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NT$
449.0

《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售價:NT$
398.0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NT$
1265.0

《
房地产的逻辑
》
售價:NT$
352.0

《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售價:NT$
449.0

《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售價:NT$
250.0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398.0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北大语文论丛》是由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主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文教育研究集刊。本刊将围绕语文教育中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
內容簡介: |
本辑聚焦“整本书阅读”,直面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厘清“整本书阅读”的来龙去脉,结合研究者与一线教师的思考与实际案例,集中探讨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现状、整本书阅读的测评与量化等问题,致力于寻找解决之道,为语文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提供明晰的学理框架和教学案例。
|
關於作者: |
主编汪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国培计划”语文课程开发及指导专家、统编语文教材编者,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副主编金锐,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副主编李国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员。
|
目錄:
|
专题一 整本书阅读探究
整本书阅读切忌过度
整本书阅读教学:问题缘起、影响因素及现实对策
整本书阅读作为课程问题--我们的探索与反思
整本书阅读与《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
如果你不想成为堂吉诃德和包法利夫人
如何让“整本书阅读”更有“活气”
专题二 教学案例思考与点评
过度课程化的陷阱和迷思:对“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教学实践的反思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学理阐释
从“我选择了《红楼梦》”到“《红楼梦》选择了我”
以问题解决式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以《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为例
整本书阅读的时间问题--我们的实践与困惑
外国文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以《海底两万里》为例
初中学校教育中整本书阅读的不同样态--以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为例
多人谈:整本书阅读的几个关键问题
编后记…………《北大语文论丛》编辑部
|
內容試閱:
|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是2003年底成立的,迄今已近20年了。仰仗校内外学者和一线语文老师的支持,语文所做了许多工作,包括教材编写、教师培训以及语文教学现状调查等,成为语文教育研究的一个平台。现刊行《北大语文论丛》,希望为这个平台的学术交流提供更多方便,助力提升语文教育研究的层次与质量。
如今语文类的刊物已有很多,大都在讨论和展示语文教学的方法,意在解决语文老师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这些刊物对于促进教学功不可没,但是侧重对语文课程与学科以及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学术层面研究的刊物较少,整个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理性有待提升。《北大语文论丛》就是想在语文教育一些基本问题的学术研究方面多下点功夫。
语文教育研究涉及语言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北大语文论丛》可以依托北大中文系和其他相关学科院系,充分利用北大校内外的学术资源,让语文教育研究在多学科的支撑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设想这个《论丛》能多发一些研究性的论文。这些论文选题最好是有问题意识的,既能面对语文课程、学科和教学中存在的基础性问题,又不停留于经验与方法的讨论,主要侧重于学理层面的探究和切磋。比如,当今语文教学领域提出许多新的概念和方法,总体指向课程改革,但也有一些提法让一线教学迷惘,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和调整,如果能从学理层面厘清这些概念、方法的理路或者得失,对于整个课改和教学都会有帮助。又如,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给语文这个基础性的学科提出许多新的课题,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去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果《论丛》能促进和发表一些这方面的研究文章,让语文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那在维护和发展人类文明生态方面或许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北大语文论丛》目前没有刊号,只是论文集刊,更不是C刊,可以料想困难很多。然“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让我们摒弃浮躁,静下心来,埋头苦干,为这个不起眼的集刊营造一种宽松而又认真的氛围,吸引一批以语文教育学术为志业的同道者,在这个园地上讨论、探究和交流学问。
“整本书阅读”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读某一类型的书,比如长篇小说、历史著作、人物传记、社会科学著作等等。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给些相应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读。意图是打破单篇教学,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掌握更多阅读的方法。
碎片化的阅读、网络的阅读、手机的阅读都是跳跃性的,平面化的,弄得大家很焦躁,学生静不下心来读书。要求整本书阅读,首先就是“养性”,涵养性情,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感受读书之美,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这可能是最重要的。现在高中主要集中在读《乡土中国》和《红楼梦》,一个是社会科学论著,一个是中国古典小说,都是很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书,也是有点深度的书。
那么怎么来教“整本书阅读”呢?还是应该功夫在课外。老师通过大致讲授,引起学生读这本书的兴趣,让学生大致定一个计划,在一段时间内读完,然后组织讨论。
以《红楼梦》为例,学生能够通过这本书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就是第二个收获了,对其描写的封建社会,相关的生活情况有一定感性的了解就相当不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