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被争夺的身体:魏玛德国的生育制度
》
售價:NT$
449.0

《
热烈的孤独:大宋词人的明月与江湖
》
售價:NT$
356.0

《
抗衰营养全书
》
售價:NT$
398.0

《
罗马史 随书附赠专有名词对照册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巨著
》
售價:NT$
2030.0

《
索恩丛书·伊斯兰帝国:十五座城市定义一种文明
》
售價:NT$
658.0

《
现代日本简史 近现代日本发展之路的通俗历史读本 解析日本百年来的兴盛与阵痛
》
售價:NT$
449.0

《
墨菲定律受益一生的黄金法则和人生定律心理学基础入门
》
售價:NT$
250.0

《
企业国家:一部日本经济史
》
售價:NT$
653.0
|
編輯推薦: |
畅销书作者虚舟【复盘三部曲】,影响数百万人命运的修心之道。稻盛和夫、达利欧、袁了凡、王阳明、曾国藩、卫蓝等都在践行的人生心法。心生万法,应变无穷。整理内心,管理自我,修心成事的人生法则。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学会复盘,正心修德立命,成功逆袭翻盘。随书附赠:精美书签×3,《复盘》 《心法》 《翻盘》三折页思维导图×3。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励志类文学作品,属于“复盘三部曲”第三部,讲述的是教人如何修身立命,把握命运,逆袭翻盘。每个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自身命运与人生轨迹,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这一自觉意识。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理论出发,结合当下现实,深入阐述了立命在我、奋斗不息的观点,当代中国人要善于从时代潮流中汲取“向上向善”的力量,躬身实践,实现人生的价值。
|
關於作者: |
虚舟 高管复盘教练
致力于以结果为导向、以工作场景与绩效场景转化为核心的学习实践模式的研究。
基于社群学习的实战复盘专家,有12年以上教育培训管理经验,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培训战略顾问,创业公司合伙人,原世界500强企业领导力教练,百万级学习产品设计师。曾为众多大中型企业如中国农业银行、阿里巴巴、中国平安、华润等设计并推行卓有成效的关键人才发展项目。
虚舟大学堂联合创始人。著有“复盘三部曲”,即《复盘》《心法》《翻盘》。《复盘》,是国内第一本个人复盘方法论的专著。
|
內容試閱:
|
前 言 人生翻盘的秘密:心、德、事三部曲
翻盘可在心上翻,改命可在心上改
我们都想翻盘、改命,但是翻盘在哪里翻呢,改命在哪里改呢?
其实,心才是一个人翻盘、改命的入口。
那么,什么是心,心在哪里呢?
有人问稻盛和夫心在哪里,他脱口而出“心是良心”。人身上“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就是心。
因此,心即良心,即良知。
这意味着人要根据良知的指引去行动,凭内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去践行,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一个人因此才有改变命运、逆风翻盘的可能。不然,纵使他才华横溢、出身非凡、学历高、人脉广泛、经验丰富,依然很难成事,甚至可能蹉跎一生。
很多人对良知有误解,认为凭良心就是要做一个讲道德的老好人。当然,讲道德是基本前提。此外,良知还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导航,具有一种天然的智能,可以引导人们走上一条未知又极其准确的人生道路,开创出一番难以想象的事业。
每个人都有逆风翻盘的机会,关键是我们能否从心出发,根据良知去行。
心、德、事三部曲
翻盘从“心”开始。一方面心是良心、良知,我们应根据良知的指引去行动,如同金之在冶,在困难中经历磨炼和考验,最终做到知行合一;另一方面心即天理,我们应秉天理(指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行,听天命(指个人内心的理想和使命)、尽人事,最终做到人事合一。
心想事成,前提是我们能从“心”开始,达到人事合一、知行合一的状态和效果。
人事合一、知行合一是一个人翻盘改命的密码,这个密码构成了一个模型,我们称为“心轮”(见图I-1)。
序 言 修德、积德,方能行稳致远
德是心想事成的媒介
很多人因为缺钱,所以想尽办法去赚钱,然而最后不一定能赚到钱。
企业家稻盛和夫说:“‘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你心中描画怎样的蓝图,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强烈的意念,将作为现象显现——请你首先铭记这个‘宇宙的法则’。”
既然心想事成是宇宙的法则,那么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心想事成呢?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大多数人缺失品德的修行。
我们想要心想事成,从心想到事成中间,需要有德行作为载体,厚德方能载物。
经营一家商铺或做一种生意,有的人能赢利,有的人却连年亏损,原因是什么呢?每个人的德不同。
人生最重要的是修德、积德。
很多人认为学习是指学理论、方法、技能……其实,这只是学习的最浅层的含义。
对个人成长来说,学习的内涵是学修德、积德。正如《易传·文言传》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其实,我们不是缺知识,也不是缺钱,而是缺失品德的修行。
德是人生的护身符
《了凡四训》指出,“惟谦受福”。人都想有福,福从哪里来呢?从谦德来,谦才能生福。所以,人如果无故对他人傲慢、无礼,那么无形中消耗了自己的很多福气。因此,“出门如见大宾”,我们每次出门的时候,都要带着接待贵宾的心态去对待遇到的每一个人,有了谨慎、尊重的心态,才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过失。
稻盛和夫说:“谦虚是人生的护身符。”其实,谦虚只是德的一种。人生在世,过程中充满了艰难险阻,会遇到各种想象不到的意外,人若想化险为夷,趋吉避凶,需要德的护佑。
“富润屋,德润身”,人有钱了,只能把自己的房子装扮得漂亮一些,有德才可以让自己充满正气,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因此,“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真正聪明的人知道钱是用来让自己修身的,懂得轻财好义,而自以为聪明的人不分是非,只觉得能赚钱就好,把自己置于危险之地,从而失去了护身符。
人只有修德、积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扼住命运的咽喉
我们通过《大学》来看看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
因此,人想过好一生,想成为一个成熟的人,能够建功立业,心想事成,首先要明明德。
光明的品德不是从外面求来的,不是来自他人的赏赐,而是人自身就拥有的。人如果把这本来就有的品德发扬好,守护好,擦亮它,让它光明起来,那么人生的结果大概是“吾心光明,亦复何求”。
很多人没有擦亮自己的品德,反而不断污染、掩盖它,品德被遮蔽了,无法发出光亮,就会导致人生处于黑暗之中。
光明的品德如同人生的一盏明灯,有它照亮,人才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才能少走弯路。
《大学》中曾讲,“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人只有不自欺才能修德。
《大学》继续指出,“‘有斐君子,终不可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一个人之所以被人铭记,因为他有盛德,是他的德在影响人、感化人,而不是他的地位,或是他的金钱。
《大学》进一步指出,“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一个人一定要慎重地对待德,努力地修德,有德才能有财。德犹如树木的本根,财是树木的末梢。
因此,“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有识之士,一定要通过赚钱来修德,而不能为了赚钱而损耗了自己的德。
由此可见,人要明德、修德、积德,才能建功立业、心想事成。明德、修德、积德才算是抓住了如何过好一生的根本,在一定程度上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修德的关键,在于管理自己的起心动念
一个人想要修身修德,就要管理自己的起心动念。人如果念头纷飞,一天到晚冥行妄作,就无法做到修身、修德,也无法成长、进步。
很多人对修行的理解就是吃斋、打坐、静思、闭关。其实,工作、生活、学习等都可以是修行。
谈到修行,我们就要从行为上回到念头上,随时随地正念正行,知行合一,这才是真正的“事上练”。“事上练”实际上也是“时上练”或“时上磨”,人要随时随地地觉察自我,一旦发现了不正的念头,就立即省察克治。
因此,人生什么都可以缺,就是不能缺失品德的修行。缺了它,人就失去了创造美好人生的催化剂,人生将越来越艰难。
为什么很多人到了35岁以后会觉得自己做事越来越难?有人会将其归因于世态炎凉、中年危机、能力下降,但从本质去看,这其实是因为他之前一直肆意妄行,把自己的德消耗得差不多了。没有了德护体,他当然会危险重重,无法化险为夷,人生也就很难有希望可言。
当然,对很多人来说,真正认识和理解这些内容的深刻含义,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