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仕录(真实还原明代精致生活)
》
售價:NT$
1015.0

《
文心雕龙义证(全四册)
》
售價:NT$
1622.0

《
国史大纲(上下册)(简体字版)
》
售價:NT$
500.0

《
长寿:逆转和延缓衰老的科学饮食(上下册)
》
售價:NT$
857.0

《
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40幅插图,深度还原安史之乱重要战事)
》
售價:NT$
704.0

《
亚伯拉罕的行李:中世纪印度洋世界的饮食、日用与旅行技艺
》
售價:NT$
602.0

《
中国历代文论要略(全三册)
》
售價:NT$
714.0

《
英歌36( 国家级非遗“英歌舞” 潮阳英歌文化)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灵魂的密码》英文版出版于1997年,并于当年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
詹姆斯·希尔曼,原型心理学奠基人,被誉为美国最具活力和最具独创性的心理学家。
|
關於作者: |
詹姆斯·希尔曼(1926-2011),美国心理学家,深度心理学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创建了以灵魂为基础的原型心理学,被誉为美国活力和独创性的心理学家。
|
目錄:
|
1 第一章 概述:橡果论对心理学的救赎
37 第二章 向下成长
59 第三章 教养谬误
85 第四章 归于无形
107 第五章 存在就是被感知
121 第六章 先天与后天之外
145 第七章 廉价惊悚读物与纯粹幻想
161 第八章 伪装
179 第九章 命运
203 第十章 坏种子
235 第十一章 平庸
259 尾声 方法学说明
273 参考文献
285 主题词对照表
301 灵魂、性格和使命——詹姆斯·希尔曼访谈录
|
內容試閱:
|
《灵魂的密码》由我来翻译,这会不会是这本书的代蒙?我不敢说。但我清楚,这是我的代蒙。
“代蒙”在本书正文中共出现了234次,是最高频的一个关键词。在原书中,作者所用的是daimon,这个单词的翻译让我颇费周折。翻遍了手头的所有词典,解释都为“恶魔、邪神”,可这在本书中显然说不通。通读全书之后,我清楚地知道了该词之所指,却仍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译法。最后找到台湾地区有译为“代蒙”二字,顿觉甚妙,料想这或许会成为又一个音意皆达的译法,于是决定借用这种译法。本书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为难之处终于得以解决。
第二个让我为难的是,本书有个相当俗气的名字--《灵魂的密码》。这立时让我想起那些摆在地铁口、天桥上叫卖的小书摊。其中常见到摆卖的大开本,书皮上大大地印着这样的或类似的几个大字,也许连出版社都没有:翻开来,里面歪七扭八地印刷着不知从哪些犄角旮旯搜罗来的毫不相干的一块又一块的文字。为了吸引眼球,他们想到了这样既大又全的书名:反而,当真正有一本书当得起的时候,却不知所措了。台湾地区的译本,私自加了一个副标题“橡实原理诠释人的命运”,这倒是精炼地概括了本书。但忠于原著,这是大陆一贯的做法,所以我没有自作主张地创造一个可能更有卖点的书名。希望这样的书名依然不会影响到读者的阅读意向。
让我为难的第三处,也是最为难之处,就是本书的观点了。作者詹姆斯·希尔曼(James Hillman)师从荣格,是当代荣格学派的掌门人。正巧,最近我在阅读藏传佛教书籍时,看到“出离心”一词,其藏文的发音为“ngéjung”,其中“jung”的意思是“走出”,而荣格的英文名正是Carl Jung。荣格从藏传佛教中获得过重要的心理学启示,荣格从弗洛伊德身边“走出”。所有的这一切让人读来觉得别有玄机、无法解释,一如读荣格的著作。詹姆斯·希尔曼继承了荣格的衣钵,更是在心灵、灵魂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读他的书,满眼都是美学、玄学、神话……,这对于一直接受科学训练的我来说,是种折磨。每多读一句,我的纠结就多一分。
人生远非理论囊括得尽的。或早或晚,我们都会受到召唤而踏上自己的路。你也许记得,这召唤就好似孩提时一股莫名冲动的瞬间涌现,像一种魔力,一次人生轨迹上的特殊转弯,像有神谕在脑海中激荡:这才是我必须做的,这才是我要追求的。这才是我。
本书要说的正是这种召唤。
若没有这般生动和真实,这召唤也许会更像生命溪流中的轻柔推动,不知不觉中将你送至某个既定的停泊点靠岸。回首看时,你意识到有命运参与其中。
本书要说的正是这种对命运的觉知。
这种谕示和记忆如同遭受屈辱的恐怖回忆一样,将强烈影响人的一生;然而这些不可思议的时刻总是姗姗来迟。我们的理论偏爱创伤,我们的任务就是加以修通。虽然经受了早年的伤害和厄运的打击,但某些稳定的特质从一开始就被烙在我们鲜明的性格影像中了。
本书要说的正是这种性格的力量。
由于早年“创伤”观点左右着人格心理学理论及其发展,在我们对个人经历进行回忆和描述时,关注点已被这些理论的毒素所渗透。影响我们生活的,与其说是童年本身,不如说是我们学到的回溯童年的方法。本书坚信,童年创伤对我们的伤害,大不过我们用创伤的方式来回忆童年,后者认为在童年时期,我们遭受不必要的外来灾难,从而造就了我们错误的一生。
因此本书旨在揭示你本性中曾经存在、现在拥有的除伤害之外的东西,以此来对伤害做些修补;旨在纠正那些对创伤的无意义的曲解,好让你的小舟从激流险滩中解放,重新掌舵于命运之河。那正是遗失于芸芸众生之中而必须重持的:个人的使命感,即我为何而生。
生活的因由,广义上的生命意义,宗教信仰的哲理--本书均不敢妄加评判。但是本书的确想谈谈如下感觉:我,作为一个独特个体,存在必有原因;有些事是我在日常工作之外必须参与的,而它们赋予日常工作存在的意义;世界冥冥需要我在这里,我能够解释自己的先天意象,并写进我的生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