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雪
》
售價:NT$
352.0

《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售價:NT$
653.0

《
财政与国家治理
》
售價:NT$
755.0

《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售價:NT$
449.0

《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售價:NT$
1418.0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NT$
449.0

《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售價:NT$
398.0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NT$
1265.0
|
內容簡介: |
《高等钢结构》系统解析现代钢结构设计核心理论与技术,以”理论-设计-实践”为主线展开。全书7章,主要内容包括:钢结构失稳抑制研究及工程应用,高耸钢结构抗风设计,模块化钢结构连接技术与韧性提升方法,冷弯型钢结构设计与优化方法,不锈钢结构研究及应用现状,装配式多高层建筑钢结构体系,钢结构疲劳。本书适用于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等土木类专业的师生教学使用,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
關於作者: |
邓恩峰,1990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郑州大学教授、土木工程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钢结构基本理论研究,入选中原青年拔尖人才、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项等纵向课题10余项。以第 一/通讯作者发表SCI/EI检索论文50余篇,包含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代表性论文获韩国钢结构学会年度论文奖(POSCO-KSSC Award),入选《建筑结构学报》高被引论文榜单、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高影响力论文榜单等。成果应用于雄安新区市民服务中心、香港科技园人才公寓等80余项工程项目,以第 一完成人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项。获全国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信息技术大赛特等奖指导教师、河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
目錄:
|
第1章 钢结构失稳抑制及工程应用 001
1.1 屈曲约束支撑结构 001
1.2 屈曲约束支撑的抗震性能 004
1.3 波纹腹板结构 011
1.4 波纹腹板钢梁的力学性能 013
第2章 高耸钢结构抗风设计 022
2.1 钢结构拟静力抗风设计 022
2.2 高耸钢结构动力分析 040
2.3 高耸钢结构的风振分析 044
2.4 高耸钢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分析 050
2.5 钢塔风振动力分析实例 057
第3章 模块化钢结构连接技术与韧性提升方法 061
3.1 模块化钢结构 061
3.2 模块化钢结构模块间节点 065
3.3 模块化钢结构韧性提升方法 072
第4章 冷弯型钢结构设计与优化方法 079
4.1 冷弯型钢结构 079
4.2 冷弯型钢构件的失稳 083
4.3 冷弯型钢构件的计算与设计方法 084
4.4 冷弯型钢构件的截面形状优化 088
第5章 不锈钢结构研究及应用现状 099
5.1 不锈钢材料 099
5.2 不锈钢构件 106
5.3 不锈钢连接现状 113
5.4 不锈钢结构的应用 120
第6章 装配式多高层建筑钢结构体系 123
6.1 装配式钢结构概述 123
6.2 多高层装配式钢框架体系 126
6.3 装配式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体系 130
6.4 装配式高层钢结构-支撑体系 135
第7章 钢结构疲劳 151
7.1 钢结构疲劳问题 151
7.2 钢结构疲劳基本理论 155
7.3 钢结构疲劳性能分析方法 159
7.4 钢结构疲劳破坏及其裂纹扩展规律 162
7.5 钢结构桥梁疲劳损伤检测与加固技术 164
参考文献 167
|
內容試閱:
|
目前,我国的钢产量已位居世界首位。随着现代建筑与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钢结构作为一种高效、灵活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结构形式,正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设计需求与技术挑战。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突破,钢结构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从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到工业设施和公共建筑,钢结构的身影无处不在。然而,钢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例如结构稳定性、抗风抗震性能、材料疲劳与腐蚀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确保工程安全、提高结构性能和延长钢结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学生在钢结构设计领域的学习需求,并紧跟行业前沿技术的发展,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高等钢结构》教材。
全书共分为7章,由邓恩峰统稿。本书主要章节内容如下:
第1章由张哲编写,主要讲述了钢结构失稳抑制的理论和工程应用,包括屈曲约束支撑、波纹腹板的结构与力学性能,以及这些结构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第2章由张猛和赵桂峰编写,主要介绍了高耸钢结构的抗风设计,涵盖了从拟静力抗风设计到动力分析、风振分析以及非线性动力分析的各个方面,并给出了风振动力分析实例;第3章由邓恩峰编写,主要介绍了模块化钢结构的优势、应用实践、节点连接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通过耗能减震技术提升模块化钢结构韧性的方法;第4章由张俊峰编写,主要讲述了冷弯型钢的特性、应用、失稳形式及设计优化方法;第5章由高焌栋编写,主要讲述了不锈钢材料的性能、构件和连接节点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其在建筑围护结构和承重结构中的广泛应用;第6章由张勋编写,主要介绍了装配式多高层建筑钢结构体系的背景、优势、分类及关键技术,重点探讨了钢框架体系、钢框架-钢板剪力墙体系和钢框架-支撑体系的结构特点、抗震性能和设计要求;第7章由王一泓编写,主要介绍了钢结构疲劳问题的背景、现状与发展趋势、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探讨了疲劳破坏的历程、影响因素、裂纹分类与扩展机理,并总结了钢结构桥梁疲劳损伤的检测、监测评估及加固维护技术。
钢结构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作者的水平和学识有限,书中仍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书的内容。
编者
2025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