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马可波罗到马戛尔尼:十三世纪以降的欧亚世界
》
售價:NT$
347.0

《
抗日战争时期中英借款交涉研究
》
售價:NT$
403.0

《
大学问·中国城市史研究系列 茶馆 天津工人 晚清中国城市的水与电 亦官亦商(套装共4册)
》
售價:NT$
1805.0

《
索恩丛书·信仰与权力:阿拉伯世界的裂变与重生
》
售價:NT$
658.0

《
哲学之旅(第8版):一种互动性探究(最新完整版,2025中国-东盟影响力图书)
》
售價:NT$
764.0

《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售價:NT$
347.0

《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售價:NT$
505.0

《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钟秉林生前历任东南大学副校长、国家J委(J育部)高教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对中国教育事业和高等教育学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钟秉林教授生前好友、学生怀念钟秉林为官、为人、为学、为师的风范,阐述钟秉林教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学研究成就,以及他对中国的高考改革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贡献。
|
關於作者: |
周作宇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他作者为钟秉林教授生前同事、好友、学生。
|
目錄:
|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谦谦君子 人师世范
好领导 好师长
追忆和秉林校长相处的日子
追思与怀念
深切缅怀钟秉林校长
怀念 感激 追思
恸悼钟秉林校长
好人 好老师 好领导
永远的怀念
文枢朗照 竹骨霜心——追思钟秉林先生的人格典范
难忘好校长
好人好事境界高
深切缅怀老校长钟秉林先生
令我缅怀一生的三件事
关爱与引导——深切缅怀敬爱的钟秉林先生
忆五位校长合影
难忘的三件事
大师之风 山高水长——深切缅怀钟秉林校长
从“下苦人”到钟校长
深切缅怀钟秉林先生
永远的良师——追思钟秉林先生
钟师遗风在 后学心头铭
润泽高教 沐恩不已
……
|
內容試閱:
|
四月风如诉,京师弦歌鸣。谦谦励耘志,切切君子情。落日金辉在,杏坛有余音。大江写华章,高山做和声。今天,我们以纪念文集的形式深切缅怀钟秉林先生,万语千言,难载无尽哀思。
钟秉林先生出生于1951年,成长于充满变革与希望的年代。18岁赴陕西延安插队,耕耘黄土地,播种知识种;锤炼意志,塑造品格;坚韧不拔,扎根中国大地,勇往直前,践行时代精神。1977年,他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因品学兼优留校任教,后任东南大学副校长、国家教育委员会(J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一路走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992年起,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这是对他学术成就和教育贡献的充分肯定。1996年,钟先生调任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司长,后任J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这一时期,正值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钟先生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和推动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从高校办学体制、学位制度到考试招生制度,再到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每一项改革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他始终坚持教育公平,努力扩大高等教育机会,为更多有志青年搭建起通往梦想的桥梁。
2001年,钟秉林先生出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他秉承“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以改革学科结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体制为抓手,推动学校向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转型。他带领学校创新教师教育模式,设立教育学部,筹建教育基金会,将满腔热忱倾注于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为高等师范院校探索了一条强化特色、综合发展的办学之路。
钟秉林先生曾担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为国家和地方教育发展与改革决策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尤其是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过程中,他领衔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持续跟踪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过程,是我国高考改革政策评估实践与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为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设计、执行与评估作出了重要贡献。
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将基础教育作为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率先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期望以课程改革引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在高考指挥棒没有变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实施步履维艰,亟待形成新的合力和改革自觉。而与此同时,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社会、媒体,对高考制度有越来越多的争议,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加分造假、违规招生等问题成为当时社会舆论争论的焦点。因此,在J育部等相关部门牵头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任务,计划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从2010年开始,J育部组织专家分十几个专题对高考改革进行全国性的调研和论证,包括过去历次高考改革的成绩、不足以及对改革的种种设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