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布登勃洛克一家(上下)

書城自編碼: 415274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外國小說
作者: [德]托马斯·曼 著 傅惟慈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90492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85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售價:NT$ 1418.0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NT$ 449.0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文明等级论的表与里 》

售價:NT$ 398.0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NT$ 1265.0
房地产的逻辑
《 房地产的逻辑 》

售價:NT$ 352.0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售價:NT$ 449.0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售價:NT$ 250.0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398.0

內容簡介:
《布登勃洛克一家》是一部伟大的家族小说,讲述吕贝克望族布登勃洛克家的兴衰沉浮,描绘了十九世纪德国社会生活的斑斓画卷。托马斯·曼这部自传色彩极强的长篇处女作被誉为“德国的《红楼梦》”。
關於作者:
托马斯·曼(1875—1955),德国小说家。192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浮士德博士》《约瑟和他的兄弟》,中短篇小说《死于威尼斯》《特利斯坦》《马里奥和魔术师》等。
目錄
目次
译本序 黄燎宇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八部
第九部
第十部
第十一部
內容試閱
参议信手翻阅着这本簿子。他最后读到关于自己子女的记载:汤姆出麻疹、安冬妮害黄疸病的事,克利斯蒂安生水痘怎样痊愈了。他读到他几次外出旅行,到巴黎,到瑞士,到马林巴德;最后一个地方是和他妻子一起去的。他又翻到最前面几张斑驳破损的类似羊皮笺的书页,那里有他的祖父老约翰·布登勃洛克的墨水已经褪色的花体字笔迹。这些记录开始写的是这家人嫡系祖先的年代悠久的家谱。16世纪末叶,能够追溯到的第一位布登勃洛克曾在巴尔西姆住过,这个人的儿子当过格拉包市的议员。另外一个很富裕的(这几个字下面画了线)以裁缝为职业的布登勃洛克在罗斯托克结了婚,生了一大堆孩子,也有夭折的,也有活下来的。又有一位在罗斯托克做商人的,这人已经取名为约翰了。最后,又过了无数年代,参议的祖父终于迁居到这里并创立了这家大粮号。这位祖先的事迹已经历历可考了:他什么时候出过紫癍;什么时候害过真性天花;什么时候从第三层楼板上摔到烘谷炉上,虽然他很可能撞到一根横梁上死于非命,然而却九死一生逃了出来;什么时候他害热病,烧得脑筋昏乱——这一切都事无巨细地记载下来。这位老祖宗又在他的记录里对子孙后代写下许多箴言诫训。这里面有一句是用粗大的黑体字描写的,画着框,显得特别醒目:“我的孩子,白日精心于事务,但勿做有愧于良心之事,俾夜间能坦然就寝。”此外他又谆谆嘱告,他有一本维滕贝格出版的老《圣经》应该传给他的长子,而且以后也应该世世代代由长子继承……
布登勃洛克参议把那只皮制的文件夹拉近一些,把其他的文件拿出来挑着看。这里面有怀念游子的母亲写给远在异乡的儿子的信,因为年代久远,这些信纸都已发黄碎裂,信纸上还有受信人的批注:“接奉来谕,敬悉一切。”这里面有汉萨自由市颁发、画着纹章、盖着印章的市民证书,印信保险单,祝贺诗,以及外人请求布登勃洛克家哪个人做教父的函件。这里面有儿子从斯德哥尔摩,从阿姆斯特丹写给父亲和股东的充满人情味的商业函件,信里面一方面报告了麦价稳定的令人欣慰的消息,同时也提出了迫切请求,探问妻子儿女平安……这里面有参议专门记载他游历英国布拉班特时的一本日记,日记本的封面上有一张爱丁堡城堡和草料市场的铜版画。这里面还有高特霍尔德写给父亲的恶语伤人的信,这是一些不愉快的文件。而不久前让·雅克·霍甫斯台德为乔迁新居写的祝贺诗则是全部文件快乐的收尾。

托马斯生来就是个商人,注定为公司未来的继承人。他现在正在一处带哥特式拱顶的实科中学念应用科学。托马斯聪明,灵活,理解力很强,每当他的兄弟克利斯蒂安模仿教师的动作时,他总是非常开心地呵呵大笑。克利斯蒂安在高级文科中学念书,天资一点也不差,然而不如托马斯严肃认真。他模仿教师模仿得惟妙惟肖——特别是那位教唱歌、图画等轻松课程的能干的马齐路斯·施藤格先生。

约翰·布登勃洛克这时年纪已过四旬,近几年来,面容显得苍老多了。他的一双圆圆的小眼睛似乎比过去陷得更深,相反地,鹰钩鼻子和颧骨却显得更突出了。淡黄的头发在鬓角分缝的地方仿佛淡淡地扑了一两下白粉。

这一瞬是突然降临的……一切都无声无息,令人感到恐怖的寂静。空气的郁闷似乎增加了一倍,大气气压仿佛在一秒钟内突然增加了许多,人们头脑昏沉,心脏窒息,呼吸不能顺畅……一只燕子低低掠过下面的街道,羽翼几乎触着了路面……而这种无可避免的压力,这种紧张,这种全身都感受到的与时俱增的压抑也确实变得难忍难挨了……几乎与此同时,一场大雨倾盆落下来,预先几乎连一滴雨点也没有预示,沟道就顿时水流滚滚,变成一片汪洋……

“世界上有很多丑事,”布登勃洛克参议夫人暗自思忖到,“连亲兄弟也会互相嫉恨、鄙视;虽然听起来非常可怕,实际上却的确有这种事。最好是不谈这个,装糊涂,不要太认真。”

你难道不知道,一个人哪怕在一座小城里也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吗?难道不知道,一个人甚至在波罗的海的海边身上一个小商镇里也能成为恺撒吗?自然啰,这就需要一点幻想,需要一点理想主义……而你却恰好缺少这个

一个人常常因为自己亲人的亡故而更皈依上帝。

这是11月尾的一天,一个寒冷的秋日,天气里雾气很浓,大有下雪的意思,地面上也有大团雾气在滚动,不过阳光仍然时不时地穿射过来。在这个海港城市里常常有这种天气:尖锐的西北风厉声呼啸着兜过教堂的厚墙角,人们动不动就会害上肺炎,这一天恰好就是这种天气。

每逢情绪低沉的时候,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常常禁不住问自己,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比那些纯朴、勤恳、头脑简单的同城市民更高明一些。他年轻时代的那种蓬勃的幻想和积极的理想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游戏中工作或者以工作为游戏,怀着半真诚半诙谐的野心去追求那些仅仅有象征意义的目标,这种乐观的怀疑主义者的妥协办法、这种聪明的事事不较真的处世之道需要要旺盛的精力,需要幽默感和好性情;然而托马斯·布登勃洛克却觉得自己已经疲惫不堪,对于什么事都厌烦不耐了。

过去生活中所有应该得到的,他都得到了,而且他知道得很清楚,他一生中的顶点——如果他这种平凡、庸俗的生活还谈得上有顶点的话,他添加说——也早已超越过去了。

托马斯·布登勃洛克生存在这世界上正和一个演员一样,和一个仿佛一生在演一出大戏的演员一样,除了独自一人或者休息短短的时间外,他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无一不是在演戏,无一不需要他以全部精力来应付,无一不使他心力交瘁……由于心灵的贫乏和空虚——空虚得这样厉害,以致他无时无刻不感到一阵模模糊糊、使人头不过气来的恼恨……

他幻想小约翰既有才干,又能勤恳地工作,会获得成功和权力,会发财致富、光耀门楣……是的,只有这一件事才使他那冰冷、虚伪的生活得到一些温暖,才给他增添一些真正的焦灼、愁绪和希望。

有时候我们会忽然想到这个人或者那个人,我们会想,他现在在做什么啊?突然间,我们记起来,他已经不在马路边人行道上散步了,他的声音已经从人世间的笑语嘈杂的大合唱中消失了,他已经永远离开了人生的舞台,正长眠在城门外某处地下。

七点钟的时候,他又一下子从梦中惊醒。这一段时间又过去了。起来接受这一天的担子——此外再也没有别的什么办法了。离上课只有短短的一小时了……时间马上就要到,作业根本谈不上了。尽管这样,他仍然躺着不动,一想到他要这样残酷无情地被迫在清晨的冰冷、昏暗中离开温暖的床,走到无情的、充满恶意的人群中去迎受灾难和危险,他心中不由得又是痛,又是恨,简直痛不欲生。

他弹的主题非常简单,简直算不得什么主题,只是一个并不存在的旋律的片段,总共不过一个半小节。当他用最初用低沉地声音,以别人无从相信的力量一个音一个音地把它弹奏出来的时候,听起来像是几支长号在威武地齐声宣布一个基调,一个即将诞生未来一切的源泉。

第一部
第一章
“下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不错,怪事,下面到底是什么,c’est la question,ma très chère demoiselle!法文:问题正在这里,我亲爱的小姑娘!”
布登勃洛克参议夫人和她的婆婆并排坐在一张白漆长沙发上,沙发用淡黄缎子蒙面,椅背上装饰着一个镀金的狮子头。她向坐在自己身旁安乐椅上的丈夫望了一眼,就来给小女儿解围。小女孩这时正由坐在窗前的祖父抱在膝头上。
“冬妮!”她提示说,“我相信,上帝……”
娇小的八岁的小安冬妮穿着闪光的薄绸衣,一头金发的美丽的小脑袋稍微从祖父面孔旁边扭开来一些,蓝灰色的眼睛茫然地、努力思索着向屋子里张望,嘴里又重复了一遍:“下面是什么?”接着慢吞吞地念下去:“我相信,上帝……”这时她的脸光亮起来,迅速地说完了这个句子,“……创造了我以及一切生物……”她这时已经念顺了口,不禁喜形于色,一字不差地一口气把教义问答上的这篇文章背下去。这本教义问答是在不久前——1835年,得到一个非常明智的市议会批准修订出版的。一旦顺利地开了头,她心里想,那感觉就像在冬天同哥哥坐着小雪橇从“耶路撒冷山”上滑下来似的:脑子里还没想好就滑了下去,要停也停不住。
“‘创造了衣帽鞋履,’”她背诵道,“‘饮食肴馔,家宅庭院,妻子儿女,田亩牲畜……’”正念到这里,老约翰·布登勃洛克先生突然笑起来——爽朗地却又有所抑制地哧哧笑起来,事实上,他早就忍俊不禁了。他觉得很高兴,因为终于找到个机会跟教义问答开个玩笑。说不定正是为了这个他才想到考一考他的小孙女呢。他打听冬妮有多少田地和牲口,问她一口袋麦子要多少钱,提出来要跟她做一笔买卖。他那红扑扑的、一团和气的脸膛——他无论多么装腔作势也不能使这副脸膛带上怒容——镶嵌在扑着粉的雪白的头发中间,一绺类似发辫的头发垂在灰鼠色外衣的宽领子上。虽然年纪已经将近七十岁,他的衣着却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式样,只是在纽扣和大衣袋中间没有缝着金银丝带罢了,至于长裤他却一生也没穿过。他的宽大的双下巴舒适地紧贴在白色绉花胸巾上,显得非常舒适。
大家都随着他的笑声笑起来,但这只不过是出自对一家之长的敬意。安冬内特·布登勃洛克老太太(她的娘家姓杜商)也嘻嘻地笑起来,那神情和她丈夫的一模一样。她是一个身材丰满的妇人,密密的白色鬈发一直压到耳朵上。身上穿着一件没有什么装饰的黑灰条纹衣服,这件衣服显示了她的天生质朴的性格。一双生得特别纤巧、白嫩的手,握着一只天鹅绒的针线口袋,平摆在膝头上。随着年岁的增长,她的面貌也越来越像她的丈夫了;这真是一件怪事。只有从她的眼形和幽暗、灵活的眼睛才可以稍微看出一点她体内还有一半拉丁血统。这位老太太虽然生于汉堡,然而祖辈却有着法国—瑞士血统。
老太太的儿媳妇,伊丽莎白·布登勃洛克参议夫人,娘家姓克罗格。她笑的样子,可以说是继承克罗格一家人的传统:开始时嘴唇噗地一响,接着把下颚紧贴在胸前。正如同克罗格家所有的人那样,她的神态高雅。尽管不能称作是美人,然而她那清亮的、抑扬有节的声音,娴静、安详而轻柔的动作,却能讨得每个人的欢心和信任。她的浅红色的头发在头顶上编成一个发髻,两旁烫成松散的大卷儿遮住耳朵,这和她那略带雀斑的嫩白的肤色非常相配。鼻子略嫌过长,嘴比较小;下嘴唇和下巴中间没有陷洼,这恐怕要算她五官中的一个特点了。她穿着一件短小的紧身胸衣,衣袖高高鼓起,胸衣下面系着一条贴身的亮花薄绸裙子。从领子里露出的颈脖完美无瑕,脖子上系着一条缎带,带子上钉着一组闪闪发光的钻石。
参议参议,德文原文是Konsul,这是当时外国赠与德国一些有名望的市民的一种荣誉头衔。这些人住在德国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中,作为某一国家的经济利益的代表人。如布登勃洛克就是尼德兰的参议。Konsul现在一般译作领事。这里因为具有当时的历史含义,故暂译作参议。坐在安乐椅上有些不耐烦,身子向前一倾。他身上穿的是一件肉桂色的外衣,宽大的翻领,上宽下窄的袖口,紧紧扎在手腕上。下面的瘦腿裤是用白色亚麻布做的,裤缝上缝着黑带。他的下巴被一条高高的硬领紧紧扎住,硬领外面系着一条丝领带,蓬蓬松松地把露出的一块花背心整个遮住……他的略微下陷的蓝眼睛炯炯有神,生得和父亲一样,只是似乎略带一层梦幻色彩。参议的面容比起父亲的来却更有棱角,更严峻,鼻子高翘而弯曲,一半掩盖在金黄色的拳曲的胡须后面的面孔也不如老人的丰满。
布登勃洛克老太太把手按在儿媳妇的手臂上,望着她的怀里轻轻地笑着说:
“他总是这样,mon vieux,法文:我的老人或老伴。是不是,贝西?”
她发“总”这个音的时候,把i念成了ü。“总”德文是immer,布登勃洛克老太太读成ümmer。
参议夫人没有出声,只做了一个手势,胳膊上的金手镯随着轻轻响了一下;接着她做了一个习惯的动作,把手从嘴角往鬓角一划,样子像是想把一缕散乱的头发掠上去。
但是参议这时却半带笑容半用责备的语气说:
“父亲,您又拿神圣的事情开心了!……”
他们正坐在孟街一座宽大的老宅第二楼的“风景厅”里。这处屋子是约翰·布登勃洛克公司不久以前购置的,布登勃洛克一家人搬进来住的时间还不久。屋子里四壁悬着沉重的带弹性的壁毯,壁毯和墙壁中间隔着适当的空隙。毯子上面织的是开阔的风景,为了和铺在地上的薄地毯和谐,用的也是柔和的色调。这些田园风景都是18世纪风格,什么快乐的采葡萄的人啦,勤劳的农民啦,系着花花绿绿头带的牧羊女啦。这些牧羊女或是坐在清澈见底的小溪旁,怀里抱着洁白的小绵羊,或是跟秀美的牧童接吻……画面上大部分涂染着一抹昏黄的落日余晖,为的是和白漆家具上的黄色套子和两扇窗户上的黄缎窗帘色彩相配。
从屋子的宽敞来看,室内的家具并不多。一张嵌着金线的细腿圆桌并没有摆在沙发前,而是在一架风琴对面的墙跟前,琴面上放着一只盛横笛的盒子。屋子里除了沿墙一排均匀摆着的高背椅子外,就只有窗户前边一张小缝纫桌和沙发对面一张摆着古董玩物的精巧的小书案了。
对着窗户的那面墙壁有一扇玻璃门,从玻璃门望出去是一间幽暗的带圆柱的大厅;左边是通向餐厅的高大的白色双扇门。在另一面墙壁上的半圆的凹洼里,壁炉里的木柴在闪亮的锻铁栅门后面噼噼啪啪爆响着。
这一年天气冷得早。刚刚10月中旬,窗外马路对面圣玛利教堂庭院四周的小菩提树叶子却已经枯黄,而且阵阵冷风不断从教堂的哥特式尖顶和墙角后边嘘嘘地吹过来。正落着一场寒冷的细雨。由于布登勃洛克老太太的缘故,屋子已经安上了双层窗户。
这一天是星期四,按照这一家人的规矩,每两星期全家要在这一天团聚一次;然而这一天,除了住在本城的亲戚本家以外,他们还请了几位熟朋友吃一顿便餐。所以这时候——下午四点钟光景,一家人正坐在逐渐降临的薄暮里等待着客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