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月亮与六便士(彩边特装书)毛姆经典

書城自編碼: 415280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外國小說
作者: 毛姆 著, 王晋华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39684161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40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雪
《 雪 》

售價:NT$ 352.0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售價:NT$ 653.0
财政与国家治理
《 财政与国家治理 》

售價:NT$ 755.0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售價:NT$ 449.0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售價:NT$ 1418.0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幻灭与觉醒:1861年的内乱、外交与政局 》

售價:NT$ 449.0

編輯推薦:
1.传世经典,全球共鸣:作为毛姆的经典代表作,本书以62种文字风靡全球110个国家,两度改编为电影,累计畅销超6000万册,用“理想与现实的对抗”叩击着每一代读者的心灵。

2.名家译笔,原汁原味:知名翻译家王晋华教授经典译本,兼具强烈的文学性与哲理性,精准捕捉毛姆犀利通透的写作风格,读来酣畅淋漓,充满英伦风。

3.精编精校,注释详尽:编辑团队对全文逐字校订:人名、地名、典故均辅以准确凝练的注释,力求为读者呈现一部无死角的高品质版本。

4.创意序章,直击痛点:文前特别策划 “金句插画序章”,萃取毛姆笔下直击人心的 “毒舌金句”,搭配冷静、抽象的现代艺术插画,强烈烘托了毛姆不激励、不许愿、不虚构的“冷静旁观者”氛围。

5.艺术装帧,掌心璀璨:唯美刷边特装书设计,三侧书口喷彩色油画效果图;书封素材选自19世纪英国印象派先驱画家透纳的传世之作《暴风雪——汽船驶离港口》:巨浪翻涌、浓雾裹船,却挡不住汽船冲破混沌的坚定航向,那份“冲破困境、奔赴未知”的磅礴张力,恰与《月亮与六便士》里 “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对抗”深度共鸣。

6.定制飞机盒,仪式感拉满:专属定制飞机盒作为书
內容簡介: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银行家思特里克兰德,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为了追求内心隐秘的绘画梦想,突然抛妻别子,弃家出走。他深知:人的每一种身份都是一种自我绑架,唯有失去是通向自由之途。
在异国他乡,他贫病交加,对梦想却愈发坚定执着。他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人世漫长得转瞬即逝,有人见尘埃,有人见星辰。思特里克兰德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
關於作者: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故事圣手”,西方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人物,倡导以无所偏袒的观察者角度写作,包容看待人性。毛姆一生充满传奇:生于法国,在德国上大学,在伦敦取得外科医师资格,自称“二流作家”,却因写作获得巨大财富,还在一战期间做过“间谍”……70多岁时,毛姆以个人名字设立“毛姆奖”,资助年轻作家创作、旅行。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

译者简介:
王晋华,1950年生,英美文学硕士、中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英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美国锡拉丘斯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译著《美国现代小说论》曾获国家级外国文学优秀作品奖。已出版《了不起的盖茨比》《傲慢与偏见》《朗费罗诗歌精选》《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寻欢作乐》等多部译著。
目錄
第?一?章?/?1
第?二?章?/?9
第?三?章?/?13
第?四?章?/?17
第?五?章?/?22
第?六?章?/?25
第?七?章?/?29
第?八?章?/?32
第?九?章?/?40
第?十?章?/?43
第十一章?/?50
第十二章?/?55
第十三章?/?64
第十四章?/?68
第十五章?/?72
第十六章?/?80
第十七章?/?82
第十八章?/?85
第十九章?/?89
第二十章?/?97
第二十一章?/?101
第二十二章?/?108
第二十三章?/?111
第二十四章?/?116
第二十五章?/?122
第二十六章?/?129
第二十七章?/?134
第二十八章?/?137
第二十九章?/?145
第三十章?/?149
第三十一章?/?154
第三十二章?/?158
第三十三章?/?161
第三十四章?/?164
第三十五章?/?169
第三十六章?/?172
第三十七章?/?174
第三十八章?/?176
第三十九章?/?180
第四十章?/?188
第四十一章?/?192
第四十二章?/?202
第四十三章?/?208
第四十四章?/?215
第四十五章?/?218
第四十六章?/?222
第四十七章?/?227
第四十八章?/?238
第四十九章?/?242
第五十章?/?246
第五十一章?/?252
第五十二章?/?258
第五十三章?/?260
第五十四章?/?266
第五十五章?/?271
第五十六章?/?281
第五十七章?/?284
第五十八章?/?291
內容試閱
译本序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是英国的一位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毛姆一生创作甚丰,他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三十多部剧本,还写了不少游记与自传性质的书,以及以序言形式出现的文学评论文章。不过他的主要成就还是在小说方面,他的四部代表作《人生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寻欢作乐》《刀锋》,以及一些优秀的短篇作品,至今仍然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尤其是《月亮与六便士》,受到了中国读者的青睐和好评。该作品对理想与现实、肉体与灵魂、艺术与生活、文明或是世俗与人的本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做了深刻的探讨和剖析,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给人以诸多思想和心灵的启迪。上述的这一主题是毛姆在许多作品中常常探讨的,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作者把它表达得更集中、更强烈,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从这一方面讲,我觉得《月亮与六便士》是毛姆创作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在我翻译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译本序中,我曾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时至今日,它仍以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独树一帜,在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放射着异彩”。我觉得把这一段话用到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上,也是非常合适的。
国内外的一些评论家认为毛姆是自然主义作家。我们知道,自然主义作家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强调环境和性格对人的命运的决定性影响。从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中,我们看不出它有这样的特点。从它表现的主题和它的创作手法上看,它倒更像是现实主义或是现代主义的作品。毛姆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的笔锋就像是一把解剖刀,对他笔下的人物,他常常取的是一种医师、“临床”的冷静态度。在这部作品中,毛姆正是运用这一手法,对人的本性、人的自然本能以及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思想活动(潜意识)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和深刻的剖析。我们知道弗洛伊德强调的是人的潜意识和无意识,而荣格强调的是人的“集体无意识”。我觉得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可能更多地受到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思想的影响,因为他侧重的是对主人公原始的自然本能(也就是未受到文明和世俗浸染的)的分析。在平时情况下,这一“集体无意识”可能潜伏在人的内心最深处,当作家通过对主人公的描述把读者身上隐伏着的这一“集体无意识”召唤出来时,作品就会给读者以震撼。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能给读者以震撼,原因就在这里。
跟《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毛姆在这部作品中也使用了第一人称“我”,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这个叙述者既在事内,又在事外;不同的是,毛姆的这个叙述者显得更冷静,更客观,更睿智,更偏重于在事外,更少个人情感,这样当作者拿着解剖刀对主人公进行剖析,并对剖析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论时,就更容易让读者信服,更具有说服力。此外,这部作品的情节以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基础(作品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生涯与高更的颇有相似之处),其情节和结构都并不复杂,所描述的社会面和人物也不多,除了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和故事的叙述者之外,在英国主要就是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在巴黎就是施特略夫和他的妻子,还有就是在塔希提岛跟思特里克兰德有过接触的几个人。狭窄的社会面和生活圈子更易于作者对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做深入的解析,增加作品的思想深度。
市面上《月亮与六便士》的中文译本还不多,较好的本子是傅惟慈先生的译本,有个别本子是对傅惟慈先生的译本的抄袭。多出版几个译本便于读者进行比较,同时也会加深读者对原作品的理解,因为各个译者在翻译时都会有意无意地加进自己对原作的理解。我并不认为这是坏事,因为只有加进译者自己的理解,作品才能变得生动,变得鲜活起来,就像演员扮演人物那样。
王晋华

第一章
在刚认识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时,我真的一点儿也没有看出他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可现在却很少有人能否认他的伟大了。我说的伟大不是指那些有幸成为政治家或是那些在战火中的士兵所成就的伟大,这些人的显赫一时,主要应归功于他们所处的位置,而不是他们本人,其地位或环境一旦发生变化,他们的光环也就褪色了。人们常常发现,一个卸掉了职务的首相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善于辞令的演说家而已,没有了军队的将军也就沦为市井之中的谦和君子。而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所禀有的,是一种真正的伟大。或许你会不喜欢他的艺术,但是,无论如何,你几乎不可能不对他产生兴趣。他让你心动,让你的内心不能平静。他不再是一个人们嘲弄的对象,为他辩护和对他赞美也不再被看作一些人的怪癖或是大逆不道。现在,他的缺点被认为是对他的优点的必要补充。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还可以商榷和讨论,其追慕者对他的褒扬和他的诋毁者对他的贬损都可能失之偏颇和随意,但有一点是毫无疑义的,那就是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具有天才。在我看来,艺术中最令人感兴趣的东西是艺术家的个性,如果禀有独特的性格,纵使他有一千个缺点,我也可以原谅。我以为委拉斯凯兹是一个比埃尔·格列柯更好的画家,可是在对他的那种传统的喜好中,我们却略微感到了一些乏味,而那位克里特岛画家的作品,却有一种色欲的和凄凉的美,就像是一种永恒的牺牲,呈现出了他灵魂的秘密。艺术家、画家、诗人,或是音乐家,创造出或崇高或美好的作品,以使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但这也跟人的性欲本能不无相似之处,具有粗野狂烈的一面。通过作品,艺术家将他个人的伟大才能展现在你眼前。探寻他的秘密,就像是读一部侦探小说那样叫你入迷。这样的奥秘探求起来,宛如浩瀚无垠的宇宙,永远没有能穷尽其答案的时候。就是思特里克兰德的看似最不起眼的作品,也折射出他的奇特、复杂和饱受折磨的性格,无疑正是这一点使得那些甚至不喜欢他的画作的人也不能对他漠然视之,也正是这一点激起了人们对他的生平和性格的好奇与兴趣。
在思特里克兰德逝世四年之后,莫里斯·胥瑞才写了那篇后来发表在《法兰西信使》上的文章,使这位不知名的画家没有被湮没,也使后来不敢标新的画家鼓起勇气,沿着思特里克兰德开辟的道路走下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哪一个法国的批评家比莫里斯·胥瑞享有更高的、无可争辩的权威,他在文中所提出的那些个主张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的评价看似有些过分,可后来评论界给出的结论却证实了他的评判的公允性,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名声正是在他所划定的那几个方面稳固地建立起来的。思特里克兰德声名鹊起是艺术史上最富于浪漫传奇色彩的一个事件。但在这里我并不打算谈论他的作品,除非是与他的性格有关时,我才会提及。我不能同意有些画家的看法,他们武断地认为外行根本不会懂得绘画,外行要欣赏绘画,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缄默,并痛痛快快地开具买画的支票。把艺术看作只有艺术家们才能读懂的一种技艺,显然是一种荒谬的误解:艺术是对情感的表达,情感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当然,我也承认,对技巧知识和艺术实践一无所知的批评家很少能够做出什么真正有价值的评论,而我对绘画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值得庆幸的是,我无须做这一方面的冒险,因为我的朋友爱德华·雷加特先生,一位颇有能力的作家和众人称道的画家,已经在他的一本小书里对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讨论。这本书的文风也很值得称道,可树为楷模,只是如今这一文风在英国已经不像在法国那么时兴了。
莫里斯·胥瑞在他的那篇著名的文章中对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的生平做了生动的勾勒,以图激起人们进一步探求的兴趣。他对艺术的热爱丝毫不掺杂个人的好恶,他真心希望能引起有识之士对这位极具独创精神的天才画家的重视。然而,他又是个写作的高手,不可能不知道只有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文章才更容易达到目的。当那些过去与思特里克兰德有过接触的人—在伦敦就认识他的那些作家,以及在蒙马特尔咖啡馆里常常碰面的那些画家—惊讶地发现,他们当初看到的那个落魄潦倒的画家竟是一个真正的天才,而与他们擦肩而过时,他们纷纷撰文,发表在法国和美国的各种艺术杂志上,这一个写对思特里克兰德的回忆,那一个写对他的画作的赏析,使得思特里克兰德的声誉大增,同时也煽起了大众永无满足的好奇心。这个题目大受青睐,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在他精心撰写的长篇专题论文里开出一个单子,列举出不少这一方面的具有权威性的文章。
对神话向往是人类的天性。它会贪婪地抓住名人生涯中任何隐秘的或是令人惊诧的事件,编造出一个神话,并对其几乎是疯狂地相信。这是浪漫主义对生活之平庸和乏味的抗议。这些传奇里的趣闻逸事是主人公永垂青史的最可靠的通行证。瓦尔特·饶利爵士之所以能够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不是因为他让英国这个国家的名字进入了过去从未被人发现的疆域,而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披风铺在地上,让伊丽莎白女王踏着它走了过去,一个擅长嘲讽的哲学家在想到这件事时,不免会笑出来。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在生前默默无闻。他结了不少冤家,却没有什么朋友。因此,那些为他撰文的人须借助于生动的想象,来弥补史料的匮乏,也就不足为奇了。尽管人们对思特里克兰德的生平知道得并不多,可这也足够让富于浪漫主义精神的文人去驰骋他们的想象力了。生活中的思特里克兰德,多有乖戾和令人咋舌的行为,在他的性格里有荒谬和怪诞的成分,在他坎坷的命运里不乏凄苦和悲凉。经过一段时间,从这些史实与情势中间,便演绎出了一个关于思特里克兰德的神话,明智的历史学家都不会贸然地抨击它。
而罗伯特·思特里克兰德却偏偏不是这样的一位历史学家。他认为人们对他父亲的后半生有太多的误解,他公开宣称他给父亲写这部传记,就是“为了对当下盛行的这些说法予以澄清”,因为这“已经给生者造成了不小的痛苦”。很显然,在流传于社会上的有关思特里克兰德的生平里,有许多足以使一个体面的家庭感到尴尬的事。我饶有兴味地读了这部传记,让我感到庆幸的是,这本书写得淡然无味,不会引起什么反响。思特里克兰德牧师在传记中刻画了一个优秀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一个脾性温和、工作勤奋和品行端正的男子汉。当代的教士在研究《圣经》,诠释这门学问时,都学会了遮遮掩掩的惊人本领,而罗伯特·思特里克兰德牧师用以解释他父亲行为(这些行为都是一个孝顺儿子应该记住的)的那种微妙的手法,无疑会使他在将来获得教会中的最高荣誉和职位。我仿佛看到他肌肉结实的小腿上已经套上了主教的皮裹腿。尽管看似很英勇,但他做的其实是一件冒险的事,因为这个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了的传说,很可能在建立思特里克兰德的名声方面起过不小的作用,有不少人对思特里克兰德的艺术感兴趣,正是出于对其性格的厌恶,或是对其惨死的同情。这个儿子的一番好意和努力却恰恰是给他父亲的崇拜者们泼了一头冷水。因此,当思特里克兰德的一幅重要的作品《萨玛利亚的女人》在罗伯特写的传记出版、人们纷纷议论之际出售给克里斯蒂时,竟比九个月前少卖了二百三十五英镑,看来也绝非偶然了(九个月前这幅画被一个有名的收藏家购买,他的突然逝世使得这幅画再度被拍卖)。如果不是人类喜爱神话的天性把这个挫伤人们的猎奇心理的故事不耐烦地丢置在一边的话,仅仅凭借思特里克兰德的才能和独创性是很难扭转大局的。很快,魏特布瑞希特-罗特霍尔兹博士的那篇文章发表了,最终把所有艺术爱好者的疑团都驱散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