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NT$
305.0

《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售價:NT$
551.0

《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售價:NT$
875.0

《
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
》
售價:NT$
814.0

《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售價:NT$
1089.0

《
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
》
售價:NT$
329.0

《
台湾四百年:精装珍藏版
》
售價:NT$
299.0
|
編輯推薦: |
家有受贪食症困扰的青少年,父母心急如焚?孩子痛苦不堪?传统疗法效果欠佳?别担心!《青少年贪食症治疗手册:基于家庭的疗法》另辟蹊径!其独特的 FBT 家庭疗法,经国际权威验证,直击病症根源。勒格兰奇、洛克两位国际知名进食障碍专家凭借深厚经验著书,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陈珏主任领衔专业团队翻译,精准呈现实操要点,一步步带患者走出暴食阴霾。本书含丰富评估工具与案例,集评估、治疗、答疑于一体,是从业者B备 “诊疗宝典”,也是患者家庭康复指南,开启专业治疗新篇 。
|
內容簡介: |
神经性贪食症,简称“贪食症”,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和年轻女性的难治性进食障碍,以反复发作的暴食和暴食后的补偿性行为(如催吐、导泻、过度运动、禁食)为主要特征,严重损害个体心身健康,影响家庭和谐幸福。
本书是由国际著名进食障碍专家为青少年贪食症专业工作者编写的手册化治疗工具书,提供基于家庭的疗法(family-based treatment, FBT)的详尽指导。本书回顾了青少年贪食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并提出 FBT 的理论假设和循证依据。书中重点介绍了 FBT 的三个阶段——重建健康饮食、帮助青少年独立进食、解决青少年发展问题,强调将家庭作为青少年贪食症治疗的资源,而非其发生原因。
本书高度实用且易于操作,包含评估工具、案例说明、标注详尽的会谈记录及常见问题答疑,不仅是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家庭治疗师、社会工作者及其他进食障碍治疗专业人士不可或缺的资源,也可供青少年患者及其家庭阅读、参考,帮助他们建立正向、积极的治疗观念。
|
關於作者: |
[美]丹尼尔·勒格兰奇(Daniel Le Grange):哲学博士,进食障碍协会成员,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精神病学系和威尔神经科学研究所儿童健康教授兼进食障碍项目主任。
[美]詹姆斯·洛克(James Lock):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系儿童精神病学、儿科学教授。
陈珏:主任医师,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进食障碍诊治中心负责人,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学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学组组长。
古练: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张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
陈诗蔚: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朱睿臻: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心理硕士。
李沚芊: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心理硕士。
|
目錄:
|
第 1 章 神经性贪食症:背景介绍 1
第 2 章 青少年神经性贪食症:基于家庭的疗法 19
第 3 章 第 1 阶段:初始评估 33
第 4 章 首次治疗:与家庭的第一次面对面会谈 46
第 5 章 首次治疗行动 67
第 6 章 第 2 次治疗:家庭聚餐 95
第 7 章 第 2 次治疗行动 109
第 8 章 第 1 阶段剩余部分(第 3~10 次治疗) 135
第 9 章 第 1 阶段剩余部分的治疗行动 161
第 10 章 第 2 阶段:帮助青少年独立进食(第 11~16 次治疗) 192
第 11 章 第 2 阶段的治疗行动 208
第 12 章 第 3 阶段:青少年发展问题(第 17~20 次治疗) 228
第 13 章 第 3 阶段的治疗行动 243
第 14 章 一个已完成案例的总结 268
参考文献 275
|
內容試閱:
|
在我从事进食障碍临床工作的20多年里,遇到过无数进食障碍患者的父母:他们有的抱怨孩子总是失控地反反复复暴食、催吐;有的表现出对孩子问题的无力、无助、焦虑及痛苦;有的会对孩子生气、暴怒、责怪、打骂孩子,等等。作为医生、治疗师和研究者,我们不断在寻找新型的治疗方式,一种既能关注孩子的问题,也能关注照料者们需求的新疗法。
正是在这样的探索中,我与我的团队将目光投向了国际上已被广泛验证、成熟应用的基于家庭的疗法(family-based treatment,FBT)。这种方法最早源自20世纪80年代英国伦敦莫兹利医院的家庭治疗传统,随后由斯坦福大学的詹姆斯·洛克教授和芝加哥大学的丹尼尔·勒格兰奇教授(现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共同发展,逐步建立起一套循证、结构化、操作性强的治疗流程。其显著疗效已通过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得到验证,尤其在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中表现突出。目前,FBT已被多个国家列为临床治疗指南中青少年进食障碍的首选疗法。
我最早接触FBT是2016年在斯坦福大学儿童和青少年进食障碍项目组访学期间。那时,我有幸参加了詹姆斯·洛克教授主讲的FBT培训,并现场观摩了他团队的FBT治疗师们的实际工作。那种将家庭深度纳入治疗过程的模式让我耳目一新,也让我意识到或许我们可以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一种新的可能。
2017年,我们率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正式成立了进食障碍诊治中心,整合住院、门诊等治疗资源,力图建立一套更为系统和规范的治疗体系。在治疗实践中,我们愈发意识到家庭参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如果仅仅依靠医护和心理治疗师的努力,而忽略了孩子每天所生活的家庭环境,我们将难以收获良好的治疗效果,或者将无法实现治疗效果的维持。基于这种体会,我们逐步建立起了以FBT理念为基础的进食障碍治疗新模式——基于家庭合作的多学科全程干预模式,这项创新性的工作后来获得了上海市卫生系统的“创新医疗服务品牌”。
随着本土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团队于2019年引进并翻译了詹姆斯·洛克与丹尼尔·勒格兰奇合著的《帮助孩子战胜进食障碍》一书。这是一本面向家长的指导手册,基于FBT理念,帮助父母了解进食障碍、理解孩子的感受并参与治疗,帮助孩子在每日生活中逐步恢复饮食秩序。出版以来,这本书一直深受进食障碍患者父母们的喜爱。
同年10月,我邀请詹姆斯·洛克教授首次来华访问,并举办了为期三天的FBT工作坊,正式引进FBT这项心理疗法。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名进食障碍领域同行齐聚一堂,全神贯注听讲,积极参与互动。很多参与者反馈,这种方法对他们的临床实践工作很有启发,特别是在如何更系统地引导家长参与治疗上帮助他们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大家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正向反馈,让我们更坚定了要将FBT介绍给国内更多同行的信念。
2021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李雪霓、孔庆梅主任和我们共同翻译了詹姆斯·洛克与丹尼尔·勒格兰奇合著的《神经性厌食治疗手册:基于家庭的疗法》一书。这本书不仅深受进食障碍专业人员的喜爱,进食障碍照料者们在参考本书帮助孩子时也获益匪浅。
今天,你手中的这本《青少年贪食症治疗手册:基于家庭的疗法》是《神经性厌食治疗手册:基于家庭的疗法》的姊妹篇,它聚焦于贪食症,同样是一本进食障碍专业工作者的“工具书”。无论是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还是督导师,都能在其中找到详尽的治疗结构、语言指引、治疗阶段目标与常见疑难问题的应对策略。当然,本书也适合青少年进食障碍照料者们,尤其是有暴食和清除行为患者的照料者们。
FBT这套体系不仅在国外广受认可,我们在本土的探索也取得了初步成果。2020年,我们团队启动了基于FBT理念的“慧学”父母整合式多家庭网络支持项目,尝试将FBT的结构性引导与多家庭小组的互助资源结合,同时融合了CBT与DBT中的实用技术,帮助家庭在支持孩子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信心与切实可行的方法。截至目前,该项目已连续开展11期,服务超过150个家庭。许多家长在项目结束后告诉我们:“我们不再那么焦虑了”“我终于知道该怎么跟孩子说话了”“我们开始重新理解她的痛苦,也理解我们自己”,等等。
翻译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为青少年贪食症的临床工作者提供一个清晰、实用的参考框架,也为正在陪伴孩子走过康复之路的家庭,提供更多理解与支持的视角。希望本书能帮助大家在实践中找到可行的方向,也让家庭和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更有力量。
我一直认为,翻译一本书不仅是知识的转译,更是文化和临床智慧的对话。中文版凝聚了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是一支由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与研究人员组成的翻译团队,既有对专业语言的敏感,又有来自临床第一线的理解。我们尽力在忠实原文的同时,也对一些表达方式和术语进行了贴近中文语境的调整,希望读者读来既顺畅,又能感受到作者原有的节奏与逻辑。
感谢翻译团队所有成员在繁忙的临床、研究工作之余抽空翻译本书。感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大力支持本书的翻译和出版。感谢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学组、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进食障碍研究协作组对本书的出版、推广所给予的大力支持。
愿本书带来的,不只是方法,更是理解与希望。
陈珏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进食障碍诊治中心负责人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学组组长
2025年7月28日于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