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售價:NT$
500.0

《
囚笼之家
》
售價:NT$
305.0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NT$
653.0

《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NT$
500.0

《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售價:NT$
403.0

《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售價:NT$
857.0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NT$
704.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分3篇5章,首先讲解光学基础知识,第2篇对各类设计方法进行详尽论述,第3篇对各类照明设计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本书将复杂的理论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本书还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分析,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照明设计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有效过渡。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照明设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初入行业有照明设计需求的设计师学习使用,帮助他们快速建立专业认知体系,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提升设计水平,解决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
|
關於作者: |
石瑶,高*级工程师、高*级(一级)照明设计师,北京照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温州建筑文化研究会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曾任温州设计集团照明所所长,深耕夜景照明、人居光环境及景观规划领域。主持杭州亚运会温州赛区奥体中心、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累计完成工程316项。获20余项国内外大奖,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发表核心论文6篇,参编国家标准1部并出版专著1部。晁岱全,高*级工程师、高*级(一级)照明设计师,中国照明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教育与培训工作委员会、照明设计师交流中心委员,北京照明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曾任职清华同衡研究院照明板块总监等企业单位。主要从事城市照明规划与设计、全过程咨询、研发等。主持或参与多个重大项目,发表核心论文6篇。
|
目錄:
|
第1篇 基础知识
第1章 光、颜色与视觉环境 1
1.1 认识光环境 2
1.2 光与视觉 3
1.3 色彩与照明 25
第2章 光源与灯具 36
2.1 光源的种类与选择 37
2.2 灯具发展及介绍 50
2.3 基本计算方法 63
2.4 设计手法及分类 66
2.5 城市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71
第2篇 方法建构
第3章 城市照明规划与工程设计规程 77
3.1 城市照明规划规程 78
3.2 照明设计的一般流程 80
第4章 照明规划设计方法 84
4.1 设计前期 85
4.2 城市街道照明设计案例 92
4.3 风景园林照明设计及案例 102
4.4 园林水景照明设计及案例 109
4.5 文旅灯光秀设计及案例 115
第3篇 实战提升
第5章 典型照明设计案例及解析 120
5.1 规划尺度类照明案例 121
5.2 建筑构筑物类照明设计案例 138
5.3 灯光秀演绎类案例 146
5.4 文旅夜游类案例 151
5.5 建筑装饰照明案例 160
参考文献 170
|
內容試閱:
|
光的诗行——重塑城市夜色的艺术与哲思
夜色渐深,城市未眠。当星辰隐入云层,人类以光为笔,在混凝土的肌理上书写另一种文明。从远古火把的微光到数字时代的智慧光影,照明不仅是驱散黑暗的工具,更是一场关乎美学、科技与人文的永恒对话。此刻,我们站在时代的交汇点——智能光照感知系统与历史文化传承的沉浸式互嵌,算法驱动的光影与手工雕琢的匠心碰撞,能源的桎梏与创意的自由彼此角力。本书便是对这个时代的关键性注释,亦是对未来城市照明规划与设计的探索。
若将照明史比作一首长诗,白炽灯便是它的平仄,荧光灯就是它的韵脚,而如今的固态光源与智能系统,则是跃动的意象与隐喻。技术的每一次跃进,都让光的“语法”更为丰富:新型光源技术以翱翔之姿重塑城市天际线,节律照明系统使得空间使用者同步人体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并提升日间工作效率,而全光谱技术则试图复刻晨曦与暮色的自然韵律。然而,光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当一座博物馆的展柜光色经过调试,当一条老街因光影艺术重现历史剪影,光便成了文化的载体、记忆的容器,甚至情感的催化剂。行业的成熟往往伴随阵痛。我们目睹了技术狂飙下的“光污染之殇”,见证了“千城一面”的标准化设计对地域文化的侵蚀,亦在能源短缺与美学诉求的拉锯中徘徊。智能化的浪潮虽带来精确控制与节能可能,却也让部分设计沦为数据的奴隶——算法生成的灯光秀固然炫目,却常因缺乏人文温度而流于空洞。本书试图直面这些矛盾:如何在效率与质量、科技与人文、全局规划与个体体验之间架设桥梁。答案或许正藏在本书的巧思里。
本书共分三篇五章。第1章以“光环境”为核心,系统阐述光的物理属性(波长、光通量、照度、亮度)、视觉生理机制(明/暗适应、视错觉、视野范围)及色彩感知原理(光源色温、显色指数、CIE色品图)。第2章纵向梳理从白炽灯、荧光灯到LED、OLED的迭代路径,横向解析热辐射、气体放电、固态发光三大光源体系的光效、寿命与适用场景,并结合灯具配光曲线、防护等级(IP)、眩光控制等关键技术指标,剖析室外投光灯、室内嵌装射灯等20余类灯具的光学特性与选型逻辑。第3章构建“总规设计—详细规划”双层规划模型,详解城市照明分区、亮度梯度控制、光色动态分级等核心策略。第4章聚焦街道、滨水区、文旅灯光秀等典型场景设计方法。第5章精选黄鹤楼光影叙事、张掖丹霞地质夜游、宁夏大厦室内等标志性工程,涵盖规划尺度、建筑载体、文旅演绎等五类型。每个案例均包含设计定位、技术参数、运维策略(如智慧云控平台架构),实现“图文-数据-动态”三维知识传递。
本书诞生于一个充满张力的时代:一边是AI绘图与智能算法对设计领域的颠覆,另一边是情怀匠人对“光的温度”的坚守;一边是城市夜景的喧嚣,另一边是乡村暗夜保护的呼声。我们期待它为艺术、建筑、园林等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骨架,为新入行的设计师点燃灵感的火种,更为所有热爱光之人开启一扇窗——窗外,是等待被重新定义的城市夜色。
本书由石瑶、晁岱全任主编,唐雪文、许贻艺、周升玮任副主编,特别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给予出版的机会。编写过程中得到良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爱克莱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奥斯福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清瑜同绘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等单位和吕飞、陈川川、李国庆等同仁的大力支持。特别要感谢家人和朋友,他们默默地支持是最大的动力,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知识有限,加之出版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有疏漏或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后期改正。在此愿我们共同以光为墨,在这幅名为“家园”的长卷上,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诗行。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在明暗交界处探索的逐光者。
2025年3月
|
|