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画龙西方传世影像里的中国形象1500-1949
》
售價:NT$
806.0

《
似锦
》
售價:NT$
383.0

《
首饰之美:国宝里的中式美学
》
售價:NT$
806.0

《
旧庙新神:晚清变局中的孔庙从祀(论衡系列)
》
售價:NT$
296.0

《
道心惟微: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战略文化与历史启示
》
售價:NT$
500.0

《
重写灵魂:多重人格与记忆科学(共域世界史)
》
售價:NT$
556.0

《
新伦巴第街:美联储如何成为最后交易商
》
售價:NT$
296.0

《
权力与财富 晚清时期的金融博弈(以金融视角重构晚清史,揭开晚清金融体系背后的权谋暗战)
》
售價:NT$
367.0
|
編輯推薦: |
巴山蜀水作淬剑石,千载江风锻出生命的韧与锐。江湖碧沸处,翻滚的麻辣早已熬进蜀人的血脉:在夔门“分岭伏波”中炼就刚柔并济;于蜀锦“通经断纬”间悟透抱朴守真。峭壁栈道上镌刻着孤勇,盖碗茶香里蒸腾着豁达。当三星堆的神鸟衔来青铜月光,锦江的霓虹便接续照亮巴蜀的黎明,古魄新魂在此刻交融--俯仰即修行,心光即星芒。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本诗文集,本书创作以巴蜀地理为筋骨,文化和历史为血脉,兼具峭拔峥嵘与绵密深婉之文风,韵律优美、意象丰富,极具感染力。作者擅于以典入象,以动态视角解构巴蜀文化,交织出蜀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图谱,形象地揭示其对人生的思考,增加了作品的深度。语言上熔冶方言古语,在冷峭修辞中注入市井温度,以蜀锦“通经断纬”之法,于时空碎片中缀连历史、人文、自然风光等文化基因。家国情怀层面,既有“以蜀人为傲”的歌颂礼赞,亦不乏“水滴石穿”的个体生命凝视,其赋文更是古魄交织新魂,形成刚柔并济、古韵叠新声的独特美学体系,堪称巴蜀文脉的一支传承。
|
關於作者: |
胡吉,字贯之,作家、诗人、公益人士。著有《疾风知劲草》《欲买桂花同载酒》等作品。作者曾于璀璨京华踔厉奋发,触摸时代脉搏;亦常年为留守儿童掌灯,反哺乡梓;如今扎根蜀地,手执烟火且心怀诗意。他笃信诗词如松竹清响,在喧露的世界中自成一脉天籁,于是将诗心浸润在泥土与星光之间,深情耕耘着汉语的丰饶。其诗风词韵既有霜刃破晓的锐意,又存桂子落衣的温润,恰似新月照山泉,独守着精神原野的澄明。
|
目錄:
|
诗卷·松风咏诗
月痕/003
观雨/004
栽葡萄/005
峨眉雪/006
池音/007
对弈/ 008
挽春/009
煮酒/010
禅韵/011
暗香/012
剑意/013
隐士/014
星弦 /015
品茗/016
蜀山 /017
状元红/018
菜花吟 /019
盐都颂 /020
锦江春/021
游江油/022
桃源梦/023
贤才颂/024
自画像/025
蒙顶香/026
蜀秋吟 /027
东风拭甲 /028
雨韵琴心/029
乡间即事/030
锦官春望/031
闻香知秋/032
别联山湾/033
夏夜听荷/034
淬甲裁星/035
墨犁云水/036
重阳寄重庆兄弟/037
重逢/038
书韵/039
暮望/040
知己同斟 /041
蜀中逢故饮/042
战/043
龙吟 /044
月夜 /045
柏魂 /046
天刃 /047
江湖铭/048
青铜纪/049
谒苏祠/050
吊屈原 /051
丹青志/052
醉月行/053
砚底红/054
史笔秋声/055
旌湖野望/056
别乡寄情/057
剑门怀古/058
锦城夜雨/059
登青城山 /060
雒城怀古 /061
登望王山/062
天道酬勤 /063
嘉州望大佛 /064
邛崃文君井 /065
白帝城秋望 /066
谷雨淬锋志 /067
京华逢故人/068
都江堰怀李冰/069
追忆/070
词卷.梅影叠词
鹧鸪天·词锋/075
鹧鸪天·谢茶/076
鹧鸪天·渝州别/077
鹧鸪天·游峨眉/078
鹧鸪天·寄友人/079
鹧鸪天·谒武侯祠/080
鹧鸪天·都江堰春望 /081
鹧鸪天·黑龙滩访友/082
临江仙·塞外行 /083
临江仙·侠客行/084
临江仙·薛涛笺/085
临江仙·隐士吟 /086
临江仙·悼姜维 /087
临江仙·月夜怀乡/088
浣溪沙·边关 /089
浣溪沙·丝路行 /090
浣溪沙·青铜烬祀 /091
浣溪沙·双溪垂钓 /092
八声甘州·驿梅锢魂/093
八声甘州·房湖怀古 /094
八声甘州·都江堰怀古 /095
蝶恋花·壮怀/096
蝶恋花·贺新人 /097
蝶恋花·琴台夜雨 /098
鹊桥仙·天孙掷梭/099
鹊桥仙·嘉陵秋渡 /100
虞美人·渡情 /101
虞美人·迷航/102
西江月·弈境/103
西江月·读青莲集/104
满庭芳·故园怀旧/105
满庭芳·青城问道/106
水龙吟·断情/107
水龙吟·征程/108
唐多令·江夜/109
唐多令·青衫落第/110
行香子·夏夜 /111
行香子·误尽行藏 /112
相见欢·漂泊/113
南歌子·茶禅/114
江城子.逐月 /115
少年游·侠影/116
兰陵王·悲歌/117
高阳台·离思/118
破阵子·破军志 /119
贺新郎·三星堆 /120
定风波·夔门龙骧 /121
采桑子.何以解忧/122
扬州慢·蓉城秋韵/123
水调歌头·麒麟志 /124
六州歌头·夔门裂骨录 /125
蜀魂 /127
歌卷·山泉漱歌
返乡列车/131
缘/132
雨思/133
看云 /134
雨过天晴 /135
梦/136
写诗/137
茶馆/138
野钓/139
蜀绣/140
火锅/141
距离/142
寻石/143
断章 /144
悬停 /145
芦苇 /146
折返 /147
想象/148
老槐树/149
草堂/150
残香/151
淋雨的人 /152
思念/153
我没有伞 /154
窗 /155
擦肩而过 /156
抉择/157
赋卷·星汉垂赋
东楼赋/161
自贡赋 /163
渝州赋 /165
|
內容試閱:
|
自序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当我在整理文稿的时候,恰逢桂子飘香。思绪一下子将我拽回到十年前,秋声犹在耳畔,彼时《疾风知劲草》墨香未冷,长安街的银杏正将最后几片金箔缀在我肩头。二十出头的青衫尚不知何为萧瑟,而今霜雪偷渡至鬓角,就在这恍惚的时空交错里,方惊觉“少年心气”消失的速度远比我想象的快。
幸运的是,岁月、笔墨一同悄然沉淀,那些在琉璃盏中浮沉的文心,早已在岷江夜雨的漫长浸润下,酿成了《欲买桂花同载酒》这半壶松烟。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寥寥几笔,惆怅无限。少年时总以为此句关乎邀约,只想着自由不羁,怀揣着梦想,横冲直撞、大步流星、敢爱敢恨,时光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偷偷溜走。我们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直到我们再回母校的路边摊,寻找当年最喜欢的小吃,却怎么也品不出那时的味道;直到单位又进了新人,才发觉一晃眼自己已经不是团队里最年轻的那个人;甚至当我们再一次去到曾经旅行过的地方,看着同样的山川江河时,竟涌出“也曾见过花团锦簇,也曾有过失落低谷”的心境,才真正理解,原来那才是我们的似水流年。青春已经远去,我们注定要带着未竟的诗篇独自前行,正如祖辈们的泥墙废墟上,总有新芽在裂缝里向着阳光生长。
行遍天涯千万里,看尽人间几度秋。这般行迹若用笔墨勾画,当是游龙走笔的卷轴:初出茅庐,于京华烟云中仰望星空,知已分酒的暖意便化作了“一水映星繁”的波光;而后十余年间,川渝群山褶皱里的日日夜夜,孩子们清澈的眼眸,竟不知是谁在治愈着谁,方知人间大爱原是“散作人间万点星”。毕业后也曾短暂地拥抱乡梓,爬坡上坎,脚下黏着祖辈耕耘过的泥土,“此心安处”平添了“一犁酥雨裁诗绿,闲抛云水枕霞眠”的诗意。而当我带着“敢掣云雷破九垓”的孤勇闯过剑门雄关时,衣襟上早已沾满蜀道背夫滴落的汗盐。如今在鸭子河畔,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三星堆的“一醒惊天下”,于是有了“青铜纵目望中原”的感慨。北纬三十度的风裹挟着半生行迹,那些被诗句标记的坐标,原是我与生活的对答。
种种经历聚沙成塔,一百五十首作品是岁月的切片和沉淀。当感恩巴山蜀水的沧桑筋骨。感恩基层辗转的蛛网尘埃,感恩午夜梦回记录佳句的少年执念-让文字从云端跌落人间,却在地气的蒸腾中生出新的根系。当明月照耀着少年时在泥塘中豢养的锦鲤时,他的尾鳍早已在冰心的濡养下长出了金鳞。
新书付梓,此刻桂香穿帘而过,且启这坛窖藏十年的桂
醑吧。愿烈酒与泥陶对峙的锋芒,终在倾注时化作绵长的回甘;愿这些沾着蜀地泡菜脆劲儿的字句,带着山乡夜雨的柔情,能成为一扇不上锁的门--当你在某个疲惫的黄昏推门而入,会看见二十岁的我与三十岁的我在对饮,两盏温过的酒杯,沉淀着同样不肯低头的月光。
青春的主角已经更替,我们也不再年少,但是我们拥有过的青春,永远风华正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