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发展、近现代德国社会的演进轨迹,以及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史学发展脉络)

書城自編碼: 415284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史學理論
作者: 于尔根·科卡 著,景德祥 等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327777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NT$ 765.0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NT$ 704.0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755.0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NT$ 306.0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NT$ 301.0
失控的孤独
《 失控的孤独 》

售價:NT$ 286.0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售價:NT$ 408.0
建制者与外来者:社区问题的一项社会学考察(《文明的进程》作者埃利亚斯,群际关系研究的经典之作)
《 建制者与外来者:社区问题的一项社会学考察(《文明的进程》作者埃利亚斯,群际关系研究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332.0

編輯推薦:
☆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
☆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发展、近现代德国社会的演进轨迹,以及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史学的发展脉络。

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发展。
本书梳理德国社会史学的发展历程、流派分野和代际更替,特别是讲述了比勒费尔德学派的成立、传承和散播,及其机构所展开的研究活动和组织工作,并回顾了格哈德·A.李特、汉斯-乌尔里希·韦勒等人的贡献。
综合论述近现代德国社会的演进轨迹。
荟萃了科卡在德国现代化道路研究、工人史与工人运动史、资产阶级史、企业史,以及劳动史与资本主义史等领域的基本学术观点,以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和综合论述再现了德意志民族走向文明社会的曲折道路。
精确勾勒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史学的发展脉络。
本书立足“历史社会科学”的研究,在跨学科、国际比较的视野下,勾勒了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史学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特别是德国社会史学派如何回应诠释学、叙述以及语言学转折所带来的挑战,与其他新史学潮流展开互动,并吸纳纠结史(entangled history)、全球史等的方法。
集中回顾科卡的学术生涯与成就、史学理论与方法论。
內容簡介:
本书是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于尔根·科卡的重要文集,收录十多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演讲稿,并附重要学术访谈、回顾和主要社会史著作目录。增订版在初版基础上作了必要修订,并增补了几篇作者2006年以来发表的论文与演讲。
所收文章既涉及科卡对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学科意义、与其他社会科学关系的思考,对当代史学新潮流的回应;也涉及他在主要研究领域,即德国现代化道路研究、工人史与工人运动史、资产阶级史、企业史,以及劳动史与资本主义史等领域的基本学术观点。书中内容透露出宽广的国际比较视野,再现了18世纪晚期以来德意志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曲折进程;同时也反映了德国社会史学派,特别是科卡本人面对民族国家的分裂与再统一、欧洲一体化、全球化,如何自觉调整所研究的问题和专题及其方法乃至范式,持之不懈地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在访谈和回顾中,科卡回溯了他自少年时代到耄耋之年的学术与工作经历,包括他如何走上社会史研究道路,他经历的工作阶段、站点,取得的学术成就,以及心路历程,还对比勒费尔德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史作了梳理。
本书对于深入了解科卡的学术生涯与成就、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发展、近现代德国社会的演进轨迹,以及20世纪下半叶以来国际史学的发展脉络都具有重要意义。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于尔根·科卡(Jürgen Kocka),1941年生,当代最著名的社会史学家之一,德国“比勒费尔德学派”(亦称“历史社会科学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该学派主要刊物《历史与社会》以及主要丛书《历史科学批判研究》的创建人与主编之一。柏林自由大学荣休教授、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 (CISH) 前主席,曾任比勒费尔德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及系主任、柏林自由大学历史与文化系工业世界讲座教授、柏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柏林与勃兰登堡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其著述十分丰富,已经出版二十多部专著,主编五十多本论文集,发表三百多篇论文。在德国乃至西方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曾获得鹿特丹大学、乌普萨拉大学、佛罗伦萨大学名誉博士,德国科学基金会(DFG)莱布尼茨奖、霍尔贝格国际纪念奖、德国联邦一级勋章等荣誉,任欧美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学术机构成员。

主译者简介
景德祥,1963年生,江苏宜兴人,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德国海德堡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柏林自由大学历史与文化系(弗里德里希·梅尼克研究所),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德国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教授。自200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德国史学史和政治制度史,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23年10月当选为中国德国史研究会第十一届理事会会长。著有《传统国家机构与初期工业化——韦伯理论与晚清实例1861—1911》(德文版)、《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合著),另有译著《解读希特勒》,发表论文、文章、译文数十篇。
目錄
导读:于尔根·科卡的学术生涯与成就

为什么要研究历史?
马克斯·韦伯对历史科学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
论历史比较研究
比较与超越比较
社会史既是结构史又是经历史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运动——有关德国实例的几点想法
19世纪的资产阶级——欧洲模式与德国实例
民族国家的矛盾性与欧洲统一的前景
“德国独特道路”的终结
走向文明社会的曲折道路——德国近现代社会史概述
20世纪下半叶国际历史科学的新潮流
悉尼: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和普世史的乌托邦——在第20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的开幕词
全球化时代的社会史研究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回望与期待
一个历史学家的资本主义观
格哈德·A.李特与联邦德国的社会史研究
跨学科研究的现实与意识形态——在比勒费尔德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工作经验
历史学家与未来

附录(一) 德国社会史研究的今昔(访谈)
附录(二) 于尔根·科卡的成长历程(访谈)
附录(三) 比勒费尔德学派的兴起及其时代背景
附录(四) 回顾:我的史学人生
附录(五) 于尔根·科卡主要社会史著作目录
內容試閱
20世纪下半叶国际历史科学的新潮流*

引 言

历史科学就好比一座拥有许多房间的大楼。在世界各国,它具有不同的形式与内容。与其他国际性学科相比,例如与国际经济学相比,国际历史科学的总画面则显得更为多姿多彩。
因时间有限,我这一关于国际历史科学的报告,不能面面俱到。我只能集中讲讲我个人认为极为重要的几个新趋向。我涉及的主要是西方国家,如德国、英国、法国与美国的历史科学。最后,我将讲讲全球性问题。在历史时段上,我主要涉及的是近几百年来的近现代史的研究。
首先,我想讲讲近几十年中西方历史科学的三大新潮流:第一潮流是指社会史潮流。社会史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立足,在60—70年代获得了国际史坛的中心地位。第二潮流是指新文化史潮流。新文化史潮流,起源于70年代,在80—90年代获得了主流地位。第三潮流是指新世界史或全球史潮流(global history)。它是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史学潮流。在讲完这三大潮流以后,我将简略地谈谈国际历史学会与德国历史科学的情况。

一、社会史潮流

我是在20世纪60年代学习历史专业,自70年代开始从事历史研究与教学工作的。当时,社会史潮流的发展与壮大深深地影响了我们。对于我们中许多人来说,新社会史潮流是当时历史科学中创新、魅力与挑战成分的集中体现。那么,什么是社会史,而当时它又何以如此吸引人呢?
首先,社会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与进程。长期以来,历史学家主要研究了历史上的事件、行为与有名人物。而现在,即在60年代,我们开始研究历史上的局势,研究当时的伟大运动,研究变化缓慢的结构。这里,我想举两个例子:我们感兴趣的研究对象,已经不再是如爱迪生那样的大发明家或像克鲁伯那样的大企业家,而是工业化进程。我们不再集中精力去研究拿破仑与俾斯麦,而是去研究与写作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所谓“双重革命”,或者去研究俾斯麦时代的宪法史以及政党史。这就是向历史结构与进程的转折。此其一。
第二,我们突出了“社会”这个概念。在此之前,历史学家注重研究政治史、国家史以及国际关系史。现在,我们开始研究与写作社会阶级与阶层的历史、社会运动(如工人运动)的历史、资产阶级与贵族的历史,研究与写作人口迁移、家庭与工商企业的历史。社会世界进入了我们视野的中心。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能从社会史的角度来解释政治与文化方面的变化与发展。我们是从社会的角度,而不是从国家或伟大思想的角度来观察历史的。
第三,历史科学发生了“分析性转折”。在此之前,历史学家主要运用了诠释学方法与接近原始资料的语言与概念,对历史进行了叙述。现在,我们开始对概念(如“阶级”的概念)作出确切的定义,开始运用模式(如“工业社会”的模式),开始了理论(如现代化理论)的讨论。统计学的数量分析方法越来越重要了。还建立了有关历史上人口迁移、政治选举、家务与家庭、战争的大型资料库。同时,我们接受了邻近社会科学(如社会学、经济学与政治学)的启发。各学科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了。我们很重视跨专业研究。在西方,特别是在英国,马克思的思想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韦伯的著作对历史学家也重要起来。
这一向社会史的转折至今还没有告终。社会史潮流在今日的国际历史科学中仍有着重要地位。这一点,我们只要想起霍布斯鲍姆、德国的韦勒以及重视历史的社会科学家,如蒂利与沃勒斯坦(I. Wallerstein),就能体会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