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社会认知(原书第4版) [美]苏珊·T.菲斯克

書城自編碼: 415247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認知心理學
作者: [美]苏珊·T.菲斯克 [美]谢利·E.泰勒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88423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6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新中式服装设计、制板与裁剪
《 新中式服装设计、制板与裁剪 》

售價:NT$ 449.0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
《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 》

售價:NT$ 1010.0
十九日极夜.完结篇
《 十九日极夜.完结篇 》

售價:NT$ 281.0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售價:NT$ 500.0
囚笼之家
《 囚笼之家 》

售價:NT$ 305.0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NT$ 653.0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售價:NT$ 305.0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NT$ 500.0

編輯推薦:
1.社会认知领域无可争议的经典。1984年本书第1版的出版,宣告了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诞生,40年后,更新至第4版,持续带领读者概览社会认知领域的前沿2.多维视角,全面剖析人际交往的的心理原理。从大脑到文化,综合多个学科,更深入、全面理解人性的本质3.本书适合心理学、社会学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和学生阅读,是深入探索社会认知不可缺少的专业向导;同时也适合所有希望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读者阅读,将为你开启理解人性复杂性的大门4.两位作者苏珊·T.菲斯克、谢利·E.泰勒都是有名心理学家、美国两院院士5.中山大学高定国教授领衔翻译,译稿准确、流畅6.有名心理学家苏彦捷、刘力、彭凯平、杨宜音大力推荐
內容簡介:
这是一部探索人类如何理解自我与他人的经典前沿著作。本书以“人如何在社会互动中思考”为核心问题,融合心理学、神经科学与文化研究的多维视角,揭示社会认知的复杂机制。我们如何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如何产生、维持和调整对他人的态度?如何对事件进行因果解释?如何被他人影响又反过来影响他人?这些认知过程如何受动机、情感和情境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在本书中有详细的探讨。1984年本书第1版的出版,宣告了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诞生。40年来,本书多次再版,持续带领学生和研究者概览社会认知领域的前沿。对于想深入了解社会认知领域的学生和研究者,本书是不可缺少的专业向导;对于希望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行为的普通读者,本书也能像一把解码社会行为的钥匙,开启理解人性复杂性的大门。
關於作者:
苏珊·T.菲斯克(Susan T. Fiske)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学与公共关系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曾当选美国心理科学协会(APS)主席、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协会(SPSP)主席、行为与脑科学联合会(FABBS)主席。现为《心理学年鉴》(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的主编以及国际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编委。荣获美国心理学会(APA)心理学杰出科学贡献奖、美国心理科学协会威廉·詹姆斯奖、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协会的唐纳德·坎贝尔奖以及古根海姆奖等众多重量级奖项。
目錄
译者序前 言第1章 绪论  / 1研究社会性思考者的取向  / 3心理学中认知的盛衰史  / 9什么是社会认知  / 19人不是物体  / 21大脑重要  / 24文化重要  / 31总结  / 34第一部分 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第2章 社会认知的双模式  / 38自动化过程使社会性思维效率更高  / 39控制性过程使社会性思维变得灵活  / 47动机影响加工模式选择  / 59描述自动化与控制性过程有关机制和时程的理论模型  / 66总结  / 72第3章 注意和编码  / 74面孔:社会性注意的焦点  / 76凸显性:情境中刺激的一种特征  / 84生动性:刺激的一种固有特征  / 89可获取性:我们头脑中关于类别的一个特征  / 93直接知觉:不仅在我们的脑海里  / 103总结  / 107第4章 记忆中的表征  / 110联系性网络:记忆的组织  / 110程序性和陈述性记忆:记忆的功能  / 119平行加工与序列加工:协调两种记忆过程  / 123具身记忆:包含身体表征  / 127社会性记忆结构:为什么社会性记忆重要  / 130总结  / 144第二部分 了解自己和他人第5章 社会认知中的自我  / 148自我是一种心理表征  / 149自我提供信息以指导自我调节  / 159自我在自我调节中具有不同目的  / 167自我是一个参照点  / 177总结  / 181第6章 归因过程  / 183归因旨在解释社会性经历  / 183早期归因理论强调理性分析  / 190归因涉及的一些认知过程  / 203归因常常是带有偏向的  / 207总结  / 215第7章 启发式与捷径:推理与决策中的效率  / 217启发式是一种在效率与准确性之间寻求折中的决策捷径  / 218启发式的另一面:决策捷径常常引发错误和偏向  / 230随着时间推移,判断会出现偏向  / 244总结  / 250第8章 社会性推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 252为什么要做理性假设  / 253社会性推理何时会给出错误答案  / 256错误和偏向导致负面后果:改进推理过程  / 262错误和偏向是附带产品:也许它们并不重要  / 269迅速判断有时会比深思熟虑更好吗  / 272神经经济学:展望未来  / 277总结  / 280第三部分 理解社会第9章 态度的认知结构  / 284新框架源于早期探索  / 285两种一致性理论预测的认知表征  / 288表征可以是离散式的,也可以是分布式的  / 295人们对态度改变持有常人理论  / 296态度的功能维度  / 305总结  / 312第10章 态度的认知加工  / 315启发式-系统性模型预测双过程框架  / 316说服的外周线路和中心线路: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 320动机和机遇决定态度过程:MODE模型  / 333内隐联系侧重于相对自动化加工  / 336具身态度绕过认知吗  / 340态度的神经关联决定不同的认知框架  / 341总结  / 343第11章 刻板印象:认知与偏向  / 346公然刻板印象是外显的、刻意的但也是少见的  / 348隐蔽刻板印象是内隐的、自动化的但也是常见的  / 359偏向对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都有影响  / 373总结  / 383第12章 偏见:认知和情绪偏向的交互作用  / 386群际认知预测情绪偏见  / 387种族偏见在情绪上很复杂  / 397性别偏见存在内在的矛盾  / 409年龄偏见等着我们所有人  / 416性取向偏见存在争议  / 419总结  / 420第四部分 认知之外:情感和行为第13章 从社会认知到情感  / 424区分情感、偏好、评价、心境和情绪  / 425为生理学与认知假说奠定基础的早期理论  / 432生理学理论解释不同的情绪  / 433不同情绪的社会认知基础  / 439总结  / 456第14章 从情感到社会认知  / 459情感影响认知  / 459情感与认知  / 476总结  / 484第15章 行为与认知  / 486行为常常是目标导向的  / 487认知和行为什么时候是相关的  / 497通过行为进行印象管理  / 512通过行为验证关于他人的假设  / 515总结  / 518术语表  / 521致谢  / 554参考文献  / 555
內容試閱
自《社会认知》第1版(英文版)发行以来,我们两个人的个人生活(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离开我们,现在我们孙子也有了,调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并有了新住所)和职业生涯(我们两个人的研究均比原来预计的涉及了更多神经科学和文化心理学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写作第1版时,我们是在带格子的笔记本上听写或手写书稿,然后由秘书打印出我们每天的稿子。当然,他们也不时抱怨我们过于拖沓的进度。我们通过邮局寄出稿子,也参考一些机票确定了封面颜色,封面设计无疑受到了那种20世纪80年代文艺青年人物版画的启发。第1版曾经颇具影响,它见证了社会认知的诞生。那时,社会心理学正面临一场危机,而这场危机也因采用了一些认知心理学的新观点和新方法而得到部分解决。批评家预言社会认知将昙花一现,社会心理学家对它的不够“社会”略有不满,而认知心理学家又认为它不够“认知”。但是,这些勇敢的社会认知研究者仍然以饱满的热情对社会性注意、记忆、推理和图式进行了前沿性探索,并把相关结论运用到了自我、健康、偏见、大选初选等主题上。一开始,我们认为像归因、自我和态度这样的经典领域是否包含在社会认知中值得商榷,而最终,我们还是把这些内容写到了书中,彰显了社会认知取向对经典问题和新问题的意义。这种双重意义即使在今天仍然是正确的。第2版见证了社会认知的稳健发展,这证明社会认知不是一阵时髦、一段插曲或一个时代性现象。社会认知从此扎下了根,而且已经渗透到社会心理学的方方面面。英文版第2版封面采用了更长的视角,突出了更柔和、更典雅的绿色,使人不由得想起雷诺阿的作品。这幅画作上布满了人,我们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也是如此。从覆盖范围来看,这版有点百科全书的味道,反映了那7年中社会认知的蓬勃发展。加了新的副书名“从大脑到文化”(From Brains to Culture)的下一版(与第1版隔了差不多18年)采用了更长的视角,虽然还是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但迅速转到了时下。那一版反映了社会神经科学的最新进展。当然,这些进展被一些批评家认为不够社会,而另一些人又认为不够神经科学。这种论调是不是有些熟悉呢?但是,我们很高兴地预测一个新领域,即社会认知情感神经科学(深深切入了社会认知之中,而后者在开始也面临争议)定会欣欣向荣。更重要的是,这个副书名开始反映出关于文化的更多研究。当全球化全面进入我们的研究领域和生活时,文化显然是一个在社会认知中日益突出的议题。本次的全新修订版仍然保持初心,讲述人怎样理解他人和自己,这也是常识和学术探索均感兴趣之所在。本版得到了全面更新,甚至增加了更多最新的社会神经科学和文化社会心理学内容。我们也试图加强本书的可读性,每一章都保持相对一致的长度。关键词在文中以黑体表示,并于文末术语表给出简要解释。每一章都包括总结和大约10个图或表。每一章还包括我们建议的延伸阅读材料,并且以专栏形式给出了有关研究、应用和方法的具体实例。根据三方协议,本书与菲斯克和麦克雷主编的《SAGE社会认知手册》(2012)进行了内容整合。这本手册涵盖最新的主题,主要由年轻作者写作完成,但每一章都经过了独立的行业专家的评审。本书也与菲斯克的《SAGE社会认知主要论著》(2013)中的60篇精选论文进行了内容整合。35年前,社会认知旨在帮助社会心理学走出低谷。这个当时公认的危机使许多精妙的研究受到质疑,研究结果缺乏理论支持(认知失调除外)、与现实关联不大以及研究的历史局限性使它们难以被重复。社会认知研究立刻提供了一些不那么有趣(明显更严肃)的方法,这种源自认知心理学的新理论可以对人类的各种情况(如健康、群际关系、教育、平等)进行及时关注,并不太可能受到时代稳定规则的约束。这个领域进行了一些路线修正,并得以继续发展。正如我们在正文中写到的,社会心理学再次面临危机。这次是研究结果的再现性问题,关注的是研究透明度、统计的严格性、研究伦理和可重复性问题。由于所有科学都面临一些路线修正问题,因此社会认知研究对此并不能起到什么独特的作用,当然社会心理学也不能。当危机渐渐远去时,就如同美国国家科学院(2019)所指出的,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没有危机,但也不能自满。社会认知研究对最基本的科学问题给出了一些可靠的思考,并经常被用于有效改善人类生存条件之中。公众、媒体、非营利组织、医疗机构和政府机关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运用这些社会认知成果。我们希望本书能够向读者清晰呈现这一令人振奋的领域的持续贡献。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