知识—任务实施—思考与练习”的顺序编写。其中,“基础知识”遵循学习规律,由浅入深,介绍冲压基础理论知识,而“任务实施”是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完成实际任务。本书主要介绍冲压中的三大工序(冲裁、弯曲、拉深)工艺及其模具设计,并以对应的冲压制件(托板、支架、多孔杯)为载体,引出任务,完成任务,把冲压知识贯穿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编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深感相关专业的学生缺乏运用软件开展实际模具设计的能力,而市面上冲压模设计软件实操方面的教材很少。因此,本书在托板冲裁模设计、支架弯曲模设计、多孔杯拉深模设计任务实施过程中,不仅运用冲压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还加入UG NX软件,把运用3D设计软件设计模具的整个流程、方法及步骤,以微课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通过扫描相应的二维码便可反复学习和训练。本书的UG NX模具设计部分,采用了不同的设计方法,其中,托板冲裁模UG NX设计运用级进模向导(Progressive Die Wizard,PDW)和自底向上装配的方式;支架弯曲模UG NX设计采用自顶向下装配方式设计,标准件从软件自带标准件库中调用;多孔杯拉深模UG NX设计采用自顶向下装配设计方式,并巧妙运用草图框架快速设计后续模具零件及标准件。利用软件设计模具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本书提供了多种设计方法及思路,模具设计人员可以结合自身习惯,灵活运用。本书由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武艳军博士任主编,温州技师学院蒋国栋、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忠武副教授、南通职业大学苏冬云副教授参加编写。全书由武艳军统稿,南京理工大学朱荣副教授主审。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朱正才为本书的编写提供了相关资料,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疏漏、欠妥之处在所难免,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提出宝贵的意见,不胜感谢。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